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水的古诗

水的古诗

时间:2024-06-02 17:23:18 古诗词 我要投稿

水的古诗必备15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水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的古诗必备15篇

水的古诗1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作者】苏轼 【朝代】宋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春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译文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山脚下刚生长出来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谷鸟的叫声从松林中传出。

  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注释

  (1)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时与医人庞安时(字安常)同游,见《东坡题跋》卷三《书清泉寺词》。

  (2)浸:泡在水中。

  (3)萧萧:形容雨声。

  (4)子规:布谷鸟。

  (5)无再少:不能回到少年时代。

  (6)白发:老年。

  (7)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

水的古诗2

  1、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李白《赤壁歌送别》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3、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6、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李白《发白马》

  7、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王安石《江上》

  8、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1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11、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13、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14、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李纲《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15、黄河水,水阔无边深无底,其来不知几千里。——贡泰父《黄河行》

  16、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佚名《木兰诗/木兰辞》

  17、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8、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朱栴《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

  19、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20、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韩翃《宿石邑山中》

  21、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冯云山《咏瀑布》

  2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4、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张炎《清平乐·候蛩凄断》

  25、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李梦阳《秋望》

  2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7、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28、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29、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黄河夜泊》

  30、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31、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3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3、江上春山远,山下暮云长。——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3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35、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杜甫《梅雨》

  36、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胡秉正《咏贺兰山》

  37、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38、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吴潜《水调歌头·焦山》

  39、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40、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41、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42、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43、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44、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储光羲《江南曲四首》

  4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白帝下江陵》

  46、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徐凝《庐山瀑布》

  47、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48、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49、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汉江临眺》

  50、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51、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52、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张蠙《登单于台》

  53、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5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5、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征怨》

  56、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宋琬《渡黄河》

  57、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温庭筠《拂舞词/公无渡河》

  5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9、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行》

  60、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王勃《山中》

  61、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6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63、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64、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65、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崔季卿《晴江秋望》

  6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7、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宋琬《江上阻风》

  68、涛澜汹涌,风云开阖。——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69、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序》

  70、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71、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董士锡《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72、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卢仝《有所思》

  73、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4、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水的古诗3

  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二.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三.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四.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六.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七.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干独步寻花》)

  四.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八.迫不得已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九.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一零.借问酒家那边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诗中鸟

  一.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古诗中写水的诗句

  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四.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五.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好词好句

  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七.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八.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九.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一零.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心累的精典句子 精典哲理句子

  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七.杨柳青青江程度,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八.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古诗中写水的'诗句

  一零.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几多楼台烟雨中。(杜牧 《江南春》)

  九.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水的古诗4

  渡辽水

  朝代:唐代

  作者:王建

  原文:

  渡辽水,此去咸阳五千里。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身在应无回渡日,驻马相看辽水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离开咸阳,此去辽水漫漫五千里,还未出门父母就已知道此去将隔海茫茫,今生很难再次相聚。临出门时母亲又为我重新做了几件衣裳,好像怕我有去无回,万一死在路途中没有干净的衣服可以殓葬。也有征人牺牲被送回咸阳,军中长官呈请皇上让烈士本乡的人充任征戍。想想自己真是可怜,身在外时将再没有回来的'日期,为此心里无限伤感,茫然驻马停在辽水之边。

  注释

  ①如:动词,去。

  ②咸阳:古都城。

  ③营家:军中的长官。

  ④题:上奏呈请。

  简析

  王建这首诗,只摄下士兵渡过辽河时的一个镜头,用战争开始前士兵们沉重的心情来打动读者。诗切入的角度别致,写得也别致,但同样能揭示战争的残酷。

水的古诗5

  渌水曲

  唐代: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译文及注释

  渌(lù)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pín)。

  清澈的湖水在皎洁月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南边的湖面上,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在月光下采撷着白蘋。

