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5-01-06 08:46:00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锦集(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锦集(9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认字:认识15个生字,继续进行渗透性识字,学习多音字乐。

  2.写字:学习写7个字。

  3.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在读书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

  2.鼓励学生将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教学课件

  课前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一同去中山公园看古树,将师生与老树的合影做入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引入:孩子们,上周六我们去哪了?(出示课件中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课题:一周过去了,我们还沉浸在和老树爷爷在一起的快乐之中,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听听老树的'故事吧!

  二、新课教学:

  1.带读课文:老师大声读,请你小声跟着老师读。

  2.教师画出老树。

  3.测读字卡:读一遍本课的生字,将学生不会的生字贴在老师画的大树上。

  4.指读课文中学生已经认识的生字。

  5.合作学习生字: (1)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学这些字。 (2)互相帮助读读课文。 (3)摆字卡互相检查。

  6.师生合作学习生字: (1)小老师教学在合作学习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2)同学们自主提问、相互解答。

  7.四人讨论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你们想怎么学?(组长汇报)

  8.四人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学习吧!

  9.汇报学习:以下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而进行。

  10.教师准备指导的教学重点: (1)结合学生们看到老树的感受体会:你怎么这么大? (2)引导学生想像:有多少鸟儿在你身上安过家?小鸟会和老树爷爷说些什么呢? (3)结合教学课件中的漂亮的小鸟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礼服? (4)鼓励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11.练习背诵课文。

  12.指导书写: (1)练习描写字本。(前面合作学习时,选择学习写字的小组,下座位去指导别的同学。) (2)你会写哪个字就把那个字再描一遍。 (3)请小老师教书写。(同学们可自主提问)

  13.提问:要过新年了,你想对老树爷爷说些什么呢?

  三、课后参与学习活动:把老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罢,你也可以再去找一些有关老树的资料。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学习中,使学生产生热爱学校、热爱同学和老师的情感。

  2.识字:认识12个生字,进行渗透性识字。

  3.口语交际:师生见面问好;认识同学,简单介绍自己。

  4.培养有序的使用学习用具(课本、笔、卡片等)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

  1.教师可从第一幅图入手,借助插图,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说说学校里有什么,图中的同学都在干什么。结合扉页《写给小朋友的话》,了解语文。

  2.借助图中人物对话,组织同学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1)作简单的自我介绍。

  (2)老师也可参与其中,模拟师生见面后相互问好的情景。

  3.可以与生活课的入学教育配合起来,组织儿童参观学校,认识学校的主要设施,了解学校的主要机构,对学校产生喜爱的感情。

  4.认识和熟悉丁丁、冬冬两位小朋友,观察他们的头发、衣服有什么特点,说明他们是我们大家的朋友,将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成长。

  5.可在看图时和对话中认读汉字“学、丁丁、冬冬、年、级、班、老师、书包”。

  6.在学习插图前,也可先学《上学歌》,以激发兴趣。

  7.学习第二幅图,可利用语文课本,带领学生认识书的封面、

  目录和页码。并教育学生爱护书。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学习中,使学生产生热爱学校、热爱同学和老师的情感。

  2.口语交际:师生见面问好;认识同学,简单介绍自己识字。

  3.培养有序的使用学习用具(课本、笔、卡片等)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导入】

  1.伴着《上学歌》的录音播放孩子们第一次进校时的录象。

  2.让小朋友随意地说一说自己当时的感受。

  3.引入: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就是学校的主人啦!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自己的学校,好吗?

  【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口头揭示本课目标。

  【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1.自主认识学校:

  (1)提问:和你周围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希望怎样来认识我们的学校呢?

  (2)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走出教室去认识学校。

  (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己和伙伴一同去认识我们的学校。

  2.自主交流:

  (4)提问:在你参观校园的过程中,老师对你说些什么?你是怎样向

  老师问好的?

  (5)简要评析在实际中的口语交际情况。

  (6)同学交流:你参观的是什么地方?你最喜欢的是哪里?

  (7)提问:在参观校园的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

  服的?

