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古诗春日教学设计

古诗春日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23 17:20:37 古诗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诗两首春日教学设计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两首春日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两首春日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春日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学习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熟读背诵两首古诗。

  【学习难点】

  领悟春天自然景物的美,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课老师布置的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

  (板书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古诗叫做

  (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件中的图,你们右图中看到了什么?

  7、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贺知章。

  (简介诗人生平)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读一读,边读古诗边把课后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4、从读咏、碧、妆、裁、剪要求学生会读,读准。

  5、指名读,请其它学生正音,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⑴(放远处看到柳树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

  ⑵诗人从远处看到了柳树,发生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丽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的多好,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2、自读第三、四句:

  ⑴接下来,诗人又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样和同桌去读第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⑵学生自读,指名读,读到第三句时,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⑶读到第四句时,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去和小伙伴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和同桌说。

  3、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

  4、讲评学生的小绿笔。

  五、指导生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学生提出难写的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笔顺要多次书空,记准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要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开来,一捺改成一点。

  剪字下面是刀。

  2、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六、作业

  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查作业

  1、背诵《咏柳》。

  2、读春,积累词句。

  (开火车,每人说一个词语,看谁的胆量大,说一个含有春的词语,看谁的普通话标准,谁的声音好)

  3、课前搜集的有关春的佳句名诗,你们都搜集了多少?

  4、学生把自己搜集的材料讲出来。

  5、老师出示课件(收集的词语、成语、名诗佳句)请学生来读。

  二、咏春,享受春天

  1、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他们对春天是那样欣赏,那样痴情,真可谓是把春天描摹的绚丽多彩,古人赞美春天的诗很多,我们今天学的是南宋诗人朱熹《春日》。

  2、今天咱们学的这首诗,谁知道它们题目是什么意思。

  3、简介诗人朱熹。

  4、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朱熹的《春日》。

  5、读了这首诗后,你能猜一猜诗人在写《春日》时的心情吗?

  (高兴、喜悦、欢快、舒畅)

  (学生板书在黑板两侧)

  6、猜测终归猜测,大家能从诗文中找出明确的词句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

  (说出一处,请学生将词语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

  老师点拔如下: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设得、东风面、总是春

  万紫千红

  7、指导学生诵读古诗,师范读一次。

  8、说一说古诗的大意。

  三、惜春,书海求知

  同学们,诗人朱熹在泗水滨春游,心情为何如此快乐?

  原因之一是因为朱熹欣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原因之二,请听我细细说来(出示)《春日》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春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劝学诗。(板书劝学)劝告大家多读书,因为泗水在山东地区是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乡和他讲学的地方,寻芳泗水就是说孔子在书籍中寻找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就像是原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从耳目一新,深感快乐。

  试想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有春日寻芳与书海求知的联系吗?我们大家要在书海中求知识,因为书的海洋里也有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

古诗两首春日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 、会认“泗、滨、紫”,会写“滨、紫”2个生字。能正确诵读《春日》。

  2 、会诵读、背诵《春日》。

  3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通过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热爱万紫千红的春天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4 、初步掌握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调动已有认知,整体感知全诗

  导语: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燕子》。其中有一段文字,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美好,谁能背给大家听?

  出示: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想一想,在作者眼中春天是怎样的?

出示填空: 光彩夺目的春天

  那请你快来读读《春日》这首的诗,想想在诗人朱熹眼中春天又是怎样的? 出示: 的春天。万紫千红的春天。

  设计意图:

  感受大自然是本单元的主题,学生学过的第一课《燕子》就有对春天的描写,语言也是十分生动地,用它引入,可以突出单元主题,同时也是让学生感受现代汉语与古代诗文表现方式的不同。

  二、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1 读准诗句 学习生字

  第一步:自己读读这首诗,再读给同桌听一听。互相评一评。

  第二步:指名读古诗,正音、学字、读正确。

  字音重点注意:泗,滨

  字形书写指导:滨、紫

  读出诗韵:了解七律诗的正确停顿方法。

  胜日寻访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 自主学习,理解诗句意思

  (1)初读这首诗,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句的意思?

  (2)在学生交流中,引导学法,问:你是怎么学会的?

