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名称:语言课
教学范围:小班
教学准备:教具(自备教学画,.教案,课本)
教学目的:让幼儿具有环境保护意识,让幼儿有明辨是非能力
教学内容:1教师提问(公园里有什么?)幼儿回答(花,玩具,小动物,等等)
2教师讲故事(老师今天就给小朋友们讲一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公园里》小朋友要仔细听老师讲的故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有一天,小羊约小猴子去公园玩,这一天天气很好,太阳公公早早得出来上班,好及时送给小朋友们温暖的阳光,这时小羊和小猴子俩到了公园开开心心的玩耍着,小羊和小猴子看到天上的小鸟,看到太阳公公在微笑着看着他们,他们和小鸟开开心心的玩耍着,不一会他们来到了花园,小羊和小猴子看到花园里有好多漂亮的花小猴子就摘了两朵,小羊就着急的.阻止小猴子,花园里的话是不能摘得,如果大家都像你一样,那你还能看到漂亮的花吗?小鸟,小羊都说小猴子,小猴子红着脸说我以后再也不乱摘花了,太阳公公听小猴子说玩笑着对小猴子笑着说:“这才是好孩子。”
3图片(小羊,小猴子,小鸟,太阳公公,花园)
4教师提问:a.图片上都有什么?(太阳公公,小羊,小猴子,小鸟,花园)
b.在这幅图片上小朋友能找到天上有什么?(太阳公公和小鸟还有白云)有几只小鸟?(两只)
c.地上有什么?(小羊,小猴子,花)
d.小羊小鸟为什么说小猴子,他做了什么事情?(小猴子摘花园里的花,摘花是不对的)
e.教师.总结幼儿的话,让幼儿更明白小猴子为什么做的不对,为什么要学小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f.让幼儿拿出教科书,以巩固幼儿所学。
教学.总结:让幼儿讲故事,教师.总结,结束课程。
教师要求:讲课时要有良好的教态,讲课时要有激情,让幼儿融入故事当中,教师讲课时要面带微笑,表情丰富,精神饱满。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词语;了解科学小品的文体特征
2、运用概括提要方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3、理解本文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
4、探究自然无尽的奥秘,接受自然无穷的启示。
学习重点:本文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前置学习:
1、了解作者:[作者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地质学家。1991年他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1992年回国后撰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北极的各种情况。他的主要著作有《神奇的北级》、《南极之梦》等。
2、文体介绍:科学小品文,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即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示出来。
3、朗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4、给加点字注音:
媲美()膨胀()挑衅()迷惘()澎湃()滑稽()
歧途()啮齿()苔藓()迁徙()繁衍()笃信()
5、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或成语
(1)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2)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3)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4)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5)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6)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7)在紧急中想出好的应付办法。()
展示交流教师点拨:
6、通读课文归纳旅鼠的几大奥秘。
7、本文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8、记下有疑问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1、将课文分成三部分,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作者对旅鼠之谜有几种猜测,请大家速读课文18—27段,看看作者作了几种猜测?
3、这几种猜测都被丹尼斯先生否定了,那作者还有什么疑问呢?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九、无”4个字。认识2种笔画“竖弯钩、横折弯钩”和三个偏旁“月字旁、雨字旁、禾木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使学生喜爱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生字和练习朗读。
2、通过观察和朗读,了解四季不同的特征。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知道四季的特征。
2、认识课文中的生字,会写“七、儿”两个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时重难点】
1、认识生字,会写“七、儿”。
2、指导四季的不同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四季妈妈。(板书:四季)四季妈妈有四个宝宝,我们来叫叫他们的名字?(正音)叫得真亲热呀!
2、他们长什么样呢?我们来找一找。
(根据学生回答演示)
(1)春:你怎么知道这里是春天的家?[小草是在春天发芽的。春天到了,小草发芽了,你看,他嫩嫩的、绿绿的,小脑袋尖尖的(课件演示),小草发芽,我们叫他“草芽”(出示词语:草芽)。那么小树发芽呢?(叫“树芽)。小鸟也飞来报告:春天已经来到!]这里到底是不是春天的家?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演示:“春”走到图片中,说:“对!”)
