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语文教案模板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缝”,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时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故事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
过程与方法:
1.分角色朗读课文,透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默读课文,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试着续编故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人物特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感知想象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兴趣。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感知故事的趣味性,激发想象的兴趣,会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写本课生字词。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初步感受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题导入。
1.课件出示裁缝店图片,学生观察欣赏。
2.教师讲解“裁缝”和“顾客”。
“裁缝”是指裁剪、缝制衣服,后来指以制作或拆改衣服为职业的人,是以人体为依据,通过测量制定服装型号规格,合理使用原辅料进行服装裁剪、缝制的人员。“顾客”是指到裁缝店定做衣服的人。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个有关裁缝和顾客的故事。
3.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提问:(1)什么是“慢性子”?(2)什么是“急性子”?
“慢性子”做事迟缓。“急性子”容易激动、脾气急躁。那么,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个“慢”一个“急”,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
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抓住重点词语揭示课文题目,提升学生对课文题目的多元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2.在小组内交流勾画出的生字和词语。
3.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
(1)我会读。
箱(xiānɡ)夸(kuā)歪(wāi)承(chénɡ)
袖(xiù)衬(chèn)衫(shān)负(fù)
泄(xiè)艺(yì)裁缝(fénɡ)缝(fènɡ)隙
①指名拼读生字。
②提示:“承”“衬”“衫”是翘舌音,“衬”“衫”是前鼻音,“箱”“承”“缝”是后鼻音。“缝”是多音字。
③学生利用生字组词。
(2)词语解释。
耐心适合纳闷羡慕不耐烦合时
惊讶恼怒提醒
近义词:耐心——耐烦适合——恰当
纳闷——疑惑合时——适时
惊讶——惊奇恼怒——愤怒
提醒——指示
反义词:耐心——厌烦纳闷——明白
羡慕——讨厌惊讶——镇定
恼怒——高兴提醒——隐瞒
①指名读词语。
②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理解的词语。
③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大家讨论。
(3)写一写。
性子布料交货笑话大方夸奖道理
实在提前服务衬衫负责名声手艺
感动
①读词语,注意生字的写法。
②提示:注意“夸”“艺”最后一笔的写法。
③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提示易写错的地方。
设计意图:
提示生字的读音,指导学生写字,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运用近义词、反义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渗透理解词语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
(1)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为什么?
(2)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想一想:在不同的时间里,发生了怎样的事情?
2.讨论交流。
(1)在冬天,急性子顾客为了做一件棉袄,跑了好几家裁缝店。这一天他来到慢性子裁缝的店里,说明来意,最后确定就在这家店里做棉袄。可是,从第二天起,他三番五次更改要求,想尽快穿上新衣服,慢性子裁缝每次都答应他的要求,因为他把急性子顾客的布料放在柜子里,还没有开始裁料呢。急性子顾客知道后非常惊讶、恼怒,气得瞪大了眼睛。
(2)表示时间的词语。
板书:冬天第二天第三天又过了一天
故事发生在冬天,第一天……第二天急性子顾客要求把棉袄改成夹袄,第三天他要求把夹袄改成短袖衬衫,又过了一天,他要求把短袖衬衫改成春装。那么,第一天做了什么呢?读读课文,找找哪些段落描写了第一天发生的事情。
设计意图:
从“有趣”入手,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弄懂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品读对话,体会特点。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句子表现了顾客是个急性子,裁缝是个慢性子。
2.汇报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1)“我想做件棉袄。我已经跑了三家裁缝店了。第一家说要到秋天才能做好。第二家问我有没有等到夏天的耐心。第三位师傅倒是强些,但他最早也要到开春才能交货。我可等不及,都没让他们做。告诉您,我和别的顾客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急的顾客。请问师傅,您准备让我什么时候来取衣服——秋天?夏天?春天?……”(顾客说出了来这家裁缝店的`原因,急切地询问取衣服的时间。体会破折号、省略号的作用)板书:做棉袄
(2)“裁缝又补充一句:‘不过,我指的是明年冬天。’”(裁缝不慌不忙地回答了取衣服的时间。做一件棉袄要一年的时间,是有点儿慢)
(3)顾客噌的一下子跳起来:“这么慢啊!”(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顾客的动作和语言,裁缝的回答让他出乎意料。把句子中的“噌的一下子”去掉好吗?读读,谈谈体会)
(4)“我和别的裁缝不一样,我是个性子最慢的裁缝啊。”(裁缝承认自己是个慢性子)
(5)“那就算啦,我还是去找刚才的师傅吧。”顾客夹起布料就要走。(顾客不满意裁缝的回答,打算去找刚才的师傅)
3.分角色朗读对话。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对话,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五、总结归纳,留有悬念。
急性子顾客一连走了三家裁缝店,都嫌做棉袄的时间太长,来到慢性子裁缝的店里,诉说了自己的苦衷,希望这家店能很快给他做好棉袄,让他穿在身上,结果慢性子裁缝的回答让他大失所望,他夹起布料就要走。他走了吗?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品读句子,透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2.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故事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
3.感知想象的趣味性,激发想象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词语,指名朗读。
2.上节课我们品读了裁缝和顾客的对话,体会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急性子顾客听了慢性子裁缝的回答后很失望,夹起布料就要走。后来的事情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新授内容。
二、品读对话,体会特点。
1.学生读描写急性子顾客做出决定的句子: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于是,做衣服的事儿就算说定了。
急性子顾客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在这家裁缝店做棉袄。理解“不得不承认”)
2.慢性子裁缝是怎样说服急性子顾客的?
(1)“依我看,我做的活儿最适合您这种性子的顾客啦。”(裁缝看出了顾客的特点,所以说自己做的活儿最适合急性子顾客)板书:劝说
(2)“照您的性子,您肯定会一拿到衣服就穿在身上,不是吗?”(这句话说出了急性子的顾客拿到新衣服会立刻穿在身上。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肯定)
(3)“那么,您要是在别的季节拿到新棉袄,也不得不由着性子穿上。可是您无论在秋天、夏天还是春天穿一件棉袄,人家都会笑话您的。我呢,决不会让人笑话您。非但如此,在您穿上我做的美观大方的新棉袄的时候,大家还会围着您直夸奖,甚至羡慕您呢。”(先说在秋天、夏天或春天穿上新棉袄会让人耻笑,再说“我”不能让人耻笑您,要让人们夸奖、羡慕您。理解“无论……都……”“非但如此”)
3.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13自然段。
4.小结:通过朗读课文,我们知道了在冬天,裁缝店里走进一位顾客,这位顾客要做一件棉袄,通过他的言谈举止,裁缝看出他是个急性子,于是劝说顾客把做衣服的事说定了。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们采用了什么方法呢?(总结学法:读对话,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对话,感悟人物性格特点。总结学习方法,是为了让学生运用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三、依据提示自读自悟。
1.出示表格。
2.默读课文,填写表格。
3.出示多媒体课件(棉袄、夹袄、短袖衬衫、春装图片),交流汇报表格里填写的内容。
第二天,急性子顾客要求把棉袄改成夹袄,裁缝答应了;第三天,急性子顾客要求把夹袄改成短袖衬衫,裁缝答应了;又过了一天,急性子顾客要求把短袖衬衫改成春装,裁缝又同意了,并说明他还没有开始裁料呢。这时急性子顾客惊讶、恼怒了,裁缝提醒顾客说自己是慢性子。
板书:把棉袄改成夹袄没说的把夹袄改成短袖衬衫没问题把短袖衬衫改成春装没裁料
4.第四天了,急性子顾客的布料还在裁缝的柜子里放着,裁缝还没有开始裁料,还提醒说自己是个慢性子。急性子顾客知道后,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这时,他会说什么呢?
