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5-01-16 06:56:35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语文教案模板汇编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语文教案模板汇编6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会认读“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热爱自然,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难点:会读生字、会写生字,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谜语导入:

  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

  2.河水皱眉,树儿摇头,鲜花弯腰,白云溜走。

  生:猜出(雨儿)(风儿)

  师:对呀!小朋友真聪明。今天我们就与雨儿、风儿一起旅行一次好吗?(大屏幕放影大自然的景色)

  生:边看边说。

  3.出示课题。

  师:小朋友大自然的景色确实美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识字3一课。齐读《识字3》,看看里面有哪些大自然美丽的景色。

  二、初读体会、认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了以后,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写在黑板上。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

  2.反馈

  (1)学生上黑板写字。

  (2)读课文(学生自由选择段落)

  (3)说说为什么喜欢读这段。

  3认读生字

  师:谁能把你圈出的生字宝宝读给大家听听?想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正音:(重点:“霜”“蜂”)

  师:生字宝宝想回家,你送他们回家好吗?

  三、读课文感悟。

  1.先自己读,再找好伙伴读。

  2.读后说说课文跟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指导发现课文是对对子形式)

  小结:小朋友观察真仔细,这种课文的形式,我们中国叫对对子。

  四、再读课文,激发兴趣。

  1.师生交叉读。

  2.生生交叉读。

  3.学生下座位找伙伴玩对对子游戏。(边读边拍手。)

  五、生字巩固。

  1去音节读生字。

  2.游戏。给生字找朋友。

  六、启发想象,练习表达。

  黑板上小朋友写的词语中,请你选一个,为它配上美丽的图画。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前三组生字新词,第3册第五单元 识字学词学句(二)3。

  2、认识“伍、席、芳、桂、求、封、充、足”8个要求会认的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4、培养学生认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前三组生字新词。

  2、培养学生认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正确区分字形、字音相近的字。

  2、正确理解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以熟字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正、平、直、分;指名读这些字,本课要学习的生字里就包含了这些字。

  2、形声字有什么特点?

  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构成,形旁表示义项,声旁表音。

  今天我们来学习形声字,看谁学的好。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第一组生字。

  (1)教师板书“正”,学生齐读,并组词。

  正在 立正

  (2)教师点击鼠标,出现:言字旁和整齐的整的上半部分

  这样就组成了“证”和“整”,请同学们想想这两个字分别念什么?

  对照课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这两个字,看看你想的对不对。你们能想得差不多是因为形声字的声旁具有表音的作用,但又不完全一样。

  (3)同学们一起看由“整”字组成的词语“整齐”。多用于形容队伍排的整齐。

  (4)学生自己读第一个句子,有不会认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知道它的读音并用心记住生字的字形。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词意。

  (5)用“整”字组词。整理 平整 工整

  (6)再看“证”字,板书“证明”

  (7)读第一个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学会。认识生字“伍”和“席”。

  (8)再读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注意读出语气。

  (9)再想一想,证明的“证”字为什么是言字旁?因为,证明一般都是通过说话来完成的事,所以是言字旁,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第3册第五单元 识字学词学句(二)3》。

  (10)用“证”字组词。证实 作证

  2.学习第二组生字。

  (1)教师板书“平”,学生齐读、并组词。平常 平时

  (2)教师点击鼠标,出现:言字旁和提土旁。

  “平”加言字旁就成了“评”,加提土旁就成了“坪”。请同学想一想这两个字分别念什么?

  对照课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这两个生字,看看你想的对不对。

  (3)同学们一起看由“评”字组成的词语“评比”,通常评是用语言来讨论和对比的,所以是言字旁。

  (4)学生自己读第一句,有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知道它的读音并用心记住生字的字形。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词意。

  (5)用“评”字组词。评理 批评 评论

  (6)再来看“坪”,板书“草坪”。

  (7)读第二个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学习。认识生字“毯”。

  (8)再读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注意读出语气。

  (9)再想一想,草坪的“坪”字,为什么是土字旁。因为,草坪是在土地表面上,草离不开土,所以是土字旁。

  3、总结学习方法:

  1)认识熟字

  2)在熟字的基础上加偏旁组成新字

  3)用新字组词,了解字义、词意

  4)用新词说一句话,以深入了解词意

  5)再读字词句,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

  4、学习第三组生字。

  1)按照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自学。

  2)教师板书“直”,学生齐读、并组词。正直、笔直、直线

  3)让学生点击鼠标:单人旁和木字旁。

  “直”加单人字旁就成了“值”,加木字旁就成了“植”。请同学想一想这两个字分别念什么?对照课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这两个生字,看看你想的对不对。

  4)同学们一起看由“值”字组成的词语“值日”,通常值日是有人来完成的,所以是单人旁。

  5)学生自己读第一句,有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知道它的读音并用心记住生字的字形。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词意。

  6)用“值”字组词。值班 值岗 值勤

  7)再来看“植”,板书“植树”。

  8)读第二个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学习。

  9)再读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注意读出语气。

  10)再想一想,植树的“植”字,为什么是木字旁。因为,植本身就有植物的意思,指草木,所以是木字旁。此处的“植”用做动词。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童话的魅力。

  2、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让学生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二.教学重点:

  1、水罐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感知童话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

  感知童话的魅力。

  四.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媒体再现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认识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他非常关心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撰写了《启蒙读本》,共373篇,其中有许多经过改编的民间故事。

  (二)我说你说: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我觉得本文除了可以用《七颗钻石》作为标题外,以下标题也适用。请大家高声朗读课文,结合本文分别说说这三个标题的妙处。

  (1)神奇的水罐

  (2)爱心行动

  (3)大熊星座的传说

  明确:(1)文中的“水罐”很神奇:

  自己装满水——摔下来水一点也没洒掉——由木的变成银的'——由银的变成金的——从里面跳出七颗钻石,从里面涌出一股水流

  (2)揭示变化的原因:(爱心)孝心、爱心、母爱、博爱。得出结论:爱能创造奇迹。

  (3)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多么像小姑娘美好的心灵,她像钻石一样闪亮,像钻石一样珍贵,照亮我们每个人的心扉。

  这样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

  2、除此之外,你觉得还有哪些标题适用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3、说说原标题的好处。

  结构:吸引读者的注意,引人入胜;首尾呼应

  内容:更能表现出小女孩纯洁美好的心灵。更能突出本文童话的特点。

  (三)了解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让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四)你读我读:

  1、看视频,评论朗读的优缺点。

  2、怎样读童话?

  用童声来读读出故事味 读出文中情

  3、教师示例:朗读第一段

  语速:缓慢语调:低沉。语气:震惊、感伤

  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因为第一段写旱灾爆发,介绍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和起因)。为小姑娘一次又一次地把水给别人喝作了铺垫。

  (五)我谈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可从人物形象、文章主题、情节、写法、语言等方面来谈)

  例如:小姑娘是怎样的一个人。

  文章什么主题感染了你。

  情节一波三折,特别吸引人。

  文章有着丰富的想象。

  文章语言简练、生动。

  …………

  (六)布置作业:

  童话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个梦,她会做一个怎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

  板书:七颗钻石

  列夫·托尔斯泰

  童话

  语速;快速、中速、缓慢

  语气:低沉、高亢

  语调:好奇、赞叹、震惊、激动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3、小小竹排画中游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三个字。认识2个新笔画和3个偏旁“山、木、草字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

  教学重点、难点:

  同目标1和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示课题

  1、播放表现江南风光的民族乐曲,一边看图,一边欣赏乐曲。

  2、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

  3、出示课题,齐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请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帮助正音。

  3、自由读课文,开展朗读竞赛。

  4、小老师领读,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了这首诗歌,我们都知道江南很美,美在哪里,谁能说一说。

  结合看图,理解“竹排、顺水流、树木密”。

  指出图中的禾苗。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或句子。

  引导学生理解“江南鱼米乡”。

  课文哪个地方讲到鱼儿?哪里告诉我们这里稻米多、稻米香?

