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走出非洲》读后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走出非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走出非洲》读后感1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人类自身不断的探索。无数哲学家、思想家都曾为生命的意义作过解释,但却没有定论。
《走出非洲》是一部讲述一位丹麦女性在非洲殖民地生活的名著,它通过描写女主人翁在非洲波折的生活经历,对生命的意义提出了疑问,并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年轻貌美的卡伦为了拥有一个男爵夫人称号,远离自己的家乡,去东非肯尼亚与瑞典男爵布洛尔·布里克森结婚。他们互不相爱,如同他们说的,一个为了男爵夫人称号,一个为了免费女佣,这也为她日后爱上丹尼斯埋下伏笔。
卡伦给我的第一印象很差,完全是个贪图权势的女人,然而随着剧情开展,我却被她英勇无畏的精神感动。她不愿意屈服于命运,她勇敢、执着、富有爱心,有奉献精神。
在非洲经营农场期间,她是白人、男爵夫人、庄园主人,在那个时代与背景下,她却从未用俯视、优越、有色的眼光去看待殖民地的.人、事、物,即使在面对土著的误解时,她依然以一种平和、好奇、欣赏的态度与这片土地交流、融合。
“辽阔风景线上的渺小生灵,他们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非洲。”她用心倾情去观察非洲的每一个生灵,即便是非洲的一棵树,她都能像一位知己般,道出它们的背后故事,尤其是她眼中的土著人,仿若发光的精灵,也仿若镀金的菩萨,具有古老哲学的精神和对生活朴实的热爱。
卡伦是真切地爱着这片土地,她早就在这片土地选好了墓地,她死后也要葬在这片土地上。可惜后来种种发生,离婚、情人离世、庄园遭遇天灾等等,让她不得不出售庄园,变卖家具,离开非洲。
在她离开之前,还为其庄园的佃农奔走,直至找到一片收留他们所有人的土地,甚至为了实现打铁工人拥有一枚戒指的愿望,她变实家具才凑足钱买一枚镶有红宝石的戒指,作为打铁工人的临别礼物。
“当我回首在非洲的最后那段岁月,我依稀感到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都远远先于我预示了我的离别。那一座座山峦,那一片片森林,那一处处草原,那一道道河流,以及旷野里的风,都知道我们即将分手。当我开始向命运妥协,当变卖庄园的谈判拉开序幕,大地的景观对我的态度也开始变化了。”
一切景语皆情语。相较于初到非洲的她,她对非洲的态度以及非洲土著对她的态度都在变化,他们从刚开始的不信任与排斥到水乳交融,难舍难离。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光从结果看,卡伦是失败者,她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得到。但卡伦至少为自己的幸福努力过,奋斗过,她真真切切地爱过,与此同时她也得到了丹尼斯的爱,得到了土著人的爱,我觉得这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走出非洲》读后感2
《走出非洲》丹麦女作家卡伦·布里克森(Karen Blixen)作品,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后来被搬上银幕,由美国知名电影导演西德尼·波拉克(Sydney Pollack)执导,并在1986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电影《走出非洲》的开场白有一句:我在非洲有一片农场,这句话我记了很多年,每当生活走在十字路口的时候,那个女主人翁低沉的语调在空气中回荡。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农场,美丽无比,念念不忘.这片农场可能已经出现在你的生活里,也可能出现在你的梦中,也可能出现在你的将来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都在为了这片农场守候着自己灵魂的初心,希望在有生之年到达他的彼岸。
如果说电影用磅礴的画片展示了这部作品的精髓,那么这本书却是安静的午后,一杯茶细细品来。书中有句话更触动我的内心: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是的,当一个单细胞得以孕育,一切就成为一种趋势,你的性格你的生活你的将来你的选择,如果想改变需要多么大的力度能改变一个阶段的方向,但是最终的结局依旧是最初的趋势,人生像极了股票的`阴阳线,在起起伏伏中跌宕前行,不断地在上升趋势和下跌趋势中轮回,但是这不代表着这一切都是无序的,是随波逐流的。我们走的路与每个人的性格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架构,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但是一切又仿佛都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都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可以改掉习惯可以改掉些许性格的表达形式,但是性格这个与生俱来的东西,在我们脆弱的意志掩护下我们能改掉多少呢,由此我们不会成为伟人,只能做庸庸碌碌的小民,因此我们也做不了鸿鹄,只能做安于屋檐的燕雀,但是这不代表着我们内心的深处没有那座”农场”。既然存在,就去奋斗,去努力,去善待,改变不了冥冥之中的安排,但至少去尽可能的做一个好人,用善良的心去对待自己生活中出现的人,生活不管有多么艰难,也努力营造成梦中天堂,一杯清水也可以喝出天山雪水的味道。可能我们不知道“果”,但是我们却在一点一点的种下“因”,可能命运给的能力是有限地,种子发芽长大之后开花结果却是无限的。
走在路上揣着一个希望,花该开的时候就赏花,天该下雨的时候就撑开伞,阳光明媚就晒被子,我想总有一天你我也会如卡伦一样对着世界说一声:我曾经有一片农场。
【《走出非洲》读后感】相关文章:
语文教学反思:彩色的非洲03-19
走出院子的母鸡读后感04-30
走出雾霾作文4篇09-27
《活着》读后感06-07
《背影》的读后感06-09
《简爱》读后感05-24
简爱读后感05-27
《家》读后感12-05
《震动》读后感11-19
青鸟读后感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