(2)夏:荷花是夏天才有的花。(你还看见了什么?)荷叶绿绿的、圆圆的(出示:圆圆的荷叶),好象在和青蛙说话呢!这是夏天的家吗?(课件演示:“夏”走到图片中,说:“是。”)
(3)秋:稻谷成熟了。你看那金黄色的稻谷长得又结实又饱满,那金黄色的一段,我们就叫他“谷穗”(显示:谷穗),谁来说说图中的谷穗?(理解“弯弯”)。来看看我们找对秋天的家了吗?(课件演示:“秋”走到图中,说:“对。”)
(4)冬:图上有个雪人(出示“雪人”),雪人长什么样?他在干吗呢?(理解“挺”:谁来做做动作“挺一挺”,读好“挺”的后鼻音。——课件出示:大肚子、挺。)看看是不是冬天的家(课件演示,出示“是”)。
3、小朋友,四季这么美,课文写得还要美,想读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打开书,学生看书,老师范读。
2、请借助拼音试着读课文,看谁最棒,能读准课文中的每个字音。
3、请同桌互读,对方读对了,你就冲着他点点头或者微微笑。
4、指名试着读。
第一节:课件红字,认识“对、说、是”,认读“对”,说说“对”的反义词“错”,个别读“说”“是”,仔细发现“是”,有“日、下、人构成”。
第二节:读通。
第三节:“鞠着躬”演一演
第四节:读通,认识“就”,反复认记。
现在,老师把“就”和其他生字混起来,看能认记吗?开火车读:就、对、说、是。
5、过渡:学到这里,我们读通了课文,还认识了11个生字,可是要牢牢记住11个生字可真不容易,请你把11个生字从课文中圈出来,一边圈一边读一边记。
6、自由读课文,读后圈出生字,一边圈一边读。
7、同桌互认。
8、小组互认。
9、开火车认读。
四:写字指导
1、“七儿”,从笔画上,你发现了什么?从位置上,又发现了什么?
2、范写
3、学生书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会写2个生字。
2、会用“是——”说话。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种季节的美丽。
【课时重难点】
会写2个生字,知道四季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生字,开火车
2、自由读课文。
二、读懂课文
1、课文有四节诗分别描写了四季的景象,你喜欢哪一个季节的,你就学习那一段,自由组合后,听清要求:
(每人在组里读读,再看看图上画着什么,想想诗中又告诉我们什么,)
2、汇报交流:(老师及时板书)
3、课文把四季的特征描写得那么生动,春天……而且诗中都是用说话的形式来表现的',如草芽对小鸟说……,让我们感到特别亲切,那该怎么读呢,请试着读一读,如果能适当的加一些动作就更棒了。
4、进行表演。
三、阅读积累
1、四季的风
春天里,东风多,吹来燕子做新窝。
夏天里,南风多,吹得太阳像盆火。
秋天里,西风多,吹熟庄稼吹熟果。
冬天里,北风多,吹得雪花纷纷落。
2、四季
冰雪化啦雷雨大啦,
树枝绿啦,小河满啦,
小草钻出地面告诉我们:牵牛花爬上篱笆告诉我们:
温暖春天的来啦!炎热的夏天来啦!
果子熟了,北风刮啦
庄稼收啦,水结冰啦,
树叶落下来告诉我们:雪花飞到脸上告诉我们:
凉爽的秋天来啦!寒冷的冬天来啦!
3、
春雷唤醒了桃花。
夏雨洗绿了树叶。
秋风染红了枫叶。
冬雪铺满了大地。
四、扩展训练
师:你还知道四季有什么特征:
用文中的形式来说一说:————,他对——说:“我是————”。
五、总结。
师:同学们,四季的景色这么美丽、迷人,请小朋友回家用儿歌表演、绘画或其他方式,来赞美你喜欢的季节,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小朋友听听、看看。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选择同音中的字。
2、认识11个生字,会书写10个生字。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用部首查字典的方法,谁来说一说怎样用部首查字典?
二、查字典游戏。
1、丁丁告诉我们说:他现在又会了一种选字的方法,他知道“鱼lín”的lín是“鳞”。用部首查字法查到“鳞”,看共有多少个lín,你知道他是怎么从那么多lín中选出来的吗?(学生说)
2、读词语“邻居、树林、临时、淋浴”。
3、谁能试着用“磷、琳、嶙、粼、霖”这些字组一个词,并说说你为什么组这个词。
4、查字典,验证。
翻开字典,来验证一下你组的词对不对?
