当前位置:语文迷>实用文写作>读后感> 《石钟山记》读后感

《石钟山记》读后感

时间:2021-02-27 13:18:2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石钟山记》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石钟山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石钟山记》读后感

《石钟山记》读后感1

  从《石钟山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追求真理的苏轼,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苏轼。从而我们也可以从中读出面对科学应有的品质。

  作为一个研究者,首先就要用事实说话。苏轼夜间考察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就是用实验和观察来摆明事实,得出结论的。而文中官员们没有去实地看过所以得出的结论自然不能让人信服。

  然而光靠摆事实就够吗?当然不是。文中的和尚们也做了敲打石头的实验,也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而他们的结论确实荒唐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猜想十分不合理,所以得出了可笑的结论,可见合理的猜想才能引导正确的实验。

  观察、猜想、实验,只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步骤,我们也要有全面的、严谨的、有判断力的大脑,这就要思考。文中的李渤虽也像苏轼一样做了不少的工作,只得出一个石头撞击发声的结论。这显然是荒唐的,这就是思考不周密的后果。同样是实地考察,会思考的苏轼很快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而李渤却不能,可见思考之重要。

  会思考,能实验,会观察,很多人有这样的能力,而难成一家之言。这就是表达的问题了。同样的原因,同样是写了一段话,苏轼的通俗易懂,而郦道元的却生硬,无味,令人不好理解,还引起了众人的怀疑。这可见表达能力对一个研究者的重要性。就是放到现在,很多人的论文还是生硬难懂,甚至专家也看不出名堂,而霍金的《时间简史》就连初中生也可以轻易理解。这就是为什么霍金成就了“一家之言”并成为人们榜样,而众多学者却早已被时间所埋没。

  苏轼虽然只是个文学家,然而他身上的品质却可以让我们看见科学家的影子,是我们中今后想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们的榜样。

《石钟山记》读后感2

  《石钟山记》是苏轼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到石钟山亲临考察,得出郦道元、李渤关于“石钟山”的描写与现实不符,自己的.怀疑得到证实的一个故事。得出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凡事不亲眼见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有或没有,可以吗?)的结论。

  的确如东坡先生所言,凡事不能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更多需要实际考察却判断真假。眼见为真,耳听为实。当然,主观猜测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有了严谨的逻辑推敲,继而实地考察,才有实际的意义。否则如东坡所言:“渔工水师虽之而不能言。”另外,绝对是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东坡又言:“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连大地理学家郦道元都只能见血记载不能尽言;连唐代才子李渤也只能如此“浅陋”,更何况常人?大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不乏鬼神之事,难道事实的真相果真如此?难道是“太史公”所言我们就要全盘信之?

  做人做事,实地考察实事求是是非常之重要的,连大学者苏东坡都要实地考察而辨真伪。而如今的血多学者却都只限于“书中寻真理”。清代学者顾炎武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陆游也有诗云:“纸上来得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牛顿没有实地考察,被苹果掉下来而启示,能发现万有引力吗?如果达尔文不做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到处实地考察收集标本,能有进化论吗?如果哥伦布不寻求开辟新航线,能发现新大陆吗?故谨记东坡先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凡事都要持有一个怀疑的态度,才更容易更上一层楼,不是吗?

【《石钟山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1.白鲸记读后感

2.《琐记》读后感

3.西顿动物记读后感

4.《变形记》读后感

5.双城记读后感

6.变形记读后感

7.《窃读记》读后感

8.窃读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