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粮食的古诗

粮食的古诗

时间:2024-10-12 10:00:09 古诗词 我要投稿

粮食的古诗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粮食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粮食的古诗

粮食的古诗1

  1、《悯农·其一》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悯农·其二》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悯农》

  宋代: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4、《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代: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5、《农臣怨》

  唐代:元结

  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

  将论草木患,欲说昆虫苦。

  巡回宫阙傍,其意无由吐。

  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

  谣颂若采之,此言当可取。

  6、《题农父庐舍》

  唐代:丘为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节约粮食的古诗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一》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时期〕诸葛亮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北宋〕司马光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明〕薛瑄

  节约粮食的.古诗

  1、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4、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5、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6、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9、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10、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1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

  13、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14、珍珠为宝,稻米为王。

  15、君子以俭德辟难。

  16、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

  17、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18、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19、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粮食的古诗2

  关于节约粮食的`古诗:《观刈麦》

  《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勤俭,已经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主题!

粮食的古诗3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二》

  2、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一》

  3、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时期〕诸葛亮

  5、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6、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北宋〕司马光

  7、节俭朴素,人之美德。〔明〕薛瑄

  8、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10、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11、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12、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13、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1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6、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17、节俭朴素,人之美德。

  18、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9、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

  2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21、珍珠为宝,稻米为王。

  22、君子以俭德辟难。

  23、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

  24、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25、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26、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粮食的古诗4

  1、《悯农·其一》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释义: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2、《悯农·其二》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释义: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3、《悯农》

  宋代: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释义: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子就更长了。

  4、《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唐代: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释义:我寄宿在五松山下的农家,心中感到十分苦闷而孤单。

  农家秋来的劳作更加蒙忙,邻家的'女子整夜在舂米,不怕秋夜的清寒。

  房主荀媪给我端来菰米饭,盛满像月光一样皎洁的素盘。

  这不禁使我惭愧地想起了接济韩信的漂母,一再辞谢而不敢进餐。

  5、《农臣怨》

  唐代:元结

  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

  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

  将论草木患,欲说昆虫苦。

  巡回宫阙傍,其意无由吐。

  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

  谣颂若采之,此言当可取。

  释义:农民因灾难频繁生活艰苦要向君主申诉。

  他们不知上天意志,徒然埋怨风不调雨不顺。

  田里庄稼歉收,虫害又很严重。

  当朝言路闭塞无处申述,只好来到京城,徘徊在宫阙门外,也无法见到皇帝吐露自己的悲苦。

  整天在都城里痛哭,泪水都哭干了才回到乡里。

  但愿我的这首诗能被朝廷采诗之官收集去,当有助于皇帝了解民情,纠正时政之弊端。

粮食的古诗5

  《新晴野望》

  【唐】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层次清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诗人在最后两句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虽然是虚写,却给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的劳动气氛。

  《观刈麦》(节选)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岗。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农户全家男女老少都在为收麦而忙碌。农人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只顾尽力割麦子,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农人却竭力苦干,生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粮食的珍惜程度。

  《四时田园杂兴》

  【南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赏析: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其乐融融的劳动场景:白天去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也在那桑树荫下学着种瓜。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农事

  在古诗中体会农事的艰辛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节选)

  【东晋】陶渊明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禾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赏析:

  这首诗开篇直接议论,表明了诗人以劳动为立身之本的劳动观。中间几句下笔若不经意,却道出了春种秋收、稼穑一年的辛苦。然而农事愈是艰难辛苦,愈见诗人躬耕意志之深沉坚定。这首诗重点在强调劳动的重要性以及诗人在劳动过程中所得到的精神享受。

  《农家》

  【唐】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苦,后两句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表达的意思相似,但感情更强烈,常用来讥讽那些不知耕作辛苦,耽于吃喝玩乐的人。

  《田上》

  【唐】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赏析:

  这首诗描写农民在雨天半夜辛劳耕作的情形。后两句用“力俱尽”与“殊未明”作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农民早出晚归、不知疲倦的辛苦劳动生活。

  勤俭

  在古诗中领悟勤俭的美德

  《度关山》(节选)

  【东汉】曹操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赏析:

  这首诗指出奢侈是最大的罪恶,应该将节俭奉为社会公德,表现了诗人提倡节俭的思想。

  《咏史》

  【唐】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

  终古苍梧哭翠华。

  赏析:

  这首诗首联开门见山,从前贤治国理家事件中,得出经验教训:勤俭节约与奢侈浪费为家国兴亡之关键。“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倡勤俭节约之传统美德在我国历史悠久。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让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四)》(节选)

  【北宋】苏轼

  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

  莫言陈家紫,甘冷恐不如。

  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

  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淳朴的农人邀请诗人吃荔枝的场景。诗人吃饱后将剩下的荔枝“打包”带回家给孩子继续吃。当前我国正大力提倡勤俭之风,外出就餐不妨多向苏轼学习,“饱食携其余”,吃完以后将剩余的饭菜打包带走,减少餐饮浪费。

粮食的古诗6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3、谪居履在陈,从者有温见。

  4、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

  5、杭州的父老准备水酒满筵,拦路相送。

  6、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7、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8、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著天刚破晓,赶紧到田里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著犁在田里艰难地走著,越走越慢,累得几乎拖不动犁具了。

  9、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10、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11、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收拾收拾,准备种菜了。

  1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3、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粮食的古诗】相关文章:

节约粮食的经典古诗03-28

节约粮食的古诗03-29

民间粮食谚语06-19

很经典的古诗03-11

经典的古诗06-12

经典的古诗11-15

古诗05-26

关于霜降的古诗_古诗大全12-30

古诗的浪漫-有关古诗的作文02-17

古诗三百首 级古诗大全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