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语文教案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3.搜集关于“一?二八”的资料,了解人们当时的苦难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卖报歌》的创作过程,体会聂耳对小女孩的同情与爱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指名唱《卖报歌》。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首歌的创作过程。
二、讲授新课
1.请大家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天气的句子。
1933年冬天的一个下午,天上飘着雪花,刺骨的寒风在上海的街头盘旋,吹在脸上,像针扎似的。
把寒风吹在脸上的感觉比作针扎感受,说明天气极端的寒冷。
2.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现在我们一般躲在家里,等天气好了再出来。可是在当时人们为什么还要出来呢?“霞飞路、吕班路口仍是熙熙攘攘,汽车的喇叭声、小商贩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人们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来挣钱,否则就得冻死、饿死。
3.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姑娘的句子。
循着这稚嫩的因寒冷而发颤的声音望去,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正站在路边,摇动着手中的报纸叫卖着,但很少有人买。小姑娘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旧衣裳,椭圆形的小脸蛋儿被寒风吹得通红,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倒是十分有神。
4.讨论小姑娘问什么在这么冷的天气卖报?
家被炸平了,全家人只得到处流浪。父亲又有病,全家人生活没有着落,小毛头才不得不出来卖报。
5.天气这么寒冷,小毛头为了生活仍然要出来卖报。聂耳了解了小毛头的遭遇,非常同情,那么他是怎么帮助小毛头的?
(1)给了小毛头一点儿钱,但自己并不宽裕。
(2)给小毛头写首歌,让她边卖报边唱,可以多卖些,多挣些钱。
(3)一字一句教小毛头唱。
三、课堂练习
学生说说《卖报歌》诞生的过程。
四、本课小结
我们得感激大音乐家聂耳,正因为他对小毛头的同情和爱护,才有这首优美悦耳的歌。这首歌也让我们体会旧社会的苦难生活,我们应该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五、课下作业
从小毛头的苦难生活中,你有什么体会?结合生活实际说说。
语文教案 篇2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认“寓”等10个字生,会写“守”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两个寓言故事。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言,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道理或教训,“遇”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二、教学《揠苗助长》
1、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2、按“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3、听录音范读,要求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细读课文。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
(3)同桌互教互学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5、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
(2)a、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b、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
(1)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有长高时,他心情怎样?画出种田人的心情有关的词,理解:巴望、焦急,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2)种田人在这种情况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及禾苗死后,十分失望的心理。
(3)寓言给你什么启示?学生结合实际读读。
(4)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朋友、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他实现自己的愿望?(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课堂小结:
你学了这篇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1、谈话导入,明确教学目的。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言《守株待兔》说明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
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2、揭示课题。
3、录音范读,边所边标出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理解寓言。
1、学习1、2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呢?
(2)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么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文中有关句子读读。
出示生字“窜”“撞”,理解:窜——乱跑;撞——碰
(3)他捡到兔子后,心里是怎样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2、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这个人原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守坐,庄稼全完了)
(2)齐读了自然段。
3、理解寓意
(1)他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小组讨论)
(2)写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4、齐读课文。
教师总结: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本,我们不应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课后小结:
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和教育。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狼吞虎咽、疲惫不堪、骨瘦如柴”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富有”的真正含义,做有尊严的人。
2.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时刻维护自己的尊严。
三、课程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故事导入,复述课文(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想问的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哈默年轻时候的一个小故事,从中我们就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体会深刻的道理!(板书课题《尊严》)
预习探究合作交流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表现这个年轻人尊严的是哪一部分?
(看看作者通过什么写作方法来表现哈默的尊严的?)
(三)自学反馈
(1)解答疑难,提示生字词学习的难点。
(2)理清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并复述。
(四)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并用笔在书中标注出来。
第二课时
品读体验
(一)分析第三次对话
1.探究问题一:通过三次对话这年轻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探究问题二:杰克逊大叔怎么知道年轻人将会是百万富翁?