  3、教师叙述:江南一带小河多,河里有许多鱼虾,那里还种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把江南一带叫做“鱼米乡”。因为江南鱼米乡很美,就像一幅画。所以就说“小小竹排画中游”。

  四、朗读、背诵。

  1、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美。

  2、请学生读。先个别读,再小组读,最后全班伴随乐曲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会背课文了,现在哪个小朋友最勇敢,把课文背给大家听。

  二、激发想象,丰富情感。

  1、一边听音乐,一边听老师朗读课文,想象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2、联系自己旅游的见闻,说说江南的美丽景色。

  三、复习巩固生字词。

  1、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

  2、显示红色的生字,学生记忆生字的字形。

  3、出示课后我会读的词卡让学生认读,自由读,再同桌互相考一考。

  4、游戏:汉字开花。

  四、练习用“ABB的什么”说词语,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如:绿油油的小草,白茫茫的大雾,亮晶晶的星星等。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日”,先跟老师书空,认识新的笔画横折,再仔细观察,说说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2、“中”先引导小朋友学会寻找压线笔,再跟老师一起书空。

  “口”由学生自己观察后再写。

语文教案 篇5

  一、学习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3、读后拓展,模仿创编。

  4、选择背诵喜爱的一个小节。

  二、教学方法:

  1、读中感知诗的意思,读中感悟诗的情感。

  2、品词析句,体会“浓浓的乡情和深深的母爱”。

  3、运用“导学案”“独学、对学、群学”“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激励”“当堂检测、拓展延伸”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学习目标。

  三、教学步骤:

  1、揭示课题,出示目标(1分钟)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斗笠》,本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是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后拓展,模仿创编,选择背诵喜爱的一个小节。

  2、检查预习,反馈情况(4分钟)

  师:上节课我们进行了预习,下面请小组以对子的形式检查预习情况,并把检查结果填到表格中。

  (学生检查,教师巡视)

  3、小组合作,完成任务(10分钟)

  师:同学们预习得很好,接下来运用独学、对学、群学的方式解决导学案中的疑难问题,完成之后,请组长来领取任务。

  任务一:你认为哪些词句最能表达出深深的母爱,浓浓的乡情?为什么?请你有感情地朗读。(1-3小节)

  任务二:你认为哪些词句最能表达出深深的母爱,浓浓的乡情?为什么?请你有感情地朗读。(4-5小节)

  任务三:放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任务四:放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任务五:背诵你喜欢的一个小节。

  任务六:仿写喜欢的小节。

  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

  (组长领取任务后,小组分工合作,准备展示)

  期待你们精彩的表现,开始吧!

  4、全班展示,评价拓展(20分钟)

  (品析词句的小组根据需要,展示的同时相机板书)

  师:刚才,不论是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朗读、绘声绘色地品析,还是充满稚气的`仿写,我都感到了那份深深的母爱,浓浓的乡情。是啊,母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所以,不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还有一位每时每刻都牵挂我们的母亲。

  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敢挑战课堂检测吗?

  5、课堂检测,巩固新知(5分钟)

  (1)小组pk诵读诗歌(两组内相同号pk),结束后把检测评价写到黑板上。

  (2)机动环节:学生点评(1-2名学生)

  师:第( )小组的同学用团结和智慧夺取了本节课的冠军,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溜号、挑剔、若无其事”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大仓老师的重点语句。

  3、重点学习记叙大仓老师的第二件事情,品读描写大仓老师的语句,结合描写市太心理变化以及春美“两次异议”的语句,感受大仓老师真诚、正直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重点段落,对有关语句进行品读,深切感受大仓老师的优秀品质。

  三、教学难点

  有效开展读写结合,进行想像补白,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揭示内容。

  1、社会这个大家庭是由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人组成的,这些平凡的人每天都在演绎着无数个感人的小故事。大仓老师,就是这些人群中的一个,他也是作者市太心目中最喜欢、最崇拜的老师。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所选取的第一个事例——大仓老师的自我介绍,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感受到了他的—活力、直率、幽默(指名学生串读)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学习第二件事,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情,感受大仓老师的为人正直

