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经典的古诗

经典的古诗

时间:2023-03-21 15:16:31 古诗词 我要投稿

经典的古诗(集锦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典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经典的古诗(集锦15篇)

经典的古诗1

  1、《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2、《画梅》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

  篱边遥见两三枝。

  清香传得天心在,

  未话寻常草木知。

  3、《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4、《寒菊》郑思晓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5、《田园乐·其六》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6、《漫兴·其五》杜甫

  肠断春江欲尽头,

  杖藜徐步立芳洲。

  癫狂柳絮随风舞,

  轻薄桃花逐水流。

  7、《居洛初夏作》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

  唯有葵花向日倾。

  8、《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9、《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10、《雪梅》卢雪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11、《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12、《忆东山二首·其一》李白

  不向东山久,

  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

  明月落谁家。

  13、《春游湖》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

  小舟撑出绿阴来。

  14、《城南》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

  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

  惟有青青草色齐。

  15、《出城寄权璩、杨敬之》李贺

  草暖云昏万里春,

  宫花拂面送行人。

  自言汉剑当飞去,

  何事还车载病身。

  16、《南园十三首·其一》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

  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

  嫁与春风不用媒。

  17、《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8、《早梅》道源

  万树寒无色,

  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

  影落野人家。

  19、《上高侍郎》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

  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

  不向东风怨未开。

  20、《岭梅》张道洽

  到处皆诗境,

  随时有物华。

  应酬都不暇,

  一岭是梅花。

  21、《春思二首·其一》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

  春日偏能惹恨长。

  22、《日日》李商隐

  日日春光斗日光,

  山城斜路杏花香。

  几时心绪浑无事,

  得及游丝百尺长?

  23、《春色满园》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24、《偶题》张良臣

  谁家池馆静萧萧,

  斜依朱门不敢敲。

  一段好春藏不住,

  粉墙斜露杏花梢。

  25、《绝句》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26、《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27、《不第后赋菊》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28、《题菊花》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29、《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30、《墨梅》张镍

  山边幽谷水边村,

  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

经典的古诗2

  最近,老师让我们背李清照的词,我们都极不情愿,但在背诗的过程中,也有许多有趣的事。

  星期四下午,老师让同学们一个一个给老师背诗,我虽然在下面背得很熟,可还是不敢给老师背,最后一大半同学都走了,就剩下我们十几个人了。

  终于,我决定去背诗了,可刚走到老师跟前,我背的诗就全忘光了。这时,我看见一旁发愤苦背的孟艺培,我便走上前说:“哎,老孟,古诗背会没?咱俩一起去背吧?”谁知这家伙死活不去,正当我把他从座位上拉下来时,我目光一转,看到了也在背诗的`王智沛,我用同样的语气对王智沛说:“王智沛,一起去背诗吧。”谁知他说:“我已经背了一次了,没过,这诗我老是记不熟。”

  “没事,我站你前头,到我背的时候,你帮我一把,你背的时候,我于帮你一把。OK?”

  “OK!”他爽快地答应了。

  我很顺利地背完了诗,轮到他了,我却没有等他,而是大步流星地背上书包,走人!

  等我走到门口回头又望了望。啊呀!王智沛已经背完了,正朝我这边凶巴巴地跑来。三十六计走为上,快蹿啊!

经典的古诗3

  一、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二、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三、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四、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五、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六、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七、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八、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九、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十、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十一、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

  十二、君不见长松卧壑因风霜,时来屹立扶是堂。

  十三、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十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十五、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十六、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十七、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十八、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

  十九、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二十、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二十一、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

  二十二、如垤而进,吾与之;如丘而止,吾已矣。

  二十三、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二十四、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二十五、不知何日始工愁。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

  二十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二十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二十八、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二十九、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

  三十、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三十一、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

  三十二、于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贰处,登庸裴度。

  三十三、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三十四、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三十五、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三十六、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

  三十七、自古已来,身居富贵,能知止足者甚少。

  三十八、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三十九、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四十、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四十一、冉冉年华留不住。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

经典的古诗4

  出自北宋诗人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赏析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上片用色泽渲染秋景,下片直抒乡关之思,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天际地极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

