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文教案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朗读体会课文。
2、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导入
1、投影“紫丁香”的图片,提问:
有谁认识这株植物?
2、有些同学悄悄地在他们老师的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这株紫丁香代表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歌《一株紫丁香》。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进行轮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一起研究。
3、交流:
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三、识字
1、同学拿出自身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同桌交流读,互听,并正音。
3、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去掉拼音再来一遍。
4、汇报记忆方法,把你记生字的好方法说给同学听。
5、猜字谜:
舌头尝出甘蔗味(甜)。
一人站在大树旁(休)。
四、朗读
1、教师范读,听后说说感受。
2、小组练读,用自身喜欢的方式来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分小节检查朗读情况。
4、朗读展示:
读自身喜欢的小节,相机引导评议。
五、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休、伸、甜、院、除、息、困
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3、教师范写。
4、同学练习,教师检查同学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效果。
5、实物投影仪展示同学写的字,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开汽车”游戏。
师:汽车汽车开起来。
生:汽车开到我这里,我为汽车加点油。
二、朗读课文
1、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谈感受。
2、同学练读,指导同学读出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3、教师引读。
4、同学选读,喜欢哪个小节就用自身喜爱的方式读哪个小节?
5、配乐朗读全诗,把对老师的爱表示出来。
三、朗读感悟
1、小组内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
“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指读第三小节,引导同学:
“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这一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或者联想到什么?
3、假如让你去陪老师你会为老师做点什么?
4、同学选读,选自身最喜欢的小节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5、小组挑战读,看哪一组读得最有感情,能使老师感动。
6、全班包括对老师的深情朗读全文。
四、说说背背
1、说出你想对老师说的话。(学习自由说)现在就让紫丁香为我们做这一切吧!
2、看着画面自身练习背诵。
3、扮演背诵。
五、写字指导
1、写“甜、歌、牵、困”四个字。
2、观察教师范写,点评。
3、同学练习。同桌展示。互提建议。
六、拓展活动
1、学唱一首歌颂老师的歌曲,要求自主读歌词。
2、交流自身积累的赞美老师的词语、名言、诗句等。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区别同音字、正确书写,积累词语、区别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读音,能够用多
音字组词。
(2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3)阅读短文
(4)收集资料了解谚语。
(5)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重难点:
1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2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语文天地的“月积月累”部分。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同音字组词
1出示几组同音字,让学生认读。
2学生用这些字组词练习。
3集体评讲。
二、抄一抄
1出示几组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2大家读一读。
3学生抄写词语。
4摘抄课文中的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三、用关联词语造句
1学生读句子
2找出加点的词语
3引导学生再读句子,体会他们之间的关系。(递进、条件)
4学生练习造句。
四、总结
五、课外作业。1写词语。2用“只有……才”,不但……而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阅读短文,体会魏格纳善于观察、发现坚持不懈进行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出示地图,导入阅读。
1出示地图,让学生观察。
2你们发现了什么?
二、学生读文,整体感知
1通过读文,不懂的字查字典解决。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指名说说魏格纳从地图上发现了什么?
三、小组合作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1老师提要求:
(1)魏格纳是怎样发现:“大陆漂移说”的?
