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古诗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冬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冬的古诗1
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
译文: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
2、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出自清代袁枚的《苔》
译文:和煦的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生命照常在萌动,苔藓仍旧长出绿意来。
3、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出自南北朝吴均的《山中杂诗》
译文: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4、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出自唐代李白的《阳春歌》
译文:暖暖的太阳照耀着长安城,碧空下,杨树的枝条已经抽出嫩芽,在和煦的春风吹拂下,远看轻烟曼舞。
5、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出自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译文: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
6、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出自两汉的《陌上桑》
译文: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小楼。
7、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出自宋代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其三》
译文:红花满树,青山隐隐,白日西沉。广漠的郊野,草色青青一望无垠。
初冬的古诗2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冬日里,阳光和煦,微风不燥,人也变得慵懒起来。静静地停止思考,温一壶好酒,把美梦当做下酒的佳肴。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从昨天开始,天气变冷了,满树的红叶落了一地,园子里的西风吹走了红叶,只有那菊花不负秋天,依然傲然盛开。
《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这首立冬诗与一般的伤怀不同,是一首轻快的行吟诗。
既然是行吟,那么,就不惧怕路途遥远,风景尽收眼底。秋冬相交的时节,彩虹消逝在海边,留下的大雁飞下塘坳。回去的时候,一定要乘月而归,但是山中的朋友一定许我夜里随时敲门探访。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秋风将庭院里的树枝都吹下来了,此时正是黄叶红枫的时节,我却客居他乡。一点禅灯,半轮明月,今天比昨天的寒多了。
诗人客居他乡,在立冬时节,更觉得寒冷吧!
《立冬即事二首》
元·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立冬这天,下着细雨,徒增寒气却没有霜。庭院里的树木叶子都青黄了。十月没几天了,哪里的梅花开了,送来这一阵香气。
小春指农历十月,在这个初冬的季节里,闻到梅花香味,确是十分清雅呢!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这个立冬日,陆游的境况不是很好。
他住在狭窄的房间里,房间小到只能放下双膝,墙只到肩膀。才过九月,如今到了立冬天。
面对着这样贫寒的生活,陆游最后表示,平生习惯了陋巷,这样的生活也觉得十分欣然。可见他的淡然。
《立冬夜舟中作》
宋·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稜。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这一年的立冬日,范成大在船上写下这首诗。
人随着年月渐渐老去了,寒意随着雨水的增多而越来越寒冷。抬头望见山头樵夫生的火,低头看到水底渔夫的灯。
水里的浪花一层层地叠加着,岸边的沙子被一层层的淹没,夜晚的景色还不足以让人满足,需得等到白天再一探究竟。
《立冬》
元·陆文圭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立冬时节,天气还不是太冷,总给人一种还处在“深秋”的感觉。红叶与黄花又在此刻相逢,裹紧身上的毯子,卧倒在榻上,这般慵懒的生活不免让人心生愧疚。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
宋·方回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立冬已经过了十天了,衣服还没有加棉。半夜风翻墙,早上时,雪铺满了船。在这样飘雪的时节,人是最容易感伤的吧。诗人说,想到那些贫苦没有衣服的人,多是疾病缠身吧!
