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学生作文>高考作文> 高考话题作文

高考话题作文

时间:2025-02-17 06:57:10 高考作文 我要投稿

【实用】高考话题作文三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话题作文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高考话题作文三篇

高考话题作文 篇1

  曾在高考中风靡一时的“话题作文”,如今正在渐渐让出高考作文的舞台。刚刚结束的20xx年全国高考,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20套试卷中有19套为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仅有天津卷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依旧保留着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

  1999年,一道《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作文题开启了“高考话题作文”的时代。这种命题形式甫一出现,便受到社会各界的纷纷赞赏,并从此被反复使用——话题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的宽松规定为考生提供了充分的发挥空间,让考生有话可说。而在此之前使用多年的材料作文命题形式,被人认为标准单一、发挥空间小,容易束缚考生的思维。

  然而,随着话题作文在高考中的多次出现,其弊端也渐渐开始显露。话题作文在题面上一般没有观点、主题上的限制,形式上也往往是体裁不限,这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施展空间,但另一方面,也为模式性、投机性的写作提供了可能。

  受益考生 打磨作文模板“屡试不爽”

  “高三一年老师让我们写了五六十篇作文,不管什么题目,我每次都用三个人物:李白、苏轼、陶渊明,最后高考时也是如此。”浙江大学的研究生(论坛)苏岳告诉记者,不管是什么样的话题,他都采用同样的模式:先写一个题记,开头用一串排比句进行总述,然后分列三个小标题,分别写李白、苏轼、陶渊明,最后一段引用名人名言进行结尾。

  “这三个人无论是性格还是经历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特点,不管话题怎么变,总是能沾得上边。”苏岳称自己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反复打磨这套作文模板,并且“屡试不爽”,从来没有失灵的时候。

  随着高考临近,作文训练由原先的一周一写改为两天一写,苏岳的模板也随着反复练习而愈发稳定,不仅是文章结构和人物,就连具体内容也几乎不用做改动,只需根据话题的不同,稍微调整若干关键词即可。“到了高考的`考场上,几乎就是在默写。”

  与苏岳的“自主研发”相比,湖南大学的赵宇则是在语文老师的刻意训练下进行模板化写作的。“我老师的方法总结起来有三点最为核心:开门见山,巧用排比,旁征博引。”赵宇具体解释道,“开门见山”,是为了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巧用排比”,是为了显出文采和气势,“旁征博引”,则是展现丰富的积累和开阔的视野。

  基于这三个要点,赵宇的老师为班上同学总结了一份近一百页的作文写作须知,内容可谓极其详细具体,不仅有大量排比句式和写作素材,就连文章应分几段,每段写多少字,用多少个句子,每句话起什么作用都有明确的规定。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赵宇所提到的“旁征博引”,几乎是所有受访者的共识。积累背诵大量名言警句和名人轶事,是许多考生在考前一年的必修课。赵宇说,康德、尼采、维特根斯坦等哲学家的著作,他至今没有读过,今后也不大可能去读,但在准备高考时,这些人却像是他的多年老友一般被他在作文中熟练地提起。

  一位高考满分作文的作者更是向笔者坦言,他对自己在作文中所引用的著作和言论毫无了解,都是来自于高考前的突击准备。而这篇作文获得的评语,则是“知识面极广”,“材料信手拈来,令人耳目一新。”

  专家学者 阅卷方式加剧“模式化”

  尽管依靠自己总结的模板在高考中吃到了甜头,但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苏岳却显现出几分失落。从小喜欢阅读和写作的他,在高考过后,却发现自己下笔时不再像从前那样轻松自如,总是不由自主地写成“高考体”,而对文字的敏感度,也感觉大不如前。上大学后一年多,他才慢慢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

  在著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话题作文的盛行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违背了它的初衷。不限体裁,本意是鼓励考生们尝试各种文体,但在实际当中,考生却常常会抱定一种文体进行反复训练而不及其余,这很有可能造成了文体偏废的状况,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熊丙奇认为,高考作文阅卷过快是造成作文模式化的一大原因。他向笔者谈到,一位高考作文阅卷老师曾在《南方周末》撰文表示,全国绝大多数省份作文评分均速每篇只有20多秒钟时间。正因如此,老师在指点学生写高考作文时不得不迎合这种“快速”评判的需要,多引用好词好句,搭好花架子,甚至不惜让学生说谎。

  对熊丙奇的观点,北京某大学的学生程欣感触颇深。他毫不讳言自己在作文中常常说谎,“不是不愿意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是高考毕竟太重要,实在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冒险。”

  与诸多考生相同,程欣也十分推崇在作文里引经据典,但与不少考生下功夫突击掌握大量素材相比,他的招数则显得更有“效率”。程欣所引用的材料,常常是自己的“原创”。“引用的人一定要真实,要著名,但他说的话和做的事则可以灵活处理。”

