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语文园地>古诗词> 三伏天的古诗

三伏天的古诗

时间:2024-07-17 12:37:10 古诗词 我要投稿

三伏天的古诗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伏天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伏天的古诗

三伏天的古诗1

  《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

  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

  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

  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

  《夏日游晖上人房》「唐」陈子昂

  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

  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

  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

  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夏日》「唐」白居易

  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

  尽日坐复卧,不离一室中。

  中心本无系,亦与出门同。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丁督护歌》「唐代」李白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督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苦行》「唐」/王维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

  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

  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

  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

  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

  《夏夜苦热登西楼》「唐」/柳宗元

  苦热中夜起,登楼独褰衣。

  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

  火晶燥露滋,野静停风威。

  探汤汲阴井,炀灶开重扉。

  凭阑久彷徨,流汗不可挥。

  莫辩亭毒意,仰诉璿与玑。

  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

  《暑旱苦热》「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三伏天的古诗2

  1、等闲三伏后,独卧此高丘。残暑炎于火,林风爽带秋。声名何要出,吟咏亦堪休。自许红尘外,云溪好漱流。——李山甫《山下残夏偶作》

  2、三伏走人间,炎范汗如雨。非无休歇时,亦无栖泊处。拄杖子,脊梁生铁铸,浩浩尘中能辨主。归来息影翠微深,抹月披云,截断千差路。——释绍昙《偈颂一百零二首·三伏走人间》

  3、江涨如三月,天凉似九秋。遭逢今日雨,安稳一年收。处处香瓮面,村村肥藁头。小春前后好,待挂百钱游。——邓深《三伏中一雨旱》

  4、当年避暑使君林,暇日诸贤肯过临。荷带露香须缓折,酒无风韵莫轻科。玉簪先透玲珑玉,金注徐倾潋滟金。叶底可能甘胜蜜,欲屡小苦是莲心。——陆文圭《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当年避暑使君林》

  5、西风吹淡白,窗户含凄清。炎凉一朝变,徂暑逝不停。山堂晓潇洒,病叟巾褐轻。平时干云树,芳叶亦复零。——张耒《三伏暑甚七月八日立秋是日风作凉爽炎酷顿消·西风吹淡白》

  6、秋暑强如三伏时,午云不动涨炎晖。晚来忽作一霎雨,喜有新凉入客衣。——曹勋《秋日有作二首·秋暑强如三伏时》

  7、外直中通异众芳,嗅来叶气胜花香。一杯先吸鉴湖月,满口潜消玉井霜。尤胜朱樱煎作蜜,何须紫蔗压为浆。细看象鼻弯弯曲,剌手独嫌绿丙长。——陆文圭《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外直中通异众芳》

  8、三伏如汤釜,熏煮理亦足。西风半夜雨,窗户一清肃。那能惜摇落,共喜过炎燠。老人亦晨起,稍进杯中。——张耒《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

  9、毒暑弥三伏,微凉起二更。月窗风竹乱,烟渚露荷倾。寂寞借书读,清羸扶杖行。无功耗官廪,太息负平生。——陆游《暑夜》

  10、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方干《夏日登灵隐寺后峰》

  11、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潘阆《洒泉子·长忆西山》

  12、三伏无多暑渐微,登临清晓试缣衣。风高病木初凋叶,潦退流萍尚半扉。白首重来空感昔,清尊相属欲忘归。犹怜不负湖山处,好在平生旧钓矶。——陆游《湖上·三伏无多暑渐微》

  13、绿树炎氛满,朱楼夏景长。池含冻雨气,山映火云光。果院新樱熟,花庭曙槿芳。欲逃三伏暑,还泛十旬觞。——李峤《五月奉教作》

  14、突洽尘鱼生甑釜,十年都城困风土。不辞挥汗过三伏,败屋怯听滂沱雨。张侯作诗召清风,渴读如饮雪山乳。笑我形容太瘦生,我亦悔前用心苦。晁子迭唱亦起予,两从终日同堂语。奈何拘学技艺穷,跛鳖欲趁舞。魁然围腹贮文史,朝来气爽宽酒户。为君急置槎头鳊,缕翠霖红落雕俎。——邓忠臣《初伏大雨戏呈无咎四首》

  15、云窗避三伏,竹床横一丈。退食急袒跣,病身聊偃仰。有梦元无梦,似想亦非想。满堂变冥晦,寒阴起森爽。门外日如焚,屏间雪如掌。萧然耸毛发,皎若照襟幌。拔地排瑶松,倚天立银嶂。遥见幽人庐,茅栋压欲响。有客叩柴门,高轩隘村巷。剥啄久不闻,徙倚觉深怅。幽人寐政熟,何知有令长。谁作卧雪图,我得洗炎瘴。——杨万里《题无讼堂屏上袁安卧雪图》

