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1-06-06 20:49:10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3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分享宁静 引“一抹”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第一节,是不是让你感到一种宁静的美丽和美丽的宁静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种宁静和美丽,读第一节。

  (边读边击课件出示: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的画面和五句浓缩的短语——(1)渔船浮在湖面上(2)湖面平得像面镜子(3)岸边垂柳和稻田(4)渔人悠然地吸着烟(5)鸬鹚列队等命。然后,学生站起来自由读、尽情背;接着,在教师引导下调整语速、把握语音、捕捉语感,着力将各自体会到的“宁静”在朗读、背诵中流露出来。)

  师:这些列队的士兵——灰黑色的鸬鹚在等待什么命令呢?

  生:捉鱼的命令。

  生:赶它下水捕鱼的命令。

  师:课文中怎么说?

  生: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

  师:用一个词说是——

  生:“一抹”。

  师:(让学生将“一抹”写到黑板上)那么“一抹”是什么意思?可用哪些词来代替?

  生:“一抹”是“轻轻一擦”的意思。

  生:也可以是“轻轻一划。”

  师:那可用哪个词来代替呢?

  生:可用“一擦”代替。

  生:除了“一擦”,还有一挥、一拨、一扫、一划、一推等等。

  师:是呀!还有很多。(让学生一一写在黑板上)

  读中悟境,读中悟情,读中悟意,读中奠定感情基调;在分享宁静之际自然地、不露痕迹地引“一抹”,解“一抹”,为推进教程打下基础。

  二、体味内涵 研“一抹”

  师:课文为什么要用“一抹”?你看“一挥”多有力!“一划”多刚劲!这就是我们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先自行研究,再同桌或小组合作帮助。

  师:好!有研究成果了,我们来交流。

  生:“一抹”很轻,显得宁静,与第一节的意境相吻合。

  生:用“一挥”或“一擦”等词,动作粗鲁,没有“一抹”来得温柔,说不定还会伤到鸬鹚。

  生:用“一抹”,可以看出渔人对鸬鹚的关爱,小心伤着它;还可以看出渔人与鸬鹚配合默契,只要 “一抹”,它们就扑扑地钻进水里捉鱼去了。

  生:是呀!只“轻轻一抹” 鸬鹚就那么听话,为渔人效劳,可见这是些训练有素的鸬鹚。

  师:啊!的研究发现。板书:训练有素

  师:同学们想一想,渔人为什么早不站晚不站,偏偏这个时候站起来?

  生:因为他发现了鱼,很兴奋。

  生:噢!我明白了,如果用“一挥”或其它词,太用力了,会发出响声,鱼儿会吓跑的。

  师:还有许多成果,这个问题研究到这里。我们来读一读,读出“一抹”所包含的情和意。

  研“一抹”,通过读文、比较、揣摩,感悟用词的准确,在多元解读中丰富“一抹”的内涵。领悟“一抹”所包含的情和意。

  师:同学们,为什么用“一抹”?我们学得很好,但老师相信,好戏往往在后头,这轻轻“一抹”抹出了什么呢?小组研究,看哪个组的研究成果多。

  师:许多同学跃跃欲试,我们来交流,交流时可这样说:我从课文哪儿读懂抹出了什么。

  生:抹出了波纹和浪花。因为鸬鹚钻进水里,湖面上荡起了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

  师:我觉得你很有审美观,你能将那么美的意境读出来吗?

  生:抹出了许许多多的鱼。因为课文中写着:一只只鸬鹚钻出水面,拍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这鼓鼓的喉囊里装的肯定是鱼。

  生:我有补充,课文中还说,鸬鹚不断地跳上渔船,渔人都要忙不过来了。可见抹出的鱼还真不少。

  生:还抹出了渔人的忙碌,湖面上活跃的气氛。

  师:是呀!这一抹使平静的湖面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现在请合上课本,让我们一起走出课本想一想,还能抹出什么?

  生:还抹出了钱,鱼儿卖掉就有钱了。

  师:对!讲得多好,这就是勤劳致富。

  生:还抹出了渔人的喜悦和丰收。

  生:抹出了吃的、穿的、用的,如苹果、哈蜜瓜、西装、皮鞋……

  生:还有,彩电、冰箱、洗衣机等

  生:总之,抹出了渔人一家的欢乐和幸福。

  师:打开课本,让我们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来享受一下,把你最拿手的句子读出来,一起欣赏。

  (个别读——点拨、激励——表演读——齐读)

  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注重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的熏陶和感染,借助文本挖掘内涵,超越文本展示灵性、闪现人性;在交流、碰撞、点拔、引导中体验情趣,张扬个性,积累语言,发展思维,培育创新能力。

  三、感受平静 收“一抹”

  师:岸上炊烟四起,袅袅地升上天空,渔人不再赶鸬鹚下水了,湖面又恢复了平静,这里为什么要用“恢复”?

