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5-01-07 12:17:12 教案 我要投稿

(经典)实用的语文教案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经典)实用的语文教案8篇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地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去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自己来安排。

  二、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作记录。比如:去的时间、地点,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动,带什么器具等等。

  三、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得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做好发言交流准备。

  四、制定春游方案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小结: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得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二、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下来。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注意要仔细观察。

  三、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四、学生完成习作

  五、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改通顺,指出错别字及其病句、标点错误等;评优点,划出你认为的好词好句或者精彩语段;提建议,提出哪些内容需要具体或补充,哪些可简单或删除等等。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复习导入

  检查读词语卡中的词语,有选择听写词语。

  二、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交流后进行摘抄。我们在哪些课文 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三、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比一比,看谁背得多,背得快。

  四、宽带网

  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准备:四幅插图或投影片、拼音卡片、磁板、汉语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前边的鼻韵母同学们学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学习17课中的4个后鼻韵母,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学好。

  二、利用插图或投影出示图1

  1.回答问题,图上画的是什么?

  2.出示音节卡片sh1ny2ng,这个音节中的y2ng的韵母,就是我们要学的后鼻韵母ang,把ang的第二声变成第一声就是ang的发音。

  3.教师范读,同时板书ang,学生仿读,互相练习。

  “ang”的发音方法是:先发a,然后舌根抬起顶住软颚,使气流由鼻腔出来,发鼻音长尾巴-ng,就成ang的音。(ng:把舌根抬起,顶住软颚,阻住气流在口腔的通路、使气流从鼻腔出来,便发出ng的音。)

  学生反复练习反复读。

  4.提问:ang是哪几个字母组成的?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母的.。

  5.ang的四声练习,进行定调练习。

  6.指导书写,要注意字母在四线格的位置,3个字母之间空隙不要太大。

  三、出示图2

  学习鼻韵母eng,学习方法同上。要讲明的是:这个音节中的f鏽g的韵母,就是要学的鼻韵母eng。发音方法是:先发e,再发鼻音长尾巴—ng,就成eng的音。

  四、复习已学过的前两个后鼻韵母

  1.认读练习,领读、指读、轮读等方式。

  2.分析比较两个字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检查学习效果。教师念字母,看谁从卡片中快速找出来。

  五、出示图3。学习后鼻韵母ing

  先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只老鹰。)出示音节卡片l3oy9ng。指出y9ng这个音节中的韵母,就是要学的后鼻韵母ing。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它的发音方法是:先发i,再发鼻音长尾巴-ng,就是ing的音。

  在前面两个字母的学习基础上,让学生出记忆字形的方法,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母。

  “ing”的四声定调练习,指导抄写字母。

  六、出示图4。学习后鼻韵母“ong”

  学习方法同上。注意讲明:在发音时,把发o的口型摆对,将o音发准后,再发鼻音长尾巴-ng,就是ong的音。

  七、巩固练习

  1.认读字母卡片,开展小竞赛,看谁指得又快又准。还可以用学具进行反馈练习。

  2.用磁板进行字母组成练习。

  3.用投影片练习拼音。

  听一听,想一想,这些音节是什么?

  gāngdēngdngdīng

  fēngnnggongqíng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四个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①进行四声的定调练习。

  ②比较字形,找出特点,加深记忆。

  2.出示图3。图上画的是什么?(是一只老鹰)上节课学习了后鼻韵母ing。它是不能自成音节的。在给汉字注音时,在这个字

  母前再加一个声母y,就是这节课要学的一个整体认读音节ying。教师边讲边板书。

  1.教师范读,学生仿读。人人练读。

  2.练习ying的四声。(打乱顺序的定调练习)

  3.用ying的四个声调进行组词训练。

  4.指导书写,抄字头。

  二、让学生回忆三拼连读的发音要领

  声母轻短,介母快,后音响,三音相连猛一碰。

  1.出示拼读卡片。(投影)

  j—i—ong→jiongg—u—ang→guang

  q—i—ong→qiongk—u—ang→kuang

  x—i—ong→xiongh—u—ang→huang

  2.学生自己练读,同桌互相练习,单人读,齐读。

  过渡句:秋天的时候,天空格外晴朗。有很多人喜欢在这个季节里做什么呢?(放风筝。)请同学们看一幅图画。

  三、出示图5(投影或用书上的插图)

