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1-07-11 10:25:08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语文教案范文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7个生字;读写“平静”等9个词语,根据上下问理解“若隐若现”等词语的意思;会用“逐渐、恢复”造句。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或参考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给课文分段。

  3、能背诵课文3、4自然段,积累语言。

  4、通过同伴互助的学习,根据所学的课文,用自己的话来介绍钱江潮,发展语言。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江山的思想感情。

  6、拓展阅读,初步了解对潮的一般写法;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激起对潮文化的探究。

  【教学重点】

  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感悟句子的意思,感情朗读,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介绍钱塘江大潮。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自学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7个生字;读写部分词语;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初步学会分段。

  2、学习课文第一段,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平静”等词语的意思;了解观潮胜地的景物及江面的特点;体会人们等待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图片,通过自主选择内容,用自己的话介绍潮来前的观潮胜地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去过盐官看过潮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地说说钱江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钱江潮是我们海宁人的骄傲,海宁潮壮观天下无已家喻户晓。凡是去看过潮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

  有一个人,他也看了潮,还写下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分享他看了潮后的感受。

  出示:

  观潮。

  读课题:

  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如你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2、读后交流:

  指名读生字,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3、学习分段:

  ⑴ 课文可以怎样分段,你的理由是什么?

  ⑵ 学习阅读提示,明白分段的方法。

  ⑶ 小结方法:

  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或时间顺序:早上、午后、霎时。

  4、质疑:

  你在读课文时,发现了什么问题?

  三、学习课文,感悟特点

  1、默读课文第一段:

  给你留下很深印象的是什么?为什么?

  2、交流:

  ⑴ 将你读了后留下很深印象的内容与同伴交流一下。

  ⑵ 读江面的句子,体会其特点:

  宽阔、平静、横卧、笼罩、薄雾。

  ⑶ 读人们的句子,体会心情:

  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⑷ 理解:

  昂首东望

  你能演示一下吗?

  ⑸ 自由选择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3、欣赏课件:

  盐官的风光。

  4、说话练习:

  今年的观潮日又来了,古镇盐观迎了前来观潮的各地朋友,潮还没来,可大堤上已是人山人海,你是一名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你怎样将眼前的情况介绍给观众朋友呢?

  (自由准备。)

  (提示:可以利用第一段课文内容。)

  5、交流:

  ⑴ 学生展示。

  ⑵ 及时评价。

  6、小结:

  我们在作介绍时可以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将它变为自己的语言。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小结学习,留下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了解了潮来前,江面是______人们_____。

  为什么称海宁潮为“天下奇观”呢?下节课学习。

  五、练习提高,拓展延伸

  1、写一写生字和词语。

  书写指导:

  盐、昂、震

  2、搜集有关潮的资料。

语文教案 篇2

  一、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认识三个偏旁“三点水、提手旁、火字旁”。

  2、正确识记生字。

  3、引导按顺序看图,学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

  难点:引导学生学做尊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平时在家里都干些什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平时,我在家里帮妈妈扫地……)今天呀,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朋友。(课件出示自我介绍的小女孩)她叫小红,她邀请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她家做客。你们愿意去吗?(愿意)

  2、出示课本插图,小红在哪呢?(在家里)板书:在家里。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生动活泼的人物介绍,以做客的方式进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看图说话,学词识字

  1、小红家里的东西可多啦,请同学们按顺序找一找,小红家里都摆放着哪些物品?(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按顺序出示带有音节的词语认读。

  沙发茶几报纸书架台灯挂钟电视电话

  强调:灯,钟是后鼻音。电是前鼻音。

  2、图上有哪些人物呢?他们在干什么?(通过说爸爸在看报纸出示“报纸”读。)

  总结:对,晚上,小红一家人都在家里,爸爸在看报纸,妈妈在看电视,小红给他们送去水果。爸爸妈妈高兴地笑了,小红也笑了。

  3、出示课件:我会读

  沙发电视台灯报纸

  A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B出示生字条,圈画生字。

  沙发报纸台灯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请大家打开语文书49页,借助生字条,把这些顽皮的生字宝宝找出来圈住,一边圈一边读,圈完以后再读一读。

  4、出示带音节的词语

  沙发报纸台灯电视

  指名读、跟读、开火车读、齐读

  5、去掉音节读词语

  自由试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

  (初入学的孩子好动,坚持不了一节课,课中休息一下,学生的积极性会和刚上课一样高。)

  6、出示单个生字认读

  沙发报纸台灯电视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设计意图:

  (通过看图说话简单识记生字,再通过分步学习进一步巩固生字。使学生的生字认得更牢固。)

  三、识记生字巩固练习

  1、这节课的生字里还藏着我们今天要学的偏旁呢,板书:三点水、提手旁、火字旁领读

  2、你能找出这三个偏旁藏在哪个生字里吗?

