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10-26 16:49:51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大科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21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神奇的电脑住宅变成了现实,空中飞行的轿车就要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了,许多幻想也都一一实现。聪明的你,张开想象的翅膀吧,让我们一起畅谈各自的奇思妙想......

  习作目标:

  1、想象大胆、丰富。

  2、能把自己想到的内容清楚、具体地写下来。

  3、感受奇思妙想带来的快乐!

  主题一:我想发明......

  活动卡一:言语体验

  活动卡一:言语体验

  活动卡二:头脑风暴

  活动卡一的第一题你选了哪个答案?其实这题并没有标准答案,这些发明都很有意思,它们有的已经变成了现实,有的还在研制中,那么下一个发明是什么呢?现在到你大显身手了,你想发明点什么?下面打了问号的地方等着聪明的你来填补。赶快用一个符号或词语把你的`发明记录下来吧。

  和你的好朋友比比看,谁想得多,想得更奇特?

  活动卡三:思维记录

  1、素材定向:在头脑风暴中你想到了那么多,你觉得哪个发明最与众不同,把它的名称写下来吧。

  2、思维捕捉:介绍小发明

  请你静静地把小发明的样子在脑海中想清楚,想出来的画面越清晰越好,一边想一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来或写下来。

  我想画下它的样子:

  我想先介绍:

  再介绍:

  机灵小博士(加一个卡通人物)头像提醒你:(如果你还没有想到怎么写,我可以建议你先介绍它的样子,再介绍它的功能、用处。)

  活动卡四:习作生成

  1、自我定向

  好了,小发明家,现在就把你的伟大发明也写成一篇文章介绍给大家吧。

  你希望自己这次习作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请你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能结合习作目标就更好了)。

  我的目标:

  1、

  2、

  3、

  4、

  2、完成习作:请你根据目标认真完成习作

  题目:----------

  活动卡五:自我评价

语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风娃娃既乖得可爱,又“傻”得可爱,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风为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让学生懂得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设计意图:

  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由、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自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对“风”这种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

  预设目标:

  1、认识“抽、续”等12个生字,会写“夫、表”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读写生字;体会风娃娃的好心。

  教学难点:明白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对别人是不是有用的道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风)

  2、板书:风娃娃。我们平时说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风娃娃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去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字词,出示词语:(吸气、纤夫、流汗、行驶、表示、风筝、责怪、很伤心、抽上来、断断续续、无影无踪、高兴极了)

  读词语,知道和“吸”相反的是“呼”;理解“纤夫”。同桌互读词语。

  3、分行出示生字:抽 示 筝 伤 踪 责

  续 夫 汗 吸 极

  指名读第一行,读这一行你有什么发现?区分平、翘舌音,齐读。

  指名读第二行,有两个字特别像?(吸 极)

  4、写字指导:吸 极。你发现什么?书空右半部分;师范写;生练写,评议。

  三、整体感知,学习第一自然段

  1、风娃娃长大了,出示图,风妈妈让他去做什么?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指导读好风妈妈的话:自由练;指名;齐读。

  3、自由读2――8自然段,思考:风娃娃听了妈妈的话,去做了哪些事情?

  4、指名说,板贴卡片:吹风车、吹船帆、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

  5、给风娃娃做的这几件事分类,并说理由。(其中吹风车、吹船帆是风娃娃做的好事。)

  6、选择风娃娃做的一件好事或坏事练读;指名读,正音。

  四、巩固练习,书写指导

  1、课后《我会读》。自由读;同桌互读;齐读。像“摇摇摆摆、断断续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有哪些?

  2、书写生字:夫 号 汗 伤。

  说说写这几个字要注意什么?生练写;评议;再次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比比组词:吸( )极( );夫()天()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风娃娃为人们做了很多事,现在我们先去看看风娃娃给人们做的好事。

  二、研读“好事”部分

  1、自由读第二、三小节,风娃娃来到田野和河边都看到了什么?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指名读有关句子。

  ◇齐读句子,水断断续续地流着是怎样的?你觉得纤夫们怎么样?

