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想象,体会小鸟和驯鹿之间的友谊,同时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播放音乐和动画,引出第一自然段,指导朗读。
2、理解“好奇”,什么事让小鸟这么好奇?知道朗读小鸟和小树的对话。
3、课文中哪些地方也能看出小树对小鸟很友好?学生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重点指导朗读:
(1)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送回家。
(2)从这以后,这棵树天天来陪小鸟。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4、想象:小鸟跟着小树去了哪些地方,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东西?
5、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小鸟与小树依依不舍的感情。
6、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第5——9自然段。
要求:
(1)自己读读课文5——9自然段,思考:第二年春天,小鸟回来了,她看见了谁?他们说了些什么?
(2)小组交流以上的问题。
(3)小组分角色练读6——9自然段。
7、学生交流,并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激发想象,续编故事。
小鸟来到了小驯鹿的家……
四、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去搜集一些有关驯鹿的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便条的主要用途。
2、在生活实践中运用便条,培养学生的书面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写简单的便条,尽量做到正确、简练、通顺。并可以在生活实践中用便条,培养学生的书面交际能力。
教学媒体:电脑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放假时你去哪玩了?
生1:我去北戴河了。(你看见大海了吧!喜欢吗?我也十分喜欢大海。)
生2:我去科技馆了。(在那里你一定学到了不少新的知识)
师:同学们玩得都很高兴,可是有一位同学却很苦恼,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请看录像第一节:几个同学的谈话让A很不高兴,因为自己的爸爸不能的带自己到动物园玩。他们一起议论怎样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得出好结论: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环节意图:谈话方式引入,使学生既有一种亲切感,又在放松的状态下进入课堂教学,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引入新课,为后面的预写打下情感基础,让学生清楚写什么。
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对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提高:发言的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一定的锻炼,对不发言的学生也是一个认真倾听别人讲话,懂得讲话意思这个能力的培养。教师用这种方式真正走到学生之中,和他们谈天,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
问题师:录像中的同学叫什么名字?
生:雪男(用不用说爸爸妈妈叫她小明。怕学生在下面环节看书时和书中的便条比较,产生疑问)
师:这位同学有什么苦恼的事?
生:她想去动物园可是和爸爸说了三次都没有去成,她不知怎么办?(你看得真认真)
师:同学们给她出了什么好注意呢?
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二、新授:
(一)预写:
师:给爸爸写些什么呢?我们现在就帮她试着写写吧!注意把你想说的话写清楚。
生:写条
环节意图:通过看录像,学生在情景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这时让他们试着先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写条的格式是否正确,为下一步教学打下必要的基础。此外,这也是学生的自主尝试的过程,在尝试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比单纯的教师传授要好得多。学生尝试就是他们自己感悟的过程。
师:巡视。①格式有错误的学生的条
找到2个条
②格式和内容都比较好的学生的条
注:先找写得比较好的同学只是自己读读,格式有错误的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师: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你写的?
生(格式和内容都比较好的学生的条):……
(你把不好意思说的话写清楚了,不错;你是用商量的语气写的',真懂事;你很诚恳,我想爸爸看了这张条一定会带你去的)
环节意图:教师时刻关注学生尝试的过程,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写条的格式和大致内容。
(二)与留言条比较:
师:这位同学自己也写了一张条,你来读读,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和留言条一样
师:留言条是我们二年级学的知识你还记得,真好!
师:到底是不是留言条呢?这是我们二年级学过的留言条,对比着读读。
生1:格式一样。(是呀!这和留言条的格式一模一样,你读得真认真)
生2:留言条只是留言,就一句话;这张条写出了心里话。(你真会读书,一下就抓住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环节意图:留言条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便条的格式完全是留言条的迁移,一次格式(或是说他们间的相同点)就不是教学的重点了,而重点在揭示他们之间的不同点。出示留言条学生自读、自误,体会不同之处,教师给与适当的激励,这节课的地一个难点可以说就解决了。
(三)揭示“便条”:
师:这就是“便条”?(板书)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留言条就是便条的一种。
师:“便”是什么意思?
生:方便、简便、快捷。(对了)
师:“条”呢?
生:小纸条。
师:就是这一张小小的纸条写的内容既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又要简练
环节意图:让学生清楚便条不是写信,只是生活中有需要时用的简单、明了的条子,所写内容要件练,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四)录像展示便条的作用:
师:爸爸看了同学便条真的带她到动物园去玩了——请看。
师:这张小小的便条就有这么大的作用呢!
环节意图:让学生看到便条在生活中的作用之大,也是对所写便条的一个回复。
(五)拓展学生思维:
师:这是写给爸爸的便条,还可以写给谁?
写些什么呢?快把书打开P13页读读第二张便条吧!
师:你又读懂了什么?
生1:便条也可以写给老师(不只写给爸爸,还可以写给老师,你读得真认真。是呀!便条写给谁都可以)
生2:要写清是谁写的,给谁写(真好,你说出了写便条的格式)
生3:还可以写自己想对老师说的话(你真有想法)
生4:还可以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你读懂了写便条同学的心)
师:便条可以可写给爸爸,老师,还可以写给谁,写些什么呢?
