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9-29 11:04:18 教案 我要投稿

[优选]语文教案9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优选]语文教案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小组讨论学习;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激发学生对老师的热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师非常辛苦。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启发学生想象,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老师会梦见什么?

  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紫丁香的图片,有关赞美老师的诗歌。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道入,引出课题。

  1.(出示图片)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花

  板书:紫丁香。

  简要介绍:紫丁香是一种乔木,开的花是紫色或白色,有香味,大多生长在我国南方,可供人们观赏。

  2.板书课题。

  提问:这首诗告诉我们,小朋友栽的`是多少棵紫丁香呢?(一株)一株是什么意思?

  3.齐读课题。(注意知道逗号的停顿)

  (二)初学课文,了解大意。

  1.借助拼音逐渐读准生字的字音。

  2.思考:紫丁香是谁栽的?为什么栽?

  3.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做记号。

  (三)学习课文,体会情感。

  1.轻声读第一小节,回答问题,紫丁香是谁栽的?栽在哪儿?他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儿”?

  (紫丁香是学生栽的;学生把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学生怕老师发现,所以轻轻地“踮起脚尖儿”走。)

  2.指导朗读:小朋友们是悄悄地栽树,不愿惊动老师,读时声音要轻点。

  3.自己练习,指名读。

  4.朗读第二小节,想一想,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把紫丁香栽在老师的窗前?请结合课外资料思考。

  (A、因为紫丁香有香味,它在夜间时香气就会散发,老师闻到它会很舒服,所以要栽紫丁香。B、因为紫丁香很美,有美丽的花朵,有绿色的枝叶,所以要栽紫丁香。)

  5.这一节该怎么读呢?(要读得亲切;要重读“夜夜”,表达对老师的一份爱心。)

  6.自由练读,指名读。

  7.默读第三——第五小节,想一想:紫丁香是怎样和老师做伴的呢?

  (a、紫丁香绿叶的声响为老师做伴。B、紫丁香盛开的小花为老师做伴。C、紫丁香飘出的花香为老师做伴。)

  8.指导朗读。

  第三、四小节中的“您听”“您看”反复两次。后者要重读,以表达小朋友迫切要让老师知道的一种兴奋的心情,“解除疲倦”“感谢牵挂”都要重读。第五小节要读得轻缓,读出小朋友们对老师的关心与尊敬。

  9.自由练习,齐读。

  10.小朋友之所以这样尊敬自己的老师是因为老师非常辛苦,你能从这首诗里找出来吗?

  11.引导想象,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老师会梦见什么呢?(A、老师会梦见学生考试又得了100分。B、老师会梦见我又得了一张荣誉证书。C、老师梦见我们一本本整齐的作业。)

  12.朗读全诗,体会情感。

  (四)指导背诵

  1.这首诗一共5小节,请你回忆一下,各小节写的是什么

  2.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3.学生读课文,试背课文。

  板书设计

  窗前,一株紫丁香

  热爱

  绿叶沙沙响——————解除疲倦

  盛开的小花——————感谢牵挂

  老师

  花香飘进梦里—————又香又甜

  作业设计

  从文中摘录几个赞美老师的语句,读一读,抄一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游戏:老师举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字音,看谁学得快。

  2.检查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背诵。

  (2)指名背诵。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指名认读。

  浓绿紫丁香解除疲倦感谢挂牵眨眼又香又甜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3.全班交流汇报。

  窗:上下结构。

  紫:上下结构。

  脚:左右结构。

  进:半包围结构

  枝:左右结构。

  歌:左右结构。

  困:全包围结构。里面是“木”,注意第4笔是点。

  甜:左右结构。“甘“左边加”舌“即为”甜“

  4.学生书写字头,老师行间巡视指导。

  (三)扩词练习

  歌:唱歌歌词高歌

  甜:甜蜜甘甜香甜

  忘:忘记忘怀难忘

  进:进门前进进军

语文教案 篇2

  活动要求:

  1、通过观察集市与超市,或组织学生参观集市与超市,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培养勤于观察思考的习惯及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2、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经常生活中的贸易行为;增长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集市与超市,或组织学生参观集市与超市,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培养勤于观察思考的习惯及全面认识事物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揭示主题

  你去过集市或超市吗?那里是什么样的.?

  能说说你第一次去集市或超市的经历与感受吗?

  二、观察图画

  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集市怎样?超市怎样?