  1.回答问题:图上画的是什么?(小男孩放风筝。)

  2.出示拼音句子。

  3.学生读。单人读,领读,齐读。

  4.教师利用投影打出事先画好的四线格,在上面范写音节词,学生仿照进行抄写。

  四、指课文

  五、作业:从汉语拼音学具卡片中找出ang、eng、ing、ong四个后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并进行四声练习。

  第三课时

  教学准备:拼音卡片,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鼻韵母,鼻韵母在发音上比前面所学内容要难,你们掌握得怎么样?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比赛,看看谁最棒。

  (二)进入练习

  1.读一读。

  (出示拼音卡片)wēnwénwěnwèn,练习直呼。指名变换顺序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2.拼一拼,读一读。

  (出示拼音卡片)

  (1)自己拼读,对照插图检查。

  (2)有困难的同学可先看图后拼读。

  指名检查,对读得又快又准得同学给予表扬。

  重点指导:fānchuánhuángguā(三拼)

  qǘnzi(读中体会)

  3.比一比,记一记

  (出示拼音卡片)

  an—angen---engin---ingun---ün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辨形:anenin分别加上g变成angenging,由前鼻韵母变成后鼻韵母。un的u变成ü就组成ün。

  辨音:前鼻韵母变成后鼻韵母,前鼻韵母发音,用舌头抵住上牙床,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透出。后鼻韵母发音,舌根高抬,嘴微开,舌头往后面,舌尖抵住下牙床。

  (指名读,齐读)

  4.连一连,再涂色。

  (出示小黑板)

  AB

  màozihóng

  kàzihēi

  shōutàolǜ

  máoyīlán

  wéijīnhuáng

  xiézihóng

  (1)先拼读音节,拼正确就可以在课本上涂色,看谁涂得漂亮。

  (2)程度较高的同学增加难度,可以再加上第二项任务:涂上规定的颜色。

  (3)展示画。(看谁拼得快,画得好)

  (4)巩固音节词。(指名读,齐读)

  (三)拼一拼,读一读

  1.(出示生字卡片)注音。

  Tiānānménshūběnjīntiānmíngtiān

  天安门书本今天明天

  gōngrénjiěfangjǘnkànjiànshāncǘn

  工人解放军看见山村

  2练习拼读

  (1)自由拼读,要准确,可练直呼。

  (2)小组同学互拼,纠正错误。

  (3)(指名拼读,齐读)

  2.学习生字

  安本今工解军

  (指名读字、读词)

  (四)

  汉语拼音很重要,学习识字离不了,

  专心学习不能忘,争做学习好苗苗。

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圆圆的沙粒》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奇妙的海底世界”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采用对话的形式叙述了一颗圆圆的沙粒不被同伴们的议论所动摇,钻进蚌壳里,几十年后变成了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说明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实现美好的愿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从网上找来形色各异、美不胜收的各种珍珠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沙粒与珍珠的反差,帮助学生领会故事的寓意。这篇童话故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对白极富儿童情趣,特别适合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探究性、创造性阅读,我把朗读作为训练重点,通过有层次、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入情入境,领悟重点词 “真诚、坦然、议论纷纷、动摇”的意思。从而使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学生为文章中的情感、情境所吸引时,我适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思维,设计“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颗沙粒,你会怎么议论呀?”等发散性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领悟“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实现愿望。”的高尚品质,从而激励学生朝着目标,奋发前进的积极态度。 2、指导学生按分好的段落,领悟每段的内容,概括段意。 3、有感情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领悟“朝着预定目标、坚定不移的努力就能实现愿望。”的高尚品质, 2、有感情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课件(各种形状、色彩的珍珠,沙滩景,海浪声,)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描写珍珠的精彩词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反差,激趣导课: 1、同学们,在神奇的大海里,有一种美丽的珍宝。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配有音乐的各种形状、色彩的珍珠图片) 同学们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赞叹不已,你能选择一个恰当的词来形容形容它吗? 学生看了图片激动万分,纷纷用“熠熠闪光,光彩照人,光滑柔亮,绚丽夺目”等词来形容。 2、大海孕育了如此瑰丽的珍珠,真是令人叫绝,下面请同学们再来欣赏海边的另一景物——(课件出示沙滩图) 请你也用一个词来形容形容它。 充满期待的学生看了沙滩图后情绪一落千丈,教室一片唏嘘声,有的用“黯淡无光”,有的用“普普通通”,有的用“不起眼”来形容。 3、在晶莹璀璨的珍珠和黯淡无光的沙粒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同学们赶快翻开书,让我们来学习童话故事——《圆圆的沙粒》