  “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幕时分的秋景。

  “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

  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

  “夜夜除非”二句是说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但天涯孤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

  “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夜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反使他倍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

  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经典的古诗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清曹雪芹红楼梦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经典的古诗6

  1、《小暑》(左河水)

  地煮天蒸盼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

  旱南涝北分天壤,却有荷塘色味同。

  2、《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唐·张说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3、《赠别王侍御赴上都》唐·韩翃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4、《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5、《登沃州山》唐·耿湋

  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

  6、《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7、《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8、《小暑六月节》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9、《纳凉》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10、《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1、《夏日》朱熹

  季夏园木暗,窗户贮清阴。长风一掩苒,众绿何萧掺。

  玩此消永昼,泠然涤幽襟。俯仰无所为,聊复得此心。

  12、《夏夜追凉》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13、《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龙潜渌水坑,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摘自《全唐诗补编》

  14、《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摘自《全唐诗补编》

  15、《墨竹三首·隔溪烟雨》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青奴初荐枕,黄釭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晚凉无一事,步屟到西厢。——摘自《全金诗》

  16、《牵牛花十二韵》清·朱彝尊

  料得林扉昏掩处,高荷大芋枕边听。雨气西山黯未开,更闻小暑一声雷。

  不烦走马冲泥苦,便可乘船入市回。小暑大暑正清和,荷花香风透凉阁。

  绿柳池边闲游戏,银浪滚滚识金梭。避暑佳人摇臼扇,奴在房中受折磨。

  思君不至那知暑,拿着六月当腊月。 ——摘自清·华广生《白雪遗音》

经典的古诗7

  原文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

  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

  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译文

  成群的鸡正在乱叫,客人来的时候还在争斗。

  把鸡赶到它们栖息的庭树上,这才听到有人在敲柴门。

  四五位村中的年长者,来慰问我由远地归来。

  每个人手里都带着礼物,从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浊。

  一再解释,酒味之所以淡薄,是由于田地没人去耕耘。

  战争尚未平息,年轻人全都东征去了。

  请让我为父老歌唱,在艰难的日子里,感谢父老携酒慰问的深情。

  歌唱完毕不禁仰天长叹,在座的客人也都热泪纵横不绝,悲伤之至。

  注释

  正:一作“忽”。

  斗争,争斗:搏斗。

  始闻:最初的叩门声为鸡声所掩,这时才听见,所以说“始闻”。

  叩:敲。

  柴荆:犹柴门,园子篱笆门。也有用荆柴、荆扉的。最初的叩门声为鸡声所掩,这时才听见,所以说“始闻”。按养鸡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异。《诗经》说“鸡栖于埘”,汉乐府却说“鸡鸣高树颠”,又似栖于树。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谓“黄河流域养鸡,到唐代还一直有让它们栖息在树上的,所以杜甫诗中还有‘驱鸡上树木’的句子”。按杜甫《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末云“庭树鸡鸣泪如线”。湖城在潼关附近,属黄河流域,诗作于将晓时,而云“庭树鸡鸣”,尤足为证。驱鸡上树,等于赶鸡回窝,自然就安静下来。

  “问我”句:问是问遗、慰问,即带着礼物去慰问人,以物遥赠也叫做“问”。父老们带着酒来看杜甫,所以说“问我”。

  榼(kē):酒器。浊清:指酒的颜色。

  “苦辞”句:苦苦地以酒味劣薄为辞。

  苦辞,就是苦苦地说,一再说明,觉得很抱歉似的,写出父老们的淳厚。苦,一作“莫”。苦辞、苦忆、苦爱等也都是唐人习惯语,刘叉《答孟东野》诗“酸寒盂夫子,苦爱老叉诗”都不含痛苦或伤心的意思。

  黍(shǔ),黍子。

  兵革:兵是兵器,革是皮革做的甲,兵革引申指战争。兵革,一作“兵戈”,指战争。童,一作“郎”。

  请为父老歌,一来表示感谢,二来宽解父老。但因为是强为欢笑,所以“歌”也就变成了“哭”。

  “艰难”句:这是歌词。“艰难”二字紧对父老所说的苦况。来处不易,故曰艰难。惟其出于艰难,故见得情深,不独令人感,而且令人愧。从这里可以看到人民的品质对诗人的感化力量。