5、学yǒng。
(1)读词语“永远、歌咏、游泳、勇敢”这些词语中得y ng都读三声。小组之内互相说说为什么在这个词中是这个字?
(2)从下面的yǒng中选一下“奔yǒng”yǒng应该是哪个字?并说说为什么?查字典验证。
三、学写字。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这些字中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描红。
3、在练习本上带拼音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汉语拼音字母表》中的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认识音节表。
3、认识电脑键盘,为学习输入汉字打基础。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出示生字,各种方式读。
2、用生字组词。
二、认大写字母。
1、咱们在英语中就已经认识了大写字母,谁来说说大写和小写有什么区别?
2、出示各种大写字母检查学生的认识。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大写字母,同位互相检查。
三、学唱字母歌。
1、放课件,学生学唱并练习背诵。
2、学生唱给同位听一听。
四、在键盘上认一认大写字母。
1、同学们,咱们在上信息技术课的'时候,学会了输入字,谁说一说在输字时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2、同学们在键盘上边背字母表,边找一下。可以说给你的同位听一听。
五、认识音节表。
1、打开字典,看字典,从字典中找出大写字母。有一个同学告诉咱们:在字典中大写字母指的是音节的第一个字母。找一找这里的大写字母与字母表中的字母有什么不同之处?
2、仔细观察字典中的音节表,看每组有什么相同之处?
3、找找声母是zh、ch、sh的音节,看你发现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帮助独立识字,学会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两种查字典的方法。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大写字母表及音节表。
1、同位互相检查背诵字母表。
2、谈一谈在观察音节表时有什么收获?
二、学习音序查字法。
1、上节课咱们认识了音节表,知道了音节表中的许多知识,现在老师就来检查一下你会用了没有?仔细观察45页的四幅图,学着书上的样子自己查一查聊天的聊是哪一个,然后写下来,看谁查的最快。
2、交流查的对不对。
三、练习巩固音序查字法。
1、出示课件。
w n惜宛挽晚婉碗惋
d 抗底抵氐诋砥
2、先猜一猜是哪一个字,并说说为什么?
3、用音序查字法验证。
四、查一查,填一填。
1、老师这有一个同学写的小作文,他在写作文时遇到了几个不会写的字,你能帮帮他吗?
2、学生自主查字典。
3、全班交流。
五、选择查字法。
咱们学会了两种查字典的方法,小组讨论一下,遇到什么样的字,用部首查字法?遇到什么样的字,用音序查字法?
语文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书写文字的田字格,知道田字格上下左右位置的名称。
2、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
活动重点:认识田字格
难点:知道田字格上下左右位置的名称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文字的家》、《找相同》、《描一描》、铅笔、小兔、小鸡、小狗、小猫图片、田字格本
活动过程:
1、认识文字的家
(1)出示田字格本,交流
“你们认识它吗?在哪里看到过?”
(2)教师小结:这是小学生的写字本,它叫田字格本。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排田字格呢?”