  二、读悟结合,自主学文。 1、请学生开火车初读全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明段落起止帮助学生给课文划分段落。 3、学习第一部分(1~9自然段): (1)、划重点,迅速感悟。 默读第一部分,在文中找出写圆圆的沙粒的句子,并划下来。 请学生读一读划出的句子,你读明白了什么? 学生甲:我从“我要变成一颗珍珠,成为有用之材”,读懂了这颗圆圆的沙粒有美好远大的`理想。 学生乙:我从“一颗圆圆的沙粒十分真诚地向同伴们说”读明白了这颗圆圆的沙粒已经仔细地想好了,下定了决心要变成有用之材,不是随随便便说的。 学生丙:我从“圆圆的沙粒已经下定了决心,坦然地钻进蚌壳里”读明白了这颗沙粒不在乎别人的议论和嘲笑,已经拿定了主意。 学生丁:我从“圆圆的沙粒在蚌壳里听得清清楚楚”也不动摇,发现这颗圆圆的沙粒不在乎别人的风言风语,非常坚定。 (2)、读全段,整体体验。 *自由读,读中悟:找出你最喜欢读的句子,入情入境的读一读。 (想象当时的场景,有感情的练习朗读,还可以带上表情、配上动作表演读) *你为什么这样读? *小组交流评议,推荐朗读的恰如其境的同学参加全班分角色赛读。 *推荐出的学生分角色读,推荐出的同一角色赛读。 (在分角色赛读、评议过程中相机点播学生对“异想天开”,“议论纷纷”等词意的领悟。)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颗沙粒,你会怎么议论呀? (3)、这段讲什么? 4、学习第二部分(10~13自然段): (1)、播放浪花轻轻拍打海滩的声音,教师抒情、缓慢地引述:圆圆的沙粒怀着美丽的憧憬静静的呆在蚌壳里,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到,就这样(引读)“时光伴着……” 学生衔接读完第二部分。 (2)、这段讲什么? (3)、这部分的“……”独立成段,它省略了什么?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圆圆的沙粒在想什么,做什么? 5、学习第三部分(14~18自然段): (1)、在蚌壳里孤独度日的沙粒最终变成珍珠了吗?(齐答)这颗珍珠美吗?你从哪里知道的?赶快在课文里找找。(默读) 学生甲:我从“珠光闪闪”知道这颗珍珠非常美。 学生乙:我从采珍珠的姑娘惊喜的高声赞美知道的,采珍珠的姑娘见过很多很多美丽的珍珠,一般的珍珠她都不稀罕了,她能惊喜的叫道“多么美丽的珍珠啊!”那肯定是她从来没见过的最美的珍珠! 学生丙:我从沙粒们看见奇异的光彩,不敢相信那就是圆圆的沙粒变成的,知道这颗珍珠美的惊人! (2)、创设情境,课件出示一棵硕大无比,璀璨夺目的珍珠图片。 请你读吧,通过他们各自的口气读出珍珠的美来! (3)、这段讲什么?