  “歌罢”二句:杜甫是一个“自比稷与契”“穷年忧黎元”的诗人,这时又正做着左拾遗,面对着这灾难深重的“黎元”,而且自己还喝着他们的酒,不能不叹,不能不仰天而叹以至泪流满面。仰天叹,表示只有老天理解。涕纵横,形容热泪不绝,悲伤之甚。

  赏析

  这第三首,叙述邻里携酒深情慰问及诗人致谢的情景。通过父老们的话,反映出广大人民的生活。

  前四句先安排了一个有趣的序曲:“客至”的'当儿,庭院里发生着一场鸡斗,群鸡乱叫,于是主人把鸡赶到它们栖息的庭树上。养鸡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异。《诗经》说“鸡栖于埘”。汉乐府却说“鸡鸣高树颠”,又似栖于树。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谓“黄河流域养鸡,到唐代还一直有让它们栖息在树上的,所以杜甫诗中还有‘驱鸡上树木’的句子”。杜甫《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末云“庭树鸡鸣泪如线”,湖城在潼关附近,属黄河流域,诗作于将晓时,而云“庭树鸡鸣”,尤足为证。驱鸡上树,等于赶鸡回窝,自然就安静下来。待到院内安静下来时,这才听见客人叩柴门的声音。这开篇不但颇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时也表现出意外值客的欣喜。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父老”说明了家里只有老人,没有稍微年轻的人,这位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张本,同时为下文的“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作铺垫“问”有问候、慰问之义,同时在古代还有“馈赠”的进一步含义,于是又出现“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两句,乡亲们各自携酒为赠,前来庆贺杜甫的生还,尽管这些酒清浊不一,但体现了父老乡亲的深情厚意。由于拿不出好酒,乡亲们再三地表示歉意,并说明原因: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连年战祸,年轻人都被被征上了前线,由此体现出战乱的危害,短短四句,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由小小的“酒味薄”一事折射出“安史之乱”的全貌,这首诗也由此表现了高度的概括力。

  最后四句写诗人以歌作答,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父老乡邻的关怀慰问令诗人万分感动,为表示自己的谢意,诗人即兴作诗,以歌作答。“愧”字含义丰富,既有“惭愧”意,又有“感激”、“感谢”意,而“惭愧”和“愧疚”的成分更多一些。面对淳朴诚实的父老乡亲,诗人深感时局危难,生活艰困,可又未能为国家为乡亲造福出力,所以不但心存感激,而且感到惭愧。结局两句将诗情推向极至,“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诗人长歌当哭,义愤填膺,悲怆感慨之情骤然高涨。“百虑”化作长歌咏叹,这一声长叹意味深长,饱含无奈和痛楚,诗人对国事家事的沉痛忧虑让四座乡邻大受感染,产生共鸣,举座皆是涕泪纵横。听者与歌者所悲感者不尽相同,但究其根源皆由是安史之乱引发。诗人的情感思绪已不仅仅是个人的,它能代表千千万万黎民苍生、爱国志士的心声。杜甫的诗人形象在作品中已经由“小我”升华为“大我”,“纵横”之泪是感时局伤乱世之泪,是悲国破悼家亡之泪,组诗潜藏着的情感暗流在结尾处如破堤之水奔涌而出,悲怆之情推倒了最高点,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杜甫的《羌村》三首与“三吏”、“三别”等代表作一样,具有高度的典型意义。虽然作品讲述的只是诗人乱后回乡的个人经历,但诗中所写的“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等亲人相逢的情景,以及“邻人满墙头,感叹亦唏嘘”的场面,绝不只是诗人一家特有的生活经历,它具有普遍意义。这组诗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安史之乱”后的部分社会现实:世乱飘荡,兵革未息,儿童东征,妻离子散,具有浓烈的“诗史”意味。