  2、看到这样的情境,风娃娃又是怎么做的?用“――”划出句子。

  ◇指名读划出的句子,出示: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

  他急忙跑过去,对着船帆吹起来。

  ◇自由读句子,从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风娃娃很想为人们做好事。)

  3、在风娃娃的帮助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指名说,出示句子:

  风车一下子转得飞快!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向田里流去。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也高兴极了。

  船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纤夫们笑了,一边收起纤绳,一边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你觉得应该怎么来读这几句话?练读;指名,评议;齐读。

  ◇纤夫们会怎样向风娃娃表示感谢?指名说。

  ◇练写词语“表示”。学生自由写;评议。

  三、研读“坏事”部分

  1、引读第4自然段:风娃娃一下子就为人们做了两件好事,他觉得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2、风娃娃这样想对不对?自由读5、6自然段。

  3、风娃娃使劲吹风,结果风筝怎么样了?指名说。

  “无影无踪”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心爱的风筝就这样让风娃娃使劲地吹走了,他们该有多伤心啊!谁来读读这两句话?

  4、引读:看来风娃娃好心办了坏事,可他却一点儿也不知道,心里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力气就行。于是他仍然――东吹吹,西吹吹,吹跑了――人们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

  你们想像一下,风娃娃这样东吹吹,西吹吹,还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坏处?

  风娃娃给人们带来了这么多麻烦,怪不得人们都――责怪他。

  5、齐读第8小节,你能告诉风娃娃答案吗?

  四、课外实践:了解风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

  板书设计:

  风 娃 娃

  好 心

  好 事 坏 事

  吹 风 车 吹 风 筝

  吹 船 帆 吹 衣 服

  吹 小 树……

语文教案 篇3

  1、同学们,如果在放学路上突然下雨了,而你又没有带雨具,正巧有一个同学带雨伞了,并且他把你送回家了,这时你会说些什么?

  如果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又会怎么做呢?

  2、板书课题《感谢与安慰》生答:感谢

  安慰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产生积极的表达态度,从而进入交际的话题。

  生活中一定有人帮助过你,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伸出双手帮助别人。向帮助过你的人表示感谢,向需要安慰的人说些安慰的话。想想该怎样说。思考:

  1、哪些人帮助了我?我是怎样感谢他的'?

  2、谁需要我的安慰?我是怎样安慰他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现生活情境。初步体验帮助别人与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在小组内跟同伴们说一说,然后在班上说一说。

  1.说一说为什么接受帮助,你怎样表示感谢的?

  2.说一说怎样向需要安慰的人表示安慰?

  3.自找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对话,进行模拟练习。

  4.议一议:

  在小组内商量,开展一次献爱心活动。就怎样帮助怎样安慰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听同伴的意见。

  一、说一说

  1、为什么接受帮助,你是怎样表示感谢的。

  2、我是怎样安慰别人。

  二、自找合作伙伴共同设计对话,进行模拟练习。

  三、在充分练说的基础上全班交流、评议。

  四、小组讨论,开展献爱心活动。

  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知道感恩别人。同时让学生知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一、根据小组商量的方案,从两个情境中选择一个,试着表演,分角色进行感恩。

  对自己帮助最大让自己最感动的事,自己最烦恼的事是什么,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二、全班分组进行感恩。包括:大自然、祖国、老师、父母、同学、朋友……任选一个进行表演。

  三、集体评议。

  四、以《感恩××》为题,写一段话,要求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找出自己最需要安慰的事情,让小组中成员安慰自己。

  2、全班分组进行感恩。包括:大自然、祖国、老师、父母、同学、朋友……任选一个进行表演。

  3、师生评议。

  4、写话练习。

  5、小组交流自己的作品。

  6、全班交流。

  让学生知道感恩我们的大自然,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感恩我们的祖国,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带着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

  1、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学习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人物思想感情。

  2、教师精讲点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人生。

  教学重点:

  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围绕着赏析人物形象展开,通过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根据人物描写的方法展开讨论,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教师帮助归纳、总结。教学中主要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讨论、探究,在文中找到具体的细节描写,归结父亲的性格特征。学生具体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进而学会运用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熟悉了《台阶》这篇课文的情节,知道了作者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父亲现实的生活画卷,今天我们就精读课文,分析人物性格,体会作者是如何塑造父亲这一形象的。

  二、学习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词)

  (一)、教师分析人物描写

  人物的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外貌和心理进行细致的刻画,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完成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1、外貌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核心方法提示:抓住关键,由表及里,综合评价。

  (二)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表现父亲性格的神态、动作、及语言的细节描写,并概括父亲的`性格特征。

  1、教师示范

  如:“许多纸屑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是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这一段运用了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写出了父亲在众人仰慕时的不自在,表现他谦卑的性格特征。

  2、让学生在文中寻找,用圈点批注法分析语段。

  以“运用了XXXXXXXXX的方法,写出了父亲的XXXXXXXXX(内容),表现出父亲是一个XXXXXXXXXXXXXXXXXXXXXXX的人”,为句式回答。

  3、学生细读、思考、讨论、交流。

  三、学习通过情节的安排补充人物性格

  1、课文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

  2、教师分析

  如: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

  3、学生细读、思考、讨论、交流

  建成新屋后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四、教师归纳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交流,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勤劳、顽强、淳朴、善良、谦卑、倔强的人

  五、尝试写作

  这节课我们领会了细节描写的神韵,文章正是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完成了对父亲性格的刻画。文章少了细节,人物也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让我们也来尝试一段描写。

  大家看,小说有这样一段情节:“我只好让在一边,看父亲把水挑进厨房里去。厨房里又传出一声扁担沉重的叫声,我和母亲都惊了惊,但我们都尽力保持平静。”作者写到这里,没有将我和母亲展开描写,留下了一段空白。

  请大家发挥想象,给小说补充一段情节,对母亲看到父亲闪腰时的心理、动作或神态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50字左右。

  (学生写,教师巡视)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写篇周记,展示自己眼中的父亲,表达自己对父亲的尊重和理解。

  板书设计

  《台阶》

  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情节的安排补充人物性格

  父亲是一个勤劳、顽强、淳朴、善良、谦卑、倔强的人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重点

  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写出生字并正确注音。

  ②有条件的话师生可以共同合作制作秋景图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设计:

  一、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曾在诗中咏叹“秋风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这是中国古代诗人的一种典型的悲秋气节)。但是秋天也是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三、检查预习

  四、出示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的三幅图画, 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歌精妙的语言。

  3、积累与拓展。

  五、朗读课文 ,感知内容

  1、听录音

  [要求]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2、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自读全诗,找出各诗节的中心句。

  (2)、根据各诗节的内容,给每小节分别加 上小标题。

  (3)、本诗通过一

  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

  秋景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六、品味语言:

  1、齐读第一节(农家丰收图),

  分组讨论:

  ①写了哪

  两个场景?

  ②“幽谷伐木”中从

  哪几个角度写的?

  ③找出最能表现丰收之景的语句。

  ④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

  2、自读第二节(霜晨归渔图),思考:

  ①找出具有秋天特征的词语。

  ②找出具有渔家生活特征的词语。

  ③渔人的活动是怎样的?

  ④从本节诗中可以看出渔人怎样的生活状况。

  3、自读第三节(少女思恋图),讨论:

  ①少女眼中看到是?

  ②牧羊女想听到而没有听到的是什么?

  ③牧羊女想看到而没有看到的是什么?

  ④ “梦寐”一词如何理解?