  渌水曲:古乐府曲名。渌水:即绿水,清澈的水。明秋月:在秋夜的月亮下发光。“明”字是形容词用如动词。月:一作“日”。南湖:即洞庭湖。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又称“四叶菜”“田字草”,是多年生浅水草本,根茎在泥中,叶子浮在水面之上。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含苞待放的荷花简直就象一位娇媚多情的少女欲语还休,让人不免神魂摇荡,无限哀婉惆怅起来。

  欲语:好像要说话。愁杀:即“愁煞”,愁得不堪忍受的意思。杀:用在动词后,表示极度。荡舟人:这里指思念丈夫的女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澈的湖水在皎洁月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南边的湖面上,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在月光下采撷着白蘋。

  含苞待放的荷花简直就象一位娇媚多情的少女欲语还休,让人不免神魂摇荡,无限哀婉惆怅起来。

  注释

  渌(lù)水曲:古乐府曲名。渌水:即绿水,清澈的水。

  明秋月:在秋夜的月亮下发光。“明”字是形容词用如动词。月:一作“日”。

  南湖:即洞庭湖。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又称“四叶菜”“田字草”,是多年生浅水草本,根茎在泥中,叶子浮在水面之上。

  欲语:好像要说话。

  愁杀:即“愁煞”,愁得不堪忍受的'意思。杀:用在动词后,表示极度。荡舟人:这里指思念丈夫的女子。《史记·齐太公世家》:“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舟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

  创作背景

  这首诗主要写月夜劳作之事,具体创作时间不详。王琦《李太白年谱》、詹鍈《李白诗文系年》、裴斐《李白年谱简编》均不提此诗作年。

  鉴赏

  此诗描写的是一幅迷人的胜似春光的秋景。首句写景,诗人就其所见先写渌水,南湖的水碧绿澄彻,一至映衬得秋月更明。一个“明”字,写出南湖秋月之光洁可爱。次句叙事,言女子采白苹。三、四两句构思别致精巧,“荷花”不仅“娇”而且“欲语”,不特“欲语”而且十分媚人,一至使荡舟采苹的姑娘对她产生妒意。这两句诗,选词甚妙,设境奇绝,把荷花写活了,把境界写活了。末两句诗写出典型的南方秋景,不仅无肃杀之气,无萧条之感,而且生气勃勃,胜似春日;从景色的描写,表现出诗人愉悦的情绪。

  对此诗的理解,也有人认为是写一位男子在劳作中对爱人的思念。按这样理解,这首诗就与《诗经》开篇《国风·周南·关雎》极为相似,它们都选择了渌水荡舟的背景。不过《关雎》中或愁或思,或得或喜,都溢于言表;而这首《渌水曲》虽也直言“愁杀”,但语气隐忍克制,如雾里看花,热泪欲零还住。《关雎》中由思而愁,由得而喜,情节十分完整,意态高雅,从容而颇具富贵气象;而《渌水曲》则似唯有无边愁怨,不着际涯,正是抉择其寂寞凄凉之状。《关雎》中,哀止于“反侧”;《渌水曲》中,心含悲凄仍不忘劳作,都可谓哀而不伤。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一幅迷人的胜似春光的秋景。首句写景,诗人就其所见先写渌水,南湖的水碧绿澄彻,一至映衬得秋月更明。次句叙事,言女子采白蘋。三、四两句构思别致精巧,“荷花”不仅“娇”而且“欲语”,不特“欲语”而且十分媚人,一至使荡舟采蘋的姑娘对她产生妒意。末两句诗写出典型的南方秋景,不仅无肃杀之气,无萧条之感,而且生气勃勃,胜似春日;从景色的描写,表现出诗人愉悦的情绪。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写实,点明时间、地点与劳动内容。“渌水明秋月”中的“月”字有的版本作“日”,今从《全唐诗》,而且从全诗的意境来看,“月”字也比“日”字更好一些,故择善而从之。这句诗的大意是说,碧波荡漾的水面在皎洁月光的映照下更加明亮。这句诗写在南边的湖面上,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在月光下采撷着白蘋。那宽阔无垠的湖面晶莹闪烁,水波不兴;那柔和银白的月光,挥洒若洗,朦朦胧胧,天地间极为静谧空旷。那位架着一叶小舟的女主人公显得尤为孤独寂寥,这就为后面两句诗提供了典型环境。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转折,写这位采蘋女子的孤独寂寞之感。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含苞待放的荷花简直就象一位娇媚多情的少女就要开口说话一样,半开半含,欲言犹止,羞羞答答,十分妩媚动人。这美丽的奇景触发了这位荡舟女子的情思,她不免神魂摇荡,无限哀婉惆怅起来。诗至此戛然而止,但其深层的意蕴却在不断地延续,撞击着读者的心扉,引起其遥思遐想。

