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坐井观天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坐井观天,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坐井观天1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中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并用“一……就”造句。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的能力。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区分形近字。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坐井观天的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图画的意思,初步感知这个成语的意思,然后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 课《坐井观天》,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标上生字的字音,多读几遍。
2、在小组内读课文,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好自然段序号,小组长检查是否正确。
3、指名读课文,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认识生字:
1、教师用投影列出生字,分小组读一读,比一比:谁读的最正确。
2、观看投影片,说一说下面的生字哪里容易写错?
“沿” (第五笔是横折弯,没有钩)
“弄” 上下结构,上面是个“王”,下面是:横、撇、竖。
“错” 左右结构,左边是:金字旁,右边是: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
“渴”与“喝”怎样区分? (“渴”需要水,所以左边是三点水;“喝”要用嘴,所以左边是口字旁)
3、自己读一读词语,然后教师指读:
井沿 回答 口渴 喝水 别说 弄错
4、结合书上的图指一指,说说“井沿”指的是哪?(井的边)
(三)、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1、自由读课文(2——3遍)
2、同桌按自然段读课文,互查字音。
3、教师指名读,比一比,谁读的正确、流利。
(四)、用“一……就”造句:
1、读句子,想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共同点?
投影片: 我一抬头就看见天。
爸爸一起床就去跑步。
共同点:都用上了“一……就”的句式,表示一有前边的动作出现,必然就会有后边的行为。
2、自己用“一……就”说句子,互评互改。
(五)、指导生字书写。
1、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占格情况。
2、练习描字。
3、在生字本上抄写字头,教师进行评价。
三、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语文教案:坐井观天2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坐井观天》位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第三篇,上承《捞月亮》、《狐狸和乌鸦》下跟《小马过河》。它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
〖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⑴
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学生模仿动作,理解词意;⑵
做实验,体验观天。学生用纸圈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揭示寓意;⑶
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体会小鸟见多识广;⑷
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说教法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引导自由阅读,自由表达,打好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说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四、说练习
积累和运用是新课标强调的又一重要内容,在这个环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精心设计练习,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⑴
学生听老师范读,听学生朗读,在听中感悟语言;⑵
动画演示小鸟漫游各地后,让学生练说,抓重点词让学生练说,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练说;⑶
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比赛读、引读等形式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⑷
布置学习课后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延伸课文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说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可安排两个课时完成。下面具体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
1、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到事物谈起,说自己认为天有多大,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2、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借助图片动画弄懂落、井沿,在简笔画中贴图找青蛙与小鸟的位置。
3、指导朗读,启发想象。重点引导体会问号和感叹号的语句所表达的不同语气,从小鸟漫游的画面想象走过的地方,领悟出小鸟眼界宽,看得多,见识多。
4、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⑴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课文;
⑵通过卷纸筒观天,懂得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5、总结学法,引导自学。检查效果,完成练习。
6、角色表演。假设情境,创造思维,练说:青蛙跳出井口的情境。
7、归纳总结,提示寓意。
六、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简笔画和图片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提示寓言,板书如下:
坐井观天
天无边无际
看得多
见得多
天井口大
看得少
见得少
语文教案:坐井观天3
一、看图、导入
1、出示图片:(1)图上都有什么?
(2)指出"井沿、井壁、井底、井口"的位置。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问:观是什么意思?
那是什么意思?
那坐在井里看天,天是什么样的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全文。要求:看汉字读,不会的字看拼音。标出全文共几个自然段,圈出田字格里的生字。
2、有感情的再读一遍课文。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3、回答问题
三、朗读课文2—7段
1、指名读,要求正确流利。
2、自己挑一段最喜欢的读给同桌听。(评价方法:如果觉得同桌读的好,就伸出大拇指或者微笑点头)
3、质疑(无边无际、)
四、细读
1、第一次对话
⑴分男女声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⑵读了小鸟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小鸟飞的`很远)
⑶全班情境表演(出示相关图像),体会小鸟飞的远:小鸟飞呀,飞呀,飞过山川;飞过河流;飞过田野它口渴了,落到了井沿上。(板书:井底、井沿)
⑷自己读第一次对话,读出小鸟飞的远。
2、第二次对话
⑴指名读,注意语气
⑵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争论呢?(天的大小)他们是怎么认为的呢?(板书:只有井口那么大、无边无际)
⑶出示句子:朋友,别说大话!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①把"说大话"换个词,意思不变(吹牛皮、撒谎)然后读一读。
②理解"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a让学生用纸筒当井看天,体会青蛙的话,知道是因为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
b朗读并加手势,加深理解。
⑷①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无边无际"。(没有边,很大)
②指名读,读出天的大
③联系生活,选词填空
教室海洋麦田沙漠
()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⑸朗读第二次对话,加动作,注意争论的语气。
3、第三次对话
⑴分组读
⑵它们为什么都笑了?引导学生想象青蛙,小鸟是怎么想的。
五、体会寓意
1、分角色朗读、听音乐朗读,用自己的掌声给朗读的同学打分。
2、假如你是青蛙,跳出井口,你会看见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练一练)
3、带头饰表演。
4、假如青蛙上天,小鸟下井,那么会说些什么?