《立冬闻雷》
宋·苏辙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平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平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半夜轰隆隆的雷声把年幼的孩子吓哭了,年迈的诗人一夜无眠。早上起床发现,院子里的松菊被雨水摧残,显得十分可怜。植物与动物似乎在一夜间进入了冬眠。
《立冬舟中即事二首·其一》
明·张以宁
一滩一滩复一滩,轻舟荡桨上曾湍。
三秋岭外雨全少,十月邕南天未寒。
露岸苇花明白羽,风林橘子动金丸。
如何连夜还乡梦,不怕关山行路难。
这个冬天,张以宁离乡远行,看到立冬的.景致,格外思念家乡。
走过一滩又一滩,也曾乘着小舟在激流中行进。 岭外的秋天,雨水少了,十月的邕南天气还不太寒冷。
岸边的芦苇花上凝结着白露,如白色的羽毛一般;风吹动橘子,如金丸摆动。诗人看到这样的秋景,却一直做梦,梦到回家。如果能回家,即使前路再难,也无所畏惧。
《早冬》
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样可爱。寒霜未冻死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
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样。这个时候的我只羡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
立冬来了,冬日来临,所有人都想回到一个温暖的所在。
可能是家乡,可能是亲人身旁,也有可能是一床温暖的被窝,不论你在哪里,诗词君愿你一冬温暖,得偿心愿。
初冬的古诗3
初冬夜登华山
[小序]庚寅年秋、冬,余学于西安。十月初七有暇夜登华山。暮辞玉泉院,簸行子夜至峰脚,仰望,竟不分灯、星,据此揣得其高,心中暗惧。然前者于千尺嶂、苍龙岭奇险皆不滞一人,励余克之。次日凌晨三时许抵都龙庙,小憩,遂向峰顶挺进,及崎岖金锁关,乃觉灯星分明,启明清亮,揣至峰顶不远也!乃一鼓作气,天梯、云梯易在脚下,于凌晨五时许及东峰。时观阳台寒风习习,然皆沉于即观日出状景而谈笑有加。日出大观果不虚传,观阳台人头攒动,日出之时欢声雷动,叹克险之人众矣!毕,同学不敌疲倦,下山者众,然南峰、西峰近在咫尺,不游则极憾也!乃说温荣长、温德海又登南峰;并至西峰,时日已高,西峰摘星石处竟无星可摘,成为憾事。然华山之险尽收眼底,鬼斧神工,天地造化,极目之悦令觉无虚此行。午一时许乃尽游兴,始下山,中游北峰而感官又至享也!下至千尺嶂,觉下山之痛大过登山,膝盖已不能自由屈伸矣,始知登山之劳顿竟不足道也。此乃登华山之独慨也!是以记之,轻登山之苦而藐华山之高险也!
暮辞玉院誓攀顶,
途倔崖寒星似灯。
千尺嶂前忘千尺,
苍龙岭上降苍龙。
天云梯险履尤劲,
金锁关岖启乃清。
最喜东峰观旭日,
摘星石憾未摘星。
注:①庚寅年,公元20xx年。②温荣长、温德海,同学中两位挚友。
初冬的古诗4
初冬
唐-杜甫
垂老戎衣窄,归休寒色深。
渔舟上急水,猎火着高林。
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
干戈未偃息,出处遂何心。
初冬月夜得皇甫泽州手札并诗数篇因遣报书偶题长句
唐-白居易
清泠玉韵两三章,落箔银钩七八行。
心逐报书悬雁足,梦寻来路绕羊肠。
水南地空多明月,山北天寒足早霜。
最恨泼醅新熟酒,迎冬不得共君尝。
初冬郊行
宋-范浚
空阔野云疏,行行思郁纡。
露花啼晚菊,风叶舞高梧。
日落牛羊下,天寒雁鹜呼。
却回南涧路,暝色拥蓬庐。
初冬山居即事
宋-吴芾
节物随时变,斜阳一望中。
暮云重叠碧,远树浅深红。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
一樽谁与共,独立意无穷。
初冬
宋-陆游
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
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暮年自适何妨退,短景无营亦自长。
况有小儿同此趣,一窗相对弄朱黄。
初冬道中
宋-曾巩
潦退蛟螭不可逃,溪潭清澈见秋毫。
欲霜日射西山赤,渐冷天腾北极高。
秀色更浓唯竹柏,孤根先动是蓬蒿。
感时一抚青萍叹,马踏西风气自豪。
出墅初冬
元-刘诜
邻舂五更动,机杼响俱发。
薄霜厉曾宇,天西辗孤月。
驿马嘶不已,壁蛩鸣乍歇。
故人期不来,山庄多落叶。
初冬登南楼
明-王恭
楼隐青枫外,南天叶未霜。
寒山低度鸟,芳岸入斜阳。
复叹年光暮,空怜鬓发苍。
故园三径晚,归笑醉壶觞。
初冬盐步江上作
清-屈大均
人家全不见,总在荔枝洲。
蟋蟀那知暮,芙蓉自作秋。
山随苍树出,水逐白云流。
渔父无心者,芦花使白头。
初冬过尚湖
清-冯舒
萧条帘幕不遮风,百顷清光半幅篷。
山色有无斜照里,人家低湿水烟中。
雁摇枯苇杆杆白,鹜映残霞片片红。
如此风光谁与会?笔床茶裹伴衰翁。
初冬的古诗5
一、《初冬》
唐·杜甫
垂老戎衣窄,归休寒色深。
渔舟上急水,猎火著高林。
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
干戈未偃息,出处遂何心。
二、《初冬早起寄梦得》
唐·白居易
起戴乌纱帽,行披白布裘。
炉温先暖酒,手冷未梳头。
早起烟霜白,初寒鸟雀愁。
诗成遣谁和,还是寄苏州。
三、《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四、《初冬旅舍早怀》
唐·怀浦
枕上角声微,离情未息机。
梦回三楚寺,寒入五更衣。
月没栖禽动,霜晴冻叶飞。
自惭行役早,深与道相违。
五、《詶乐天初冬早寒见寄》
唐·刘禹锡
乍起衣犹冷,微吟帽半欹。
霜凝南屋瓦,鸡唱后园枝。
洛水碧云晓,吴宫黄叶时。
两传千里意,书札不如诗。
六、《初冬夜饮》
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七、《初冬旅游》
唐·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八、《初冬书怀》
宋·朱淑真
触目圆池景,荷枯菊已荒。
风寒侵夜枕,霜冻怯晨妆。
江上风翻赤,庭前橘带黄。
题诗欲排闷,对景倍悲伤。
九、《初冬》
宋·陆游
平生诗句领流光,绝爱初冬万瓦霜。
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
暮年自适何妨退,短景无营亦自长。
况有小儿同此趣,一窗相对弄朱黄。
十、《初冬即事》
宋·周端臣
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
万树无多叶,千花试一枝。
天红霜有信,星晕雨先期。
怕见梅花发,愁怀未辨诗。
十一、《初冬》
宋·刘克庄
晴窗蚤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
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帖旧寒衣。