  【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训练学生整理书包,摆放文具。

  【课后优化作业】

  放学后我们可以自豪地带爸爸妈妈参观我们的的学校,在校园中找到我们认识的字,读给家长听。遇到我们不认识的字,正好向爸爸妈妈请教,你愿意吗?

  第三课时

  教具目标:

  1、认识、运用目录。

  2、学唱《上学歌》。

  教学过程:

  【导入】

  1.实物投影出示:“丁丁和小朋友们认识语文书”图。

  2.引入:在以后的学习中,语文书会成为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和小朋友一起认识语文书吧!

  【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口头揭示本课目标。

  【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1、自己翻看语文书吧!

  2、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最喜欢那一课呢?

  3.请你告诉大家怎样找到你说的那一页呢?(预测:如果介绍的孩子说不出方法,就鼓励他向大家求助。)

  4.小组中,大家商量一下应该怎样翻书,才能更好地爱护书呢?下面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

  5.练习:请小朋友们用正确地翻书方法,找到老师说的'页码。(也可请一位小朋友们来说个页码,大家找。)

  6.提问:你知道“目录”有什么用吗?

  7.讨论:大家的书都一样,我们要怎样区分呢?(预测:如果除了“写上名字”孩子们还说了很多种方法,都要鼓励他们动脑筋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也许孩子们会想出更为巧妙的方法。但是如果有的孩子提出在书上画上记号,我们要引导孩子爱护书籍,不要在书上乱画。)

  8.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爱护课本呢?

  9.跟着录音学唱《上学歌》,读一读歌词。

  【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齐唱《上学歌》。

  【课后优化作业】

  向你周围还没上学的小朋友介绍你的语文书,把《上学歌》唱给他们听,并解答弟弟妹妹提出的问题。

  第一单元字与画

  教材分析:

  《字与画》是本册教材第一单元,教材主要安排了17幅图画,以及与图画相关的17个生字,它形象地再现了图画与汉字之间的联系.通过这些象形字的学习,学生能感知汉字能表意的特点,有利于激发识字兴趣.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象形字,感知汉字表意的特点,激发识字兴趣。

  二、利用图画,认识17个汉字,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并进行扩词练习。

  三、能用正确的姿势读书。

  四、能听懂老师的要求,能够较清楚地指出字形的区别。

  教学建议:

  本单元只有图画与字,没有朗读的内容,因此,认读生字与识字是重点。本单元图画内容很简单,学生一看就懂。教学时,可以先从前8幅图入手,让学生观察图画,引导学生发现字与画的联系,然后再由浅入深,借助图画认读生字。如教学时,可先出示图画,让学生说说图中画的是什么?猜猜图旁边的字是什么,从而在头脑中建立图画与字的联系。

  有的字还可以让学生找一找哪一部分与汉字中的哪一笔相似,并指着图说说怎么记住这个字。如“山”字,山字的外形象隆起高耸的山峰,图中画的正是三座并排的山峰,中间那座较高的山表示山中间的一笔“竖”,山两边的“竖折”、“竖”表示旁边的两座山峰。

  要利用学前教育的差异,发动已经会认读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

  边识字边帮助学生积累词语。例如:可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图画上画的河水,你还知道有什么水?

  第6页的9幅图和9个字在学生已学习前8个生字的基础上可适当自学,小组合作学习。刚入学的学生还不会合作学习,可先同位互教,小组学习。

  最后脱离图画识字,教师可板书字,打乱顺序读,采用多种形式读,充分利用生字卡片识字,也可与前一部分的8个字结合起来学习。

语文教案 篇3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61个生字,会写42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背诵《秋天的图画》、《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和《黄山奇石》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激发学生收集词语、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喜欢背诵古诗的兴趣。

  5.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识字一

  教学目标:

  1、学认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培养生动积累的良好习惯。

  3、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

  2、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感悟秋天的美。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放大的教学挂图,或幻灯、投影片、CAI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秋天来了,秋天的景色真美呀!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秋天吧!

