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送人归京师古诗鉴赏

送人归京师古诗鉴赏

时间:2024-10-25 18:22:13 古诗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送人归京师古诗鉴赏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送人归京师古诗鉴赏,欢迎阅读与收藏。

送人归京师古诗鉴赏

  送人归京师

  宋代: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译文

  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日落时分山村中仍旧幽梦不断。

  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已是亡国奴的我就是能回故乡也是颇为犯愁的事。

  鉴赏

  这首诗中有寄托、感慨、讽喻之意,有伤离感乱之情,同时对于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此诗先是描写了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让人真切的感受到诗人强烈的故乡之思,然后又通过日落时分山村中那幽梦不断的场景的描写,暗示诗人被深重的痛苦所困扰。既然只是因为思念故土,而惆怅失意,当然要解除这一烦恼的最好方式是能回一次故乡。但摆在诗人面前的现实是: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已是亡国奴的诗人就是能回故乡也是颇为犯愁的事。送友归京,触景生情,心生忧国之愁。

  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古诗中常出现“子规”这个意象。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两句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这两句的意思是:即使家乡已无兵马战乱,但归家之路仍愁绪万千。愁是因为战争。诗人这两句看似矛盾的话,突出了诗人对战争留下的悲痛及现实的不满,表达了一种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之情。

【送人归京师古诗鉴赏】相关文章:

归园田居·其四古诗词鉴赏11-02

《梅花》古诗鉴赏11-29

《雪》古诗鉴赏12-25

《重阳》古诗鉴赏10-17

乌衣巷古诗鉴赏06-01

李白古诗鉴赏06-06

古诗鉴赏作文01-15

《春晓》古诗鉴赏01-13

绝句古诗鉴赏07-05

《关雎》古诗鉴赏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