  对学法进行小结:结合书下注释;读诗句展开联想、查阅课外资料

  设计意图:

  找准学习的起点,即学生学习的基础点,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在学生初读古诗之后,了解学生初读后的收获和体会,可以为后面的教学设计提供信息,老师能够了解到学生学习的基点,随时调整自己的预设,提高课堂实效性。

  (3)你能猜测一下朱熹写这首诗时的'心情吗?

  预设学生回答:

  ——高兴、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得意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

  设计意图:

  前面教材分析中已经提到,古诗语言精美、凝练,极其蕴籍,言简意深,蕴含丰富,也是距离学生较远的,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尤其是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抒发的心怀,更是老师要带领学生揣摸的,因此,猜我想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在猜测的基础,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在诗中寻找依据,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加之老师的适时点拨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4)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如下:

  学生理解: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

  点拨: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 老师点拨: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泗水滨——泗水河边。

  点拨:诗人漫步泗水河岸,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此时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能连起来说说这句的意思吗? 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地来到泗水河畔寻找春天的美景。 创设情境接:诗人就这样,边走边看边看边寻,边寻边赏,边赏边赞。你们现在假设就是大诗人朱熹,结合你对诗句的理解,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出示:

  站在泗水河岸,我看到了 ,使我 。

  学生结合第二句;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回答:站在泗水河岸,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美景,使我 心情也开阔了。

  站在泗水河岸,我看到了周围的景色仿佛焕然一新,使我喜悦万分(激动、兴奋) 。

  学生结合第三句: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

  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

  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回答:站在泗水河岸,我看到了随随便便就能认出的春天的美景,使我 心情也像春风一样得意洋洋;忘记了一切烦恼。

  学生结合第四句:万紫千红——

  引导理解的步骤:

  ①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是朱熹第一次将这四个字组合在一起,后来大家都来用,渐渐的就形成了这样一个成语“万紫千红”,并收入了词典。出示:字典中的解释:【解释】: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出自】: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②从字面意思看,有两种颜色,通过数字我们又能感受到多,读着

  这个词语,你仿佛都看到了什么颜色?我们仿佛看到了颜色的海

  洋,将这种感受凝炼为四个字就是:“万紫千红”。

  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

  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回答:站在泗水河岸,我看到了春天里万紫千红的景象都是由春风吹来的,使我 诗兴大发。

  设计意图:

  由于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学生生活的年代有较大的距离,学生们并不能很好地把握它们的内涵。因此诗人的心情、感受,需要我们去揣摸。学习古诗的一种好的方法就是‘猜“。先猜一猜,再到诗句中去找依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认真读书以及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6)说能用自己的话,为大家讲一讲这首诗的意思。

  填空帮忙: 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

  三、想象画面读好诗句

  (1) 你觉得我们书中的插图,配得好不好?为什么?

  预设:

  ——好,有泗水有鲜花,很美符合诗句意思。

  ——不好,没有展示出万紫千红。

  好如果现在,我请你为这首古诗,选配一幅插图,你想画些什么?能把你头脑中画面化成语言读出来吗?

  (2)诗人的快乐来自春天的美丽的景色,我们的快乐来自优美诗句的赏读,让我们读出快乐来吧。(配乐)

  自己试着读一读。生评读。师范读

  设计意图:

  诗歌充满了诗情画意,诗不离画,画可赋诗。诗与画之所以能够相通,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等。一首诗本身就是一幅画,根据诗的内容去画画,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我引导学生在理解诗句的意思的基础上,自己修改课文揑图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写出春天的美丼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使学生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帮助学生更好的加深了对诗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

  一、 对比两首古诗 体会表达不同

  第二课收录了两首古诗,你能读一读,说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吗? 相同:都是描写和赞美春天的 不同:一首描写柳树,以一物透视万物,以小见大;另一首则从宏观的角度,欣赏着感受着四周景物的变化。(学生说到一点即可)

  二、 积累背诵 课外延伸

  1 积累背诵

  2 春天是美丽的,也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喜欢赞美的。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王维《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三、作业

【古诗春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古诗教学设计06-20

【经典】古诗教学设计05-15

古诗教学设计04-20

改写古诗春日6篇07-30

古诗春日偶成的意思03-28

古诗画教学设计04-09

(精)古诗教学设计05-15

古诗教学设计(精华)05-15

古诗教学设计(通用)05-16

古诗教学设计[优秀]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