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9-13 09:21:21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锦集[3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锦集[3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太阳》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说明太阳与人类的关系。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数字、假设、比较、比喻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二部分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从太阳和动、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气候的变化及太阳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现出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密切。

  设计思路:

   将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课前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资料,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并将读懂的内容大胆地说出来,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太阳的三个特点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交流自己的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上有选择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借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我认为《太阳》这篇课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对某一事物进行说明的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学生学习完太阳的.特点时,我设计了一个写《月亮》的小练笔,将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自然地迁移到写中去,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得到写的训练和提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读中理解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特点写清楚的,

  过程与方法:

  了解到列数字、作比较等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将其写作方法运用到练笔中去。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写一个日的象形字,让学生说出最早这个字指的是什么?(师相机板书:太阳。)

  师引导学生说出课前查找的有关太阳的资料。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课堂,同时也让学生的课外知识得到了交流。)

  师随机鼓励引入下一环节:同学们对太阳的了解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太阳的课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会对太阳有更多的了解。

  二、整体感知课文。

  师让学生正确、流利地读课文,问:看看通过阅读你能读懂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师:谁想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

  师相机板书:

  师:《太阳》这篇课文就是围绕它的特点和与我们的关系这两方面来写的。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太阳的特点。

  三、学习太阳的特点。

  1.太阳公公听说我们要了解它,很高兴,特意赶来了,你们听

  (课件播放:动画画面、太阳公公说话的录音及文字。)

  同学们,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高。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

  这时,一学生站起来说道:我只知道太阳的三个特点是:远、大、热,但它远、大、热到什么程度并没有说清楚,所以我觉得太阳公公说的话不清楚。(师进行鼓励,进入下一环节。)

  2.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三个特点写清楚的,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特点进行阅读。

  3.分组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喜欢的特点进行重点学习,并分为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学习。结果,想学习远的分为一组,想学习大的分为一组,想学习热的分为一组。

  (学生在对知识的学习上有了选择性,这样他们不仅乐意去学,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4.汇报。

  学习远的学生汇报: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学生将课文中的内容读了出来。)

  师引导:不错,你读出了重要的部分,能不能就这个内容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这个内容说清楚的。(学生不知该怎么说。)

  师用课件演示、引导:一亿五千万公里有多远?课文中怎样说的?

  走三千五百年,飞二十几年。

  学生看课件做口头练习: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引导学生发现( )里面填的是数字,通过数字具体说明,我们对太阳的远就了解了。所以我们知道了: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

  师板书:列数字

  师: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看。

  (培养学生自学课文、发现问题的能力。)

  师用课件演示,进行引导:左边是地球的动画,右边是太阳的动画,中间由等号连接引出:你体会到了什么?

  这时学生顿时领悟了,大声说道:拿地球的大小来和太阳作比较。

  对学生的细心观察进行鼓励,并进行小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阳一比,更突出了太阳的大。这就是作比较的方法。

  师板书:作比较

  引导学生发现说明太阳大的特点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仍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阅读中去寻找答案.)

  学习热的学生汇报:(此时,学习热的学生有了以上学习的基础,回答问题就相对有条理)课文在写太阳热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告诉我们表面温度有六千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师:那中心温度是多少呢?请同学们动手算一算。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片刻,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出:一千八百万度。

  教师再进一步引导:真有一千八百万度吗?

  这时有学生强调:是估计,太阳温度太高了,人们无法进行测量,所以是大概的数。

  师进行鼓励:同学们注意了估计,特别好。说明你们读书很细心,那看一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又有学生起来说道:用钢铁与太阳的温度作比较,说明了太阳的温度真的很高。

  教师让学生一起读一读描写太阳大、热特点的段落,感受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写作方法,使理论与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四、练笔。

  1.教师写一个月的象形字,让学生说出最早这个字指的是什么?(生答:月亮。)同时教师演示课件:用图画的形式出示有关月亮的资料:

  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骑自行车要400天,坐飞机要200天,49个月亮等于1个地球。

  先让学生说出资料上月亮有几个特点(远、小)。

  (师出示的资料为程度差一点的学生保底。)

  让学生自由说出课前查阅的有关月亮的资料。(学生用课外知识再次进行交流。)

  2.生进行练笔。

  要求:选取月亮的两三个特点写一写,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争取把月亮的两个特点说清楚。

语文教案 篇2

  一、雅舍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

  2、认识字词

  3、了解本文中“雅”在哪里“陋”在哪里

  学习重点: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梁实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代表作《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等。

  提问:请问有哪位同学愿意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位作者?

