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古诗作文锦集十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古诗作文 篇1
手如柔夷,肤若凝脂,是一眼惊艳:辗转反侧,寤寐思服,是一份惦念:水榭棱台,雕栏玉砌,那是一方宏美,月有阴晴,人有悲欢,是一心思念……
诗词之美,美在走心,动在用情。
桃李春风一壶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那是一份至情至性的交情。花谢花非花满天,红袖香断有谁怜。那是一句揉断肝肠的叹惋。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那是一个风清月朗的静夜。
诗词之美,美在其情,其画。美在言已尽而意无穷,美在一语读罢,欲辩忌言。
金甲烂漫,芬芳甘冽,几分清冷,却又带着几分独盛于秋的`傲意。几朵几来,扬扬酒洒生于木篱之下。主人信步而来,弯腰,撩袖,满眼金黄飒爽,清香满面。收一朵入怀,抬眼,便是一缕薄云,缭绕山巅,轻挠心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一份闲逸。
烛火轻晃,暖光随着烛焰一波波闪烁,时明时暗。不时“啪”的一声,惊了一室沉寂。拿起剪刀,却要在伸向烛心时顿住。片刻只得轻轻一叹,看向窗边……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那是一种想念。
诗词之美,美在诗音如画,词若长歌,美在它就生于生活,触手可及。我们摘一朵花是诗,见一个人是诗,怀一份旧也是诗。诗词是文化,是根,同时,诗词就是我们。蝴蝶是我,我是蝴蝶,诗词是我,我便为诗。
古诗作文 篇2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唐代诗人张籍写的这首古诗真好呀,充分地表现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浓浓的乡愁。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品味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吧!
又到秋天,略带寒意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远离家乡多年,不知道家乡这几年可好?有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事件?想着想着作者走进了书房,看见了纸笔,心中有了一个想法,写一篇家书,找人捎回去。落笔时又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说起,心中有无数句话想要与家人说,可纸短情长。写完后有些累,躺下又睡不着,冷冷的秋夜中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
好不容易到清晨,把信封好,跑到驿站想请人帮忙捎回去,可就在出发的时候,作者又想起一句很重要的话没写,又把已封好的信打开,把那一句添上后再细细读了几遍,很郑重地把信交给信使。在信使出发时,又想起了一些是要说,再一次把信打开。信使走了许久,作者还感慨万分,想起了家乡的美景,和家人一起的'快乐往事,但现在孤身一人在外。热滚滚的泪珠迷蒙了作者的双眼。
作者写的诗真美啊,从一场秋雨写出了一首这么感人的诗,我一定要细细地品味诗里作者描绘的思念家乡的感情。
古诗作文 篇3
今天作文课水老师让我们介绍自己画的古诗。当水老师举起我的画作时,同学们发出了一声声赞叹:“啊,好漂亮啊!”“真好看!”那当然啦,这可是我一个多小时的奋斗成果呢!
我用铅笔在水彩纸上先勾轮廓,这一步就足足用去半个多小时。我又花了很长时间又涂又抹,才画出了一幅自然和谐的风景画。
该我介绍了,我信心满满地走上讲台,轻轻举起我的作品,还没开口,台下便响起一片啧啧称赞声。有人在小声嘀咕:“这是怎么画的?”老师问我用什么材料绘画的,我回答是水彩。老师疑惑不解地问:“水粉和水彩有什么区别?”“水彩比水粉颜料要细腻些,覆盖能力没水粉强。”我耐心解释道。老师又问我:“那起伏的是蓝色假山吗?”估计老师看到这想起了清朝郑燮作的《竹石》一诗,她还把古诗书翻开,指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句,“我猜是这首诗,翠竹立在巨石中。”“不是,那是江面的'波浪。”我又解释道。水老师没辙了,让同学们猜。王广厦一口报出来:“是《风》!唐朝李峤的诗作,‘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你看,竹竿是斜的。”这时我仿佛也感受到风经过江河时,掀起了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水老师让范欣荣现场画了一幅,结果还挺受欢迎的。他画了几朵花和几只小蜜蜂及天上的几朵白云。你们知道他画的是什么吗?猜对了,是唐朝罗隐作的《蜂》,“不论平地与山间,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观看了这次画古诗演讲,我感到满屋都是飒飒风声。这次画古诗活动真是快乐而又有趣啊!