  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凌乱的认识注意引导学生从所在地、商品、买卖双方进行有序整理。

  三、弄清集市和超市的区别。

  从市场所在地、商品及其摆放形式、购物形式、销售形式等方面进行区别。

  四、联系实际

  1、说说你走访的集市或超市的情景。

  2、谈谈自己走访的感受和收获。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掌握主要内容,学习灯塔坚定地履行自身的职责,为人类服务的`品质。

  能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生活,学习灯塔坚定地履行自身的职责,为人类服务的品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灯塔吗?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灯塔在大海中为人们指引方向。)

  2.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灯塔有关的文章。

  (二)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课文,考虑: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文章讲了灯塔不畏狂风暴雨的侵袭,依然坚定地履行自身的职责,为人类服务。)

  3.再读课文,考虑文中写了哪几种事物?

  (文中写了船只、海鸥、暗礁、灯塔、海浪。)

  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事物的思想。

  5.由这几种事物,你又联想到了什么?

  (联想到了有些人为了维护正义,不畏艰险,努力去与恶势力抗争,最终取得胜利。)!

  6.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总结

  希望同学们都能像灯塔下样做一个坚持正义的使者。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和认识汉语词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字的不同意思。

  2.学习成语,收集十二生肖图象和儿歌,初步学习积累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3.学习仿照例子写句子,要做到清楚、完整。

  4.读、背《九九歌》,初步感知冬春季节的变化。

  5.阅读短文,了解传说中龙的样子、龙的身手以和人们对龙的尊敬。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十二生肖图片、“龙”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会怎样向他人表达祝福,如何与他人合作,体验胜利的快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人百花园,进行一次快乐之旅吧!

  2、板书:百花园。

  二、出示《百花园》中的第一题

  1、指名读一读。

  2、说一说,这些字有何特点

  3、小组讨论推荐

  三、出示龙的挂图

  1、指名说一说龙的词语

  2、齐读第二题

  3、说说这些成语有何特点

  四、出示第三题

  1、指名读一读

  2、引导学生写一写

  3、指名说一说

  五、出示九九歌

  读、背《九九歌》,了解冬春季节的变化。

  六、阅读《龙》这篇短文

  1、指名朗读,并说说你们小组读完这篇短文后,知道了哪些知识?根据学生的说话,相机出示一朵樱花。

  2、.在神话传说里,龙被赋予了神奇的力量。他身手高强,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敬爱!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都是龙的子孙!让美丽的樱花把我们带人龙的世界,欣赏一下龙的风采!出示龙的挂图,学生欣赏。

  七、认识生肖动物,鼓励学生与生肖动物打招呼(如:鼠,你好!)o

  1、教读十二生肖歌。

  2、看图背诵。

  3、你知道生肖歌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吗?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4、教学小结:《生肖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内涵丰富,假如你喜欢可以抄在你的采集本里。我们在日常生活,经常听到长辈说一些反映生活常识的句子,都可以像书中的学习伙伴一样,收集起来,积累并丰富自身的语言。

  八、总结收获

  同学们,在这个百花园里。你们识记了不少的成语,区分了一些词的不同意思,并阅读了短文和背诵《九九歌》。多有趣啊!请把《龙》的特征讲给别的小朋友听,把《九九歌》背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蹈、瞪、舔、懊”4个生字。会写“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等10个字,掌握“纠正、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光秃秃”等词语。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3.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 挂图

  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著名的大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会有怎样的收获呢?板书:小麻雀

  二、新课:

  1、自学课文:

  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摔、纠、蹲、扯、蹈、莹、瞪、舔、懊、秃

  (2)记、写生字:蹈、瞪、舔、懊

  重点指导:蹈(形声字,左边表形,右边表声。)右边部分谁认识?舀(yǎo)

  你还知道哪些带“舀”字的字?(稻、滔、韬)你有什么发现?(这些字的韵母都是ao)

  这个字哪最容易写错?(右边容易写成“陷”的右边)。

  你还知道哪个字带“陷”的右边?有什么特点?(馅。韵母是an)

  开动脑筋想一想,你用什么办法区分、记好“稻、滔、蹈、韬、陷、馅“?

  (3)词语:区分恼脑

  恼:生气、使生气。烦闷

  脑:头。脑筋……

  你能根据意思,选正确的字填空吗?

  懊()、大()、()袋、烦()、()人

  3、整体把握,捋出线索,感受小麻雀成长过程。

  (1)拉出成长发展阶段:

  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划出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开始(),后来(),最后()

  (第八自然段:不相信,样样按自己的意思解释——第十四自然段:不相信,还不知道自作聪明是要吃亏的——第十九自然段:会飞了,感到高兴,但看到为自己受伤的妈妈,鼻子酸酸的)

  (2)根据成长阶段分段:

  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上述内容?