生1:写给同学:我们因为一点小事吵架了(你是在和伙伴交流当面不好意思对他说的话,是在道歉)
师:板书:道歉
生2:写给妈妈:批评我是为我好,感谢妈妈(你真懂妈妈的心,妈妈知道一定很高兴,同时你也是在对妈妈表示感谢)
师:板书:感谢
生3:写给爸爸妈妈:他们经常打架(你是在劝告爸爸妈妈不要打架了,每天都快乐多好!)
师:板书:劝告
……
……
师:看来便条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很多方面可以用便条的形式来表达。
师:现在你就试着把你的想法写出来吧!
生:写便条。
师:巡视。找出有代表性的便条准备展示。
师:写好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生:小组交流。
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一会展示的便条。
生:展示。
环节意图: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灵魂所在,主要是想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清楚:只要自己需要便条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使用。在课堂上完成一张完整的便条,每位学生的思路应该是不一样的,学生的便条应该是百花齐放的。
三、发散、总结:
师:同学们的便条写好了,你打算怎样交给对方呢?
生1:放在手中就跑(你是直接交给对方的。为什么马上跑?有些不好意思)
生2:放在……底下、铅笔盒里(这个方法也挺巧妙,不好意思直接给可以放在别人注意的地方)
生3:转交(这个方法也可以)
师:你写的条的对象在现场吗?在的你就想办法交给他(她)吧!
师:我收到了一张便条。读给大家听听。(回复)
师:谁还收到便条了,给大家读读行吗?
师:有的同学为什么没动呢?
生:我写条的对象不在现场
师:你一定想好怎样给对方了,回家把你写的便条交到他们手中吧!
环节意图:在学生感知——尝试——运用的过程中开阔学生的思路,由根据情节书写的便条过度到每一位学生的亲身经历,现实生活中的切实要求。这就是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最好体现。学生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也锻炼了她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把便条交给对方是一个现实问题,在课堂上安排这一个环节也是开拓学生思路的一个环节,学生应该是很有兴趣的。
板书设计:
便条
感谢道歉劝告帮助
祝福惊喜商量认错
教学反思: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事情写出自己的心声,同时由于留言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在写便条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困难,学生的写的比较好,效果不错。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识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韵律。
3、培养学生爱查字典,主动、经常翻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爱查字典,主动、经常翻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韵律。
教具准备:
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教师说出谜面:“小教师真伟大,肚子里面学问大。不说话本领大,大家都求教它。”这是什么?(字典)
对呀,字典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对我们的帮助可真不少!你能夸夸它吗?好,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字典的小诗 ?字典大楼?。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
2、小组内学习生字,小组长检查。
3、教师检查字词。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师生。)
三、深读感悟。
1、课文中的几小节你喜欢哪节读给同桌听。
2、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如
(一)第一节
1、指名读这一节,并谈一下读懂的内容。
2、指导朗读。
(二)第二、三小节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二、三小节,同桌交流一下读懂的内容,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引导学生查字典解决。
如果学生提出“钠、砝码”等,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查字典。
2、集体交流
(1)请喜欢这两小节的同学读,并谈谈你为什么喜欢。
(2)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些字的?
3、教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用部首查字法查到了不认识的字、不会写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字典的用处多大呀!让我们都来夸夸它吧!齐读二、三小节。
(三)学习第四、五小节。
1、在小组内读读这两小节,互相交流一下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在组内共同解决。
2、全班交流,学生。
3、指导朗读。
4、教师:字典是许多人花了很长时间不断修改完善才编写成的,它是人们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它的内容是非常宝贵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字典呢?学生发言,齐读课文。
5、配乐全体同学齐读课文,读出夸赞的语气。
四、拓展练习。
1、小组合作,查字典了解小组内同学名字的意思。
2、自读《林卡上学》,查字典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平安无事”、“逗弄”、“甩脱”等词语。积累“干涸”、“痛楚”、“实事求是”等词语。
3.初步学习阅读参考资料:能读懂课后的注释,懂得注释的作用。
4.熟读课文,了解第二节与后面四节的关系。
5.体会作者亲近动物、喜爱动物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读通全文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能用几句话来说说吗?
2.今天,我们来学习秦牧的作品《我喜欢小动物》。
出示:
26.我喜欢小动物(齐读课题)
3.轻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阅读注释
1.同学们,我们以前是否接触过注释?请说说你的了解。
2.请学生到课文中去找找注释在哪里?(篇末)
师:注释有的在当页,有的在篇末。
3.用实物投影仪出示注释在当页的文章。
4.本文的注释有几个?标在哪里?
师:本课的注释只有一个,注释符号用数字加小圈标在题目的右上方。这个注释是对全文作说明。除此之外,还有对文章字、词、句的解释,我们以前接触过不少。
5.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本课的注释,交流一下你能从中读懂些什么?