板书:没裁料提醒惊讶恼怒
5.指名读描写第二天、第三天、又过了一天的句子。
6.自由朗读全文,在小组内复述课文。
设计意图:
运用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复述课文,深入理解内容,感受想象的趣味性。
四、回顾总结,续编故事。
1.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急性子顾客到慢性子裁缝的店里做衣服的经过,故事一波三折,生动有趣。读了故事,我们感受到了想象的乐趣。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简要地介绍给大家吗?板书:想象
2.出示课后选做题,在小组里互讲。
设计意图:
回顾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复述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启发学生想象、续编故事,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
语文教案 篇2
[课标要求]
1.自读自译,疏通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3.通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理解岳飞的性格特征,了解岳飞的事迹,学习岳飞的优秀品质,树立民族自尊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学法点悟]
收集岳飞的小故事。熟悉岳飞生平主要事迹,把握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这样更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整体感知]
这篇传记刻画了一个对亲上至孝至忠,治军有方,军队所向披靡,关心百姓和将士疾苦的爱国将领的形象。
[疑难解析]
质疑:根据你对课文的学习,说说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岳飞的品格?你认为哪些属于详写,哪些属于略写?为什么要详写第二部分?
解惑:
一、写岳飞对亲上至孝至忠。
二、写岳飞治军有方,军队所向披靡。
三、岳飞关心百姓和将士的疾苦。
第一部分、第三部分属于略写,第二部分属于详写。
第二层最详细,从“严”、“仁”、“信”、“勇”、“智”五个方面细述。因为岳飞首先是个抗金将领,所以应详细写他治军有方,略写其它。
质疑:本文中哪些句子是侧面描写,有什么作用?
解惑:“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突出了岳家军的威力。
[语言揣摩]
岳飞“治军有方”一共包括五个方面,这五方面在文中都有体现。我们把各个方面的表现与这五个字对应起来。细读文章第二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1)找出与“仁”字对应的原句。
答:
(2)找出与“信”字对应的原句
答:
(3)找出与“智”有关的原句。
答:
(4)找出与“勇”对应的原句。
答:
(5)找出与“严”对应的原句。
答:
提示:
(1)“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逐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仁)
(2)“有颁犒,均给军史,秋毫无犯”。(信)
(3)“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智)
(4)猝遇敌不动。(勇)
(5)“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折屋,饿死不掠夺。(严)
自主探究
探究前期导引
我们通过自学要了解岳飞,还应积累一些词语,我们还要进一步领会爱国将领的人格魅力。
[基础巩固集练]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岳飞》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朝代)史学家,岳飞,________(朝代)著名抗金将领。
二、字音字义
1.给下列字词注音:
姬()姝()遗()旰()宁()壕()
铠()刍()徇()戍()犒()
2.解释下列字词:
○1亲:
○2索:
○3却:
○4育其孤:
○5克捷:
○6阙:
3.解释加点的字:
①飞事亲至孝
②主上宵旰
③课将士注坡跳壕
④猝遇敌不动
⑤撼山易。
三、语言积累
翻译下列句子。
1.主上宵旰。
翻译:
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翻译:
3.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
翻译:
4.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翻译:
四、问题探究
1.岳家军为什么能赢得“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声?
(提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
2.你读过《岳飞传》吗?请查阅有关资料,以标题形式写几个关于岳飞的故事。
(提示:如“岳母刺字”等。)
3.将《岳飞》一文与前两篇传记相比,叙述事迹有何异同?
(提示:与前两篇传记相比,相同之处是叙述事迹有详有略、正面叙述与侧面表现相结合;不同之处是本文更注重本人话语的直接引用。)
五、拓展阅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1.文中“教以书字”的“书”的含义,跟下面哪一句中的“书”相同?()
A.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B.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C.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D.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2.翻译句子。
①欧阳修四岁而孤。译文:
②惟读书是务。译文:
3.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
4.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
六、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齐有得罪于景公者,公大怒。缚致殿下,命左右肢解之,敢谏者诛,晏子左手持头,右手磨刀,仰而问曰:“古者明王、圣主肢解人,不知从何处始。”公离席曰:“纵之,罪在寡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缚致殿下:
②敢谏者诛:
③纵之:
④公离席曰:
2、翻译句子
①齐有得罪于景公者
翻译:
②古者明王、圣主肢解人,不知从何处始。
翻译:
3、“仰而问曰”是一个省略句,将它补充完整应为
4、晏子身为宰相,却亲自操刀,他操刀的原因是什么?
