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读后感优选(1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的教育》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爱的教育》读后感1
夜,静悄悄的。我捧着《爱的教育》,静静地想象着书中的一幕幕情景,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洋溢着爱。这部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伟大作品——《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所创作的,他以日记的形式,为我们讲述了平凡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爱:有对国家、对民族的爱,有父母师友的爱,甚至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之间的爱。这部作品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书中的一个故事使我至今记忆犹新:主人公安利柯因事来到了女子学校,在学校对面的街上,有一个扫烟囱的小孩工人,他今天已经赚了很多钱了,但是这些钱从他那破了的衣服口袋中漏了出来。几个女孩子就帮这个小孩子凑足了钱。啊!这些女孩子虽然与那个扫烟囱的孩子素不相识,但她们仍然倾囊相助,这是多么可贵,多么难得的爱啊!读完这篇故事,我的心不由得为之一颤,联想到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幕幕情景……
我记起了开学初时,老师动员我们给在灾区贫困家庭中的孩子们捐出自己的一份爱心,我也积极参与了,看着我们捐出的钱,我们的一份爱心送往灾区,我的心一下子热了起来。
让我们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吧!正如那歌词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请让我们牢记这句话吧!
《爱的教育》读后感2
妈妈给我带回一本书,正是我一向想看的《爱的教育》。我立刻翻开书,如饥似渴的读起来。
这是一个成年人以小孩口吻写的小说。但主人公安利柯的想法大多都跟我们十分相像。比如有一次安利柯和同学克莱蒂吵了架,事后安利柯的爸爸让安利柯道歉,可安利柯不敢。这就和我一样,不是不承认错误,只可是是难为情。文中还有一些人物,总做鬼脸调皮的“小石匠”,正义的卡隆还有总笑着的克莱蒂……你在里边能够找到自我的影子。
在这本书中也讲了日常生活中各种事的解决方法。吵架后,怎样与对手和好,同学有悲痛事怎样安慰他,自我或好朋友被欺负了应当怎样做,等等。
书里还包含《续爱的教育》,是《爱的教育》作者的.朋友写的。讲的是安利柯生病到舅舅家养病时发生的事。他舅舅每一天就生活中发生的事讲一个道理,读后会让人受益匪浅。
《爱的教育》是本好书真棒,会让你发现自我、学会做事、懂的道理。我期望班里每个同学都能看看。我还有个想法,如果我们把班里的日常生活记录下来,是不是能够编成一本《再续爱的教育》呢。
《爱的教育》读后感3
今年寒假,我和妈妈一起读《爱的教育》这本书。我们一段一段,逐字逐句地高声朗读。读到精彩感人的地方,还会停下来,交流讨论一番。
开始,我觉得很麻烦。但是,随着故事的展开,我越来越喜欢《爱的教育》。书中,我认识了勇敢的洛贝谛,坚持正义的卡隆,刻苦用功的斯代地,还有高尚的老校长,善良的罗巴尼老师……,他们的故事,让我感受到许多真挚的情感——母亲对孩子的关爱、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朋友间的友谊,还人们对祖国的崇敬与热爱。
书中一个名叫柯莱蒂的小男孩,一边忙着干家务,一边见缝插针复习功课。他学着煮咖啡,照顾生病的妈妈,干活的时候,他又是那么开朗乐观。读到这里,我真为他的勤劳、好学而喝彩!也不禁开始思索:我,一个同样上四年级的男孩,能做到这样吗?