  在艺术上,诗人熔叙事、抒情、写景于一炉,结构严谨,语言质朴,运用今昔对比,高度概括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集中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三章诗不仅在形式上连绵一体,而且很好地引导读者进行联想和想象,使得这组诗的意蕴超越了其文字本身而显得丰富深厚。杜甫的《羌村》三首用诗人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反映出安史之乱的严重危害,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诗文功底。

  鉴赏

  这首写邻人来访,共谈世事,感叹战乱造成田园荒芜,生活艰难。

  前四句先安排了一个有趣的序曲:“客至”的当儿,庭院里发生着一场鸡斗,群鸡乱叫,于是主人把鸡赶到它们栖息的庭树上。养鸡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异。《诗经》说“鸡栖于埘”。汉乐府却说“鸡鸣高树颠”,又似栖于树。石声汉《齐民要术今释》谓“黄河流域养鸡,到唐代还一直有让它们栖息在树上的,所以杜甫诗中还有‘驱鸡上树木’的句子”。杜甫《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末云“庭树鸡鸣泪如线”,湖城在潼关附近,属黄河流域,诗作于将晓时,而云“庭树鸡鸣”,尤足为证。驱鸡上树,等于赶鸡回窝,自然就安静下来。待到院内安静下来时,这才听见客人叩柴门的声音。这开篇不但颇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时也表现出意外值客的欣喜。

  来的四五人全是父老,没有稍为年轻的人,这为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张本。这些老人都携酒而来,酒色清浊不一,各各表示着一家心意。在如此艰难岁月还这样看重情礼,是难能可贵的,表现了淳厚的民风并未被战争完全泯灭。紧接四句以父老不经意的口吻道出时事:由斟酒谦称“酒味薄”,从酒味薄的缘故说到生产的破坏,再引出“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时世之艰难,点明而不说尽,耐人寻思。

  末了写主人致答词。父老们的盛意使他感奋,因而情不自禁地为之高歌以表谢忱。此外言“愧”,暗中照应“晚岁迫偷生”意。如果说全组诗的情绪在第二首中有些低落,此处则由父老致词而重新高涨。所以他“请为父老歌”,一来表示感谢,二来宽解父老。但因为是强为欢颜,所以“歌”也就变成了“哭”,“歌罢”终不免仰天长叹。所歌内容虽无具体叙写,但从“艰难愧深情”句和歌所产生的“四座泪纵横”的效果可知,其中当含有对父老的感激、对时事的忧虑、以及身世的感喟等等情感内容。不明写,让读者从诗中气氛、意境玩味,以联想作补充,更能丰富诗的内涵。写到歌哭结束,语至沉痛,令读者三复斯言,掩卷而情不自已。

  创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五月,刚任左拾遗不久的杜甫因上书援救被罢相的房琯,触怒肃宗,闰八月,便命他离开凤翔。诗人此行从凤翔回鄜州羌村探望家小,由于兵荒马乱,情况不明,传说纷纭,杜甫当时的心情十分焦虑。于是写下了著名的组诗《羌村》三首。

  创作背景二

  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五月,刚任左拾遗不久的杜甫因上书援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下狱查问。闰八月,诗人离开凤翔回鄜州羌村探望家小,历尽艰险,终于团聚,此事令他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组诗《羌村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经典的古诗8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一个孩子在小路上玩耍。突然,他发现一只蝴蝶像舞者一样飞翔。孩子们想:这么可爱的舞者,真想把它带回家。孩子们兴奋地跑着,悄悄地走近黄蝴蝶。小蝴蝶上下飞了一会儿,让孩子们喘不过气来。孩子们被追得大汗淋漓,蝴蝶飞到菜花上再也找不到了。孩子想:这么难抓,明天再来吧!孩子们回去了。但是他发现小蝴蝶一直跟着他。突然,当他转身时,孩子们猛扑过来,小蝴蝶飞走了。孩子们也摔倒了。

  孩子想:我花了那么多时间,连一只小蝴蝶都抓不到。真的很难!