  所谓“灵活处理”,就是写作者自己编制出符合话题需要的观点和事例,安排在一个真实存在的著名人物身上。程欣对自己的方法很有自信,“阅卷老师在那样的快节奏下不可能花时间进行核实,他反而还会觉得考生的知识面很宽。”

  后话题时代 应试作文的先天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话题作文问世之初一片叫好,随后质疑声频频的情况下,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式又在悄然发生新的变化。

  随着话题作文在高考中的连续出现,考生渐渐摸清了它的套路,模式化的写作越来越多,而这种情况也引起了命题者、评卷者的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创新”一步步地成为了“俗套”,也不再受到阅卷者的青睐。

  “在一定程度上,高考作文已经进入了‘后话题’时代。”北京精华学校高中语文教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在读博士生马昕告诉笔者,20xx年高考是话题作文的鼎盛时期,全国15套试卷中,共有14套试卷采用了话题作文。而在此之后,话题作文所占的比重便逐年降低,到了20xx年,全国18套试卷中,仅有2套试卷依然采用话题作文的命题方式,到今年,更是只剩下了一套试卷。

  与多数省份纷纷采用话题作文,又逐步回归到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相比,北京卷却一直对话题作文说“不”。自20xx年起,北京市高考开始自主命题,除当年高考为话题作文外,从20xx年的《转折》、20xx年的《包容》直到20xx年的《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20xx年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近8年来,北京高考一直采用命题作文。

  相比于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由于命题和材料选取的不可预测性,能够较为有效地遏制“套作”的现象。然而,人们对其产生的质疑也一直从未停止。由于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写作必须建立在透彻理解题目和材料主旨的基础上,如果考生与阅卷者对题目的理解稍有不同,整篇作文就有可能满盘皆输。

  “在很大程度上,这确实是一个两难的问题,话题作文有话题作文的问题,命题作文有命题作文的弊端。”马昕说。

  熊丙奇认为,这种两难处境在目前情况下难以得到有效的化解,“一刀切”的高考制度注定了高考作文的困境。学生在平时用一套思维体系、表达体系,到了考场上,却必须用另一套思维体系、表达体系,按照出题人、阅卷人的思路写作文,难以做到“我笔写我心”。在熊丙奇看来,目前情况下,考生不应将作文训练作为提高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而应该加强日常的写作与积累。

高考话题作文 篇2

  非故效颦于余秋雨先生,乃是由于此叹的由来已久的酝酿和不得不发的冲动。只希望叹过之后,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只是希望而已,何况已近乎一种奢望。

  我不知道他何以会就这样丢弃了“诚信”,而且是在“思索”之后。我不禁想问:他真的曾经思索过吗?余秋雨说:“只有当生命被逼迫到了最后的边界,一切才变得深刻。

  ”然而我真的不希望看到,在生与死的边缘,曾经出现了这样一种舍弃“诚信”的“深刻”。这种取舍,无论如何我都无法认同。

  也许正是由于他曾经有过漫长的人生跋涉,他才会有了如是抉择?也许他是害怕了吧。说到诚信与风度,不能不谈魏晋。那是一个真正的乱世。“龙质凤章”的嵇康何尝不是至诚至信之人?然而现在在哪儿呢?只留下临刑抚琴的慷慨与豪情,还有“《广陵散》从此绝矣”的.凄怨哀叹。还有岳武穆,不是一样连同他的“精忠报国”、《武穆遗书》葬于黄土?他不能不害怕,因为有着太多的前车之鉴。所以他在对历史教训的“思索”后,选择了抛弃“诚信”。千年后的人们毕竟对于英雄的悲剧有了淡化的念头,然而却因这教训而抛弃“诚信”,那么千年前呢?这样“诚信要不得”的观念该是何等地深入人心呀!所以我这一叹,不仅在现在,也叹到千年前,那个人心尚古的年代。

  我也知道历史,知道历史的教训。然而我会为保留“诚信”而不惜抛弃其他的六个背囊,甚至“健康”。我不要健康的肉体,而要健康的灵魂。没有诚信,灵魂便是一种残缺和卑琐的存在。这样的存在,我宁愿它湮灭于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中,重新洗尽铅华。

  没有诚信便没有历史。中国文化便是无数前代史家们的诚信碑载。所以,回顾历史的所谓教训前,你应该先看到血与泪书写的“诚”与“信”,你不应该在用诚信的笔书写的历史的回顾中抛弃了诚信,你应该对自己说:诚信,自我而始。