(2)文中列举了哪些材料证明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是正确的。
2集体交流老师点拨。
四、总结
1从人类提供出并证实“大陆漂移说”的过程中,你受到哪些启发。
2学生自由反馈老师引导。(善于观察,大胆设想,努力探索、实践)
五、总结:是啊,大自然有许多的奥秘等待着大家去探索证明,希望你们能够养成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勤于探索实践的科学的态度。
六、课外作业: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收集资料,了解并收集气象的谚语,并试着自己写。
2、懂得澳门、按照方法到图书室里查找资料,并能够对自己阅读的课外书籍进行分类写目录。
教学过程:
学习谚语:
1、学生自由读文中的谚语。
2、引导学生说说这些谚语都与什么有关系?它们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3、小结、简单介绍谚语。
4、学生再读文中的谚语。
5、指名反馈收集的谚语。(板书)
6、学生读一读这些谚语
笔下生花:
1、引导学生观察今天的天气,说说可以用刚才学过的哪一条谚语来形容今天的天气。
2、引导学生积累谚语,懂得用谚语形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天气变化。
3、自己试写谚语。
4、集体评议
金钥匙:
1、启发谈话
2、指名读课文中小姑娘说的话。
3、指名反馈、查目录。
4、教给学生方法。
自检,学会编目录:
1、学生自由地说说自己课外都读了什么书籍。
2、小结
3、反馈自检情况。
课时总结
作业:阅读中国的四大名著
语文教案 篇3
一、导入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学生齐读。
三、内容研讨
1、解题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2、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
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4、“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小结课文
四、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五、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六、课外作业
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2、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七、板书设计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语文教案 篇4
【设计理念】从《语文园地》的特点出发,使园地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为学生创造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通过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并联系生活创造性地学语文、用语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区分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鼻韵母、鼻音和边音。
2.能比较字的音、形、义,分析字形差异,能按偏旁归类,通过读词来巩固认字,增加语言积累。
3.会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画鸡》,激发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
与学习有关的相关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会连”——激趣观察巧分类
1.激趣引入:同学们,在百花盛开的春天,森林可美了!你们看——(出示课件,森林图:绿绿的树,红红的花,引来了一群可爱的小鸟)
2.示范归类:同学们仔细看,(课件展示:一只小鸟在树上欢奔乱跳)在小鸟身上有“子”字,小鸟的姓名叫“子”(学生读),可这只小鸟想找一个家,它多心急啊!同学们帮它找一找,找时可要仔细看,树干上有八个家,(出示课件:八棵大树的树干上分别有zh、z、ch、c、sh、s、n、l)要让小鸟找到自己的家。
3.点评指导:学生一起找,让学生说说“子”这只小鸟的家在哪棵树上,你怎么知道的,然后教师点评指导。
4.方法迁移:同学们,你们看,(课件出示:)森林实在太美丽了,又飞来了不少小鸟,你还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为了让大家更快地为小鸟找到家,我们先认识一下这些可爱的小鸟。让学生小组开火车读、男女生分别读、齐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认读字,读准字音。然后,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比赛哪一位能最快为小鸟找到家。
5.反馈激励: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点评、激励。
6.拓展运用:同学们,这时,又飞来了八只小鸟“上、视、只、粗、找、送、老、拿”,你们能帮它们找到家吗?四人小组合作找,然后派代表向大家汇报。
7.巩固读音:回到家的小鸟们可感谢同学们啦,它们正想和我们打招呼呢!来,我们一起亲热地叫叫它们的名字。(读“小鸟”身上的26个字)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美丽的森林中”进行快乐学习,先通过教师示范点拨,让学生明白方法;后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找,并进而拓展到课外,培养学习能力。)
二、学习“我会比”——动脑思考比差异
1.设境激趣:一转眼夏天到了,森林里长了很多美丽的蘑菇。(课件出示:草坛上有美丽的蘑菇,分别写着:子、了、叶、苗、天、土、田、禾、木、土、肚、大)
2.引导发现:同学们,开动你的小脑袋,仔细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字形相近)是呀,有些蘑菇身上的字很像,比一比,谁的眼力最好,把这些字形很像的蘑菇采下来,组成对,看谁组得又快又多。
3.点评激励:学生同桌合作采蘑菇,记在本子上,后教师抽查,让学生说说采了哪几对,为什么采这几对。教师相机予以排列,点评激励。
4.读比寻规:先多种形式读,后学生仔细看看,又有什么发现。(上面一行每组右边的字比左边的字多了一笔,下面一行每组右边的字比左边的字多了一个偏旁)
5.拓展迁移:谁还能说说,你所认识的字里哪些像上面两行类似的字?让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点评,后让学生读。
6.小结激趣:同学们,咱们中国的汉字有一定的规律,只要我们动脑筋,这样的字就会越学越多,我们也会越学越聪明。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开动脑筋,通过由易到难的两次发现,学生在教师点拨下自悟形近字的差异,并通过言语实践,加深发
现的差异,进而联系学生实际拓展迁移,进一步掌握形近字的差异,可谓“拾级而上”,培养了识字的能力。)
三、学习“我会找”——根据偏旁找规律
1.设境激趣:瞧,秋天到了,苹果园里的苹果大丰收了,(课件展示苹果从树上纷纷落下)森林爷爷特地为我们准备了两只篮子,(课件展示)你能把苹果正确地放到篮子里吗?