古诗作文 篇4
诗人的味道在历史的长空中,我们沉思后,发现空中漂留着一种味道,这是“诗人”的味道。每个诗人都有着自己的味道。
(一)易安的黄花“索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载不动满腔愁苦。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世事变幻的她,留下了她的味道——勇敢、机智。
(二)汩罗河边的芦苇汩罗边上,披发行吟的逐臣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奸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替君分忧。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涌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投入历史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思念。屈原留下他的味道——旷达,不畏生死。
(三)东坡的`明月谪居黄州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东坡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挫折,仕途的偃塞,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于是,东坡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唱“大江东去”,感到人生恰似“飞鸿踏雪泥”的淡泊。留下他的味道——淡泊名利。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一切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只因空中漂浮着“诗人的味道。”
古诗作文 篇5
今天,我读了一首诗,名为{{金缕衣}},这首诗是杜秋娘写的,诗句是:“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意思是让我们不要珍惜金缕衣,要珍惜少年时光。 可是,我从来都没有珍惜过时间。钟表是圆的,我认为时间会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如果我们把人的一生拉成一条直线,我发现时间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我在1——6年级时成绩不理想,爸爸妈妈说说,批评一下也就算了,但是上了七年级以后,我仍然是一个不珍惜时间的学生。早晨,上学以前,爸爸总要叮嘱我:“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可是,有时我无法自控,明知是错的,但我还会去做。
当我在打篮球时 ,别人正在背单词,时间从我身边走过;当我正在听歌曲时,别人正在读课文,时间从我耳旁溜过;当我正在看电视时,别人正在做数学题,时间从我眼前飞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逝去如飞, 匆匆而过,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抓紧时间,不能白白度过这一生,珍惜时间,发奋学习,将来才能有所作为,浪费 眼前的大好时光,让时间悄悄溜走,将来会一事无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决定从今以后,抓紧时间学习。不用父母督促我。不珍惜时间的危害很大,我要感谢杜秋娘,是她写得{{金旅衣}},让我懂得了要珍惜时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从鲁迅先生这句话中,我明白了:“节省时间,也就是将一个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也就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联想到科学家富 兰克林说过:“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这些富有哲理的话告诉我,应当珍惜时间。 从浪费时间到珍惜时间,是我亲身经历的.,感受最深的,他会永远在我的脑海里回荡。
“不要浪费时间,”“时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浪费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这样的话时时刻刻提醒着我。
古诗作文 篇6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一首诗其实就是一段人生。我一直深信不移。很久很久之前的那些时代不停演绎着爱恨情仇,惜别离殇,思乡之情,或者亡国之痛。于是总会有些细致的人把这些沉重的感情凝结成五言或七言字句,这些人,被称为诗人,而这些沉重的感情,叫做诗。