  七、积累与拓展

  秋,是历代文人墨客钟情的对象,秋的神韵,秋的景致,给了他们无尽的创作灵感和源泉。请熟记下列咏秋的诗句:

  1、停车坐

  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落霞与孤鹜齐

  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5、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6、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7、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8、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八、拓展延伸:

  阅读《秋景》,比较《秋天》和《秋景》的异同。

  秋 景

  美国 狄金森

  晨曦比往日更柔婉,

  毛栗变得褐色可爱;

  浆果的面颊多么丰满,

  玫瑰在郊外盛开。

  枫树扎着

  华丽的丝巾,

  田野披上艳红的轻纱。

  我不愿显得古板,

  也佩戴了一枚胸花。

  九、欣赏:诗歌朗诵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自学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黄山松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

  4、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

  重点难点:

  1、了解黄山松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特点的。

  2、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

  教具准备:

  黄山美景及黄山松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观感知,读题解意。

  1、介绍黄山美景,引出“黄山松”。

  2、读课题,看看黄山松的图片,谈谈自己对黄山松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全文,了解课文讲了什么。

  2、说说黄山松有哪三个特点?

  特点之一:坚韧顽强

  特点之二:一心向着阳光

  特点之三: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3、给课文的第2、3、4三个自然段分别加上小标题。

  三、细读课文,体会想象。

  1、导读课文第2自然段。

  (1)自由读本段,边读边想:黄山松生长在怎样的环境里?它生长的得怎样?

  (2)学生自由讨论。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归纳。

  2、自学课文第2、3、4自然段,体会作者又是怎样表现黄山松的另外两个特点的。

  3、教师点拨、指导。

  4、交流读后的感受,美读课文。

  四、回顾全文,反思文本。

  黄山松不仅有挺拔秀美的姿态,还有一心向阳的`枝条,更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然而读完课文后,你是不是觉得是在写黄山松,而是还想说点其他的什么?

  (松树是坚韧顽强的,是团结的,人有何尝不是呢?)

  板书设计:

  25 * 黄山松

  生命力顽强

  黄山松 { 一心向阳光

  强大的团结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请学生自我复习生字词。

  2、学生听写生字词。

  3、请学生回答问题

  (文中讲了黄山松的哪几个特点?)

  二、作业练习

  1、写一首课外描写(赞美)黄山松的诗歌(可以是古体诗,也可以是近体诗。

  2、黄山十大名松是指哪些?

  迎客松 望客松 送客松

  连理松 竖琴松

  3、给加粗字注音

  描摹( ) 日暮( )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练习概括各段大意,归纳天鹅的几个特性。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学会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读八个生字。

  2 过程与方法:学习生动优美的语言,反复品味,积累、学以致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朗读课文,并能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内容。

  2、学习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并能学习使用。

  教学准备:天鹅的图片

  教学方法:自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言引入新课

  二、精读品悟

  1、由整体入手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作者笔下的天鹅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用笔画出来。

  2、把握文章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再串联起来就是 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介绍天鹅的科学小品,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天鹅在水中那优雅的姿态、妍美的形状、优美的`歌声等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鸟和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由衷喜爱和赞美。)

  3、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生思考:哪句话是中心句?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写的?

  (2)汇报:从侧面和正面反复强调天鹅的优雅妍美。出示幻灯片并指导朗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天鹅的优雅妍美

  4、仿照第一段的学习方法,学生自学第二段。

  (1)自学要求:出声朗读,把你学到的知识写在书中相应的位置。

  (2)学生汇报,教师指导学生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描写。

  (3)借助图片让学生感受天鹅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的模型,并指导朗读。

  5、学习第三段

  (1)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找出中心句、过渡句;从哪些词句看出天鹅酷爱自由;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学生汇报交流。

  5、齐读最后一段。

  (1)这段运用了什么手法?

  (2)天鹅临终的歌唱具有什么意义?

  三、回读赏析

  同学们,你们觉得天鹅仅仅是一只鸟吗?更像什么?师生共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及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用格言总结:当美的灵魂与美的外表和谐地融为一体,人们就会看到,这是世上最完善的美。

  板书: 天鹅

  优雅妍美

  善航者

  酷爱自由 托物言志

  神奇歌手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上册教案04-28

语文识字的教案06-11

语文教案(精选)04-12

语文古诗教案05-16

语文教案08-04

语文教案08-05

语文教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