答:
5、晏子操刀却不动手杀人而问“不知从何处始”的原因是什么?
答:
6、怎样评价晏子其人?
答: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鼓励探究、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习惯,促进对语言的积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点】
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并识字,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有主动说话的兴趣,语言表达规范。
【教学用具】
课件、卡片、图片、彩笔、纸、毛笔。
【教学思路】
1、自主、合作、探究。
2、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多媒体展示秋天风景图片。
2、谈话激发秋游兴趣:
找小伙伴相互谈论各自的.想法。意见相同或相近的同学组成一组,选出小组长,讨论秋游计划。包括:到哪儿去,干什么,做哪些准备?
二、自由交谈
三、合作交流
四、汇报交流
班长主持:
1、小组交流。
2、讨论推荐优秀的路线。
五、讨论
1、分组讨论。
2、全班交流。
(组长汇报。)
3、确定计划。
(取长补短。)
4、拓展。
(练习写话。)
六、作业
【板书设计】
秋游
讨论计划
提出建议
语文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一、题揭导入
1.读好课题。
①.课件呈现课题。
②教师: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写得非常优美、非常生动的课文,谁来读读课题?
③指多名学生朗读课题,再齐读课题。注意!“鹚”是第二声,不翘舌。
2.简介鸬鹚。
①教师:鸬鹚是一种不鸟。它们爱吃鱼,也爱捕鱼,而且捕鱼的本领特别高。大家看!这就是鸬鹚。
②.课件呈现多幅鸬鹚的照片。
③教师:鸬鹚捕到鱼后,就会把鱼吞进自己的喉囊。要是让它继续吞,那鱼就吞到肚子里去了。所以,鸬鹚捕鱼前,渔人得用绳子扎住它的喉囊。捕完鱼后,再把绳子解开。大家看,这就是鸬鹚的喉囊。
④.课件呈现出鸬鹚喉囊的位置。
⑤教师范写“喉囊”两字,边写边说明书写要领。
⑥学生在书的插图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练写“喉囊”。
3.引入新课。
教师:课文对鸬鹚的描写会带给我们一种怎样的感觉呢?请大家闭上眼睛,由老师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二、通读课文
1.教师范读。
①教师配乐范读全文,学生闭目欣赏。
②读后促醒学生的语感:小湖的景色优美吧?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场面生动吧?
2.学生练读。
①教师:带着这些美好的感觉,像老师这样,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
②学生自读,教师巡视。读后检查学生的朗读。教师指名朗读课文。共抽5位学生,分别朗读→、↑、→↓、°、±”自然段。教师注意正音。例如:
▲这个地方没读好。不要紧,你可以请一位同学帮你读。
▲这个词语没念准,请再念一遍。
▲这个句子没念通,听老师读。
▲这个新词念得非常准,咱们听他再念一遍。
▲这个句子比较长,你能读得这样通顺,可见你平时对朗读是化了功夫的。咱们请他再念一遍。
▲整段话没念错一个字,真不简单。
▲这样长的一段话,能够念得这样通顺,这样连贯,可见你读书的基本功是非常扎实的。
3.再读感悟。
①教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朗读,对你们有些什么启发和帮助?(指名回答)
②教师:懂得了这些道理,咱们再读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觉得课文的哪些地方带给你特别优美、特别生动的感觉。
③学生自由读全文。
④读后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感受。
4.选段朗读。
①教师:读了课文以后,同学们对课文的优美和生动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但是,同学们的感受又都是与众不同的。大家可以把自己感觉最优美、最生动的那段课文挑出来,美美地读给你的同桌听。听的同学要专心、要投入,边听边想,你最欣赏同桌在哪些地方的朗读。
②同桌互读。
③教师:哪些同学想情不自禁、真心诚意地夸夸自己的同桌?(抽几对同桌,一人读,一人夸)
读后教师小结:能受到别人的夸奖,当然是一件快乐的事儿。但是,你们往往不太清楚,真诚地夸奖别人,其实更能让自己快乐。只要你留心体会,语文课上这样的快乐是很多的。
三、揣摩思路
1.教师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课文(最后一段)
2.鼓励学生多元解读:请大家再读读这段课文,看看你能从这短短的17个字当中读出多少东西来。学生解读的结果可作如下推想:
(1)从“恢复”这个词上可以看出,湖面原来是平静的,后来不平静了,现在又变得平静了。
(2)从“渐渐”这个词上可以看出,鸬鹚捕鱼的时间是比较长的。