5、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先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各小组相互补充)
六、总结全文
指名看板书总结,不完整的地方其他同学补充。
七、作业
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讲这则寓言,表演一下。
看看其他的书,像《成语词典》开阔眼界。
语文教案:坐井观天4
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讲的是一只小鸟和一只一直住在井底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是大还是小的故事。告诉我们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自己已有经验的局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否则就会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却自以为是。课文共七个自然段,一至三段讲小鸟落在井沿上,青蛙问他从哪儿来,小鸟说他从一百多里外的天上来。四至七段讲青蛙和小鸟因天的大小发生争论,青蛙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小鸟请他跳出井口看一看。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知道故事说明的道理,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种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我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在教学中,我以读为本,读中讨论交流、读中帮忙找原因、读中实验,从而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读中悟,悟中读,用他们自己的独特方式去体验感悟文章寓意所在,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个道理。
预设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3、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初步理解寓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坐井观天》板书:13、坐井观天
2、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你们读了这个题目,读懂了什么?(观—看)
3、那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要求: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在文中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并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记住它的样子;看到喜欢的词语、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看谁把课文读得最正确、通顺。
2、再读课文,思考刚才的问题,想想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
A指名带音节读生字。
B指名不带音节读生字。
C说说记忆的好办法。
D给这些生字宝宝找找朋友。
(2)这篇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小鸟和青蛙争论天到底有多大。)
板书小鸟青蛙天有多大?(田字格中范写,记住“蛙”,学生练写。)
过渡: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怎么会和小鸟发生争论呢?请小朋友找一找,是怎么回事。
三、学习第1小节
1、指名读:明白了什么?请你边说边在图上指一指给同桌看。(结合插图理解“井沿”,并拓展“沿”,比如桌沿、边沿等)
2、请你边读边找青蛙和小鸟的动作。看谁圈得最快!(板书:坐落)引导体会“落”。
3、引导:是啊,你看,第一段就是要告诉你青蛙和小鸟的位置不同,看谁能把这个消息准确地告诉同桌。互相读一读,对对话。
过渡:我们来看看坐在井底的青蛙和停在井沿上的小鸟是怎么对话的?
四、学习第一次对话
1、自由读,找找他们对了几次话,用不同的标记划出他们的话。
2、学习第一次对话。
(1)请两个小朋友读读2、3小节。
(2)你知道了什么?(“一百多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说明天无边无际,大得很;“渴”方法同上)谁试试读读这句话,读出天很大很大的感觉。
(3)当时青蛙觉得怎么样,表情怎么样?谁来当青蛙也奇怪地问问小鸟呢?
(4)同桌对话
过渡语:小朋友们都知道了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到底有多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五、写字指导
1、出示:信、沿、抬、际、错、蛙(已写过)
2、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左右结构)该注意什么呢?
3、写字。每个字写1个或2个。
4、评议,指导
板书:
13、坐井观天
小鸟落
天有多大?
青蛙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引读1-3节
2、语境复习生字词:青蛙坐在(),小鸟在()的天上飞,它落在()上,青蛙()看见了小鸟,它们争论了起来。
3、过渡:他们为了什么争论起来呢?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4、5小节
1、青蛙和小鸟各有各的看法。说说,有哪两个不同的看法?(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板书)
2、是啊,可是,青蛙却认为小鸟说的.这些话都是大话。(出示课件)你知道什么是大话吗?
3、是啊,他们看法不同,争论起来肯定很激烈是吧?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读青蛙说的话,一个读小鸟说的话,你们也试着争论一下!(出示课件)
4、请两位小朋友读,一个当小鸟,一个当青蛙,大家听听他俩的争论。
5、学生评议,谁读得好?说说你的理由。
6、全班小朋友来学习青蛙和小鸟争论一下天有多大。注意,男生读青蛙的话,女生读小鸟的话。这次看哪边读得好。
三、感悟找原因(学习6、7小节)
(一)给小鸟找原因
1、这回,我们更清楚了它们在争论天到底有多大。那你认为谁的看法是对的?(小鸟)
2、小鸟对了,那青蛙的看法肯定是——错的。青蛙为什么会说错呢?小鸟为什么会说对呢?我们一起来帮小鸟和青蛙找找原因。先请小朋友读读小鸟说的话,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小鸟为什么会说对!
3、谁来帮小鸟找找说对的原因?根据小朋友的看法,老师总结一下,小鸟说的对是因为它飞的地方多,见多识广。诶,它都见过什么呢?请你看看(出示课件)
4、小鸟都飞过哪些地方,见到了什么?
5、学生反馈
6、小结:是啊,小鸟飞过了这么多地方,都不知道天的边在哪里,这就是——无边无际。(拓展说话,还有什么也是无边无际的?)
