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通过反复读课文和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鲸喜爱音乐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抓住“纷纷”“马上”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
2、弄明白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
教学难点:
弄明白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具准备:
白鲸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看图片或录像片段,导入课题。
1、谈话,引入课题,板书:喜爱音乐的白鲸
“鲸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在海里常常依*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白鲸和音乐的小故事。
预习课文。
1、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并组词。
3、划出不懂的词语,用自己的`方式解决。
交流预习成果。
1、“你学会了哪些生词?”掌握字音,指名带读。
召唤脊背附近成群结队
2、记忆字形。
寒:上下结构。中间共三个横,不要少写。
迹: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先写里边,再写走之底。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进行交流。
初读课文,理解文章脉络。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2、小组学习:分段朗读课文。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鲸是一种聪明的动物,常常依*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
第二段(第2至7自然段):记述了一次白鲸遇险又脱险的经历。
3、选择你喜欢的部分自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纷纷”“马上”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
2、理解“为什么白鲸得救是个奇迹”这个问题。
3、有感情地品读课文。
教具准备:
收集其他动物与音乐的资料,乐曲《蓝色多瑙河》。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鲸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在海里常常依*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二)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自由读,你有什么问题吗?
2、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白鲸是如何得救的?”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播放《蓝色多瑙河》。
“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小组讨论。
(三)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培养学生朗读、理解能力。
3区别飘和漂的不同用法。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朋友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多原谅他人的.错误的做人道理。
情意目标:
学习主人公相互关心,相互谅解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积累词汇;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学思路:
本文是个跟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小故事,通过故事是说明了一个道理:人和人之间要多谅解他人,和睦相处。我采取情境教学法,让孩子读故事,讲故事,在朗读明白道理,感悟语言文字的方法来学习。
四、课前准备:
挂图、自制课件:电子卡片、练习。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授课时间
星期二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直接导入。
(因为学生对这类课文比较感兴趣,课前会很乐意去预习,那么,课堂上就没有必要再卖关子了。直接检查朗读和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
1打开课件,自己认读词语卡片。
2指名读一读。读出一个,奖励一个动画苹果。
3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
4分段指名读、齐读。正音。
二创设情境,理解故事。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电脑出现一座山,理解山脚、山顶小河从山上流下的情景。贴图,理解人物所处位置。读课文,体会小熊和松鼠的友谊。读出乐坏了飘呀飘等句子的情感。
2情境引读,老师读过渡段,怎么回事呢?学生接读故事。指导读出句子的语气。
3读完故事,你想说什么?想到了什么?
4选一段读给大家听。比一比,谁读得好。
三总结巩固,再次认读生字。
四作业:
1识记生字词语。
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1认读电子生字卡片。
2组词。
二基本功训练。
1区别飘、漂。
2读一读飘呀飘漂呀漂,学说()呀()的词语和句子。
三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生字。
1重点指导祝、福两个字地结构。
2练习在田字格中写。
3作业展览,比一比谁写得好。
板书设计
松鼠(山顶)风筝
纸船
小熊
(山脚)
语文教案 篇3
一、会写字
思 床 前 光 低 故 乡 色 外 看 爸 晚 笑 再 午 节 叶 米
真 分 豆 那 着 到 高 兴 千 成
二、易写错的字
思:上面是“田”,不要写成“因”。
光:上面是“”,不要把第二笔写成“丶”。
低:右面是“氐”,不要写成“氏”。
外:左边是“夕”,不要写成“夂”。
看:第一笔是平撇,不要写成横。
晚:右面是“免”,不要写成“兔”。
笑:下面是“夭”,不要写成“天”。
午:最后一笔“丨”不出头,不要写成“牛”。
真:里面是三横,不要写成两横。
分:上部是“八”,不要写成“人”。
到:左边最后一笔是提,不要写成横。
千:第一笔是“
”,不要写成“一”。
三、会认字
夜 思 床 光 疑 举 望 低,故 胆 敢 往 外 勇 窗 乱,偏 散 原 像
微 端 粽 节,总 米 间 分 豆 肉 带 知,据 念 虹 座 浇 提 洒 挑兴 镜 拿 照 千 裙 眉 鼻,嘴 脖 臂 肚 腿 脚
四、多音字
散 都 可 间
剥 分 兴 挑
提 地
五、辨字组词
六、近义词
裹——包 从前——以前 原来——本来
从此——此后 纪念——怀念
美丽——漂亮 美滋滋——喜滋滋
瞧——看(瞅、望) 如果——假如(假设)
勇敢——英勇(无畏、果敢)
掀开——揭开(打开、翻开)
七、反义词
从前——今后 掀开——覆盖
美丽——丑陋 勇敢——怯懦(胆怯、懦弱)
纪念——忘记(忘怀)
八、词语搭配
勇敢的故事 感人的故事 真实的故事
再黑再黑的夜晚 寂静的夜晚
美丽的夜晚 青青的箬竹叶 青青的小草
青青的小苗 白白的糯米 白白的哈达
白白的积雪 红红的枣 红红的'太阳
红红的脸蛋 一座美丽的桥
一座陡峭的高山 一座高大的宫殿
圆圆的月亮 圆圆的镜子 圆圆的荷叶
九、好句积累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3.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4.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5.我拿着圆圆的月亮照着你梳头,你高兴吗?