  此诗中最精彩的是“荷花娇欲语”一句,其间运用了非常巧妙而又隐微的比喻手法,须仔细体味方可悟出。荷花是极其娇柔纯净的花卉,清秀妩媚,出于污泥而不染,这正像白璧无瑕的少女。“欲语”二字尤其传神深蕴,人之“欲语”则显现出刚要张口的样子,花之“欲语”也正是花苞正欲绽开,花瓣将要张口时的景象。说其巧妙,不仅是因为此时的花朵最为美丽诱人,还因为她最形象而又恰如其分地象征着诗中主人公那青春的活力与少女情窦乍开的年龄特征。大概正是因为客体与主体如此相像契合,才能深深地拨动主体的心弦,触动了那位荡舟人的春心。可见这两句诗所蕴涵的情感内容极为丰富隽永。

  这位女子看到娇艳的荷花就要“愁煞”,不言而喻,这是触景生情的缘故。良辰美景最容易引发人的情思,更容易惹起对恋人的向往和思念。这位少女独自在空荡荡的湖面上,披着明月的素辉,这情景已经够令人寂寞难耐的了,当她再看到那美妍的荷花含苞待放的情景时,不能不引起她的怀春之心。她或许是在痴情地憧憬着,如果将来有那么一天,自己能和情人在一起共同享受领略这旖旎迷人的风光时,该是何等的幸福啊!她或许是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在脑际中又呈现出昔日里与情郎在同样的景色中共同渡过的甜蜜而温馨的终生难忘的美好时光。这一切诗人都未明说,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既可能是这样又可能是那样,所以显得更加含蓄委婉,余味盎然。

水的古诗6

  1.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

  2.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

  3.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4.江烟湿雨蛟绡软,漠漠小山眉黛浅。

  5.绿水波平花烂漫。照影红妆,步转垂杨岸。

  6.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9.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0.新浴红衣,绿水带香流。应是离宫城外晚,人伫立,小帘钩。

  1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12.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

  13.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14.江烟湿雨蛟绡软,漠漠小山眉黛浅。

  15.绿水波平花烂漫。照影红妆,步转垂杨岸。

  16.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1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9.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

  20.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2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2.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2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4.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水的古诗7

  [唐]皇甫松

  踯躅花开红照水,

  鹧鸪飞绕青山觜。

  行人经岁始归来,

  千万里,错相倚。

  懊恼天仙应有以。

  注释:

  【1】青山觜:山口。觜:同“嘴”。

  【2】错相倚:言天仙错依靠了人间的刘晨、阮肇,不能白头偕老。倚:依靠。

  【3】“懊恼”句:即天仙烦恼懊悔是有原因的。懊恼(àonǎo奥脑):心中懊悔烦恼。

  【4】以:因,缘由。

  作品赏析:

  这首词与《天仙子·晴野鹭鸶飞一只》一样,也是就题发挥,咏刘郎在天台山遇神女的`事。据《神仙传》和《续齐谐记》载,汉明帝永平时,剡县有刘晨、阮肇二人人天台山采药,迷失道路,忽见山头有一颗桃树,共取食之,下山,得到涧水,又饮之。行至山后,见有一杯随水流出,上有胡麻饭屑。二人过水行一里左右,又越过一山,出大溪,见二女颜容绝妙,唤刘、阮二人姓名,好像旧时相识,并问:“郎等来何晚也!”因邀还家,床帐帷幔,非世所有。又有数仙客,拿三五个桃来,说:“来庆女婿。”各出乐器作乐,二人就于女家住宿,行夫妻之礼,住了半年,天气和暖,常如春二、三月。常闻百鸟啼鸣,求归心切。女子说:“罪根未灭,使君等如此。”于是送刘、阮从山洞口去。到家,乡里怪异,经查寻,世上已是他们第七代子孙。二人于是又想回返女家,寻山路,不获,迷归。至太康八年,还不知二人下落。唐五代词以《天仙子》为词牌的作品多用刘阮事,托意仙缘,实写人情。与《天仙子·晴野鹭鸶飞一只》不同的是,此词写天人相隔,仙人的恼恨与世人全同。

  此词“踯躅花开红照水”写环境,以“鹧鸪飞绕青山觜”写刘阮经岁而归人间的依依之情。最后不写刘阮恼恨不能复返,却从天仙懊恨人神千里之遥,不复再见,更觉深透一层。全词句丽而意清,语真而情挚。

水的古诗8

  1.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丽人行》

  2.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卜算子》

  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望天门山》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5.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6.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歌》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8.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潮州歌·其六》

  9.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梦游天姥吟留别》

  1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

水的古诗9

  《蜀江水》

  唐·熊孺登

  日夜朝宗来万里,共怜江水引蕃心。

  若论巴峡愁人处,猿比滩声是好音。

  《竹枝词》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玩止水》

  唐·白居易

  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

  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

  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

  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

  广狭丈,湾环有涯涘。

  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

  净分鹤翘足,澄见鱼掉尾。

  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

  定将禅不别,明与诚相似。

  清能律贪夫,淡可交君子。

  岂唯空狎玩,亦取相伦拟。

  欲识静者心,心源只如此。

  《海水》

  唐·韩愈

  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

  海水饶大波,邓林多惊风。

  岂无鱼与鸟,巨细各不同。

  海有吞舟鲸,邓有垂天鹏。

  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

  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

  一木有余阴,一泉有馀泽。

  我将辞海水,濯鳞清冷池。

  我将辞邓林,刷羽蒙笼枝。

  海水非爱广,邓林非爱枝。

  风波亦常事,鳞鱼自不宜。

  我鳞日已大,我羽日已修。

  风波无所苦,还作鲸鹏游。

  水的诗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呤》

  5、天壤之间,水居其多。——宋·苏轼

  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9、水真绿净不可睡,鱼若空行无所依。——宋·楼钥

  10、水心如镜面,千里无纤毫。——唐·白居易

  1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1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14、水,万物之本源也。——春秋齐国·管仲

  1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7、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陆游《后赤壁赋》?

  1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20、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21、青山不老,绿水长存。——明·罗贯中

  22、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唐·李白

  2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24、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唐·王维

  2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6、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27、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唐·白居易

  28、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唐·李白

  2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30、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宋·汪元量