  (1—13)小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不听妈妈的劝告。

  (14—18)小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竟然飞到窗台上,妈妈的尾巴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19)小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

  4、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提出学习的`主问题。

  小麻雀和麻雀妈妈是一对怎样的母子?

  5、作业:书写生字、生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在自然界,动物与人的成长过程有着相同的经历,妈妈们在教育自己子女上也有着共同的做法。高尔基就介绍了这样一只叫普季克的小麻雀和它的妈妈。今天,我们就随着前苏联大作家高尔基的笔,去体验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长过程,或许你能吸取到一些成长经验呢。

  二、新课:

  1、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细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

  这是一对怎样的母子呢,让我们到普季克的成长过程中去感受。

  (1)以读代讲,初步体会人物特点。

  默读课文1——13自然段,你对小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

  ①妈妈:妈妈对孩子十分关心,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生怕孩子有危险。

  ②普季克:小普季克对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强。

  小普季克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孩子。

  分角色朗读:同座位两个同学一个读妈妈,一个读普季克,只读两人的对话。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读出小普季克的天真与幼稚。

  指名读。

  (2)品读重点段,感受伟大的母爱与小普季克的成长。

  普季克不顾妈妈的劝告,不相信妈妈解释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终于有一天,他蹲在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一不留神,掉到窝下去了,一只大花猫正好蹲在那里这时这对母子是怎样表现的呢?默读14——18自然段。对这对母子,你又有怎样的认识?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母爱

  妈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孩子,爱孩子超过爱自己。

  从哪读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到描写妈妈的语句。

  ①15自然段

  A对比读:

  出示15自然段:通过对比读,你有什么体会?

  扑下来、推到一边、竖起来、张大了嘴、直瞪说明妈妈心里只想着普季克,毫不犹豫地飞下来,挡在孩子的面前,丝毫没有想到自己。

  朗读。

  B展开想象。

  a读着这样的语句,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什么?(同学描绘头脑中出现的画面)

  b出示书中的图。教师激情:同学们,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又一只老麻雀挺身而出,用渺小的身躯拯救自己的幼儿。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什么?

  朗读。

  ②16自然段:还从哪感受到这种伟大的母爱?

  出示16自然段:重点体会“好像一点也不在乎、欢天喜地”。

  谈感受,朗读

  ③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那母爱。指名朗读14——16自然段。

  (3)角色对话感受小麻雀的成长。

  多么动人的画面,多么感人的话语,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就是普季克。我想问问你普季克,当你掉下来,正在害怕时,看到妈妈飞下来,你有什么想法?是什么力量,使你竟然飞了起来?当你看到妈妈因保护你,失去了尾巴还因你学会飞高兴而忘却自己的疼痛,你又有什么感受?你说没什么,总得一样一样学,你都学会什么了,明白什么道理?(引导学生一方面感受母爱;一方面认识到小孩子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生活的本领。)

  (4)学习19自然段

  你能用既……又……的句式表达同样的内容吗?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3、拓展延伸,检验成长。

  创设新的情景:看来小普季克们都从中总结了成长的经验与教训。学会飞的小麻雀普季克,开始在妈妈的带领下,练习捕食了。这回,妈妈会吸取经验,怎样教普季克,普季克又是怎样学习的?想象场景,动笔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注意提示语三种不同位置的使用。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坳、摩”等4个字,会写“蹈、摩、扮”等8个字。

  2.理解诗歌第一节,体会新年带来的快乐情。

  3.流利地朗读诗歌,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以及珍惜时间、珍惜生活、奋发向上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导入:同学们,日子一天天过去,新年就要来啦!高兴吗?引出课题:新年来了。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

  (1)借助拼音自读生字,把诗歌读准确、读流利。

  (2)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集体认读,教师强调生字和词语在读音和书写上的注意要点。

  3.教师出示下列词语,集体读。

  山坳 芬芳 舞蹈 抚摩 俊俏 鼓槌 红日高照

  智慧 燃烧 烦恼 虚度 兴奋 肩膀

  (二)朗读感悟。

  1.集体朗读诗歌,检查集体朗读社个的情况,教师适当地指导。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欢快地。

  2.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自读,在集体的交流、反馈中,正确地认读并掌握绳子的书写,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三)问题切入。

  A.学习诗歌第一节,体会快乐。

  1.新年快乐地向我们走来,你从第一节诗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快乐?