  课件出示:

  沙--------三点水

  报--------提手旁

  灯--------火字旁

  (读报纸要用手,“提手旁”表示和手有关的动作;“火”是在《口耳目》里学过的,它当偏旁的时候要把捺变为点)

  请同学们再读一次。

  3、交流识字方法

  我们今天学的这些生字里的某一部分有你们认识的吗?你能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吗?

  “报”的右边在“服”中见过,把“服”的“月字旁”换成“提手旁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报”。

  对,这种识字方法叫做:换一换。生跟读。

  三点水+少=沙示字旁+见=视火+丁=灯

  对,这种方法叫:加一加,生齐读。

  带有这三个偏旁的生字还有很多很多,老师希望大家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认识更多的生字。

  现在呀,老师要考考你们了,看看你们这些字认得怎么样。

  4、出示:我会读

  沙发沙子出发头发;电视电报电灯电视台一台电视机电话;

  报纸白纸纸飞机

  5、我能用它们说一句话

  报纸台灯电视沙发

  爸爸在看报纸。

  我坐在台灯旁写作业。

  妈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6、读一读,连一连

  报纸diànshì

  台灯bàozh

  电视táidēng

  沙发shāfā

  7、摘苹果

  设计意图: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来强化记忆。)

  四、拓展延伸

  回家后和爸妈一起做家具和电器名称的卡片,贴在物品上,认更多的字。

语文教案 篇3

  一、说教材

  《雪被子》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五年制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雪被子》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本册教材在编排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发展语言为主线,注重听说读写的协调发展。提倡让学生在课堂中多“动脑、动口、动笔”。而这一编排特点也恰好体现了大纲对。

  本教材“使学生初步形成阅读能力”的要求。因而,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培养阅读能力是本册教材总的'指导思想。本篇课文是一篇儿童散文,它是继一册《雪娃娃》之后的又一篇有关雪的课文,文章以优美的语言、音乐般的节奏和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在洁净美丽的白雪覆盖下的冬景,一个神奇犹如梦幻般的境界。课文共分三个自然段,包含着两个自然科学知识:“小雪花给麦苗盖上了雪白的被子”说明厚厚的积雪能保持地温,抵挡寒风和霜冻对庄稼的侵袭;“雪被子下面,麦苗们做了两个快乐的梦”,揭示了“瑞雪兆丰年”的自然规律。这篇课文可分三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掌握6个生字(麦、苗、盖、呼、淘、哨)教学1—2自然段。

  第二课时:教学第3自然段,进行听说训练,掌握相应的生字新词。

  第三课时:总结课文,朗读训练。

  而本课时即第一课时的教学,应以训练为主线,即让学生做到“三动”,以学生为主体,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本课时教学目标

  (1)初谈课文,了解大意。

  (2)学会“麦、苗、盖、呼、淘、哨”6个生字,理解“被子、满天、雪花、麦苗、暖呼呼”的意思。

  (3)读通课文,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明白“雪被子”能保持地温这一科学道理。

  (4)培养合理的想象力。

  学会6个生字,新词;懂得雪被子能给麦苗保暖,使麦子长得好而丰收的道理。

  2.教学难点

  麦苗为什么觉得暖呼呼的?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教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是当今教学改革的主流,生字教学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即集中读拼音,分散教学字义,并运用部件分析法,熟字比较法教学生字字形。运用启发式提问、图文结合、句子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方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掌握内容,积极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习能力,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雪被子》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2、学法

  在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拼音知识,指导学生自学、锻炼其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探求新知,掌握一定的字形记忆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才能举一反三,形成能力,“授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学习方法指导的重要性。

  3、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所掌握的知识程度看,生字“淘”的正确书写要重点指导。新词“暖呼呼”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积雪能保持地温,二年级的小朋友不可能一下子明白,以借助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道理。

  4.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三、说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思路:

  谈话引题激趣——听录音初感课文——自学课文生字词——检查自学情况——学习课文l、2自然段——复习巩固

  1.谈话引题激趣。

  小朋友,冬天到了,你觉得大自然中什么景色最美?下雪的时候,你们常常干些什么?雪不但洁白、美丽,对庄稼还很有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雪被子》。运用谈话法揭题,自然、简洁、有趣,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

  2.听录音初感课文。

  利用配乐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音乐般的节奏,从而产生学习课文的强烈愿望,同时,在—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自学课文生字词。

  自学要求:(小黑板出示)

  (1)初读课文,利用拼音学习新字;

  (2)划出生字新词,想想它们的意思。

  (3)看出字,说字形。

  ---------------------------

  (4)想—想:课文写谁喜欢什么?

  这—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让他们去独立动动脑,动动口,让学生在自己读、看、比较、思考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字词的音、形、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检查自学情况。

  (1)看卡片读生字。

  学生易读错的字shào(哨)mèng(梦)fēng(丰),

  多音字jiē(结)多读几次。

  (2)记字形。

  比较法:“麦”与“表”相比较,“苗”与“猫”比较

  动作演示法:盖

  部件分析法:呼——口十乎,哨——口十肖

  笔顺分析法:“淘”字右半边的笔顺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出示句式:课文主要讲(谁)喜欢(什么)?让学生说说课文大意。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能让我们教师有重点地查漏补缺,又让学生有充分动口的机会,既掌握了新知,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洪水、暴雨、猛涨、懒惰、平稳、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场景中体会到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课前准备:

  自制PPT、各色粉笔。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山村美景图)师:同学们请看,这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但每想起家乡,作者刘章爷爷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引导质疑。

  请同学们读一下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交流展示:请学生把自己最喜欢、读得最好的读给大家听。教师相机检测并指导。

  3.勾画批注:把你认为能回答同学们刚才的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还可以写下批注。

  三.紧扣质疑,解决疑问。

  1.回忆质疑。预设:什么是搭石?没有搭石,人们会怎样过小溪?搭石有什么用?选搭石、摆搭石有什么要求?……

  2.抽生自主选疑释疑。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指导“暴”、“猛”的书写。

  四.作业设计:

  1.听写词语:山洪暴发 溪水猛涨 裤子 暴雨 凶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感知美

  1.(点击课件:配乐出示一幅幅乡村美景图。)

  2、教师深情讲解:

  同学们,还记得那一块块搭石吗?(板书课题)作者刘章爷爷离开家乡已多年,是什么让他对家乡的搭石情有独钟、念念不忘呢?(教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勾勒搭石图)

  二.初步感知——寻找美

  1.师:这些小小的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它,睁大双眼去发现美,欣赏美。

  2.细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你从文中哪里感受到了美?感受到了什么美?

  三.品读体味——欣赏美

  师: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搭石。

  1.抽生交流:你从文中哪里感受到了美?感受到了什么美?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板书:为他人着想美、声音美、画面美、谦让美、尊老美……

  3.重点感悟:一行人走搭石的音乐美、动作美、画面美。

  (1)学生朗读相关语句,交流自己感受到的美,教师随机板书。

  (2)联系上下文理解“人影绰绰”的意思。

  (3)教师配乐范读,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4)抽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5)抽生配乐朗读。全班配乐朗读。

  4.感悟、想象: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理所当然的事。

  (1)交流自己感受到的美。

  (2)问:什么叫“理所当然”?文中人们把什么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3)拓展想象:你觉得在刘章爷爷的家乡还有什么事也会被人们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5.随机指导各种形式的朗读,以求达到品品读读、以读促悟的效果。

  6.学习中心段(最后一段)。

  师:这一排排搭石,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么多的美,所以刘章爷爷对它们念念不忘,所以作者深情地说——(学生接读最后一自然段)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搭石和乡亲们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四.走向生活——发现美

  1.师:是啊!美无处不在,有看得见的美,看不见的美,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你现在对美有了哪些更深的认识?