《爱的教育》使我开始思考:什么是爱?怎样去爱?让我懂得:爱使人们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使世界更加温暖和美丽。而我也决心怎样成为柯莱蒂那样的小男子汉。
《爱的教育》读后感4
说到爱的教育——中国孩子情感日记这本书就让我非常欣赏。书时里的任何一块内容里面的文章都包含着一本不同的爱。比如说:爱的奉献篇——无私的爱,里面的爱的帐单、快乐成长篇——和谐的爱,里面的爱的教育……这些让人看了都能默默地流下眼泪。这本书中,我最爱看“学校午餐有肉吗”这一篇文章。
这是一位六年级的大哥哥写的。他的文笔非常老练,不像是一位大年级的人写的。他的文章写出了一个贫困的家庭,赵朗的爸爸是一名普通的矿工,在一次意外中,让家中顶梁柱倒下了,永远失去了双腿。赵朗的妈妈是矿工的家属,每月会补贴他们一点,他的妈妈还被派去当清洁工,每月下来的钱很少,勉强可以填饱一家人的.肚子。没有多余的钱去给赵朗买肉吃。自多老师听了这个故事后,赵朗发现自己碗里的总要比别人多一些。
从这一件简短的事中,同学们听了老师的故事后,都趁赵朗还没来,悄悄地把自己肉放在赵朗的饭碗中给他吃。赵朗的妈妈和同学们都非常关心赵朗。这是爱的教育——中国孩子情感日记中的一篇。里面还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受的教育——中国孩子情感日记。如果你喜欢就赶快去买吧。
《爱的教育》读后感5
《爱的教育》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种种感情。
读完《爱的教育》,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感情。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爱不是很复杂,也不是很简单,它能将一个没有感情的人流泪,它能将一个可恶的人变成一个善良的人……可想而知,爱的力量是多么的为大呀!
《爱的教育》读后感6
这个假期我阅读了一本1924年,是作者耗时十年的经典作品。《爱的教育》出自于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
它主要讲述一个四年级小学生通过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许多发生在学校、班级与家庭里的故事。在生活中每天发生着大大小小的事情,所不同的是主角有着一颗纯真质朴,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
所有描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温馨动人地世界。以学校教育为背景,对父母地爱护与老师地关怀及其辛劳充满了崇高地敬意。它犹如一股清泉,注入了正在成长中地我们地心灵,也感动了众多教师与家长。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把“爱”变现得动人真切,淋漓尽致。处处扣人心弦,时时引人入胜,感人肺腑。
作者通过一件件平凡、细微地事情,娓娓地记叙师生之情、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展示了人生地善良与纯洁。它包涵了作者对社会中下层生活艰辛地深切关爱,对普通人纯真心灵地热枕赞颂。
这书真的充实了我的假期。细微处见真情、平凡中寓崇高,令我阅毕全书后激荡于胸怀的感情波澜久久难以平伏。
《爱的教育》读后感7
《爱的教育》是一本记录以一个孩子的日记形式来写的书,每篇文章都很感人,虽然文章简短,但是它是通过生活的朴实,真实的描述,让人感到互相关心,互相理解,里面描述着作者和小伙伴们玩的开心,学的快乐,并从开心和快乐中得到教育,里面的人物各种精彩,小石匠,小铁匠,卖碳人的儿子,少年鼓手,这些平凡的人却有着不平凡的.生活和故事。
同时,书中也表现从家庭,学校到社会,却在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培养着孩子爱家,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自己经历过的类似感情,可我们对待的态度行为可能完全不一样,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爱的一种思索。
这本书教育了孩子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家长也受益匪浅,真是一本值得看的好书本!