2.找词入篮:学生找同一偏旁的字,相互检查,后教师抽查,边让学生回答边点评,运用课件把苹果放入相应的篮子,然后运用多种形式读一读。
3.配读儿歌:秋天到,秋天到,果园里真热闹;苹果红,苹果香,小朋友们拾果忙;边拾边分放进篮,苹果夸我好宝宝。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思考,自悟按偏旁进行分类,并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积累词语,配读儿歌,激趣强化。)
第二课时
一、学习“我会读”——读词比赛激兴趣
1.谈话激趣:上节课,我们在苹果园里找了“生字苹果”,大家收获真不少。今天我们来一次读书比赛,只有全部读对,才能算胜利。
2.学生练读:出示词语,学生自己练读,同桌互读。
3.小组竞赛:小组以开小火车的形式竞赛,哪组全部读对奖励小红花。
4.男女生竞赛:全部读对进行奖励。
5.指名比赛:一个人读一排词语,看谁都读对。
6.集体认读:积累词语,尽量多记几个。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通过多种比赛,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词语。)
二、学习“我会说”——层层拓展巧说话
1.创景导入:同学们,让我们轻松轻松,听一听音乐,看一看家乡的美景。(课件出示:家乡江上面桥的风景图、乡村风景图、公园风景图、海边风景图等)
2.引导说话:
(1)你看见了什么?用“什么地方有什么”说一说。
(2)出示课文句子,看课文读句子。
(3)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板书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
3.联系生活:“我家门口有____________。”
“江上有______________。”
4.扩展训练:
(1)河里有____________,校园里有_______________。
果园里有_________,大街上有_________。
(2)天上有_____________,有——,还有_____________。
教室里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
动物园有__________,有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
我的房间里有_______,有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以图入手,看图说话,巧妙地引出要学的句式。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发现句式,并联系生活,用句式说话,进而从两方面扩展训练:一是从内容上扩展,二是从句式上扩展,真正通过训练,使全体学生掌握此句式。)
三、学习“我会背”——诗读百遍自成诵
1.看图说话:展示台出示课文插图,说说这只公鸡长得怎样?你喜欢吗?为什么?
2.多法读诗: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同桌一起读;指名读,学生评价;教师范读,学生评价;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全班齐读。
3.背诵古诗:学生试背,同桌互背,指名背等。
【教学反思】
笔者认为,《语文园地》应是学生快乐学习语文的百花园;应是学生进行多种动态言语实践,提高言语能力的操练场;应是学生自主、自悟、合作、交流、探究的大平台。因此,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玩游戏、学语言的过程,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在玩游戏的同时,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不断产生成就感。学生大面积地参与,自始至终地参与,差异性地参与,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世界。
语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篇神话故事,全文讲述了天神普罗米修斯为了帮助人类过上幸福的生活,脱离苦海,不顾主神宙斯的反对,历尽千辛万苦寻找火种,把火带给人类,教给人类用火取暖做饭的本领,让人类过上幸福的新生活。
他的做法激怒了宙斯,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在巨大的苦痛面前,他毫不退缩,不乞求仁慈,决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懊悔,为了人类的幸福生活,他不惜忍受痛苦,成为人类心目中伟大的英雄。
本课篇幅较长,要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文章层次,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细致阅读。教师在教学中要抓准文章的主线索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能成为人类心中的英雄?这一切入点展开教学,层层深入,感受普罗米修斯为拯救人类的生活,不惜忍受痛苦,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和英雄气概。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篇神话故事,内容生动感人,情节起伏跌宕,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并能在阅读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中印象最深的细节去体会感悟。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着主要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感悟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
另外,学生已具备了查找,筛选,运用资料的能力,课前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了解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为学习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认识本课11个生字,在课文中能正确认读,并做到正确书写,准确运用。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做法,感悟这位人类的英雄为拯救人类的生活,不惜忍受痛苦,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和英雄气概。
激发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雄的行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快速浏览课文中,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大意。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做法,感悟这位人类的英雄为拯救人类的生活,不惜忍受痛苦,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和英雄气概。
教学难点:
在学习课文中激发学生对英雄的崇敬,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雄的行为。
教学准备:
引导学生查找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资料。
通过翻阅书籍,了解普罗米修斯这一西方神话中的人物。
制作需要重点理解的`句子的教学,制作普罗米修斯受难时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生疑,引入新课。
1、(出示燃烧的火)同学们,我们的生活能离开火吗?火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学生畅所欲言,说说火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如果生活中离开了火,我们的生活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
3、远古时代的人类就过着没有火的生活。课前你们通过预习,查资料,对当时人类的生活有哪些了解?