水的古诗10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水帘》

  唐·罗邺

  万点飞泉下白云,似帘悬处望疑真。

  若将此水为霖雨,更胜长垂隔路尘。

  《蜀江水》

  唐·熊孺登

  日夜朝宗来万里,共怜江水引蕃心。

  若论巴峡愁人处,猿比滩声是好音。

  《竹枝词》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望海潮》

  宋·秦观

  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

  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

  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

  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

  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

  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

  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水调歌头》

  宋·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如鱼水》

  宋·柳永

  轻霭浮空,乱峰倒影,潋滟十里银塘。绕岸垂杨。

  红楼朱阁相望。芰荷香。双双戏鸳鸯。

  乍雨过、兰芷汀洲,望中依约似潇湘。

  风淡淡,水茫茫。动一片晴光。

  画舫相将。盈盈红粉清商。紫薇郎。

  修禊饮、且乐仙乡。

  更归去,遍历銮坡凤沼,此景也难忘。

  《水》

  唐·郑谷

  竹院松廊分数派,不空清泚亦逶迤。

  落花相逐去何处,幽鹭独来无限时。

  洗钵老僧临岸久,钓鱼闲客卷纶迟。

  晚晴一片连莎绿,悔与沧浪有旧期。

  《咏水》

  唐·张文琮

  标名资上善,流派表灵长。

  地图罗四渎,天文载五潢。

  方流涵玉润,圆折动珠光。

  独有蒙园吏,栖偃玩濠梁。

  《山下水》

  唐·周濆

  背云冲石出深山,浅碧泠泠一带寒。

  不独有声流出此,会归沧海助波澜。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登楼望水》

  唐·顾况

  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

  更上高楼望江水,故乡何处一归船。

  《水》

  唐·韩溉

  方圆不定性空求,东注沧溟早晚休。

  高截碧塘长耿耿,远飞青嶂更悠悠。

  潇湘月浸千年色,梦泽烟含万古愁。

  别有岭头呜咽处,为君分作断肠流。

水的古诗11

  一、读古诗,理解字词的意思。

  1.《望天门山》

  (l)望:(2)开:

  (3)对:(4)孤:

  (5)楚江:

  2.《题西林壁》

  (l)题:(2)西林:

  (3)不识:(4)横看:

  (5)缘:(6)此山:

  二、比一比,组词。

  断()孤()碧()

  继()狐()岩()

  壁()岭()峰()

  避()铃()锋()

  三、说一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四、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字,并将诗句补充完整。

  1.(),()河入海流。

  2.(),万条垂下()丝绦。

  3.(),()云生处有人家。

  4.日照香炉生()烟,()。

  五、填空。

  1.《望天门山》是()代诗人()所作。这首诗主要赞美了()。

  2.《题西林壁》是()代诗人()所作。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它给你的启发是()。

  六、默写《望天门山》和《题西林壁》

  参考答案:

  一、1.(l)望:远看。(2)开:通。(3)对:对峙。(4)孤:单独。(5)楚江:指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称流经这里的长江为楚江。)

  2.(l)题:书写。(2)西林:指江西庐山上的西林寺。(3)不识:看不清、认不清。(4)横看:从正面看。(5)缘:因为。(6)此山:庐山。

  二、断绝、继承;孤立、狐狸;碧波、岩石;墙壁、逃避;山岭、铃声;山峰、锋利。

  三、1.佳木葱茏,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夹江对峙,拔地而起。在铺满红光的江面上,雪白的帆船轻捷而来,在红日和江水的映照下显得极其鲜明夺目,真是美丽非凡。

  2.正面看,是绵延的山岭;侧面看,是峭拔的山峰。从远处遥望,在近处观察,从高处俯视,从低处仰望,庐山形态万千,各不相同。

  四、1.白日依山尽,黄2.碧玉妆成一树高,绿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4.紫,遥看瀑布挂前川

  五、1.唐,李白,雄伟的长江2.宋,苏轼,庐山的景象。如果只站在一个角度观察,就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

  六、略

  我们精心为广大小学生朋友们准备的古诗两首课后练习题,希望可以作为大家课后练习和考前复习的`参考资料!