  2.艺术家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在我们的身边哪里也可以找到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中寻找美。)

  五.超越文本——传播美

  (课件播放《爱的奉献》)教师小结,升华情感:美是清洁工佝偻的身影;美是老师沾满粉笔灰的双手;美是妈妈鬓间的白发;美是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的姐姐的笑脸……让我们将真善美撒播到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因我们而充满爱! 六.作业设计: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轻松、幽默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幽默的意识。

  3、在诵读中感悟,明白做事要认真仔细,不能粗心大意。

  教学重点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读准“匹”的字音,能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1、四幅有错误的图片。

  2、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小画家,他的名字叫丁丁。年龄和我们小朋友差不多大,他有十分广泛的兴趣爱好,可最喜欢的还是画画,于是就参加了兴趣小组学画画。他没学了几天就对其他小朋友夸口说:我能用彩色铅笔画任何东西。小朋友不信,于是丁丁就拿起纸和画笔,画了起来。你们想看看他画的画吗?

  1、出示四幅画片,学生观察。

  a,螃蟹b,鸭子C,小兔d,大马

  老师看到小朋友都笑了,肯定其中有原因,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笑的原因吗?你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就来读一首根据这个故事而改编的儿歌,请小朋友读完之后,能认会里边的3个生字,还要说一说丁丁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读文识字

  1、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这课文。谁想自己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如果发现问题,读后帮助纠正。(指名读课文,在学生纠正读音的过程中,重点要强调“匹”读第三声,“尾巴”的“巴”,“嘴巴”的“巴”,“耳朵”的“朵”,都要读轻声。)

  2、指导朗读

  (1)这首儿歌一共有几句呢?(指名回答)

  (2)谁能读好第三句?(出示幻灯片:画只螃蟹四条腿,画只鸭子尖嘴巴,画只小兔圆耳朵,画匹大马没尾巴。)(指名读)

  (3)同学们发现了吗,这句话里的四个句子句式相同,在朗读的时候

  要读出层次的变化,想听老师读读吗?(从这句话里我们不难发现,“螃蟹、鸭子、小兔”都论“只”,而“大马”呢?(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出现“匹”)

  3、开火车轮读生字“匹”。(巩固字音)

  4、怎么记住这个字呢?能给这个字组词吗?(一匹、布匹)

  5、我们再来读一个字。(出示“他”的生字卡片并开火车轮读。)

  6、在文中“他”指的是谁呢?(丁丁)

  7、丁丁是一个小男孩,所以“他”一般代表男的。

  谁能说说丁丁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

  第二课时

  一、指导写字

  1、这节课我们还要会写3个字。(出示字卡)

  2、齐读字卡。

  3、写好这三个字应该注意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他”要写得左窄右宽,“会”的上半部分写得要舒展,“尾”的最后一笔也要写得舒展,并且结构要紧凑。)

  4、师范写“尾”,学生仿写。(写两遍)

  5、学生自己练习写“他、会”,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写两遍)

  二、指导背诵

  这首儿歌还能唱呢!(放录音带《粗心的小画家》),我们跟着磁带一起唱吧!能试着把这首儿歌背下来吗?(学生练习背诵)

  二、布置作业

  我想对粗心的小画家说

  我想改错。(给丁丁的作品改错,可以在教材的插图中进行。)

语文教案 篇6

  《观沧海》教案3

  教学目标:

  1、 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

  2、 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3、 写实与想象。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由写作背景导入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 ,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二、 简介作者,揭示目标

  曹操,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曾历任

  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三、 新授内容

  1、 师范读,生跟读。

  2、 生自由朗读,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3、 生齐读。

  4、 分析课文内容

  ⑴分析字义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沧,通“苍”,青绿色。

  海,渤海。 观,看,统领全篇。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洪,大。

  行,运行。 若,如同。

  星汉,银河。 志,理想。

  ⑵内容

  A、 诗的前两句写什么?最后两句是写什么?中间十句写了什么?

  叙事 合乐时所加,与正文内容无关 写景

  B、写景部分采用 手法,勾画了汹涌的 ,耸立海中的 ,岛上繁茂的 ,给人以如画的感觉。

  C、“日月之行”四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想象、夸张)写出了观沧海时的什么感受?

  D、写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借景抒情,表达诗人博大的胸襟。

  四、 总结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内容。

  先突出写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平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五、 作业:

  ⑴完成书后习题;

  ⑵背诵默写课文。

【关于语文教案范文6篇】相关文章:

1.关于语文教案范文5篇

2.关于语文教案范文8篇

3.关于语文教案范文7篇

4.关于语文教案六篇

5.关于语文教案九篇

6.关于语文教案9篇

7.关于语文教案8篇

8.关于语文教案7篇

上一篇:语文教案
下一篇: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