  三、演绎课文,深化体验。 请你们来当演员和小导演,把这个童话故事排成课本剧演一演,好吗? 四、感悟寓意,拓展思维: 1、从这颗圆圆的沙粒的奇妙的经历中,你懂得了什么? 2、你还知道和这篇课文类似的童话、成语或故事吗? 你的经历中有没有类似情况,你是怎么做的? ——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定不移的去努力,美好的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五、回顾全文,质疑。 在这篇文章中,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自主选择,弹性作业: 1、查找珍珠形成的有关资料。 2、选做:续编故事。 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圆圆的沙粒 坚 定 不 移 珍珠 有用之才 珠光闪闪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主题:

  阅读课

  所属学科:

  语文

  适于年级:

  一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出版社S版)

  建议学时数:2学时

  【内容简析】

  这是一首短小优美的诗歌。全文只有三句话,第一句写山、水、鸟;第二句写树、草、花;第三句写苗、田、春风春雨。诗画相配,内容生动,更富有想象力,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趣味,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感受到春天大自然的美丽

  【设计理念】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读书,着力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读中成诵,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鸣、声”等六个生字,会写“叫、苗”等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正确认读“会认”的字和正确书写“会写”的字。

  难点:从诵读中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1?看图说话。

  屏幕显示: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和风细雨的春景。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吗?(也可看图说话)

  2?引入课题。

  这么美丽的景色是什么季节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山青青》。

  3?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吗??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生字词,多读几次。如果遇到不会读的字也可以用笔画出来,然后虚心地向同学请教或者请拼音朋友帮忙,再多读几次

  2?同桌互相认读画出来的词语,认真听对方读,互相纠正错音

  3?指名读生字词。齐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4?再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四人一小组,每人读一遍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6?指名读全文;评读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朗读课文,你想怎么样读就怎么样读,想读多少遍就读多少遍。边读边标出课文一共有多少句话

  2?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3?你觉得哪些景物最美?请你先挑选你喜欢的这一句话认真、反复地读一读,直到能把这一句话美美地读出来为止

  4?指名读、评读

  5?听录音读,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6?再听录音,播放课件

  7?把课文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

  8?配乐诵读课文

  9?指导背诵课文

  10?你能用你的画笔把你读到和想到的春天美景画出来吗??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读了课文,你想说什么?现在,你想用自己的什么方式来赞美一下美丽的春天?(可以唱一支赞美春天的歌;可以朗诵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可以说几句赞美春天的'话……)

  2?认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小朋友们读了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再放课件,边看边感受春天的美丽。看到这么美的春天,你能不能美美地把课文背出来?

  二、学习生字

  1?屏幕显示生字词,拍着手掌有节奏齐读

  2?去掉拼音读生字词,开火车读

  3?自由认读生字,想想:你最快记住了哪些字?你是怎么样记住它的??

  4?你能用哪个字来组词或说一句话??

  5?观察这几个要求写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6?看老师在田字格中示范写字,边听老师念笔顺边书空。注意看清楚难写的地方,再自己动笔写

  7?同桌互相交换欣赏所写的字,说说别人写的字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还有哪些地方你可以做小老师指出它的缺点

  8?老师检评

  三、布置作业

  1?把你喜欢的词语写进你的词语花篮里

  2?回家把课文美美地背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教案 篇5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重难点:

  结合语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感情变化。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说,有朋友自远方来,难道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写的就是朋友间的故事。

  2、揭示课题:20、她是我的朋友

  3、你知道课题中的“她”指的是谁?“我”又指的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弄清文中的主要人物。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圈出生字和词语。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

  (1)她:小姑娘(小伙伴) 我:阮恒 指点“恒”的读音。

  (2)课文主要讲的是小男孩阮恒为了挽救小伙伴的生命,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

  (3)检查词语:

  医院 消息 确认 输血 迫在眉睫 血型 是否 掩盖 啜泣 拳头 竭力 制止 轻柔 周围

  三、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A、想想阮恒献血的经过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5~11)画出描写他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作标记。

  B、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欢的记号标出。

  2、交流:

  A、课文中5—11自然段讲的是阮恒献血的经过。请你读出描写他献血时神态、动作的语句。

  B、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请读一读,再说说你觉得它为什么感人。

  C、分别指名读读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这篇课文是写事的文章,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这篇课文分段。

  4、朗读课文

  四、讲读课文第一部分 (1~4)

  1、指名读课文,思考:阮恒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输血的?请用三角形标出关键的词语。并画出有关的重点句。

  2、出示:

  A、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姑娘伤得最严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B、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

  C、一位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人愿意献血。

  3、交流:

  A、“迫”的部首是( ),再查( )几画,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 逼迫;b 急促;c 接近 “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应为( )。

  B、小姑娘急需输血的这种情况还可用哪些成语来形容呢?