  二、看图识字。

  1.出示课件,课本插图。

  认真看图,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把“秋天来了,”这句话说具体。

  (根据学生介绍,随机出示词语。)

  2.交流学生收集的画面。

  (l)把你收集到的秋天的画面介绍给大家。

  (2)指名介绍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相机出示词语。

  3.看图读词。

  三、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宜、层??

  这些生字你都会认吗?自由试读。

  2、出示带拼音的字,自由试读。

  3、去掉拼音小帽子,你们还认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

  4、小组合作识字。(互相交流识字的方法。)

  5、组词练习:我会读。

  6、袖卡片,认读词语。

  四、朗读词语。

  1、范读词语,读出词的韵味。

  2、自由练读词语,指名读。

  3、想象词语描绘的景象。

  4、生自由选择词语想象说话。

  (引导学生这样说:我读到“瓜果飘香”时好像看到果园里梨子黄澄澄的,苹果红通通的,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

  5、齐读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认读生宇和词语。

  2.改动词语顺序,指名认读。课件出示:

  金秋时节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秋收冬藏

  二、指导写字。

  1、抽卡片认读“宜、实、色、华、谷、金、尽、层、丰、壮”。

  2、观察字的结构,说一说。

  3、师示范写,生观察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生练习书写,评议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

  5、练习写字。

  三、积累词语。

  1、读一读,背一背本课所学的`词语。

  2、小组对抗赛。比比哪一组说出的有关秋天的词语多。

  四、扩展活动。

  秋天的景色美吗?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画下来。

  板书设计:

  识字一

  层林尽染叠翠流金

  金秋天高云淡大雁南飞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复习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词语的意思。

  这是我给这个班上的第一堂课,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很多的词语还是一知半解,上课不认真听,字迹比较潦草,没有人积极回答问题。但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能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读书习惯和兴趣。

  1、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1、演示课件:演示课件或出示相关内容的风光图片: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秋天的图画。

  2、启发谈话。秋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就让我们在这迷人的景象中走进《秋天的图画》吧!(板书课题)

  自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

  2、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3、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

  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认读。

  2、借助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

  3、小老师领读。愿意当教师的同学到前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同学认读。

  4、交流识字经验。把自己好的识字记字方法讲给同学听。

  5、多方式检查读。

  朗读

  1、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2、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3、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丽、灯、波、浪。学生认读。

  2、观察生字特点,交流写时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同桌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并造句。

  精读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4、挑战读,向你认为读得好的同学挑战,看看谁读得更好。诵读

  5、课件出示秋天的画面,启发学生谈感受。

  6、师引读课文:(随即指导朗读)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粱??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3、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4、背诵展示。比一比谁背得有感情。

  练习

  1、出示课后“我会读”,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练习读。

  2、说说句子描写的画面。

  拓展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也搞一个“颂秋天”作品展,可以像学习伙伴那样画秋天,用落叶做书签,还可以写句子、儿歌、小诗赞美秋天,等等。在班会上我们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作、字、劳、苹。学生认读。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同桌评价。

  板书设计: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1秋天的图画勤劳的人们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着力突出了以下三个要点:

  1.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上课伊始,通过帖画的出示,引出给画面配音朗读的任务,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读书的积极性。

  2.强化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由读、想像读、评价读、加动作读、齐读、为画面配音等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在读中学会读,同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3.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

  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注意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形成的设计。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学法探究方面,突出了读文想像的方法指导。

  4、通过让学生想象的说、练,让学生学会语言、运用语言。

  2、黄山奇石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练习有感情读文。

  教学难点: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创造性地练习说话。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激趣导人

  1、出示黄山风景图片: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小作者去欣赏黄山的奇石吧。

  2、师范读,小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板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谈琴。

  二、采取自主、合作的方法探究黄山奇石的神奇

  1、先自主学习,要求:a.选择一块自己最喜欢的奇石,找一找课文哪一段写了这块奇石,并读一读.b,图文对照,说说这块奇石的“神奇”之处,并用“——”划出描写巨石样子的句子。

  2、再合作学习,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随机学习课文。

  图展示猴子观海的样子:

  (1)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

  (2)演一演,评议。

  (3)还有什么补充吗?如:“陡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陡峭的山峰上?为什么是翻滚的云海?