  16、岳阳三伏正炎蒸,爽气凄风见未曾。白浪蹴天楼欲动,当时恨不到黄陵。——陆游《感昔》

  17、不见明居士,空山但寂寥。白莲吟次缺,青霭坐来销。泉冷无三伏,松枯有六朝。何时石上月,相对论逍遥。——皮日休《游栖霞寺》

  18、居然三伏景,宛若九秋凉。苍翠瞻神力,禄浦蛞构狻A甙簿梢├浣樘谩2晃椿崎蓿道吹居恪——王遂《谒梓潼庙访黄檗泉试茶》

  19、炎洲苦三伏,永日卧孤城。赖此闲庭夜,萧条夜月明。独歌还太息,幽感见馀声。江近鹤时叫,山深猿屡鸣。息心观有欲,弃知返无名。五十知天命,吾其达此生。——张说《岳州夜坐》

三伏天的古诗3

  1、《至启三伏之中苦热尤甚连假之内度日且长忽辱》

  宋朝·李至

  夷门山北是朱门,长有丹心感旧恩。

  魏勃更乖持故箒,曹参犹忆旧芳樽。

  梧桐影里蝉声急,菡萏香中雨气昏。

  应得新诗又盈笥,使来多说在西园。

  2、《偈颂一百零二首·三伏走人间》

  宋朝·释绍昙

  三伏走人间,炎范汗如雨。

  非无休歇时,亦无栖泊处。

  拄杖子,脊梁生铁铸,浩浩尘中能辨主。

  归来息影翠微深,抹月披云,截断千差路。

  3、《出伏后风雨顿凉有感三首·三伏如汤釜》

  宋朝·张耒

  三伏如汤釜,熏煮理亦足。

  西风半夜雨,窗户一清肃。

  那能惜摇落,共喜过炎燠。

  老人亦晨起,稍进杯中醁。

  4、《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外直中通异众芳》

  宋朝·陆文圭

  外直中通异众芳,嗅来叶气胜花香。

  一杯先吸鉴湖月,满口潜消玉井霜。

  尤胜朱樱煎作蜜,何须紫蔗压为浆。

  细看象鼻弯弯曲,剌手独嫌绿丙长。

  5、《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昔宴宾僚避暑林》

  宋朝·陆文圭

  昔宴宾僚避暑林,傅杯故事到如今。

  屈茎聊当黄金杓,剌叶先抽碧玉簪。

  闻得鼻端香馥馥,流从舌底味森森。

  坡仙爱醣柑为酒,欲道清莲带苦心。

三伏天的古诗4

  1、《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剧暑当三伏》

  宋朝·吴芾

  剧暑当三伏,新凉似九秋。

  日光还欲吐,云影未全收。

  2、《三伏不热》

  宋朝·郭印

  三伏元无暑,连旬雨复阴。

  朝朝閒旧扇,夜夜拥重衾。

  日晦浮云翳,天愁沴气侵。

  烽烟犹未息,一念一伤心。

  3、《苕溪多楮三伏最茂》

  宋朝·释居简

  朱实燉空密幄成,曾阴无地暍行人。

  风枝雨干彫零后,玉板云英制作新。

  传得文章贻后晋,忍随竹帛祸先秦。

  西凉叶叶秋声树,学到先生是效颦。

  4、《山居杂诗九十首·三伏暑可畏》

  宋朝·曹勋

  三伏暑可畏,贫富方共之。

  雨忽兼飘风,凉与清气随。

  一饷涤炎暍,万里失蒸炊。

  大哉天地德,好生常所施。

  5、《苦热》

  明代·苏葵

  蒲扇无功院宇卑,月行犹未次南箕。

  九成宫在君恩远,三伏天高日影迟。

  当午水晶供一枕,辟炎冰茧胜纤絺。

  困来漫忆千年事,犹有三军六月驰。

三伏天的古诗5

  1、《扇子诗·六月三伏猛火燃》

  宋朝·李石

  六月三伏猛火燃,卧龙无雨口生烟。

  蜩蝉何事得美荫,聒聒不上高树颠。

  2、《感昔·岳阳三伏正炎蒸》

  宋朝·陆游

  岳阳三伏正炎蒸,爽气凄风见未曾。

  白浪蹴天楼欲动,当时恨不到黄陵。

  3、《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有客相傅群暑芳》

  宋朝·陆文圭

  有客相傅群暑芳,采莲不用采花房。

  绿盘擎重盛珠露,碧管虚中溜玉浆。

  象鼻卷风随手曲,良脐入水透肌香。

  醒来忽忆涪翁句,摘贯分甘共母党。

  4、《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碧云影裹倚栏干》

  宋朝·陆文圭

  碧云影裹倚栏干,鲸吸诗人酒量宽。

  惟有鉴湖堪避暑,遥知玉井正生寒。

  簪开翠策微通窍,滴下真珠满走盘。

  一叶偶因风飐破,帕罗香心岁时乾。

  5、《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荷亭避暑约傅杯》

  宋朝·陆文圭

  荷亭避暑约傅杯,醉吸清风入手来。

  象鼻形弯通曲柄,鸭头色生泼新醅。

  中擎玉液休倾满,半卷青心莫展开。

  春酒一江能吸尽,始知李白是仙才。

三伏天的古诗6

  《酬光禄田卿末伏见寄》

  唐 姚合

  下伏秋期近,还知扇渐疏。

  惊飙坠邻果,暴雨落江鱼。

  贵寺虽同秩,闲曹只管书。

  朝朝廊下食,相庇在肴菹。

  《末伏日五更小凉》

  宋代:张耒

  幽人短梦不终宵,起步星河望泬寥。

  缺月低檐鸡一唱,露华秋色满芭蕉。

  《末伏》

  宋代:刘攽

  火流渐近桑榆上,秋气新从阊阖来。

  每岁长安犹暑热,内官相属赐冰回。

  《七夕同末伏会众春园》

  宋代:韩琦

  七夕今同末伏辰,方塘陶暑集珍群。娇莺万啭风前曲,秀岭千层水上云。

  幽鹭倚蒲真入画,香荷擎酒不须熏。天孙莫炫机头巧,倒载归来岂羡君。

  《秋凉一出游山三首 其一》

  宋代:杨万里

  末伏将催中伏休,匆匆送夏又迎秋。暑中竹色风仍雨,病里莺声喜破愁。

  大熟十年无此作,微生一饱更何求。急须剩踏莲花曲,药玉新船待拍浮。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夏天的中午,天气炎热,想不到夜晚还是那么热。打开门,到月光下去站一会儿吧。

  这时,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也迎面飘来。可是,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吧?

三伏天的古诗7

  1、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的《小池》

  3、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4、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的《江村》