6.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学会6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认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读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3、认识课文中的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学会疑问句的读法;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拼音。
出示拼音卡片,多种形式认读。
Chang san song shu shui zui xiang bian que ba duan wan
二、导入新课。
1、 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伙伴,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课件显示动物图)
一个个出示,学生说出动物名称,认识动物。(公鸡 兔子 鸭子 孔雀 猴子 松鼠)
2、(课件添加树木花草等。)有一天,这些动物们来到了一块草地上,它们决定进行一场比赛,比什么呢?比尾巴(板书)齐读课题。
3、看题质疑:你从题目想知道些什么呢?
这些动物怎么比,结果怎样,今天老师就让大家来当一次评委。 评委不是好当的,下面先看看你们够不够资格,会认多少字。
三、初读课文。(评资格)
1、 自由读课文,了解动物们怎么比?
要求:读准字音,句子读正确。
2、检查生字。出示生字卡,多种形式认读。
3、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一读。
4、师评议资格优秀者。
四、再读课文。(评水平)
1、 指名读前3句,思考:这一轮比什么?怎么比?
2、 显示比尾巴情况。
3、 生看图回答,评议。(要求谈自己的看法,并讲明理由。)
4、 指导读问句。(注意语气上扬)
5、 比较自己的结果和课文中的结果有什么不同。(显示46句)再齐读。
6、 分男女进行问答游戏,巩固内容。
7、 评议高水平者。
五、探究自学。(评能力)
1、 自学第二轮比赛部分。(按第一部分方法自学。)
2、 检评自学情况。
3、 分组读课文。
4、 评议出能力强者。
(课间观看动物园片断,休息一分钟。)
六、开智练习。(评知识面)
1、 这些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 想想这些动物尾巴为什么不一样?你知道有什么作用吗?
(适当展示动物活动图。如猴子树枝翻滚,兔子草丛跳跃,松鼠林间玩耍
3、评议小知识库。
七、游戏巩固。(评实践操作)
1、 自我诵读课文,然后问答游戏。(同桌间男女对分组赛。)
2、 贴尾巴比赛。(课件显示没尾巴的动物和不同尾巴。)
要求:贴准位置和方向,贴后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贴。
3、评比小巧手。
八、课堂总结。
1、 老师总结学习情况。
2、 共同评比本节课的优秀评委。
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浆、耀”等14个生字,会写“隙、暇”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应接不暇、不可计数”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翔和画眉的课件。
3、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出示“天堂”,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2、那“鸟的天堂”指什么?
二、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
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
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
三、精读大榕树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图文对照:欣赏图画(课件——大榕树),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井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3c5L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a.你为什么这样读?
b、 “垂”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
c、“枝上生根、不可计数”写出榕树很奇特、很壮观的景象。
d.就让我们把奇特、壮观、美丽的`榕树朗读出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
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a、读了这句话,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
b.看着这一切,作者被榕树的勃勃生机震撼了,产生了联想,请你再读这一段话,想一想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联想到的?
C、这么美的大树,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d.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大榕树这一部分。
e、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读、会认本课的6个生字。
【教学难点】
认识6个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看,多美的图画呀!你能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吗?(引导学生练习说话)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天”“地”“人”三个字。
师: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急着跑出来和大家打招呼了,你们想和它们做朋友吗?那这节课我们就来想办法认识它们吧!
二、自主识字
1.学生借助图画自由读字。
2.小组内交流识字。
3.教师范读,生跟读,读准字音。
4.小组内互助学习,读准字音。
5.指名认读生字,教师相机正音,重点指导“天”“地”“人”的读音。
6.给“天”“地”“人”三个字找朋友(扩词练习)。
三、交流识字
1.指名试读,全班同学帮助纠正。
2.请读对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一遍。
3.指名说说自己一些好的识字方法。
4、游戏识字
(1)开火车读生字。
(2)师说字音,让学生找出相应的生字卡并举起。
(3)三个同学一组,轮流指着身边的小朋友并说出“你”“我”“他”。
【板书设计】
天地人
天 地 人 你 我 他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重点体现“三务实”,即思想务实、设计务实、过程务实。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以6个生字的识记为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识记生字的'方法。在汇报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多元化;在教师点拨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有效化。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经典)07-30
[经典]语文教案08-03
语文《口技》教案10-27
语文教案(精选)08-09
(精选)语文教案08-16
语文教案【经典】08-29
语文教案[经典]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