6.学生自读、交流,教师概括:
从注释中我们能了解到文章作者、主要作品、改动情况。
7.请学生说说注释的作用。
8.除此之外,你对作者还有什么了解?你是用什么方法了解的?集体交流。
说明: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学会查找、阅读资料。这节课的训练包括两个要求:一、指导学生阅读文后注释,从而使他们明白注释能帮助自己理解课文,并了解一些有关注释的知识,这个要求是主要的,在上面的教学环节中是作为重点训练的。二、课前让学生们通过各种渠道(如书籍、报刊、上网、听家人讲述)去了解作家、作品。这个要求是次要的,可根据学生的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三、学习字词
1.听课文录音进一步感知课文。用“△”将不理解的词语标出。
2.四人小组自学生字。
3.出示:
鳄 鲫 鳖
归类识字,三个生字都和鱼有关,书空。
“鳖”就是“甲鱼”。指导鳖字上半部的写法。
4.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吻端:指鳖的嘴。
逗弄:逗引……玩
甩脱:摆脱,文中指“我”不断地做甩手动作(可以做动作帮助学生理解),鳖终于松口了。
平安无事:文中指没被鳖咬到过。
不胜其烦:胜:承受。指大人不能承受我的多次请求,烦透了。
5.分节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感情朗读
1.年幼时的秦牧是一个非常喜欢小动物的孩子。他与小动物们朝夕相处,将它们当作了玩伴。课文是这样写的`:
出示:
在耍弄小动物的当中,我做过一些有趣的事,也做过一些蠢事。
个别读——齐读
2.想想文中哪些小节写的是我做的趣事,哪些写的是我做的蠢事呢?
趣事(3、4节)
蠢事(5、6节)或(5、6、7节)
课文3-6(7)节就是围绕第2节展开描写的。
3.再读3-6节,用概括的语言来说说两道填空题。
在耍弄小动物的当中,我做过的有趣的事情是:(将过山鲫从水缸里捞出来,放在地面上,看它们跃动。)
在耍弄小动物的当中,我做过的愚蠢的事情是:(用手指去逗弄鳖,以致于被它咬得血淋淋的。)
说明: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用概括、简练的语言回答这两题是有一定难度的。有可能学生会读出第4节或第6节中大段的语句。那么教师就应该耐住性子,给予学生一种宽松的环境,指导学生找到文中最关键的词语,表达上不求统一,意思正确,句子完整通顺即可。
4.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趣”字,哪些地方又体会出“蠢”字?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试着把它读好。
5.集体交流。
个别读——小组读
五、品词析句,积累词语
1.三读课文,找到你欣赏的词句,用“——”划出,说说理由。
2.集体交流(万一学生找不到事先教师希望他们积累的句子的话,教师可以先出示一句)。
举例:
“听说天旱的时候,它能够从于涸的地方,不断跃动,找到有水的地方,再度生活下去。”
(1)结合查字典理解“涸”就是水干的意思,用上“干涸”这个词语使文章更有了文采。
(2)体会过山鲫的生命力很强(从“干涸的地方”到“有水的地方”,也许有很长的距离,但它不会很快死亡,而是靠“不断跃动”找到生的希望)。
3.读好自己喜欢的一句话。
个别读——小组比赛读
六、总结课文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如果我们亲近它们、善待它们,它们也会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来回报我们,让我们同动物们和谐地相处!
七、课外延伸
1.你在亲近小动物时有什么趣事或蠢事?在四人小组里交流。
2.全班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识记3个生字。
2、 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3、 小组合作,读读演演这首诗。
4、 知道诗歌写的是一个小伙子帮助“别人的妈妈”过马路的事,学习他关心老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并感受叙事诗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记得《木兰诗》吗?谁来给大家背诵其中的片段?
2、 这首诗告诉了我们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像这种叙述一件事、一则故事的诗就叫叙事诗。
出示:叙事诗
3、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外国叙事诗——
揭题:别人的妈妈 读题
4、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质疑)
让我们学习课文来了解。
二、 了解故事。
1、 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这首诗写了件什么事?
2、 交流:
(培养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大意。)
三、 自学课文。
1、 要求:
l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l 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l 小组交流,若仍无法解决的词语,留待大组交流。
2、 交流
1) 开火车读课文。
2) 交流你已理解的词语,说说用了什么方法?
3) 提出自己仍不理解的词语,集体讨论。
参考:
融雪——融化的积雪。
迟疑——犹豫。与诗中的“停顿”一起形容老妇人走路不稳,摇摇摆摆。
保佑——迷信人称神力保佑和帮助。课文中是老妇对帮助她的小伙子的美好愿望。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
祷告——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四、 积累运用。
1、 小组合作,用喜欢的方式读读演演这首诗。
可以小组合作朗读(分角色读、轮读、男女生分读);加动作表演读;课本剧排练等等。
2、 师生评价:结合课文内容。
3、 这首诗给了你怎样的感受或启发?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6-09
小学语文的教案11-29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10-25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0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合集】01-05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7-22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