  5、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王令的《暑旱苦热》

  6、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7、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8、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陆游《初夏绝句》

  9、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夏意》

  10、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谢灵运的《游赤石进帆海》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的《初夏即事》

  11、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李商隐的《晚晴》

  12、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幻想。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3、僧舍凉爽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的.《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14、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的《乡村四月》

  15、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柳宗元的《夏昼偶作》

  1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7、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18、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的《三衢道中》

  19、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20、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21、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2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23、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即景》

  24、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25、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三伏天的古诗8

  1、《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越溪女子翠红裳》

  宋朝·陆文圭

  越溪女子翠红裳,来与群仙侑一觞。

  叶展圆盘如许下,丝连曲柄更能长。

  清高胜饮金茎露,甘滑疑餐玉薤霜。

  醉手傅杯犹未稳,碧痕微损迸琼浆。

  2、《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樽疊自古宴嘉宾》

  宋朝·陆文圭

  樽疊自古宴嘉宾,末世风流意转新。

  筒叶卷来由郑氏,杯荷制出始唐人。

  一时花草空傅玩,他日宝僚但饮醇。

  外直中通比君子,轮他光霁满怀春。

  3、《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剌叶为筩制颇奇》

  宋朝·陆文圭

  剌叶为筩制颇奇,郑公故事老坡诗。

  擎来入手成欹哭,注在当心即漏卮。

  玉露有香黏翡翠,碧云无影浸琉璃。

  假饶吸尽西江水,钵内生莲是岁时。

  4、《墨梅·眼明三伏见此画》

  宋朝·张栻

  眼明三伏见此画,便觉冰霜低岁寒。

  唤起生香来不断,故应不作墨花看。

  5、《湖上·三伏无多暑渐微》

  宋朝·陆游

  三伏无多暑渐微,登临清晓试缣衣。

  风高病木初凋叶,潦退流萍尚半扉。

  白首重来空感昔,清尊相属欲忘归。

  犹怜不负湖山处,好在平生旧钓矶。

三伏天的古诗9

  1、《偈颂一百零二首·三伏炎蒸》

  宋朝·释绍昙

  三伏炎蒸,汗流如雨。

  老倒白云,说迷说悟。

  一茎草上建琼楼,熟睡饶谵语。

  2、《宫词·三伏金藏暑正隆》

  宋朝·王仲修

  三伏金藏暑正隆,火云万里日轮红。

  禁中自有清凉地,不借麻姑避暑宫。

  3、《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当年避暑使君林》

  宋朝·陆文圭

  当年避暑使君林,暇日诸贤肯过临。

  荷带露香须缓折,酒无风韵莫轻科。

  玉簪先透玲珑玉,金注徐倾潋滟金。

  叶底可能甘胜蜜,欲屡小苦是莲心。

  4、《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不须酒列吸云红》

  宋朝·陆文圭

  不须酒列吸云红,剌叶潜令与柄通。

  碧色轮困弯到底,黄流潋滟注当中。

  醉来欲捉波心月,醒后因吹水面风。

  欲笑求仙求不得,金茎半折露盘空。

  5、《洛中郑悫三伏之际率宾僚避暑于使君林取大莲·露盘净植水中央》

  宋朝·陆文圭

  露盘净植水中央,好借诗人引玉触。

  象鼻巧能通叶柄,马蹄更与摘莲房。

  吸川不觉西湖阔,漱石尤便玉井凉。

  醉裹兴来休折遍,也留数叶覆鸳鸯。

【三伏天的古诗】相关文章:

三伏天古诗07-17

关于三伏天的古诗06-17

(荐)关于三伏天的古诗7篇07-16

形容三伏天的谚语11-07

很经典的古诗03-11

经典的古诗06-12

经典的古诗11-15

古诗05-26

古诗的浪漫-有关古诗的作文02-17

关于霜降的古诗_古诗大全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