再大一些的时候,当我再读这些诗,就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其实诗和诗人本身就是一样的吧?就像潇洒豪放的李白写不出期期艾艾的愁绪,杜甫呢,写不出欢快喜悦的诗句。有的时候读到一首诗,就会大概了解诗人的脾气秉性,生活遭遇。因此我觉得非常奇妙。历史上每一位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所以我倒是觉得并没有谁的诗就要差谁一筹,诗与诗之间也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
后来,诗中更吸引我的是其中的感情,悲的,喜的,忧的,怒的。它们或细腻或委婉,或悲怆或激昂,用不同的修辞,语气,来讲述着世间万物。比如说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那一句“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放下书,我也忍不住小小的为他叹息一下,这伤感的人啊。后来,我读了一首许浑的《谢亭送别》,他写“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那种细腻的感情像是从屋顶上飘下来的柔软的灰尘,我就忽然这样想。
之后我看到了每首诗里每个人的人生,被贬而愤懑的,怀才而不遇的,思念故人的……很多很多。那么我读了,感受过了那么多的诗,原来我已经亲眼目睹并参与过那么多人的人生了。
其实所谓诗,就是就是把作诗人的人生,和对这件事所发的情感凝结成的精华。再加上读诗人的参与和理解,就很完美了。
古诗作文 篇7
近日,《中国诗词大会》已火遍全国,是什么原因才使它这么红火呢?古诗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古诗伴我行,我们的成长有古诗相伴,我们的一生有古诗跟随左右。古诗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东西,没有它,传统文化就从此告一段落。
当你绝处逢生的'时候,你就会感叹道:“哈哈!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呀!”当你目睹到太阳姗姗来迟,山水如画,春风吹拂着花儿草儿时,你就会不由吟诵道:“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当你发现沙漠如雪,月儿似钩时,你就会道:“大漠似如雪,燕山月似钩。”当你饱览到江南的美景之后,你就会赞叹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些事物中隐藏着诗句,要靠自己去“发掘”。
古诗其实无处不在,就等你自己去探索,与诗相伴,其实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人的一生如果有古诗相伴,那会是多么有意义啊!
让我们一起与古诗相伴!与传统文化相随!
古诗作文 篇8
初夏的季节,日里夜里总传来孤单而嘹亮的鹧鸪声,在这热风冷雨的无赖光阴中乱人心肠。
“唯有鹧鸪啼,独伤行客心”,鹧鸪在中国古诗中是感伤的象征,声声鹧鸪曾唤起一代代文人的多少愁怨。
翻开岁月尘封的历史长卷,发黄的夹带一股浓厚的书香气味的诗集,一种深刻的精神直入骨髓,那便是感伤。喜或者怒最多只是人心而已,感伤却能彻骨。
杨柳依依,雨雪霏霏的《诗经》,厚地天高,痴男怨女的《红楼梦》,从它们那边透出的是一种哀愁,一种伤感。
古文学史上,那感伤的身影随处可见。伤心泪,断肠声,传达的是感伤的心声。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人生苦短,天地苍茫的痛楚不时地袭上心头,使那无所依凭的凄凉挥之不去。《古诗十九首》纪录着那感伤,那孤寂,有一种天启般的'意味。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声声催人动情的歌声承载着李后主的丝丝无奈。后主失去江山,道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使人不禁悲从是中来,感伤情绪一发不可收拾。
李后主的感伤或许只有秦少游的哀愁能与之相比吧?“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少游失去了爱人,无奈的悲苦融入如此美丽的诗句里。也许这种感伤诗他们对人世的控诉又是他们在人世的寄托。
不知何时,手中的古卷早已潮湿了一片。回想人生,感伤的生活比比皆是。置身诗人的内心世界,周处一切都具有那些许的无可奈何。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本《青玉案》有的是离愁别绪的感伤;“二十四前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一首《扬州慢》呈现的是爱恨情仇的感伤;“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唱出的是国家凋零的感伤。