  (4)想象说话:几年来,这只神奇的石猴为什么一动不动呢?它仿佛在想什么?

  (5)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你们喜欢吗?齐读

  图展示仙人指路:

  (1)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板书:站伸指

  (2)想象说话:这位仙人仿佛会说什么?

  (3)课文并列地写了“猴子观海”和“仙人指路”两个内容。我们说一段话里,有时并列地写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这样的段式叫()。那么文中用什么句子把这两个内容连接起来的呢?请用“~~~”划出连接句。

  (4)指名说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次写话是这学期的第一次,配合单元主题,所写的内容是学生熟悉和课外生活,要求不必过高,可以让学生能写多少写多少。

  教学理念:

  通过学生本节课说和写的锻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好词佳句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能力。本节课在注重培养语文基本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教育,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使学生能够乐于。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写话,引导学生学习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尝试在课外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2、培养学生写话兴趣,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表达真实的感情。

  3、鼓励学习在写话中尝试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并根据需要

  尝试使用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写话兴趣,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表达真实的感情

  教学难点:

  鼓励学习在写话中尝试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并根

  据需要尝试使用标点符号。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们都在做什么呢?是的,他们在踢键子,你们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你们想加入这个游戏吗?那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体会那多彩的生活,好吗?同学们,在课堂之外除了踢键子之外还有许多有趣的课外生活,平时你们都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并且写一写你们多彩的生活。

  (二)看板书,想情景,说词语

  师:请你们一边看老师写课题一边想,多彩的'生活场景,想到了哪些成语或词组可以说,想到了哪些诗句可以说,想到了哪些情景也可以说。老师板书的同时你就可以积极的主动地站起来来响亮地发表感想了。学生说……

  师相机板书。

  对学生说,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声有色,我就是生活,就是多彩生活。

  (三)启发谈话,互相交流

  1,回家后写完作业你会做什么?怎么做?

  2,节假日你会安排哪些课外活动

  例如五一长假,十一长假,春节,六一等等

  3,在小组内互相练说。

  4,小组内的成员互相评议。

  (四指导写话

  1、明确写话内容。

  2、把内容尽量写完整,语句要通顺,尽量能使用学过的词语。

  3、注意使用逗号,句号等标点符号。

  4、教师巡视,指导。

  (五)推荐到全班交流要求:

  ⒈组员先说说推荐的理由。

  ⒉小作者交流前可先说说自己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写后的收获。

  ⒊生交流,其他人员点评。

  (六)学生(可以说一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七)师

  希望你们课后仍要多多积累扎实你的记忆,磨快你的嘴。这节课大家上得很认真,我觉得你们很可爱,我希望你们把亮亮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多多观察美好的事物,多多描绘美好的事物。

语文教案 篇5

  通过《an en in un ün》的教学,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an、yin、yun,能正确拼读声母与an、en、in、un、ün组成的音节。

  教学内容:

  复韵母 an en in un ün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前鼻韵母an、en、in、un、ün及四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过程与方法: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an、yin、yun,能正确拼读声母与an、en、in、un、ün组成的音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歌谣,初步感受家的意义。

  教学重点:

  拼读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读准三拼音节。

  教学难点:

  前鼻韵母 un、ün、整体认读音节yuan、yun的正确认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前鼻韵母an、en、in及四声