  C、指导朗读。

  4、小结

  阮恒正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主动献血的。他是怎样献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样的品质?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能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下面老师就来检查一下。

  A、出示生字词。

  B、昨天我们又学了课文的第一部分,这部分讲了什么?

  2、小姑娘生命危在旦夕,输血迫在眉捷,这时阮恒举起了颤抖的小手,阮恒是怎样献血的呢?他为什么要主动献血给那个小姑娘?这就是这一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

  A、一阵沉默之后,阮恒是怎样举起小手的?请划出有关的动词。想想通过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B、课文从哪一小节开始真正写阮恒献血的?他开时表现怎样?划出有关的语句。

  C、献血时,阮恒为什么不停地哭?请找出这样的句子,用三角划出表示“哭”的意思的词。

  2、以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

  3、全班交流:

  A、出示: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B、出示:抽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C、出示: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抓住情感的变化来体会人物紧张、痛苦的复杂内心。〕

  4、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层次。

  5、对照插图,复述内容。

  6、小结。这一段真切地写了阮恒输血时的动作、神情以及小作者的感情变化。

  三、讲读课文第三部分:

  1、阮恒为什么哭得很伤心?他为什么要献血给那个小姑娘?自由读课文第三部分。

  2、交流。

  3、你从这是个怎样的孩子吗?注意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

  四、结标、质疑:

  五、对照插图,想象说话。要求:认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画上各个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他们的心情怎样。〔可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重点说。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学习“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

  4、体会课文中主人公讲文明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积累10个词语。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学习“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

  教学难点

  学习“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两个关于做人的故事。

  直接出示课题“18、做人的故事”

  齐读课题。

  2、这两个故事的名称分别是什么?(检查预习情况)

  (1)为什么要说“谢谢”

  (2)面对小夜莺感到羞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尤其是主人公的名字。

  (2)读通句子,不读破句。

  (3)想一想,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学生交流: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爷孙。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分别叫奥莉娅和莉达的小姑娘。

  学习生字:莉(形声字,组词:茉莉花。提醒:人名不能作为组词的内容出现)

  3、完成填空:

  谁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呢?你可以老师给的提醒,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故事一:爷爷和孩子口干舌燥,这时,()的河水()地流动。他们喝了起来。爷爷喝完后对小河说()。又告诉小男孩,( )喝了水是不说谢谢的,而( )是需要这个词的。

  故事二:奥莉娅把吃剩的东西( ),而莉达把吃剩的东西(),因为她当着( )。

  指名汇报。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为了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意思,让我们一个一个地来细细品味。

  故事一:

  1.出示故事的题目:为什么要说“谢谢”,质疑:

  看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考考大家?(谁说“谢谢”?做了什么事后说“谢谢”?)

  2.学习描写小河的句子:

  因为天气炎热,所以爷爷和小男孩来到小河边喝水。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河呢?请你划一划描写河水的句子。

  出示:清凉的河水缓缓地流动,发出轻轻地潺潺声。

  理解词语:缓缓、潺潺(翘舌音)

  3.理解小男孩的话。

  爷爷喝了这么清的河水后对小河说谢谢!小男孩听了,他笑了起来。

  出示:

  “您为什么要对小河说‘谢谢’?”他问爷爷,“要知道,小河不是活人,它听不到您的话,也不会接受您的感谢。”

  (1)指名读。找找提示语。说说如何读好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

  (2)自由感悟。交流朗读。合作读。体会小男孩此刻的心理活动。

  4.理解爷爷的话。

  (1)读爷爷的话,想:人与狼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人要说谢谢呢?