  2.学生交流。

  画面一:乘着马车,叮叮当当地翻过山坳……

  画面二:捧着红梅,哈哈地欢笑……

  画面三:吹着银笛,欢快地舞蹈……

  画面四:抚摩绿树,打扮得更俊俏……

  3.拓展想象,训练说:新年还会做什么呢?请同学们仿照诗中的排比句式说一说。

  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第一节。

  三、练习

  1.根据要求写出词语。

  (1)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有: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表示“看”的词语有: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表示“说”的词语有: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写出反义词。

  俊俏( )张开( )结实( )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再次感受到了新年的美丽,还感受到了新年带给我们的快乐。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歌《新年来了》。

  五、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板书设计:

  新年来了

  快乐

  拥抱新年

  拥抱明朝

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学习形声字的方法。

  2、积累词语,激发学生积累的欲望。

  3、练习使用标点符号。

  4、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学会把话写清楚,写。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学习形声字的方法,三种标点符号的使用。

  难点:让学生学会把话写清楚。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投影出示,让学生拼读生字,朗读韵语,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2、根据小泡泡提示,让学生说说泡、饱等六个字的'特点,并具体说说左边的偏旁跟字义的关系。

  3、让学生认一认字条中的其他生字,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照样子说说几个声旁是“包”的字,试着认一认。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记记

  1、出示词语,让学生自由读,说说有什么发现。

  2、同桌对读,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3、解疑:重点解释“六神无主、八仙过海、九牛一毛”的意思。

  5、做游戏:师生、生生相互说数字对词语。

  (二)我会填

  1、出示范句:你为什么不说话呢(?)

  我家的院子里有一棵龙眼树(。)

  你打扮得真漂亮啊(!)

  2、学生朗读,感知这三种句式的语气。

  3、出示练习,学生填写,朗读。

  (三)我会写

  1、出示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评一评:谁说得好,好在哪里?

  3、比一比:有条理地把几句话连起来说,看谁说得有条理。

  4、写一写:把自己说地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短文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开动脑筋,学会想问题。

  2、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积累学生的识字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难点: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得有条理。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自读短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解决。

  2、合作:小组交流读,做到读正确、读流利。

  3、议一议:你认为老爷爷应该听谁的?为什么?

  4、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5、如果遇到这种事,你会怎么做?

  6、编故事,演故事。续编故事,再演一演,或者按自己的想法重新编《骑驴》的故事,再演一演。

  二、展示台

  (一)识字交流站

  1、小组合作:把自己认识的生字介绍给小组成员,说说自己识怎么认识的?

  2、全班交流。

  (二)故事会

  举行讲故事比赛。

  1、主题:动脑筋。

  2、以小组为单位,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

  3、比一比:谁说得最好。

语文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

  3、留心观察学校生活,体会学校生活的多彩多姿。

  重点:认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留心观察学校生活,体会学校生活的多彩多姿。

  第一课时

  一、看图引入:

  1、同学观看学校生活的图,议一议,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2、说说自己的'学校生活经和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生字。

  1、借助图画读本课的词语,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同桌互相纠正读音。

  3、检查读音,重点读准“琴”和多音字模。

  4、同学在独立考虑的基础上交流识字经验。总结识字方法。

  三、看图读词。

  1、小组合作学习,找一找哪些词语在图画中能找到,再读一读。

  2、哪些词语是图画中没有的?找出来读一读。

  3、再次练读词语,展示:喜欢读哪一行就读哪一行。

  4、竞赛读,看谁读得最好。

  四、指导书写

  1、同学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然后描红。

  2、教师范写,同学临写:

  胡:左高右低,左右宽乍基本相等。

  戏: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又的捺变点。

  钢;金字旁的起笔不要超越第二横。

语文教案 篇9

  一、教学课题:

  美在学习中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出学习中的美,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乐学好学意识。

  2、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3、进一步弄清语文学习的范围和方法,体现语文“课内外衔接”教学改革宗旨。

  4、渗透美育教育。

  三、活动准备:

  1、分组完成学校校门设计,手工作品制作等工作,评出优秀作品,准备参赛。

  2、准备录音机,朗读带,投影仪,影碟机,电视机等电教器材。

  四、活动形式:

  分组进行擂台赛

  五、活动过程:

  〈一〉导语:教师提出方法、要求,设奖等情况。

  〈二〉组织比赛:

  1、每组必答:

  ⑴在“美”和“丑”之间,你怎么选择?(满分1分)

语文活动课教案设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教案(经典)07-30

语文教案【经典】08-29

语文教案[经典]08-28

语文教案(精选)08-09

(精选)语文教案08-16

【精选】语文教案06-23

语文教案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