  2.复习整体认读音节yuan、yin及四声。

  3.学生分组练读,指名全班展示。

  二、学习un、ün。

  1.看图感知“un”发音。

  2.学习un的音和形。

  观察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u和n组成了un。

  师示范发音,学生模仿体会尝试发音,反复练习。

  拼读t—ún—tún。

  3.学习ün,的音和形。

  观察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ü和n组成了ün。

  师示范发音,学生模仿体会尝试发音,反复练习。

  拼读x—ún—xún。强调j、q、x与ü的`规则。

  三、书写前鼻韵母un、ün。

  1.观察,说说占格位置。

  2.师范写,强调字母要写得紧凑。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

  四、展示学生作业、评议。

  五、练读un、ün的四声。

  六、学习整体认读音节yun,练读yun的四声。

  1.教师教读。

  2.学生分组练读。

  3.全班展示评价。

  七、认读音节词:lún chuán、guàn jūn

  八、学习生字

  草 家 是

  九、练读儿歌。

  十、作业

  识记韵母和生字。

  板书设计:

  un:t—ún—tún

  ün: x—ún—xún

语文教案 篇6

  一、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可板书学生的精彩发言)

  1、能够勇敢地离开那个让他饱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2、能够舍弃所谓的温暖舒适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3、它对自己的认识发现过程说明,没有对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经历那么多的磨练,就不会发现自己其实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一个奇迹。

  二、拓展引申:

  1、在我们的现实 生活中,也有许多丑小鸭, 他们经过自己的拼搏奋斗,最后也成为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欣赏----<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命运无轨道>

  2请学生谈谈自己听了两篇的感受。

  三、作业布置:从以下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A命运无轨道

  B丑小鸭的梦

  板书设计:

  丑小鸭 ------------ 白天鹅

  要有一颗 好的'心:善良、宽厚、有理想、勇敢地追求美与幸福

  丑小鸭告诉我们:

  1、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 高 贵的灵魂。

  2、命运无轨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

  3、在拼搏中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

  教后记

  1、教学按照 理线索--明结构--知内容--辨形象-- 悟主题的思路进行,各环节 衔接紧凑,思路清晰,学生在“辨形象“一环中,表现出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在探讨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真正原因的辩论时,气氛热烈,思维敏锐,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对主题的认识。两则课外选文朗读,使学生对丑小鸭的现实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眼神告诉 了我他们内心深处的感动。

  2、分角色朗读对学生理解人物形象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3不足:在处理“知内容“这一环节时教学时间偏多。以至于文中精彩片断朗读不够充分。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语言。

  3、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语言。

  难点: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读词语:炎热辽阔细嫩草茎柔软翅膀、冰雹舒适雷鸣艰难呻吟

  2、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文里说,看着小鹅快乐的玩耍、嬉戏,鹅妈妈感受到了最大的幸福和快乐。那么,除了小鹅快乐地玩耍、嬉戏,还有什么能让鹅妈妈感受到最大的幸福呢?这节课,我们就好好地来读读课文,看看能让鹅妈妈感受到最大的幸福的还有什么?

  二、读文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想象读文,积累好词好句。

  1、听读想象。

  请一名同学读读第一自然段。大家一边听一边想象课文里的词句所表现的情景,最后看看你能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和大家说说。

  2、用朗读表现自己的感受。

  这段课文让你觉得世界是美好的,小鹅是快乐的。那么是哪些词句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呢?下面,同学们自己读读这段课文,看看是哪些词句让你产生了这种感受,把它们找出来,好好读一读,尽量用声音和语调的变化把你的感受表现出来。

  (1)、学生读文汇报,师生共同指导。

  (2)、学习运用两个词语“广阔”“辽阔”。

  你发现“广阔”和“辽阔”有什么共同特点了吗?哪个词形容的更大一些呢?除了可以说“广阔的世界”还可以说“广阔”的什么?除了“辽阔的草地”还以说“辽阔”的什么?