经典的古诗9

  听琴

  近现代卢青山

  羲皇建木荫人寰,娲皇结丝神桑蚕,彼岂有意肇其端。

  后之奇圣心桓桓,舌不得语如钥关,合此丝木聊相宣。

  试拂以指声空然,袅袅如断如连环,此非其魂飏而翻。

  万年一瞬不可攀,死者已死传者传,我来犹及观奇观。

  老翁默坐垂长髯,焚香静直躯不弯,举座恭穆如朝参。

  长河渺渺生孤帆,渐近而前兴微澜,既渐而逝天之缘。

  琵琶艳薄徒浮繁,二胡凄抑谁能堪,唯此古拙舒以宽。

  君不见此流水与高山,山齿齿兮水潺潺,渔樵容裔全其天。

  山中伐木声檀檀,短桨细与波周旋,此呼彼答回苍岚。

  朝携同出暮同还,慈严妻子守门椽,相随者谁鸟关关。

  廿年流泊思归船,不循此去更何川,感我双泪下流丸。

  泪不能止曲已完,眼前车马奔惊湍。人嚣尘捲鬼狂欢,唯予块立魂如删。

经典的古诗10

  《说文》:“诗,志也。”“志,意也。”《史记》:“诗,言意。”诗是借吟咏表达心意的文学体裁与表现形式,读诗可从意象和意境两方面入手。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意(意念)和象(物象)的融合,是作者主观思想和客观物象的统一。从艺术表现手法上看,即“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古人讲究“立象以尽意”,注重为情选景,追求物我皆忘的境界,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遵从内心的引导,这使得意象在蕴含创作意旨、寄托内心情感、暗示深刻哲理之余,彰显出作者强烈而鲜明的主观色彩。内心潇洒、超然的陶渊明选取“菊”“南山”来表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得;仕途失意、困窘的王维选取“水”“云”来表达“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旷达从容。作者为表达一种情感而选取特定的意象;表达同一种情感,不同人因不同性格又会选取不同的意象。

  《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古人好用诗来抒情达意。不得志时浅唱“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思亲念旧时醉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旷达时高呼“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诗歌中的意象是作者抒情达意的载体,那什么是诗歌中的`意境呢?

  诗歌意境是指诗作中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是作者的内心和外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情调和境界。高明的诗人通过一系列特选的意象构成特定的意境。赏析诗歌意境要从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着手,品味字里行间渗透的情感。在《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句子中,诗人用“东风”“残花”“春蚕”“蜡烛”等意象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道出了相会无期的离别之恨、缠绵浓郁的相思之苦。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诗人用“沉舟”和“千帆过”、“病树”和“万木春”形成对比,营造出乐观、进取、豁达的意境。

  诗是借景抒情、借物言志的文体,以物象为体,以意念为神,中学生只有掌握了意象和意境的内涵,并以此为起点,才能深入掌握读诗、赏诗、品诗甚至写诗的技巧,才能在名篇佳作卷帙浩繁的诗的国度徜徉、含英咀华、向古人“取暖”。

经典的古诗11

  《风》原文

  撩钗盘孔雀,恼带拂鸳鸯。

  罗荐谁教近,斋时锁洞房。

  《风》注释

  ①曹植《美女篇》:“头上金爵钗。”撩:撩动。盘:盘旋。

  ②恼:戏。鸳鸯:指刺绣双鸳鸯的带。

  ③罗荐:床上的'罗垫。

  ④洞房:深邃的房间。宋玉《风赋》:“跻于罗筛,经于洞房。”

  《风》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

经典的古诗12

  活动目标:

  1.了解古诗主要内容,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感受诗中初夏的美丽。

  2. 在剪贴游戏中理解、欣赏、学习古诗。

  活动准备:

  小鱼头饰,用幼儿自画自剪的小鱼及许多莲叶布置成“莲池”的场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盘。

  活动过程:

  一、模仿小鱼游来游去,情绪愉快地参与游戏。

  幼儿扮演小鱼,在音乐声中自由、欢快地游戏。

  二、参与情境表演,在游戏中感受并尝试理解古诗中的词句。

  1.欣赏“莲池”场景,体验首句:江南可采莲。

  欣赏 “莲池”的场景,并为幼儿简单介绍江南美景,同时轻柔地朗诵首句“江南可采莲”,请幼儿欣赏。

  2.“小鱼们"欣赏“莲池”中的莲叶,感受莲叶茂密的样子,体验第二句:莲叶何田田。

  教师用丰富的词汇描述“莲池”中的莲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3. “小鱼”们在莲叶中间游戏,体验第三句:鱼戏莲叶间。