要说感伤的文人,或许李清照是当选的人物吧?一名柔弱的女子,面对的是国破家亡的悲惨命运,但她却没有半分惧怯。“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陪伴她的是无尽头的孤独与伤心。“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夜夜孤寂,伤感满怀,在这位奇女子的身上有着道不尽的怜悯与无奈。
夜里忽然下起了小雨,冷风吹起窗户阵阵声响,也吹干了眼角的泪水,手中的长卷。细耳倾听,孤独的心情,伤感的心境,跃然于或明或灭的灯光里。
鹧鸪声又传来,手捧书卷,双眼渐合,却不知何时睡着了,梦里或许又回到诗人的伤感世界里,和他们共同经历那生活的无奈。
伤心泪,断肠声,伤感的精神,又一种彻骨的凉意。
古诗作文 篇9
诗,像一个随歌起舞的女子,在竹筏上踏着鼓点,合着仙音,用宽大的流云袖随着起舞的身影上下翻飞贝齿轻叩,发出清脆得音响。曼妙的舞姿使人陶醉其中。这样一幅美妙的画卷,让我一见如故,不忍释卷。
午后的阳光似有实质,织成一张密密的网把我裹住。踩着梯子,从书柜顶端取下沉睡了几个春秋的唐诗宋词
午后的阳光似有实质,像一张密密的网把我裹住。踏着梯子,从书柜顶端取下沉睡了几个春秋的唐诗宋词,细细翻阅,让我感受到诗里的韵味。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太白的一首《将进酒》使多少人拍案叫绝?诗里有他的豪情壮志,也有备受冷落的抑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倾诉了他对友人的牵挂。“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写出他的豁达。怪不得有余光中评价他“酒入豪肠,三分啸成了剑气,七分酿成了月光,秀口一吐,便是半个锦唐。”读青莲的诗想豪饮一坛陈年佳酿,有辛辣,回味时变成浓郁的酒香。
余秋雨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前行。’在黄州,在惠州,在遥远的儋州,过着凄苦的生活。有诗为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面对权贵打压,他仍不低头。大笔一挥就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持苍”的豪迈。“虽然拣尽寒枝不肯栖”却用微笑给世人做出最好的榜样。品东坡的词像一壶沉浮几许的浓茶。有苦涩,细呷后变成丝丝甘甜。需反复咀嚼,才能品得个中滋味。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易安,你心中的守望究竟是为了谁?是破碎的`江山还是先你而去的夫君?“风也飘飘,雨夜潇潇”你只是一介女子,万般清肠只能用诗吐诉“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些都是你的国仇家恨。易安的词像一株篱下凄婉的黄花有恣意的委婉。咀嚼后方是那一抹散不去的情愁。
诗词竟然如此奇妙,她从静止的文字变成跳动的生命,从我身边轻轻走过,留下美好的笑颜。滚滚红尘中,我与诗词擦肩而过,衣袖仍有淡淡余香,芬芳我三百六十五天的分分秒秒。
古诗作文 篇10
寂静的夜晚,诗人张籍在小院前,抬头看着渐圆的月亮。深秋的月亮,又清又冷,从西面泻下冰一样的'银辉,默默地俯视着大地。想想过几天就是中秋佳节了,人月团圆的日子,自己却孤身一人客居洛阳城,不禁感慨万千。
一阵瑟瑟的秋风吹来,令张籍冷得直打颤。他回到屋里,拿出临行前母亲给他缝制的棉袄。不禁想起年迈的母亲,想起了离别已久的家乡。浓浓的思乡情绪,深深地萦绕着他。
提起笔想给家人写信,有千言万语却又无从下笔。有太多太多的话要倾诉,有太多太多的事想知道。张籍终于落笔行书,尽情地讲述着自己与家人的离别之情。信写好了,张籍的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梦里,他回到了那日夜思念故乡,见到了年迈的母亲……。
第二天,日出东方,张籍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信差处,将信交到信差手中。并再三叮嘱他一定要将信完好地送到家人手里。正当送信人准备启程时,忐忑不安的张籍急忙向信差拿回了信。小心打开,仔细再看了一遍又一遍,生怕自己有未交代清楚的事情。这才小心地将信交给信差。
信差侧身上马,扬鞭而去。张籍目送着他直到他消失在天际。
【古诗作文】相关文章:
古诗的浪漫-有关古诗的作文02-17
古诗的作文11-30
古诗的作文(精选)09-19
古诗的作文[精选]03-14
(精选)古诗的作文07-27
古诗的作文(精选)01-16
(精选)古诗的作文03-15
古诗的作文04-13
[经典]古诗作文07-28
古诗的作文【优】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