2、了解田字格的位置
(1)教师将4只小动物分别放在田字格的四个格子里
“小动物们在田字格的那儿?”(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2)个别幼儿放小动物,其他幼儿说说它们的位置
3、游戏活动,巩固对田字格的`认识
(1)幼儿在幼儿用书上找找文字的家
(2)将相同的汉字连起来
(3)在田字格里描一描
4、幼儿相互交流握笔姿势,纠正错误的姿势
语文教案 篇6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一课我们要学习一个传说,那就是《月光曲》的故事。"(运行课件《月光曲》,音乐声起,幕徐徐拉开)"这篇课文很美,也写得比较深,看哪些同学能自己读懂课文,读好以后能回答两个问题:(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阅读指导"。)
1、《月光曲》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是谁写的?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
二、自学课文。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的录音朗读。"(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课文原文",当第一遍录音朗读完后点击课件右下角的按钮,关闭录音,让学生自由阅读思考)。
三、读后提问。(结合句子训练,帮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1、"《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传说"。)
解释"传说":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
2、"《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
(《月光曲》这篇课文写的是关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传说。)
3、"《月光曲》是首什么曲子?看谁在曲子的前面能加上恰当的附加成分。"
(板书“()曲子”。通过练习,懂得《月光曲》是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一首的'钢琴曲子。)结合学生回答,介绍贝多芬,以激起学生学习情绪:
"贝多芬是世界上的音乐家。他对贫苦的人民非常同情,他曾经写下过这样的句子:我们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做到这一点,我将是多么的幸福!我们来看看乐圣贝多芬的一生吧。"(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了解乐圣"并点击"生平逸话",拖曳文本框右边的滑块浏览。)
四、学习生字词语。
1、"同学们,为了学好课文,我们先来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点击课件《月光曲》"文件"下拉菜单中的"生字词语"。屏幕显示5个生字,抽学生认一认。)"来,跟着录音读一读。"(任意在字上点击会出现相应的示范朗读录音及音节。)“大家分析一下字形结构吧。”(分析字形结构)
2、"谁能用这个字组词语呢?"(点击字形结构,会显示例词。)"能说说"幽静""纯熟""陶醉"这三个词语的意思吧?会用这些词语写个句子吗?"(点击下方的空白,课件出示解释和例句。)
3、"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写这些字和词句。"
五、讲读第一自然段。
1、齐读。“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2、释"谱写":
“"歌谱"同学们是知道的,根据歌词写谱,叫"谱写"。如果没有歌词,单纯作曲子,也叫"谱写",简单的说法叫"谱曲子"。曲子写好了,就叫什么?”("谱成")
(板书:谱谱写谱成)
“写曲子叫"谱写",写出非常壮丽的诗,也可以说"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诗篇""谱写了一首扣人心弦的诗篇。"”
六、在理解篇章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分段。
1、“这一自然段最后说"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这一句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2、“课文从哪儿到哪儿写了这个传说?”
3、“那么课文分成几大段?”
板书:段意①总的介绍。②关于《月光曲》的传说。
七、学习课文第二大段。
(点击课件《月光曲》"课文阅读"下拉菜单中的"阅读指导"并单击"阅读提示"。)"同学们,能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按阅读提示跟着做么?"
八、读后提问,引导分层次。
1、“现在你们谁懂得了贝多芬为穷兄妹前后弹了几首曲子?第几首是弹的《月光曲》,写弹《月光曲》从哪儿到哪儿?”
2、“因此第二部分又分成几个部分。”
语文教案 篇7
课前思考:
1、 上课时要调动学生的热情,多用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识字的时候交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说说偏旁表示的意义,理解性地记忆生字。先教给学生方法以后,后面的学习活动中,可以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交流。
教学目标
1.认识“锋、峰、泳、咏、噪、燥、躁”7个生字,会写“咏、噪、泳、游、峰、蜂、锋、蜜”8个字及其词语。
2.熟读顺口溜,掌握一些形声字中同音字的辨认方法。
3.让学生感受识字的快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热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掌握同音字的辨认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热情。
教学准备:生子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1.师述谜语: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裳,忙碌花丛里,献给你蜜糖。
2.生猜。
3.出示图片及字卡“蜜蜂”。
4.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记忆字形。
5.练习用“蜜蜂”说话。
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小蜜蜂。你们就像一只只可爱的小蜜蜂,现在我们就随小蜜蜂一起到识字乐园中去采蜜吧!
二、学习字、词,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一组“蜂、峰、锋”
1.出示字卡:蜂、峰、锋
师:又有什么新发现?(读音相同,右边相同,但偏旁不一样)
师:是啊,虽然读音相同,但字形不同,意思也不一样,怎么区分它们呢
2.联系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同桌讨论。
3.找生汇报
4.练习用“峰”“锋”组词
5.游戏巩固(捉错别字)
找几位学生戴“蜜蜂”头饰,上有词语:高峰、蜜蜂、先峰、蜜峰、山锋、蜂利,其他学生边读边找,说明错的'原因
(二)、学习第二组同音字:永——泳——咏
1.出示字卡:永、泳、咏
2.说说自己的发现,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3.练习组词说话
(三)、学习第三组同音字:噪——燥——躁
1.出示字卡。
2.师提出要求:请前后四人合作共同学习这几个字,由小组长组织分别说一说各自的记字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
4.汇报:①根据意思记忆、②编儿歌、③创编一段话、④表演
5、游戏巩固
(1).猜字游戏
(2).课件显示飞舞的小蜜蜂,每只小蜜蜂上带有生字,生认读、组词,对者小蜜蜂飞入花丛。
三、总结、延伸
1.找生谈谈记字方法。
2.师总结,出示课题:认识汉字多动脑
3.延伸:
(1)出示:垂、捶、锤
(2)谁能根据今天的识字方法认识一下这几个字呢?