  (一)串读课文,感受大仓老师对我的初步影响。

  1、(师生串读)师:是啊,老师的一番开场白,在每个学生心中都荡起了涟漪,特别是和老师家境同样贫困的市太就更期待大仓老师的课了。于是,我下定决心,今年要好好学习。

  (师生串读)师:要知道,二年级期末,我的学习成绩很不好,学生手册上除了音乐、图画、体操和操行是乙之外,剩下的都是丙。现在,我下定决心,今年要好好学习。

  (师生串读)师:令我羞愧的是,班主任老师把爸爸叫去,逼着我要留级,经过爸爸的苦苦哀求,才让我上三年级。所以,我下定决心,今年要好好学习。

  师:课文的这一段描写是插叙,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师生串读)家境的贫穷使得我学习也受到了这么大的影响,不是吗?你们看(一生读)从放学回家,一直到晚上,我都要背着小妹妹,有时还要领着大妹妹,哄她们玩。晚上,还要在昏暗的油灯下糊纸口袋。家里是没法子温习功课的,只好在教室里拼命。

  但和那些阿谀奉承有钱人家的老师不同,和那些瞧不起穷学生的老师不同,大仓老师——,这让我下定决心,今年要好好学习。还给自己定下规定——向前看,不溜号,用心听。(不溜号?)

  2、师小结:尽管只有短短的几天接触,大仓老师已经赢得了我的好感,并促使我下定决心,今年好好学习。他那句“请大家和我交朋友”,更是拉近了穷学生的心,并成为我前进的动力,要知道,在当时日本这个等级制度非常非常严苛,穷人地位十分低下的不平等社会,这是多么难得呀!

  (二)细读课文,感受我的心情变化

  1、然而,一个多星期以后在课堂上发生的一件事,更出乎我的意料,使得我从内心把大仓老师当成自己真正的朋友,由衷敬佩和感激,连我这个生来就讨厌……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件事——对俺字的态度。

  2、指名学生与老师对读,其他同学注意听,边听边把**读的句子用“﹏”划下来,然后说说你的发现。

  出示句子

  我也举起了手,却没有被叫到,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突然把右手高高地举起来:“还有,老师!”我的心紧张得怦怦直跳,五十名同学的眼光一下子落到我身上。

  我一鼓劲站了起来,清楚地大声回答:“俺!”

  在这讽刺般的笑声中,我头一次感到自己竟这么傻。然而说出去的话是收不回来的,我脸上发热,低着头坐在那里。

  刚才还嘲笑我的同学,现在好像都站在我这边了。

  (1)这些句子都是写我的表现。(2)那么,你们有没有体会到这些文字的背后,隐藏着我内心的变化与起伏? (3)默读6-20节,用标注的方法写写你读到的。注意要联系上下文,或者结合板书内容来体会。(4)老师给大家一个建议,能不能用一组反义词来概括?(自卑——自信)

  (4)市太究竟为什么会如此自卑?大家联系了上文体会到了(成绩差、家境穷、社会地位低……)还有什么原因吗?(5)刚才我们联系了上文,现在能否联系下文呢?

  (6)指名一学生读春美的两次异议

  A、异议的意思是—— B春美的这两次异议其实是一个意思,谁来说?C但语气是不一样的?谁来读?

  师小结:面对咄咄逼人的春美,我的心七上八下,要知道,他爸爸可是……他已经做了两年的……难怪我会那么自卑,可后来我又是怎么会改变想法?大仓老师是怎么做的呢?

  (三)、了解大仓老师是怎样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体会人物品质。

  1、大仓老师知道“俺”当然可以称为自己,面对山本春美的第一次异议,他的态度是怎样的?谁能够找到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明。(若无其事)

  (1)出示句子:大仓老师根本没理会春美,他若无其事地在黑板上添上一个格外大的“俺”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若无其事”

  A,指名一生写,理解“若无其事”的事指哪件事?

  B文中还有一处是与若无其事这个举动相一致的,——根本不理会

  (3)大仓老师此时并没有说话,而是用自己的神情和行动支持了“我”的`答案。那么这行动意味着什么呢?你们能替大仓老师说一说吗?出示:

  大仓老师添上更大的“俺”字,好像在对市太说:“ 。”

  大仓老师添上更大的“俺”字,好像在对春美说:“ 。”

  大仓老师添上更大的“俺”字,好像在对同学说:“ 。”

  (生交流)那文章为什么要用若无其事,而不是大仓老师直接把他的意思告诉大家?