(二)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读一读、演一演这三次对话。
(三)师生互评。
1.师:正是由于年轻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动了杰克逊大叔,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正是对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赞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杰克逊大叔是怎么夸他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师小结:年轻人拥有了这么多的高贵品质,但是它的成功还要经过不懈的努力与追求。板书:努力
(四)总结课文:
是啊!年轻人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哪怕从一件小事中叶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坚持做人的原则,最后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尊敬,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石油大王。
巩固延伸
(五)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又是如何选择呢?我请大家读一下下面的小故事:师读(出示实物投影)选择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早晨,上三年级的林林和好朋友一起上街买东西。突然,他们被一阵锣鼓声吸引了。林林拉着朋友的的手来到人群里,想看一看究竟。还没等他们挤进人群,却被一位商人模样闹心耆死顺隼础?;小朋友,你想有许多钱吗?"中年商人低声问道。林林不假思索的说:"当然了!"那我给你一个赚钱的机会,看你长的文文静静,是一名学习很好的孩子。只要你上台说,吃了我们厂出产的’健脑灵’片学习才好的,我就给你一百元钱?"可是我没吃过这种药啊!我该怎么办?",林林为难地问旁边的朋友。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林林的朋友,你来帮助一下林林该怎么选择,并说出你的理由。(生生相互讨论)
师总结:同学们的辩论很精彩,其实老师只想告诉你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复习生字、新词。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3.品味文中重点词语,积累语言。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在读中品味词语,积累语言,有所感悟。
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创编小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产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及课文内容
1.课件出示:
良、缩、还、快活、叹息
遥远、寻食、谷粒、等待
哭泣、健康、不幸
操场、奔跑、游戏
原来神笔带给我们的是知识的.礼物!想不想要?好,我们一起分享吧!(点击,分组读)
2.请小朋友们用上几个词语说说课文的内容或几句连贯的话。
二、理解课题
神笔给大家带来了这多么多宝贵的知识礼物,这些知识都是上节课我们学过的。看来,大家掌握得都不错。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23课《假如》。
1、读准课题。
2、如果老师在这个词后面添上一个小句子,你还能读好吗?
出示课件:“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指导朗读。
(出示: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那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能把自己的渴望读出来.,谁想来读?
(评:1你读得很正确,但是能不能把自己的渴望读出来?
2看来你非常渴望有一枝神笔!
3谁也能像他一样把自己的渴望读出来?
4从你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了马良的神笔多神奇!)
齐读这一句。
3、有这样一个小女孩,她就想用马良的神笔帮助别人实现愿望,她想给谁画什么呢?
4、听范读。指名回答
板书:
小树、 太阳
小鸟、 谷粒
西西 好腿
5、齐读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小节。
(1)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些愿望呢?(课件出示:北风吹小树)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说)聪明的孩子,你还能用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来描述你看到的画面吗?(重点指导朗读(边做动作边读):缩着身子、轻轻叹息)为什么会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呢?如果此时你就是在那棵小树,你最渴望什么?
(2)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会为小树做什么呢?(学生说)多美的愿望啊!赶快告诉小树吧!(指导朗读第一节)
(3)多美的诗啊,那是因为诗里藏着几个词语精灵。(课件出示并让学生读:红红的太阳、寒冷的北风、快活地成长、轻轻叹息)如果它们不在了,这节诗会变得怎样呢?(出示删去几个词语的诗句)请你邀请你的同桌一起读,说说和原诗比起来哪节更好。(学生读缺少以上词语的小诗)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说,老师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多积累好词好句)用你们的朗读再一次把词语精灵请出来。(学生再读第一小节)
(4)你们的朗读请来了红红的太阳、温暖的阳光照在小树上。
有了红红的太阳,你仿佛看到小树在阳光下(提问)
此时的小树是多么开心,让我们带着这份开心来读第一小节。
2.学习第二小节。
(1)阳光多么温暖,小树在阳光下快活地成长。今天真是个好日子,鸟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在这安家了。(课件出示:小鸟哭泣)小鸟为什么这么伤心呢?(指导朗读:鸟妈妈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鸟妈妈会飞到哪儿去寻食呢?(理解遥远)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难点
三、整体感知
四、学习小结
1、请学生归类,文中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默而识之;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文中其它话说的是什么内容呢?
明确:其它话说的是人的修养、精神境界。
3、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出现的“而”字的几种用法?(具体见补充练习)
(1)顺接(表修饰、表并列、表顺承);
(2)转接
五、总结
六、补充练习
1、用课文的原句回答问题。
(1)作者阐述学和思辨正关系的句子的哪句?
(2)作者说明孔文子称“文”的原因是什么?
(3)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根据是什么?
2、《论语》中很多话后来成为,下面句中各含一个请找出来。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不耻下问)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善而从)
3、“而”字的两种用法
(1)学而时习之(顺)
(2)人不知而不愠(转)
(3)温故而知新(顺)
(4)学而不思则罔(转)
(5)默而识之(顺)
(6)学而不厌(转)
(7)择其善者而从之(顺)
4、背诵五则
【板书设计】 《论语》六则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个人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教学态度:诲人不倦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P96——99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出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
3、借插图识字、了解课文内容。
4、感受按时间顺叙的方法。使学生懂尊严别人的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难点:初步感受课文按时间顺序进行记叙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出10个字,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结合生活实际识字:光荣之家、车轮、轮船、星期、日期、第一名、班主任、公式、郑州。
3、读句子识字。
(1)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
(2)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
(3)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
(4)狮了见了,笑眯眯地说:“不用再往下轮了。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是万兽之王了!”