  (3)、词句积累。

  这段课文里有一些词写得非常好,我把它们拿到大屏幕上来,大家再看一下。

  ()的世界()的草地()的.草茎()的小鹅

  还有一些句子写得也很美。

  茎是()的。世界是()的。小鹅们是()的。阳光是()的。

  这段课文写了鹅妈妈带小鹅们出来时候的情景。大家说这时候的情景是怎样的?在这美好、快乐的时刻,鹅妈妈在做什么?板书“健康”。

  体会:这时候让鹅妈妈感到最大幸福的是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抓住“麻雀蛋似的冰雹铺天盖地的掉下来”体会冰雹大,多。

  1、读文想象。

  大家再读读第二自然段,还是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里所描写的情景,看看段课文能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读后汇报。

  引导学生从“麻雀蛋似的冰雹”知道冰雹大,从“铺天盖地“认识到冰雹多,最后指导学生把冰雹读得又大又多,非常可怕。

  引导学生关注:这时候的情景还像刚来时那样美好吗?天气变得怎样了?在这可怕的时候,鹅妈妈是怎么做的?……板书(安全)。

  体会:这时候让鹅妈妈感到最大幸福的是什么?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从“妈妈的翅膀外面可能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展开想象,进行说话训练,体会鹅妈妈对小鹅无私地爱。

  请一名学生读一读。“很温暖、很舒适”读得慢一些。范读。生重读。你们说鹅妈妈的翅膀外面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训练说话:把冰雹、狂风、雷声说得可怕)这些事情可怕不可怕?可是,小鹅们呢?在妈妈的翅膀下的小鹅们一起读——(学生接读)感到很温暖,很舒适。

  教师质疑:鹅妈妈经历着那么可怕的事情,它为什么不找个地方躲起来呢?鹅妈妈不但能跑,它还会飞,虽然不像鸟类飞得那么久,那么远,但是一次也能飞得很远。这样几次不就找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了吗?板书“温暖、舒适”。体会:这时候让鹅妈妈感到最大幸福的是什么?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通过指导朗读,体会小鹅们的好心情。

  1、读文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汇报朗读,读出小鹅们的好心情。

  重点指导“啊,阳光还是这样明媚,甲虫、蜜蜂们又在动人地歌唱。世界还是那样美好。”大家想想,小鹅躲到妈妈翅膀下面的时候,是怎样的?麻雀蛋似的冰雹——,可当它们从妈妈的翅膀下钻出来的时候,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听着甲虫、蜜蜂动人的歌,它们由衷的感叹:啊,阳光还是这样明媚,甲虫、蜜蜂们又在动人地唱歌。世界还是那样美好。(师范读)

  指好“鹅妈妈艰难地抬起了翅膀”:暴风雨过后,一切又回到了风雨前的样子。可是鹅妈妈还和风雨前一样吗?从哪句话中你知道它不一样了?(鹅妈妈艰难地抬起了翅膀)。什么是“艰难”?你们把胳膊当翅膀,做一个艰难地抬起翅膀的动作。你把鹅妈妈的动作读得在困难点儿。鹅妈妈怎么了?它伤到了什么程度?还能陪孩子一起玩吗?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通过想象朗读、讨论,体会鹅妈妈对小鹅伟大而无私的爱。

  1、想象读文,体会鹅妈妈受伤时的神情和样子。

  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课文里描述的情景。预设:他用这样的语气来表现鹅妈妈受伤的样子,你觉得恰当吗?那该怎么读呢?这样读可以吗?为什么语调这样低沉?读得这样伤感?

  2、指好鹅妈妈的话“一切都很好,我的儿子。”

  教师质疑:人如果骨折了,会疼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如果是小孩动一下就会疼得直哭,甚至哭都会疼。多可怕呀。而鹅妈妈为什么只是轻轻地呻吟,还告诉儿子一切都好呢?鹅妈妈就是不想让孩子们替自己担心,就是想让他们无忧无虑,快乐地玩耍才把自己的痛苦掩饰起来是吗?板书“快乐”。

  体会:这时候让鹅妈妈感到最大幸福的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

  是啊,孩子们,对于妈妈来说,孩子的平安、快乐、健康、幸福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和幸福。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起了一个真实的故事。那是0年的一个秋天,有一个两岁半的孩子随父母一起到贵州旅游,他们来到一个游乐场,乘坐缆车观光,他们看到了最美丽的景色,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可是他们并不知道,一场灾难就要降来,当缆车行驶到100米高的时候,乘载缆车的缆绳突然断了,车里的人们随着缆车急速下降,人们争挣着,呼喊着,尖叫着,可是都无济于事,之后随着一声巨响,缆车全部掉下来了。当营救人员赶到时,眼前的一切让人惊呆了,在血肉模糊的尸体中,举着两双僵硬的手,在手心上就是那个两岁半的孩子,原来在缆车倒下来的时候,父母用双手举起了孩子,孩子也因此得救了,然而爸爸妈妈却离开了人间。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再联系我们刚刚读过的《鹅妈妈的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结束全课。