  (2)平时你在什么情况下也说“谢谢”的?

  5.听了爷爷的.话后,小男孩沉思

  起来,他会想些什么?(人应该讲礼貌,也可以说人懂得感恩。)

  6.你想对小男孩说些什么?

  故事二:

  1.出示题目:面对小夜莺感到羞愧

  师述:有这样一个画面,两个小姑娘走了一段令人疲倦的路程后,坐在地上边听夜鹰唱歌,边吃东西,吃完东西后,他们各自怎么做的?用“ ”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后出示句子。

  学习生字:

  剩:给乘加个部首。

  撕:做个撕的动作。

  指导朗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体会两个小女孩说话时的语气。

  3.你能说说她们不同做法的原因吗?奥莉娅把垃圾扔进灌木丛是因为——,而莉达则是觉得——

  奥莉娅——谁也看不见。

  莉达——当着夜莺的面感到羞愧。

  4.想想:莉达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中间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为什么当着夜莺的面羞愧?(人要讲卫生。)

  5.齐读第二个故事。想想你喜欢谁?为什么?

  四、拓展:

  1、锻炼口头表达:你还知道哪些做人的道理呢?

  2、锻炼阅读能力:朗读《做人的故事》中的另一个小故事。

  五、课文:

  受人帮助应适时表达谢意,而注意公共场所的卫生应该是人的一种自觉的行为,不能因为“谁也看不见”,就忘记做人的原则。这两则故事教会我们两个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描写和抄写本。

  2、熟读课文。

  3、和身边的同学演一演这两个故事。

  4、你能把你知道的做人的道理编成一个故事吗?试着写下来。

  板书设计

  18做人的道理

  讲礼貌

  讲卫生

  教学反思

  课文中的两个小故事浅显易懂,学生只需多读几遍就能理解意思,得出结论。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质疑,自己解答。虽然有些孩子问的问题比较幼稚简单,但学生之间的问与答的互动活动,使得课堂活力四射,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在这样的课堂中,作为老师的我说的话还是多了点,也许是心中对学生的不信任造成的吧。以后,我要多放手,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这个舞台展示出更多元化的个性。

语文教案 篇7

  培养目标

  1、辅导学生准确认识14个生字,正确书写8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的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读生字,朗读课文,感受的自然的情感,理解冬爷爷的画是怎样画出来的。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件,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漫天飞舞的雪花,蓝天映衬下的雾松,粉妆玉砌的景物,玻璃窗上丰富多彩的冰花,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冬爷爷的画。

  1、板书课题,引导质疑,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

  2、归纳问题:冬爷爷的画是什么样子?冬爷爷画了哪些画?冬爷爷是怎样画的?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然段,并在文中圈出本课要求认读和掌握的`生字。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识字。

  3、出示识字卡片,进行认读练习。

  4、同桌互相认读,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5、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大自然的美。

  1、找出最喜欢的一段话,反复练习朗读,直至读通顺,流畅为止。

  2、同桌互相朗读课文,并进行互相。

  3、出示四个问题,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问题。以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合作解决问题。

  4、合作探究:

  (1)玻璃窗上的画如此漂亮,你们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冬爷爷才会画画?

  (2)在读中寻求答案。

  (3)讨论交流。

  5、师生共同交流。冰花形成过程:水蒸汽遇冷凝结成冰花。

  6、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7、用不同的形式练习朗读。

  8、用自己的话赞一赞冬爷爷。

  第二课时

  一、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互相。

  二、冬爷爷的画在什么时候出现,在什么时候消失?

  三、冬爷爷还为我们送来了什么礼物?你是怎样发现的?