《爱的教育》读后感8
《爱的教育》是“一个意大利市立小学三年级学生写的一学年之纪事”,通过所记一件件事,一遍遍地抒写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师生同窗等种种亲情、友情、人情之爱。全书氰氯着温馨慈蔼的人性之美,焕发着热诚博大的人道精神。第一人称日记。贴近切身生活,读来可信可亲,很能打动人心。特别是对赤子,这种发自内心的呼唤,更容易引发他们纯朴的感应书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有一则“每月例话”—“每月例话”是《爱的教育》里的“爱的教育”,老师每月都给学生讲一则高尚的少年故事—讲的是一个孝心少年。一路历艰险,“六千里寻母”。由于儿子来到身边,垂危的母亲起死回生。
这个故事感动得我泣涕涟涟,从而更懂得爱,珍惜爱。渴望爱,让爱润心田。
《爱的教育》读后感9
爱,是多么熟悉的一个字啊!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我在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后才明白爱有多么的伟大。
《爱的教育》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四年级小孩安利柯的`故事。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十分感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个小男孩。他以清扫烟囱为工作。可是,有一天,他不小心把清扫烟囱赚来的三十个铜币弄丢了,他无法回家,十分着急。于是,路过的同学们就把自己身上的铜币给他,去帮助她回家。我认为这一段最感人的就是这里了,因为它让我感到了一个人要有一颗无私的爱心。
有感于小主人公安利柯的描述,我眼前一一闪过我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我的爸爸妈妈上班很忙,还要照顾我的生活,指导我的学习,关心的成长;老师每天辛辛苦苦上课、苦口婆心地谆谆教诲我们学知识、学做事、学做人;同学朋友在困难时帮助我、在成功时激励我……我也和安利柯一样被“爱”包围着啊!我要在被爱中感受爱、学会爱。我体会到了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做人要宽宏大量,只有这样,别人才会在我们自己遇到困难时帮助我们。
我相信,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世界将会永远充满爱!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虽然是微小的,但它是无私的、珍贵的。
《爱的教育》读后感10
爱,像空气,每一天在我们身边;爱,是开启心灵的金钥匙;爱,是一本教育我终生的书!看了这本风行全世界的书,那如春风般的故事,我的心被震撼了,仿拂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洗礼。
这是其中的一个故事:安利柯的朋友一不细心把一位老人打伤了,那位朋友在教师和同学的支持和鼓励下去向老人道歉,并把自我最心爱的邮票册送给了他,过了几天老人的病好了后,他不仅仅亲自去学校看砸伤自我的人,还把邮册还给了他。
这就是爱,是爱使他勇敢承认错误,是爱使教师同学给予他鼓励,是爱使老人原谅了他。没有爱就没有这一切。这一霎那,我忽然觉得爱深不可测,高尚无比,似乎“爱”这个字的每一笔划都是一个爱的哲理,她们也像一个拉环把每一个人的距离拉近,让他们相互爱护;爱让世界更精彩。
《爱的教育》读后感11
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厉的要求。有一次,我考试不及格,被父亲知道了。父亲顿时拉下脸来,大骂我一顿,说:“天天玩卡片,不做作业,当然会考试不好……”然后就把我心爱的卡片给烧了。我再也忍不住了,便跑上楼,扑在床上痛哭起来。
我心想:“考试考不好,您也不要骂我啊!也应该鼓励我,还把我心爱的卡片给烧了,我非常心痛,因为那是我用全部的.零花钱买来的,您把我的卡片烧了,我再也不可以和我的朋友们一起玩卡片了,我非常不理解父亲的行为。直到,妈妈给我买了一本《爱的教育》。过了几天,我把它看完了,上面写着不同的爱,深深触动了我,其中,作者的父亲对他非常严格,可是作者还是很爱他的父亲。
有一次,父亲骂他:“早上,一位抱着小孩的女乞丐向你讨钱,你怎么没给她?”父亲大声训斥着。作者却微笑着说:“我会照您说的做。”作者在书上说过“虽然父亲严格要求我,但是这也是一种爱。”现在,我才懂得父爱无比珍贵,现在,我才理解父亲是多么伟大啊!爸爸我感谢您对我的教育。我感谢您。
《爱的教育》读后感12
《爱的教育》是一本可以让亿万读者感动的伟大作品,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用多年的心血创作的结晶。读完后,我最大感触就是爱。
这本书通过小学生的日记形式,记录了孩子们一年里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个故事既通俗易懂,又那么的感人、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灾难》。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罗伯蒂的小男孩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一位一年级的少年,那位少年从他母亲那儿跑开,因为少年跑得太快了,他摔倒在了马路中央。就在这时,几步之外有一辆马车向少年极速驶来,眼看,马车就要撞上少年了,罗伯蒂勇敢的冲上前,一把推开那位少年,那位少年得救了,可罗伯蒂因躲闪不及,车轮轧到了他的一只脚……读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流下了眼泪,轻轻地合上书本,心想:罗伯蒂不顾自身的安危,去解救他人的`高尚品质不正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吗?