  导入新课:

  本文是梁实秋享誉海峡两岸的小品集《雅舍小品》的开篇之文,“雅舍”是作者在抗战时期的住所的雅号,名为“雅舍”,其实简陋不堪,但作者却自得其乐,表明作者乐观豁达的精神和不为外物所屈的品格。

  一、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茆草( ) 榛莽( )

  砉然( ) 笠翁( )

  长日无俚( ) 奇葩初绽( )

  喁喁细语( ) 拂拭( ) 单薄( )

  1、默读课文并在书上找出下列词语注好音。2、分组讨论3、从小组中抽学生上台展示。4、大家一起评价。5、学生把每个词组读两遍。

  2、分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朗读完毕,进行评价。

  二、课堂互动探究

  1、在你眼里“雅舍”是否名副其实?在作者眼里,他的房子是“雅”还是“不雅”呢?

  2、既然称其为“雅舍”,作者为什么又细致地描述了它的“陋”?它“雅”在哪里?

  3、对于如此恶劣的环境,梁实秋却称其“有个性”、“可爱”,这表现出他怎样的人生态度?

  1、学生分组讨论。2、从各小组中抽学生回答。3、教师评价。

  三、总结与反思:

  1、我的收获:

  2、我的易错点:

  3、作业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分辨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能正确、流利地读绕口令。

  2、认识部首,了解部首的演变过程和意义,并练习写几个含有此部首的字

  3、练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词语

  4、练习将一般句式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5、熟记成语

  6、学习配音

  7、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准备:小黑板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练习将一般句式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难点:学习配音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分辨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能正确、流利地读绕口令。

  2、认识部首,了解部首的演变过程和意义,并练习写几个含有此部首的字

  3、练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词语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帮助学生复习巩固韵母表中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注意发音。

  (2)、要求学生初读绕口令时,找出其中带有前、后鼻韵母的字,(3)、让学生再读绕口令,找己觉得特别饶口的'句子,练习

  (4)、组织学生展开绕口令竞赛。比一比,赛一赛。看卡谁能将绕

  口令读得准确又流利并将这些字反复朗读,直到发音准确为止

  3、练习

  (1)、集体练读韵母表中的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2)、学生反复大声自由练读绕口令中带有鼻韵母的字、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以及整个绕口令,同座位互查。

  4、反馈

  (1)、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2)、学生评议,公布比赛结果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题目的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从行到列的角度仔细观察练习中12个方格里的内容

  (2)、让学生说说从观察中发现了什么?

  A、从列的角度来看:第一列都是实物图;第二列都是古文字;第三列都是部首

  B、从行的角度来看:每行的图、古文字、部首的形状极为相似,充分说明了部首的意义及其演变过程。

  C、引导学生写出几个属于这个部首的字,使学生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

  3、练习

  (1)、学生各自在书上写几个属于这四个部首的字

  (2)、将学生分成四个组,每一个小组着重围绕一个部首写出字。

  (3)、每组派一生到黑板写出该部首的字,其他的组员可以补充

  4、反馈

  (1)、让学生对照黑板上正确的字对自己的答案进行修改或补充

  (2)、同座位相互检查练习情况

  三、课堂作业

  分别写几个带有“皿”等四个部首的字

  四、教学第三题目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让学生说说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指导学生学习例句

  A、认识概念,阴道学生对字词句段的概念有进一步的认识

  B、明确概念之间的关系。

  C、排列顺序

  (2)、教师归纳按一定顺序排列词语的步骤:一识概念二找关系

  三排顺序

  3、练习

  4、反馈

  A、逐题讨论词语排列顺序情况,确定正确的答案

  B、学生自己修改错误之处,并简单注明错误的原因

  C、同座位检查练习情况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

语文园地教案12-14

语文教案[精选]07-20

【经典】语文教案10-04

语文教案(经典)07-30

语文教案【经典】08-29

语文教案[经典]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