  板书设计:

  鹅妈妈的故事

  健康 安全 温暖 舒适 快乐

  鹅妈妈最大的幸福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4、通过读课文学习,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练习朗读和认字,读好问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导语:

  老师今天要请大家帮三个忙,你们愿意吗?

  1、认字

  第一个忙是,今天早上,老师收到太阳公公的许多小礼物,每个小礼物上都有一个精美的字,你们能帮老师把他认出来吗?要是认识,就大声读出来,不认识的话,就把小手高高的举起来。

  出示太阳生字卡,并把学生不认识的字帖在黑板上。

  这几个小太阳有的同学还不认识,没关系,待会你就会认识他们了。

  2、画尾巴

  第二个忙嘛,老师认识一个小朋友,他呀是一个粗心的小画家,我们一起帮帮他好吗?

  课件出示:《粗心的小画家》,学生帮助丁丁改画。

  第三个忙是,这些小动物们要比尾巴,你们能给他们做裁判吗?他们要比什么呢?

  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节内容。师读,问:裁判们请评一评吧!

  wěi ba bǐ

  仔细看看它们的尾巴一样吗?(板书:尾 巴)这节课我们就来比比它们的尾巴。(板书:比)

  领读课题,齐读课题:6.比尾巴。

  二、自读识字:

  1. 提出自学要求:看图轻声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想想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

  2. 各自轻声读儿歌。

  3. 检查生字的读音。

  shuí de cháng hǎo xiàng hóu zi sōng shǔ biǎn

  谁 的长 好 像 猴子 松 鼠 扁

  三、合作交流:

  1. 指名四位小朋友分节读儿歌。(正音)

  2. 讨论:这首儿歌告诉我们什么?

  过渡:这首儿歌告诉我们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这节课先来学习第一、二两节。

  四、品读领悟:

  (一)品读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句。

  出示黑板;谁的尾巴长?

  师述:这首儿歌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谁的尾巴长?问题后面的标点符号就叫问号。(齐说)读问句要注意声调向上扬。

  (领读两遍)

  理解:“谁的”,“谁的”还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哪一个)读这句话时要强调“谁的”。(圈出重音“谁”)还要强调“谁的尾巴”要连起来读。(划连线谁的尾巴)

  领读,指名读,齐读。

  2.指名读第二句。

  出示黑板:谁的尾巴短?

  提问:读时强调哪一个词?(圈出重音“谁”)哪几个词要连读?(划连线谁的尾巴)这句话还可以怎么问呢?

  3.指名读三句。

  出示黑板;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评议。

  强调注意“谁的尾巴”要连读,(划连线)“谁的”要强调。(圈出重音“谁”)

  引说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就是——

  4.小结过渡。

  第一小节提了三个问题,第二小节回答了这三个问题。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这两个问题怎样回答呢?要比一比才知道,大家比比看。

  (二)细读课文第二节:

  1. 放录像,教师比划。提问,猴子的尾巴,兔子的尾巴哪一个长,哪一个短呢?(对,长和短,比较就能看出来了)

  2. 第二节里哪两句话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出示黑板)

  3. 指导朗读理解o。

  ①“猴子的尾巴长”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老师问的时候强调“谁”,答的时候要强调哪一个词?(圈出重音“猴子”)老师问,学生答。还要注意哪几个词要连读?(划连线:猴子的尾巴)

  ②现在小朋友问,老师来回答,看老师回答得好不好?为什么?