《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懂得了爱的真谛:爱就是尽自己的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它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指引我日后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人。
《爱的教育》读后感13
爱是什么?在这个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爱的教育》给了我们答案。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男孩的成长故事,纪录了他在家庭、学校、社会的见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朋友的真挚的爱。
爱是这本书的主旨,爱如空气,将我们包围,正因为它无影无形而总被我们忽略。父母的爱,老师的爱,同学的.爱,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书中父母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老师无私伟大的教诲,生病时同学的关心陪伴……让我们感动不已。
书中的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不仅是书中人物受到熏陶,同样我被其中所体现的强烈情感而震撼。
在现代教育中,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爱的教育”都应该是其核心,是其基础。有了“爱的教育”,我们才会用一种纯真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社会,才会以感恩的心态面对这个复杂社会中的一切。受过“爱的教育”的人,才是健康的,完整的,合格的人,由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
相信读过《爱的教育》的人都会被书中所描绘的社会所吸引,我想,这应该是《爱的教育》的魅力之所在吧。
《爱的教育》读后感14
书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翅膀。我看过许多书,书上的许多人物我都喜欢,我最喜欢的是《爱的教育》中的'人物洛贝谛。
洛贝谛是一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是父母的的掌上明珠。一天早晨,在上学路上,一个低年级的学生离开父母后不小心摔倒在马路上。这时一辆汽车向孩子疾速驶来,眼看就要撞上那个同学了,洛贝谛见此情景,勇敢地跳过去,一把抓住了孩子往后拖。孩子得救了,可他的脚却被碾在了车轮下……
读到这里我非常震惊,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事,也许不会勇敢上前。我为自己平日的胆小而惭愧,我要学习洛贝谛的勇敢精神。
洛贝谛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问:“我的书包在哪里?”我被他的学习精神所感动。他在这么痛苦的时候还记挂着学习,我真佩服他。在以后的学习中不论遇见什么的困难,我都不会退缩。
《爱的教育》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人生画卷,带给我们了爱与美的享受,使我感受到大家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
《爱的教育》读后感15
我们经常会遨游书的王国,总会有一些令人感动的、开心的、讨厌的、愤怒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们领悟到了许多道理。
最近,我在看一本叫做《爱的教育》的书,作者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耗费了十年的时间创作完成的。全书采用了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从十月《开学的日子》写到七月《永远的离别》,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国家民族,小至朋友父母,处处紧扣人心。
看完这本书后,我不禁联想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我们也有许多人像主人公安利柯一样,在身边遇到过许多性格截然不同的人。比如:怀有侠义之举的,品学兼优的,助人为乐的,爱慕虚荣的,傲慢无礼的,朴实可爱的,坚强不息的……
文中许多人物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例如:帮扫烟囱的小男孩筹齐丢失的钱;为了减轻父亲与家庭负担的小小抄写员;为了能让孩子重新回校,而跪下央求的母亲;为了救一个小男孩不惜自己受伤……
这些故事个个都让人热泪盈眶,而且细微处见真情,平凡中寓崇高,作者仿佛用爱的钥匙打开了人们的心扉。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领悟到了许多人之常情的道理,书中的人物精神值得好好学习学习。
【《爱的教育》读后感】相关文章:
《爱的教育》教学反思07-13
关于爱的教育格言10-23
《爱的教育》读后感07-18
爱的教育读后感08-01
爱的教育读后感01-05
《爱的教育》读后感11-28
爱的教育读后感11-08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12-20
《爱的教育》读后感09-01
《爱的教育》读后感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