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
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
十二、《初冬小园寓目》
宋·张耒
独树翘寒色,闲云澹落晖。
新霜黄菊重,久雨翠梧稀。
暝雀鸣还啄,高乌定更飞。
敝貂犹故在,卒岁免无衣。
十三、《渔家傲》
宋·毛幵
极目丹枫迎霁晓。山明水净新霜早。
燕去鸿归无事了。天渺渺。风吹平野低寒草。
渐过初冬时节好。寻梅踏雪城南道。
追忆旧游人已老。欢更少。孤怀拟共谁倾倒。
十四、《菩萨蛮·初冬》
宋·赵长卿
败荷倒尽芙蓉老。寒光黯淡迷衰草。
行客易销魂。笛飞何处村。
云寒天借碧。树瘦烟笼直。
若个是乡关。夕阳西去山。
初冬的古诗6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李白《清平乐》
《咏雪》“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南朝梁吴均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
岂若天庭瑞,轻雪带风斜。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雾凇杭荡,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初冬的古诗7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秋夕》唐·杜牧
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唐·刘禹锡
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唐·王维
4、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唐·王维
6、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7、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唐·杜甫
9、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宋·苏轼
10、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中秋月》唐·白居易
11、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1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
13、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
14、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昭君怨》
15、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16、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17、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赠庐司户》
18、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19、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能够酣高楼。——《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0、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21、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22、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南——李璟《浣溪沙》
23、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钱起《题苏公林亭》
24、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阿谁。——《虞美人》
2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秋夕》
26、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27、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戎昱《戏题秋月》
28、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29、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3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
31、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32、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3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健
34、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月》
35、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秋兴八首》
36、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宋碗。
37、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38、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9、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40、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晋代陶潜
【初冬的古诗】相关文章:
描写初冬的古诗05-08
初冬的雪作文09-05
初冬的雪作文09-09
初冬的第一场雪作文12-12
初冬的早晨作文五年级05-27
古诗09-07
古诗05-26
经典的古诗11-02
很经典的古诗10-13
经典的古诗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