  保有这样诚信的念头,或许是由于我“跋涉”的人生尚短。或许走的多了,看的多了,自然会产生一种超拔念头。就像我们在高处看蚂蚁搬家,总会发现它们在择路上的诸多可议论处。不仅是诚信,当你面临任何一次生死抉择时都该有更深刻的思索。不要潦草地选择,否则那也是在潦草你的人生。

高考话题作文 篇3

  1、一位搏击高手败给对手后,愤愤不平地找到师傅,要求师傅帮助自己找出对方招式中的破绽。师傅却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条线,要他在不擦掉这条线任何一部分的前提下,使这条线变短。搏击高手不得其解,向师傅请教,师傅在原先那条线旁,又画了一条更长的线,这样一来,原来那条线看起来就变得短了许多。师傅说:如何使自己变得更强,才是你的取胜之道。

  其实,在人生路上,我们也需要全面增强自身实力,要注意在人格上、在知识上、在智慧上、在能力上使自己加倍地成长,变得更加成熟,变得更加强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请以自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年轻人对住在森林公园的一对夫妇羡慕不已,因为那里有清新的空气,有大片的衫树和竹林,有幽静的林间小道,有鸟语和花香。当这对夫妇知道有人羡慕他们的住所时,却神情诧异,他们认为住所并没有多少值得观光和留恋的景致,远不如城市丰富有趣。今年春节,广州也出现了本地人涌出郊外,外地人扑入城里的有趣现象。

  熟悉的地方究竟有没有风景?风景的含义可能是多义的。请你以熟悉的地方有(没有)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①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阅读自己心仪已久的书籍,好像和世上最美的善谈者接触,他会引领你走进另个国度,或另外一个时代;你可向他倾吐自己胸中的不平,还可和他讨沦你从来不知道的生活问题,道你所欲道,想你所欲想,你也许会觉得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请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件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春风习习,送来绿意;秋风瑟瑟,引来肃杀;暴风呼啸,带来灾难。家风、民风、文风、抢购风、吃喝风、攀比风生活中的风真可谓举不胜举。有人追

  风,有人随风,有人顶风,有人观风,有人煽风人们对风的态度多种多样。

  请以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围绕风这个话题作文,只要与风有关,就符合要求。

  ②文体不限,可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5、目前,环境污染极为严重,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如果我们的生存环境得以净化,不仅可以减少疾病,而且还能使人们精神饱满,心情愉快。其实,需要要净化

  的岂止是自然环境请以净化为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可以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境中觅得了闲适淡远;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优美意境中找到了精神归宿;朱自清在月下荷塘的美景中偷得了片刻的宁静和欢愉;李乐薇在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里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我们离不开大自然,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请你以自然与心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块锃亮的铁,如果不注意保护,不经常擦拭,时间久了,就会生锈,最终被锈吃掉。如果注意保护,经常擦拭,就将永远是一块锃亮的'铁。请以擦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②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穿越大沙漠的人迷失了方向,他从衣袋里找到了仅剩的一只青苹果。我还有一只苹果,他惊喜地喊道,便仍在大沙漠里寻找出路。整整一个昼夜,饥饿、干渴、疲惫一起涌上来,有好几次他都觉得支撑不住了。可是他看一眼手里的苹果,抿抿干裂的嘴唇,忽然又增添了不少力量。三天后,他终于走出了大沙漠。那只他未曾咬过一口的苹果,已干巴得不成样子,他还宝贝似地拿在手中久久地凝视着。

  确实,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挫折,会身陷某种意料之外的困境,这时,不要轻易言败,只要有了信念就会创造奇迹。生命,蕴含了信念才会绚烂。请以信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和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信念的范围内。

  注意:

  (1)角度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9、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瑞士的婴儿降生后,父母就会在他的户籍卡财产状况一栏里填上时间这个词。他们认为,对一个刚出生的孩子来讲,他所拥有的财富,除了时间之外,再不会有其他东西了。

  所谓生命,就是一个逐渐支出时间的过程。有些人需要地位,就用自己的时间去换取权力;有些人需要财富,就把时间换成金钱;有些人需要智慧,就把它一点一点换成知识;有些人需要闲散,于是就无所事事地度过自己的时日

  请以时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和看法,也可以编写故事。所写内容必须在时间的范围之内。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于里,一只在野地里。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野地里的老虎由由自在,他们互相羡慕对方的自由或安逸,最后互换位置,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因饥饿而死,一只因忧郁而死。从笼子里走出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获得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看不到,而感觉别人的幸福很耀眼。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适合,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

  请以认识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认识,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高考话题作文】相关文章:

高考话题作文08-14

高考话题作文02-29

高考话题作文[合集]01-24

高考话题作文(必备)11-14

秋天高考话题作文09-23

以高考为话题的作文11-29

历届高考话题作文04-17

高考话题作文15篇08-10

高考话题作文(15篇)12-13

读书的好处高考话题作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