4、固识字:朗读课文,检查识字效果。
5、写字指导:重点指导“之”,点不宜太大,捺要写平,“第”竹字头要写小些。“轮”的车字旁要写窄一些。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四、板书设计。
之 轮 期 第 任 惯 式 眯 郑
第 二 课 时
一、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别人。
二、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自读课文,与学习伙伴交流体会。
(二)朗读感悟。
1、出示图片:狮子在开头结尾分别宣布了两个决定,读一读狮子说的话,看看两个决定有什么联系。
2、学生读后说出:前面说“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后面却说;“不用再往下轮了”,这是因为他认为小猴子已经做得最好,并且已经得到了动物的拥护。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
3、第二、三、四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任选一段,读一读,体会一下角色的特点,读出语气。
4、朗读四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小猴子的话音刚落,大伙立刻欢呼起来。(小猴子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一记,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
6、如让你当“万兽之王”,你准备怎样做?
四、板书设计。
1、从现在开始
猫头鹰: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选万兽之王 袋鼠:跳着走路 尊重别人
小猴子:照自已习惯方式日子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东、西”四个字。认识新偏旁。
2、正确、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下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从读中领悟小鸭子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正文: 14、自己去吧
教学目标:自己去吧教学设计_自己去吧最新教学设计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东、西”四个字。认识新偏旁。
2、正确、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下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点:认字和练习朗读。自己去吧教学设计_自己去吧最新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从读中领悟小鸭子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入:我们知道,鸭子会游泳,老鹰能飞得很高很高。这样的本领是怎
么来的?(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课件出示】认“自、己、吧”,读准音。
3、质疑:“自己去吧”这话是谁说的?去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己去吧教学设计_自己去吧最新教学设计
1、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要求看拼音读准字音,找出生字作上记号。
3、读通句子,读正确、注意停顿,词句连接。
三、识字。
1、检查生字读音。
(1)同桌相互指读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拼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
3、扩展词汇活动。
4、小组合作: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学生观察“自”、“己”、在田字格的位置。
2、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说说怎么写。
3、比较字形。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放歌曲《母鸭带小鸭》,学生做动作。
1、 导语:同学们,我是谁啊?今天老师变成了鸭妈妈,你们就变成鸭宝宝
了。(把准备好的贴图贴起来,每人一个。)
2、 向学生介绍有关鸭子的科普知识,让学生知道鸭子扁平的身体,蹼、都
是适应水中生活的。
师:小鸭子们,你们现在知道自己有什么本事了吗?学生自由回答
师:我的鸭宝宝们真棒啊!你们还有只鸭弟弟要出生了!
3、【课件出示】出示一个刚刚出壳的小鸭子课件,再出示课文插图,伴着着音乐老师讲
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鸭妈妈的孩子出世了。他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看着这个美丽的.世界,啊!有花、有草、还有小溪,太美了。小鸭子高兴的“嘎嘎”的叫。他看到清清的小溪会想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4、 师:这只小鸭子到底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第十四课,小声地读课文,把小鸭子说的话画出来。
二、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师:谁找到小鸭子的话了?
指名读。
师:原来这只小鸭子想去游泳啊,你们想不想去游泳呢?让我们把小鸭子很想去游泳的心情读出来。(重点指导读出恳求的语气,“您”的发音。)
2、师:鸭妈妈听了小鸭子的话说什么呢?
生回答。
师:这只鸭妈妈真狠心啊,一点都不爱自己的孩子。要是我啊,才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去吃苦,去冒险呢!小鸭子们,你们喜欢哪只鸭妈妈呢?
学生自由回答
3、 师:说得真好,我真是受到教育了。我们来分角色朗读吧!
4、 师:大家读得真好,要是一边读一边表演就更好了,对吗?请大家先在小组里表演,我看哪一组表演的好,就请哪一组的同学带上老师这里漂亮的头饰上台表演。
5、 小组自由表演
6、 汇报表演。
7、 师:表演得真好,奖给你一条小鱼吃。
8、 师:小鸭子们,你们不仅就学会了本领,还懂得了很多知识,现在啊,又有一个小动物遇到难题了,你们想不想帮助他呀?【课件出示】(出示小鹰的图片)
三、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师:小鹰和鹰妈妈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各小组带着问题表演读或者合作读。(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1、小鹰怎样对妈妈说什么?2、妈妈怎么回答?3、最后 小鹰怎么样呢?4、小鹰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2、汇报。
3、总结:鸭妈妈对小鸭子说什么?请学生上来板书:自己去游。鹰妈妈说什么呢?学生上来板书:自己去看。
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怎么样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谁说一说你自己学会了什么呢?(学生手拿自己的照片,当小明星,说得好的贴在黑板上)
四、 指导背诵。
五、 作业设计:(自己选择喜欢的作业完成)
1、表演:回家把这个故事表演给家长看。
2、画画。可以画小鸭子、鸭妈妈、小鹰、鹰妈妈。
3、做做。回去自己学会一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回来介绍经验。
六、 板书设计:
14、自己去吧
图 图 贴学生的照片
自己去游 自己去看 自己去做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11
语文的教案11-28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天地》教案10-28
语文《狼》教案09-21
语文《赶海》教案11-24
语文试讲教案09-05
语文《跳水》教案01-03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