  可爱的小鱼们,让我们一起在这碧绿的莲池中游来游去,自在地游戏吧。

  三、听指令,做游戏,巩固古诗。

  1.幼儿自画自剪小鱼,每人一条。

  2.分别出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盘,请小鱼们在方向盘的指示下向四个方向游戏,体验后四句: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四、完整地欣赏、学习古诗。

  1.在音乐声中,老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请幼儿欣赏。

  2.师幼共同朗诵古诗。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领略采莲人内心的欢乐,激发幼儿对江南美景的热爱。活动中“东南西北”的游戏幼儿非常感兴趣,但是幼儿对方向感的初步形成较为生疏,拖慢了游戏的进度,可将这个游戏放在区域中让幼儿多玩玩。

经典的古诗13

  一、说教材。

  古诗《咏梅》是省编教材中班上学期语言领域中的活动之一,古诗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载体,是我们祖先运用了最灵动、最睿智、最精辟的诗的语言来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从语言角度来看,古诗在遣词造句中力求体现作品的文学性,讲究平仄、对仗、韵律、节奏,富有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而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记忆能力最强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能大量记诵古诗,既可以锻炼幼儿口齿清楚伶俐,吐音准确流畅,又能让幼儿品味诗的优美意境,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但是,有些古诗的内容对于幼儿来说有些深奥,而幼儿的理解能力也有限。

  二、说学情。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然而《咏梅》这首古诗,幼儿在欣赏、理解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梅花的美,而且还可以了解梅花不畏严寒品格,养成不怕困难、坚强的良好品质。

  三、说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并朗诵出诗句的韵律美。

  2、了解梅花不畏严寒、凌寒傲雪的品格,感受梅花的美。

  四、说教学准备。

  《咏梅》ppt课件、古筝曲、幼儿画册《语言》上p25。

  五、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并朗诵出诗句的韵律美。

  活动的难点是:了解梅花不畏严寒、凌寒傲雪的品格。

  六、说教法、学法。

  《纲要》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熟悉、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因此,本次活动采用的主要教法有:课件展示法、谈活法、观察指导法、提问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观察法、表演法、游戏法。

  七、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情,幼儿教育阶段,教师如何培养幼儿古诗诵读的兴趣,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目标成为幼儿园古诗教学的一个难点。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幼儿园语言教学经验,我尝试了古诗“五步”教学法,即:

  一、图画展示。

  教师展示ppt课件图片,欣赏梅花,让幼儿说说梅花的颜色和生长特点。

  师:孩子们,在冬天这样寒冷的季节,我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或者在暖暖的屋子里取暖,然而梅花依然不怕寒冷,静静的开放,说明梅花它遇到困难怎么样?对,我们小朋友们也要学习它,不怕困难、坚强的品质。

  二、故事讲述。

  教师将《咏梅》这首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

  把故事减缩成成语,朗诵给孩子们。

  三、动作表演。

  鼓励幼儿将成语加上动作,表演给大家。

  四、复习巩固。

  进行游戏“幼儿古诗朗诵大比拼”

  五、精彩绘画。

  指导幼儿用手指着色点画梅花。

  活动结束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完毕!

经典的古诗1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经典的古诗15

  1、农人

  《诗经·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2、《农家》

  唐·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3、《吴兴杂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4、《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5、《田舍》

  宋·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6、《悯农二首》

  唐·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7、《悯农二首·其一》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8、《田上》

  唐·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9、《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10、《减字木兰花·莎衫筠笠》

  宋·卢炳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

  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

  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

  馌妇耕夫,画作今年稔岁图。

  11、《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2、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经典的古诗】相关文章:

关于霜降的古诗_古诗大全12-30

很经典的古诗03-11

经典的古诗11-15

小暑的经典古诗10-15

菊花的古诗10-06

黄山的古诗10-06

黄河的古诗10-07

霜降的古诗10-25

爱国的古诗09-26

咏物的古诗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