  (4)指导朗读

  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大仓老师用自己无声的行动支持了正确的答案,真是一位公平的好老师。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表现大仓老师的公平、公正吗?(指名读、齐读)

  2、尽管大仓老师肯定了“俺”这个答案,但春美可不罢休,他的态度又如何呢?——(引读18节),大仓老师盯着春美的脸,沉默了一会儿,答道——(引读19节)

  (1)出示句子:大仓老师盯着春美的脸,沉默了一会儿,答道:“现在不是在讨论可不可以用这个词。”他的声音不高,但是很有力,说罢便紧绷起了嘴唇。

  (2)理解插叙小节的作用。

  大仓老师为什么会沉默? 他盯着春美,在那一刻他究竟在想什么?请同学们联系课文16节想一想。(A怎么回答春美B春美家在当地很有权势,得罪了他家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经过一番内心斗争,大仓老师决定宁可自己有麻烦,也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生交流,随机理解“挑剔”)

  (3)补白:现在不是在讨论可不可以用这个词,而是 。

  板书:正直

  (4)指导读: 大仓老师正如我们所想的,非常有力地对春美进行了指责,谁来试着读一读?

  大仓老师肯定而有力的回答再次震撼了同学们,令我们更加敬佩他了。请同学们带着敬佩的感情一起读这句话。

  (5)引读21节

  大仓老师以自己的正直维护维护了“我”这个穷学生的自尊,使“我”不再害怕读书,难怪作者有这样的感觉:刚才还嘲笑我的同学,现在好像都站在我这边了,他们……这使得我特别……。难怪我最后还会这样说(引读:连我这样生来就讨厌上学的人也开始感觉到上学的乐趣了。)

  (三)、师生串读,体会文章写法。

  1、师生串读:现在你能是否体会到作者为什么要在描写大仓老师对俺字的态度这件事中穿插描写我的内心变化?

  2、是啊,课文除了通过对大仓老师的语言、行为、神态的描写,使大仓老师的形象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还细致的描写了一个穷学生的心路历程,作者花这么多的笔墨,写了自己的变化,这样的交替描写,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个活力、幽默、真诚,尤其是正直的老师,足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啊!

  3、小结:这篇课文的作者木山捷平后来成为了日本著名的作家,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大仓老师的课。

  (四)延伸课外,拓展阅读。

  这样一个好老师最终还是离开了我,离开了学校,在离别前,作者有这样一段描写:九月一日举行了第二学期的开学典礼。仪式结束后校长又一次登上领操台宣布说: “这次根据需要,大仓老师将调到北木岛去任教。” 校长讲完后,大仓老师平静地登上领操台,恭敬地行了个礼,全校学生的目光一下子都静静地落在他身上。“同学们,在这即将分别的时刻,我有很多话要说,但胸里发闷,什么也说不出来。让我唱一支歌,来作为我的告别词吧!” 老师一字一字用力说完,便唱起了一首用当时流行歌曲改编的歌来:

  挥帽依依别诸君

  朝夕相处情难分。

  从此转任去北木,

  师生之谊铭我心。

  歌子唱跑调了,恐怕全国也找不出比这更糟糕的歌手了。但是老师认真的表情止住了同学们的失笑声,不由得使人心里发紧。我仔细看去,大仓老师果然用一只手挥着帽子,竭尽全力在唱着。

  师:你们一定很想知道“对俺字对俺字态度事件后又有发生了些什么,这些阅读材料可以帮助你走进大仓老师,走进市太。

  附板书:

  有活力、幽默、真诚 自我介绍 成绩不好 下定决心

  26大仓老师 穷学生市太

  公正 正直 对“俺”字的态度 自卑 自信 感到乐趣

  春美(异议)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1-11

语文的教案11-28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天地》教案10-28

语文《狼》教案09-21

语文《赶海》教案11-24

语文试讲教案09-05

语文《跳水》教案01-03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