  生:因为湖面原来是平静的,现在回复到了原来的样子,所以用“恢复”。

  师:这时的“静”与第一次的“静”是不是一样?是一种怎样的静?将自已体会到的说一说:

  投影:这是一种 的静, 的静, 的静。

  生:这是一种欢乐的静。

  生:这是一种丰收的静、幸福的静。

  生:这是一种温馨的静、美好的静、令人陶醉的静。

  师:这样的静想享受吗?试一试,引读课文。

  师:这节课,我们凭借“一抹”,感受“一抹”的内涵,领略渔人的喜悦,让我们再一次尽情地享受其中的欢乐(配乐,自由诵读课文)。

  在比较、独白中深入领悟湖面恢复平静后的不平静,这是一种美好的静,温馨的静,令人向往的静,课虽尽而意无穷。

  赏析:

  一、显悟性 用心诵读

  《鸬鹚》语言优美,富有情趣,适宜于学生朗读和背诵。教师在教学中,自始自终注重学生对文本的诵读感悟,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情、读中悟法,使文中景活现、事活化、人活脱,从而培养学生的悟性,展现灵性,张扬个性。例:上课伊始,学生分享宁静,用轻轻的、美美的语调诵读第一节,借助画面、伴随音乐,读中显境、诵中悟意,为推进教程铺垫情感;为什么用“一抹”?多元解读后,让学生读第二节,读出“一抹”所包含的情和意;“一抹”抹出了什么?在抹出人间欢乐和幸福之际,引导学生带着这种喜悦,在读中尽情回味、享受;结课处的引读,学生充分感受到湖面恢复平静后在人们心中留下的那份欢乐的静、温馨的静、令人陶醉的静。

  二、展灵性 多元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多元的`。鉴于这一理念,本教例在设计上着力体现在文本诵读感悟中,充分挖掘、展现学生的智慧潜能;在文本解读中,充分显现、展示学生的灵性。针对为什么用“一抹”?“一抹”抹出了什么?这两个研读专题,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自读感悟,研读引悟,摆脱了多余的提问设计、繁琐的情节分析、僵化的章法讲解。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用丰富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多元解读,这是学生情性的催动,灵性的涌动,生命的冲动,课堂充满了人文情怀。

  三、闪人性 独特体验

  语文教学应重视熏陶感染,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本教例,学生在教师的点拔、引导下诵读感悟,多元解读,对文本有着独特体验。“一抹”抹出了什么?学生在字里行间体验之,在超文本上想象之。从抹出粼粼的波纹、跳跃的浪花,到鲜美可口的鱼儿;从抹出钱,到抹出吃的、穿的、用的;进而抹出渔人一家的欢乐和幸福……这些体验,不仅仅是对“一抹”抹出什么?的诠释,更是学生情的迸发,性的涌动,是语文课堂悟性、灵性、人性的流淌。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识 字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万、复、苏、柳?等1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规范地书写?万、冬、齐、丁、百?5个生字。

  3.主动收集积累春天的词语。

  4.认识并了解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认识?万、复、苏、柳?等13个生字。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教学重点:认识?万、复、苏、柳?等13个生字。

  教学目标:

  1.正确、整齐、规范书写?万、冬、齐、丁、百?5个生字。

  2.主动收集积累春天的词语。

  3.认识并了解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使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识 字 一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百鸟争鸣

  课后反思:这是新学期语文第一课,针对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 “认得快,忘得快。”在认记生字时,我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从看图读拼音识字,到读拼音识字,再到游戏中去掉拼音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对生字的认记得到了巩固。

  1 柳树醒了

  教学目标:

  1. 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 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突破方法: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教师领读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文字的美。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等。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写好?说、话?两个汉字。

  2、正确朗读课文,学习背诵。

  3、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感悟春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让学生识字。

  教学难点:感悟春天的美丽。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2、桂林山水 3、记金华的双龙洞 4、七月的天山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5、中彩那天 6*万年牢 7、尊严 8、将心比心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9、自然之道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11、蝙蝠和雷达12、自然的启示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13、夜鹰的歌声 14、小英雄雨来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17、触摸春天 18、永生的眼睛 19、生命生命20、花的勇气

  语文园地五

  第六单元

  21、乡下人家22、牧场之国23、古诗词三首 24、麦哨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6、全神贯注 27、鱼游到了纸上28、父亲的菜园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29、语言两则 30、文成公主进藏 31、普罗米修斯 32、渔夫的故事

  教学进度:

  时间 教学内容

  第1 –3周 第1单元

  第4 –5周 第2单元

  第6 –7周 第3单元

  第8 –9周 第4单元

  第10 –11周 第5单元

  第12 –13周 第6单元

  第14 –15周 第7单元

  第16 –17周 第8单元

  第18 –20周 全面复习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重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时:13课时

  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

  1. 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课时:2—3节

  第一节

  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 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 抄写生字。

  2. 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

  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 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 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 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 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2. 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 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 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1. 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 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旧:过去胜:超过)

  3. 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比较、比喻)

  4. 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5. 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 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 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3篇】相关文章:

1.小学语文教案

2.关于语文教案3篇

3.关于语文教案4篇

4.关于语文教案5篇

5.关于语文教案6篇

6.关于语文教案三篇

7.关于语文教案四篇

8.关于语文教案六篇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案
下一篇: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