  生:谁的尾巴长?师:猴子

  师述:对,我们回答问题一定要语句完整。(领说两遍:回答问题要完整)现在老师再来问,大家一起回答。

  ③“兔子的尾巴短”回答了第几个问题?读这句话时要强调哪个词?(圈出重音“兔子”)

  教师问,学生答,注意“兔子的尾巴”要连读。(划连线)女生问,男生答。

  第一小节先问了谁的尾巴长,后问了谁的尾巴短,第二小节就先答了——(引读),后答了——(引读)。

  师述:这就告诉我们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 答。(领说两遍: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

  ④看录像,如果老师把问的次序颠倒一下,怎样回答呢?老师问,指名学生答。

  ⑤放出牛、羊的录像,学习提问题,回答问题。注意先问的先答,后问的后答,回答问题要完整。

  ⑥第一小节里的第三个问题: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好像一把伞,是不是一把伞?书中怎么回答的?(出示黑板3)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是不是好像一把伞?大家看录像。

  ⑦放出录像,问:松鼠的尾巴什么样子?

  ⑧指导朗读第三句,圈出重音,划出连线。

  ⑨放出燕子的录像,提问:燕子的尾巴好像什么?用“好像”说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学会朗读疑问语气的句子。背诵课文。

  2、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动物,并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动物王国的'小动物可多了,今天,他们聚在一起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你们想去看看吗?但是,小动物们说要考考同学们,你们过关了,才让你们观看。

  第一关:生字关 (抽学生读、齐读)

  第二关:词语关 (开火车读)

  二、合作交流:

  1、同学们顺利过关了,你们知道小动物们要举行什么比赛吗?

  (贴“比尾巴”卡片,注意“巴”读轻声。)

  2、有哪些动物参加了这次比赛呢?一边听录音一边跟读。

  (学生读后交流,老师贴图。)

  说话练习:今天,来参加比赛的有( )、( )和()。

  3、“比尾巴”大赛的项目有哪些?

  自由练习读问句,指导认识问号。(指导读问句时,注意声音向上扬,读出疑问的语气。)

  自由读、指名读。

  4、“比尾巴”的结果如何?请同学们上讲台贴词语卡片。

  5、练读课文。老师读问句,学生回答,男女生对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配上动作)

  6、填空练习:

  猴子的尾巴() 兔子的尾巴() 松鼠的尾巴( )。

  公鸡的尾巴() 鸭子的尾巴() 孔雀的尾巴( )。

  7、师小结:课文以三问三答的形式出现。共有4节,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这些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不能伤害它们。

  三、拓展练习:

  1、瞧,又有几位朋友来找大家了,它们也想有一条漂亮的尾巴,你能帮帮它们吗?做练习:书85页读读画画。

  2、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小动物,它们的尾巴各不相同,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3、老师这里还有一首尾巴歌。

  尾巴歌

  老虎尾巴赛钢鞭,猴子尾巴打秋千,

  绵羊尾巴大布袋,松鼠尾巴降落伞,

  燕子尾巴剪春风,孔雀尾巴百花衫。

  (学生自由读,拍掌读。)

  四、巩固延伸:

  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小动物,你们可以从课外书中找资料,也可以上网或到动物园看看,收集动物尾巴的奥妙,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告诉家长、老师和同学。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写小课本剧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乐于表达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写课本剧的方法。

  教学难点:编排的合理性。

  教学准备:一个剧本

  教学过程

  自主设计

  一、朗读剧本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自己准备的'剧本。

  二、互相评议

  小组内互相评议,挑选出优秀作品。

  三、进行修改。

  小组内进行修改,要注意编排的合理性,编写剧本要想到什么?

  1、时间、地点、人物;

  2、编排故事情节;

  3、人物的台词;

  4、人物活动提示;

  四、选定剧本,进行练习

  分析人物,分配角色

  五、分组表演

  六、评价总结

  以投票的方式选出:“最佳表演小组”“最佳表演个人”。

  七、板书设计:4-表达——课本剧

  表情、动作、语言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28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赶海》教案11-24

语文试讲教案09-05

语文《荷花》教案09-24

语文教案11-22

语文教案11-22

语文教案11-22

语文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