  多做题有助于同学们及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提供了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随堂测试,希望大家在课后复习时使用,同时祝大家学习进步。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随堂测试《水》

  一、看拼音写词语

  xīgàishuǐjiàosháozichǔcángxiàngzhēng

  二、在正确地读音或字形下打()

  麦秆扇(shānshàn)扇风(shānshàn)

  干燥(zàozhào)钥匙(shíshi)

  三、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潮湿()痛苦()寒冷()

  节省()偶尔()

  四、填上合适的词语

  ()地跳跃难过得()

  ()地滑落心疼得()

  五、先阅读反面的资料,再完成下面的练习

  1.有人说:“水,天上、地下、江湖海里都有,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节约用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给大家介绍几条你的节水小窍门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编写两句节水公益广告

水的古诗12

  1、金陵望汉江

  作者: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2 、闻鹊喜吴山观涛

  作者:周密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3、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

  作者: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4 、唐风扬之水

  作者:佚名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5 、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作者:岑参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

  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6 、泾溪

  作者:杜荀鹤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水的古诗13

  揭开《诗经》的封面,你会看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水色河光;翻开《楚辞》的篇章,你会看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湖波江浪.

  水性是温柔的,它能表达出人们内心的情感。古时候,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是船,所以渡口,也就成了友人或恋人依依惜别的地方,而水在此时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是一首送别词,诗人以眼波喻水,以蹙眉喻山,因为有了对水的奇想,使得这首词没有离别的感伤,才脱离了送别词的俗套。

  水与爱情的关系,似乎比水与友情的关系更密切,翻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能找到证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蒹葭》)作者追求意中人而不可得,就在这百草凋零的清秋时节犯起了相思,她在什么地方呢?她“在水一方”,又“宛在水中央”,心上人若隐若现,朦朦胧胧,让作者魂牵梦萦,写出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二简单的水,多么神奇啊!

  水因为富于变化,灵动活泼,也能引发出诗人们对人生的感悟和思索。“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苏轼对人生的乐观豁达:“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李后主绵长的愁绪;“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李太白的壮志豪情;“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对政权与人民的关系的.比喻,给后世留了一个深刻的警醒;而孙子从水中悟出了克敌制胜之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制胜者,谓之神。”

  水是有灵性的,它可以传递人间难舍离情,可以寄托相思之情,可以抒发迁客骚人对人生的愤懑之情。愿我国的古诗词借着水的魔力能流得更远,更远。

  评点 张兴武

  从悠远的《诗经》《离骚》中的水起笔,水由此便具有一种穿越时空的美丽。由水性的温柔延伸至水与爱情的亲密,进而展示水的灵动活泼,水的深刻智慧。文采中透露出理性的光彩,很不错。

水的古诗14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渓.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3.白一毛一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1.黄师塔前江水东,春一光懒困倚微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1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16.一道残陽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

  17.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

  18.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9.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忆江南》)

  20.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2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水的古诗15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水村闲望

  [宋]俞紫芝①

  画桡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③。

  翡翠④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⑤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⑥翩翩露酒家。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 ①俞紫芝:宋代诗人,笃信佛教。②桡,船桨,指代船。③赊,语助词。④翡翠,翡翠鸟。⑤别业,原意为别墅,此指白鹭栖息的地方。⑥旆,旗。

  (1)诗歌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诗歌景物描写的手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歌描绘出一幅恬淡静谧的'深秋水村图:船泊烟岸、鸟闲云淡、屋迷旗展,显出一派沉寂安宁朦胧的意境。从而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绪和寄情山水、与世无争的情怀。

  (2)①远近结合。翠鸟闲眠、白鹭栖息为近观,溪水淡淡、酒旗招展为远望,极富层次感。②动静结合,化动为静。溪云、酒旗为动景,渔屋、酒家为静景,一动一静,动中有静,更增情味。翠鸟、白鹭本为动景,动物不动,从而静物更静,闲适之情荡漾其间。

【水的古诗】相关文章:

水的古诗06-02

关于水的古诗05-29

行路难·有耳莫洗颍川水古诗赏析03-29

古诗05-26

很经典的古诗03-11

经典的古诗11-15

关于霜降的古诗_古诗大全12-30

古诗的浪漫-有关古诗的作文02-17

小寒的古诗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