  四、开火车认读生字。

  五、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得端正、美观。

  (2)重点指导:冒、床、图。

  (3)学生书写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同桌互相评一评,议一议,哪个字写得漂亮?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种笔画。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大城市里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体会祖国现代化建设生日新月异的成就。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资源链接:

  读《同步阅读》有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南京市政建设录像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大城市里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韵文。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老师领着大家去看看南京。 [播放]南京市政建设录像

  △ 小朋友,认识录像中的这些地方吗?谁去过?你什么时候去的?到了这些地方有什么感受?小朋友感觉我们南京很漂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6。

  二、初读韵文

  我的十分钟

  1、自己拿起书来,认真地把课文读一读,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两遍

  2、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字音。

  3、[出示] 韵文

  △ 有没有什么字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学生提醒,小老师带读。

  ▲指名读,正音。

  ▲开火车读,借助汉语拼音将韵文读通读顺,掌握字音。

  三、看图学字、学词

  1、[出示] 投影

  △ (师分别指着喷泉、雕塑、音乐厅、花坛、草坪、林阴道)告诉老师,这些是什么呀?

  [出示] 喷泉 雕塑 音乐厅

  花坛 草坪 林阴道(加拼音)

  ▲指名读,读准字音。

  △ 你最喜欢哪一处建筑?可以说给我们听听吗?能把它用很优美的语调读出来吗?

  ▲指导朗读、背诵。

  2、[出示] 投影

  △ (师分别指着大厦、电梯、停车场)你认识这些设施吗?

  [出示] 大厦 电梯 停车场(加拼音)

  ▲指名读,读准字音。

  △ 谁来说说,你们用过这些设施吗?用过的小朋友说说,你觉得它们用处大吗?

  ▲是的,这些都城市中的公用设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指导朗读、背诵。

  3、[出示] 投影

  △ 出了刚才我们提到的,你还发现了什么?

  [出示] 轿车 地铁 立交桥(加拼音)

  ▲指导朗读、背诵。

  4、熟读韵文。

  ▲我们小朋友要像看电影一样,一边读一边想,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一起来把课文读一读。四人小组读,指名读。

  ▲我们不光要读正确,读通顺,而且语气要轻缓,速度要适中。

  ▲指导朗读、背诵。

  自主练习

  5、课外延伸:

  △ 除了书上介绍的,你们了解或者去过哪些地方,看到过哪些建筑设施,使用过哪些交通工具?

  四、指导书写

  “林”:

▲结构:左右结构。

  ▲偏旁:“木字旁”,左边“木”作偏旁时,要把“捺”改为“点”。

  ▲组词:树林 丛林 森林

  ▲师范写,生描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韵文。2、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汉字。

  一、复习导入

  我的十分钟

  [出示] 喷泉 轿车 音乐厅 林阴道 立交桥(不加拼音)

  ▲复习字词,开火车读,正音。

  2、[出示] 韵文 指导朗读、背诵。

  二、指导书写

  1、“泉”:▲结构:上下结构。

  ▲偏旁:“白字头”。

  ▲指导:下面的“水”的第二笔是“横撇”。

  ▲组词:泉水 山泉 清泉

  ▲师范写,生描红。

  2、“厅”:▲结构:半包围结构。

  ▲偏旁:“厂字旁”。

  ▲指导:第二笔要写得长一些。

  ▲组词:大厅 客厅 音乐厅

  ▲师范写,生描红。

  3、“阴”:▲结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偏旁:“耳刀旁”,注意第一笔是“横撇弯钩”。

  ▲组词:阴天 阴沉 林阴道

  ▲师范写,生描红。

  4、“车”:▲结构:独体字。

  ▲指导:第二笔是“撇折”,最后一笔“竖”。

  ▲组词:火车 轿车 车站 车票 车轮

  ▲师范写,生描红。

  5、“交”:▲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交通 交警 公交 交货 立交桥

  ▲师范写,生描红。

  6、完成《习字册》。

  自主练习

  字的组成

  泉( — ) 林( — )

  三、作业设计

  1、选择正确的读音

  厅(tin ting) 林(lin ling)

  阴(in ing) 交(a ia)

  2、写笔顺

  阴:

  车:

  板书设计:

  识字 6

  智慧瞬间:

  5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28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赶海》教案11-24

语文试讲教案09-05

语文《荷花》教案09-24

语文教案11-22

语文教案11-22

语文教案11-22

语文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