过渡:此时,天神普罗米修斯来到了人间。(出示课题: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4、在这个故事中,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点评:在开课初,为学生创设燃烧的火焰这一情境,能够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学习任务,从而展开学习活动。特定情境的创设,引发思考,让学生感受到火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没有火是万万不行的。远古时代的人类就过着没有火的生活,很自然的引出天神普罗米修斯,引发学生思考,他能拯救人类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巩固生字。
1、在预习中你发现了哪些容易读错的字词,想提醒大家注意?
2、学生互相领读易读错的字词,为阅读理解课文扫清障碍。
(点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让学生在预习中通过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独立识字,并把自己学习中发现的易读错的字词提醒别人,互帮互学,既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育观。)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记住同学们的提醒,把课文读通顺。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了课文,普罗米修斯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普罗米修斯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点评:在这一环节中,从整体入手注重培养学生在初读课文中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普罗米修斯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线索去思考,为下一步深入的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四、自读自悟,朗读交流。
1、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能成为人们心中一位伟大的英雄?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仔细体会。
(点评: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学生能够深入的读书,深入地理解课文,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
2、全班交流。
(1)学生抓住相关词句体会(普罗米修斯同情人类的悲惨生活,为了帮助人类寻找幸福生活,放弃神仙的生活,来到人间,鼓足勇气去向宙斯求火。是一位关心人类生活的英雄。)
(2)出示句子普罗米修斯把长芦苇的一端触到火焰,绒髓点着了,慢慢地燃烧起来了。他端着那个宝贵的火种赶回出发前的地方。通过联系上下文朗读体会到普罗米修斯发现绒髓可以点火,为了人类他历尽千辛万苦寻找火种。真是位英雄。
(3)他教给人类用火取暖,做饭的本领,教给人类制造工具的本领,让人类过上幸福的新生活,是一位教会人类生活的英雄。
(4)抓住句子(出示):狂风终日在他身边呼啸;冰雹敲打着他的面庞;凶猛的大鹰在他耳边尖叫,用无情的利爪撕裂他的肌体。普罗米修斯忍受了这一切苦痛而不哼一声,决不乞求仁慈,决不对自己做过的事说一句懊悔的话。从中体会出普罗米修斯被捆在峭壁上,受到各种痛苦的折磨,但他为了人类的幸福生活决不懊悔,决不屈服,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英雄。
3、有感情朗读普罗米修斯受难的情景,此时的他在你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有这么深的印象?
4、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幸福,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他的做法不仅感动了人类,也感动了天地神灵,他们是怎么做的?读读书中是怎么写的?
(点评:《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围绕着中心问题自主阅读,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层层深入,感受普罗米修斯为拯救人类的生活,不惜忍受痛苦,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和英雄气概。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涵着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情境体味,从而达到融会贯通,自悟自得。)
五、回归整体,升华感悟。
1、再读全文,普罗米修斯的哪些英雄行为令我们敬佩?
2、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对英雄行为是怎样理解的?
(点评:大语文教育观指出: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全方位的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一环节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进行思想感悟,既培养了学生的思想意识,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们对英雄有了真正的认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11
语文的教案11-28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天地》教案10-28
语文《狼》教案09-21
语文《赶海》教案11-24
语文试讲教案09-05
语文《跳水》教案01-03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