4.学儿歌(屏幕显示文中儿歌),熟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
2.让学生观察有何发现。
蜂、峰、锋、咏、泳、”均是左右结构。 “游”左中右结构。“蜜”上中下结构。
3.指导书写“蜜”“游”
4.学生描描、写写
5.作业展示,师生互评。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首字族识字儿歌。学生在读儿歌的过程中,可以认识部分“方子族”的字。儿歌语言通俗易懂,贴近儿童生活,既渗透浅显的汉字造字的知识又有一定的趣味性。儿歌共14行,每两行为1句,共7句话,第1句用一个小学生的名字引出“方”字,以下6句分别以“方”为根,加上不同的部件引出一个又一个新字,使学生在既有音有形,又有语言环境的描述中认识了许多“方字族”的字。要抓住儿童对于新鲜事物感兴趣的特点,借助卡片、图片、课件等媒体引出“方字族”的字,使学生感悟汉字造字的规律,了解汉字造字的浅显知识。学生在一年级时曾经用字族法学习过新字,方法是先运用叙述性的语言说字的结构和读音,然后再把这个字运用在一个短语中,以显示字义。本节课我先后两个班上,第一次上的非常不成功,经过教研组教师的多次研究修改,再次上课就进步了很多,下面就将两次上课过程中修改的环节进行对比说明。
(一)本节课我上过两次,第一次新课的设计环节 是以一个情境故事引入,出示一个大人带着六个孩子的图片,告诉学生大人是方妈妈,小孩是方宝宝,让学生从课文中找方宝宝,学生不理解这些人和方字族的字有什么关系,到儿歌中不知找什么,就处理这个环节就足足花了15分钟,由于这个环节的失误,造成整节课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重点没有体现出来,经过组内教师的研究,改变了该环节的处理,由一年级的《青字歌》引入,复习环节设计给青加不同偏旁组词,当学生说出含有青字的新字后,让学生观察它们和“青”有什么关系,当学生说出他们都含有青时,告诉学生青就是这些新字的妈妈,这些含有青的字都是青宝宝。这样的处理就是建立字与情境之间的关系,既有趣味性,又含知识性。以青字族练习,过渡到 猜方字宝宝们的特点,再到课文中找方字宝宝,以此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将新知识与旧的学习环节相结合带动学生的识字兴趣。这个环节下来只用了4分钟,推动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在记字环节,第一次上课我是把儿歌中与方字有关的六个字,带着学生一个一个记 ,说偏旁,说偏旁与什么有关,读书上的句子,整个环节下来15分钟,而且记字的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热情很低。经过教研组研究,首先改变了记字的形式,首先老师带领着记学生记忆这里最难的字“防” ,目的是解决难字的记忆,同时也是在教学生记忆这些字的方法,其余的5个字学生自学,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这样既让全体学生参与到了学习当中,又体现了教学与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三)写字环节渗透归类思想。方字族的字共六个,其中“芳”是上下结构,其余都是左右结构,为了使写字落到实处,我先指导学生写“芳”
从整体和关键笔画两个方面进行观察,再进行范写,范写时把写这个字的方法编成儿歌教给学生“点要写在上空间,上下结构要紧凑”。对于左右结构的字,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左右宽窄的比例,学生观察出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时 ,让学生从中挑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进行重点书写指导,其余的字学生根据重点字的书写方法进行自己描红自己书写。这个环节用了13分钟,这种归类写字既节省了分析字的时间,有训练了学生观察的能力,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归类写字的练习,学生会自己总结出不同结构的生字的书写法则。
经过这两节课使我深深感觉到,教案的每个环节的都如此重要,要备好每一环节一定要研究、思考。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教案08-17
语文教案08-19
语文教案08-19
语文教案08-19
语文教案08-20
语文教案08-22
语文园地教案07-01
语文教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