(3)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不难发现,湖面的平静与否跟鸬鹚捕鱼是有关系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如下:
捕鱼前 捕鱼时 捕鱼后
平 静 不平静 恢复平静
4.齐读最后一段。(“又”字要念重音。因为只有这样读,才能让人感觉到,湖面开始是平静的,后来不平静了,现在又变得平静了。)
四、课堂作业
认真抄写下列词语。抄几遍由自己决定,难写的可以多抄几遍,(学生抄写时,可以播放背景音乐。)
夕阳 柔光 悠然 喉囊
一望无垠 波光粼粼 炊烟袅袅
第二课时
一、默写新词
1.看图片默写新词。
用.课件呈现3幅图片,每呈现一幅,学生写出相应的新词。
①根据第1幅的内容,可默写“一望无垠”。默后反馈,了解学生默了哪个词。
②根据第2幅的内容,可默写“夕阳”、“柔光”、“波光粼粼”等词语。默后反馈。
③根据第3幅的内容,可默写“炊烟袅袅”。默后反馈。
2.引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咱们通过一次又一次地读,对小糊的优美、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生动有了一个初步的感受。这节果,咱们继续通过读,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来细细地品味这些美好的感觉。
二、读悟写捕鱼前的段落
1.自读感悟。
①教师:自由轻声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划一划、圈一圈,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品味到了小湖的平静和优美。
②学生自读品味,教师巡视。
③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教师作随机点评,引导学生重点对下列词句有所感悟:
▲第1句:湖面和镜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平、亮、清)
▲第2句:再读读这个“浮”字,看看还能品味出什么感觉来?(轻、稳、平)
▲第3句:为“悠然”换上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再来读读这句话。(悠闲、自由自在、舒服、无忧无虑、从容、轻松自如)大家看,轻松自如地坐在船尾,自由自在地望望风景,无忧无虑地吸着土烟,这种感觉、这种情景,就是“悠然”呀。
④在有所感悟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反复读好有关词句。对学生的朗读,可作如下调控:
▲你们听老师读。
▲这句话,谁能比他读得更平静、更优美?
▲读开头这句话,声音要低一点,速度要慢一点,要给人以一种静静的、悠悠的、美美的感觉。你再试一试。
▲“悠然”这句话,你可以摇头晃脑、慢条斯理地读,这样读起来才有味儿。
⑤教师小节:其实,这段话中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甚至每一个字,都飘散着小湖的这份悠悠的平静和淡淡的优美。你们再读读课文,体会这种感觉。
2.积累语言。
①教师:你们能不能不看书,把这段优美的文字读出来。(学生试背)
②教师:我想了解一下,你们现在是怎么背诵这段课文的。(学生可能会有如下办法:一句一句地背;找出重点词背;看着画面背;由同桌提醒背;闭眼想象画面背。)
③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背诵课文。
④指名配乐背诵第1自然段。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字、词、句 教学设计
一、 描一描,写一写 1、 指导学生辨析:己已的区别,学生自由说说记忆的办法。 2、 指导学生描红,抄写。
二、 组字小魔术 1、 举例:娃----女+ 2、 学生回答练习 3、 比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表达,实践训练
教学设计:
一、 口语表达训练
1、 同学们,秋天来了,你们最想告诉爸爸**的是什么呢?你会怎么说呢? 2、 四人小组交流。(可以采用角色表演的形式进行) 3、 抽表现较好的同学在班内表演。其他同学评一评。为什么要这样评价? 4、 教师指导学生妥贴、流畅、用普通话表达。
二、 实践训练:布置教室
1、 学生展示准备好的关于秋天景物的图画。(尽量要求是学生自己画的) 2、 学生评议图画,挑选最好的。 3、 讨论:怎样用这些图画布置教室更漂亮? 4、 班内推选代表布置教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背诵训练
教学设计:
一、 朗读课文两篇短文
1、 个人自由有感情朗读 2、 同桌间相互听读 3、 小组内边讨论边练读。(运用课堂学过的方法通过重读重点词句,掌握句子缓急来进行练习) 4、 小组推选代表在班内进行朗读表演。(开成朗诵会的形式) 5、 师生共同评议朗读情况,总结朗读技巧。
二、 指导学生进行背诵
1、 教给学生背诵课文的方法:分段进行背诵;抓住关键词句联系进行背诵。 2、 学生背诵比赛、练习。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观察后说话、写话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同学们去观察了秋天了吗?我们周围你认为秋天最美丽的地方是什么呢?