(二)给青蛙找找毛病
1、那青蛙为什么错了呢?请小朋友看看图,也可以做做实验,再读读青蛙说的话,想想它的话错在哪?做实验,把书卷成筒看看天……(出示课件)
2、老师从你们的话里知道了,坐在井底的青蛙被井壁挡住了视线。你还能从青蛙说话的表情和他的话里,再帮青蛙找一找它还有什么错吗?
3、小朋友们真聪明。从你们这儿,小青蛙就知道了,它因为生活的范围小,看到的东西少,见识就少,又不相信别人,自以为是,连天有多大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弄错了。
(三)帮青蛙治病
1、青蛙这么孤陋寡闻,什么都不知道,你能当当医生,帮青蛙治治病吗?你可以给它开个药方,或者给它提提增长见识的建议好吗?
2、你瞧,小鸟带着小青蛙去环游世界了,哇,小青蛙都看到了什么?它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呀!会对小鸟说些什么?
四、感悟再读
1、同桌小朋友再读读,一个当见多识广的小鸟,一个当见识少又自以为是的小青蛙。这回你一定能读得更好!
2、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对读)。
3、上节课,老师讲过,这是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除了告诉我们青蛙作在井里看天之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小朋友再动动脑筋,想想坐井观天这个成语要批评有什么错误的人呢?
4、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老师希望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用眼睛去看,多用耳朵去听,多用心去感受,并且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你将会成为见多识广的人,可千万别像青蛙那样坐井观天呀!
五、写字
1、出示:(还、答)注意什么?练写、同桌互评
2、出示:小鸟青蛙朋友坐井观天
看见井沿抬头无边无际
4、学生抄写,同桌互相检查、订正。
板书:13、坐井观天
√小鸟无边无际见多识广
×青蛙只有井口大自以为是
语文教案:坐井观天5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谜语:大眼睛,宽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
2、质疑课题。(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二、整体感知,多样识字。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
小朋友们,下面大家就自己读读这个小故事。(鼓励学生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可以拼读拼音、查字典、问老师、问小朋友……)
(在刚刚打开课本的时候,我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着读课文,争取读正确。具体要求是不认识的字可以读拼音,可以问前后桌的同学,可以查字典,生字要多读几遍。)
2、同桌读。
同桌两个互相读课文上的生字,要相互交流一下识字方法,再多读几遍。
3、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随机评价。
小朋友们刚才读得非常专心!哪位小朋友能勇敢地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
(二)多样识字。
1、带拼音读生字。
通过刚才的朗读,大家现在一定能准确叫出生字宝宝的名字了吧!瞧,他们正向我们招手呢!谁先来?(点击课件:带拼音读生字)如果小朋友读对了,我们就跟着读一遍。
2、去掉拼音,自读生字。
这次,摘掉了拼音帽子,你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点击课件:去掉拼音读生字)自己读读看。谁会读?
3、交流识字方法。
大家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生交流:通过观察插图,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用熟字加偏旁认识了‘际、观’;际和观字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忆……)看来大家掌握的识记生字的方法还真不少,真是些细心的好孩子!
4、魔方游戏巩固词语。
老师快速旋转魔方,学生抢读魔方上的词语,看看谁读得又对多快。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认识了生字,我们再来读课文一定会有新的收获。现在,请小朋友们认真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
A、学生交流:课文写了小鸟和青蛙争论天的大小的事。(引导学生明确小鸟与青蛙所处的位置,在黑板上用简笔画表示出来。)
B、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板画:一口井,引导学生明白青蛙与小鸟的的位置。直观地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这样学生既巩固了字音,又理解了字义。)
C、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共进行了几次谈话?(三次)
第一次对话:(课件出示)
小朋友们请看插图,读读青蛙与小鸟的对话。(师适时点评:青蛙应读出问的语气,小鸟应该读出又累又渴的感觉)
过渡:青蛙对小鸟的回答赞同吗?来,我们一起读读他们的第二次对话。
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
1、小朋友们,从他们的第二次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相机知道理解“大话、无边无际”。——大话是什么话?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
2、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
第三次对话:(课件出示)
1、请小朋友们读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
2、哪位小朋友来读读青蛙的话?
交流:“天天”是什么意思?(每天)
3、青蛙和小鸟对话时,他为什么笑呢?(青蛙坚信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读出青蛙的自信,谁愿意试试?展示朗读。
4、我们再来听听小鸟的回答。最后小鸟是怎么做的?读读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而诚恳的语气。
过渡:刚才,我们读了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了解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观点。谁来评价一下故事中的青蛙与小鸟?(生交流,通过交流理解故事中蕴涵的道理:我们要向小鸟学习,看问题、认识事物,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更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四、写字教学。
1、出示要写的生字,读一读,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信、抬、蛙”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答”上下结构 。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写,注意书写姿势。
五、拓展。
想想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语文教案:坐井观天】相关文章:
坐井观天语文教案12-26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1-05
语文教案坐井观天10-18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优秀教案08-18
语文教案:坐井观天15篇11-14
二年级语文上册坐井观天教案02-20
二年级上册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9-11
《坐井观天》说课稿07-07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2-06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