二、学生自主表达
1、 那里的秋天什么最美? 2、 那里的秋天美在哪里? 3、 你能用上第一单元学过的.词句来形容你看到的景物吗?
三、 事例赏析,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1、 例文解析 2、 观察景物的方法:要抓住景物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观察。
四、小练笔
1、 用几句话写写你观察到的景物,尽量写出景物的颜色、形状、味道等。 2、 对先完成的同学进行修改,全班讲评。
语文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一神话故事,写了九色鹿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一个落水者,却被落水者出卖,最后忘恩负义受到惩罚的故事,赞扬了九色鹿救助别人不求回报的优秀品质,谴责了落水者忘恩负义的可耻行径。
语文天地中围绕着真诚设计了测测你的真诚度和写一文章赞美别人或感激别人或劝告别人等。
教学目标
1.了解神话故事的内容,通过读懂课文,体会其中人物的不同品质,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2.懂得真诚这一品质对人对社会的重要性。
3.能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赞美别人或感激劝告他人。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
2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有关真诚的课文,真诚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都能发生着真诚或不真诚的事情。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神话故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虽然浅显易懂,但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回答。
3.检查生字词。
三、细读课文,明白道理
1.小组讨论,谈己的观点:你认为文中的主人公分别代表哪一类人?你怎样他们的行为?
2.小组答案。进行集体交流。
3.集体交流:
分别对九色鹿和落水者进行,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来说明。
4.写一写:这骗课文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测测自己的真诚度
1.招待客人时真诚敷衍虚假
承认错误时真诚敷衍虚假
赞美别人时真诚敷衍虚假
感谢别人时真诚敷衍虚假
劝告别人时真诚敷衍虚假
2.怀着真诚的态度来填写。
3.思考:真诚对于生活的影响。
4.讨论并交流。
5.辩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真诚吗?
谈己的观点,有根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6.教师发言。
第二课时
一、谈话: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的人和事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哪些人我们要真诚地赞美他们,有哪些人我们要真诚地感激他们,有哪些人,我们要真诚的劝告他们?请回忆一下,选择自己想写的一个方面构思。
二、指导:
如果选择的是要真诚地赞美一个人。
1.要想一想你要赞美他的哪一个或哪几个方面。
2.选择怎样的事例去赞美他?
3.这件事情如何写具体、写感人呢?
这是的重点,在叙述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事情当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进行细致的刻画。
对话描写要注意不同的语言形式,避免重复单调。
4.注意开头和结尾的写法,力求体现简洁明了,采用别具心裁的开头和结尾形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注意起一个合适的题目。
起题目的方法多种多样:点明中心式以事件为题
以一件特殊的事物为题含蓄式等等
三、构思自己的,小组讨论交流
四、开始,教师巡视指导
五、修改,誊抄
从的教学重点出发,从内容到,渗透优秀的品质教育。领悟做人的道理。
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去选材,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事情写具体,这是教学的重点。
作业设计
1.继续完成本次的大。
2.完成《九色鹿》的部分练习题。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九色鹿 真诚
舍身救人 不求回报 是人最可贵的品质
落水者:恩将仇报 忘恩负义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28
语文的教案01-1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精选】08-30
语文教案(经典)07-30
语文教案[经典]08-28
语文教案(精选)08-09
语文教案(经典)12-23
[精选]语文教案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