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集合六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 能在课文中正确认读“做、操、令、公”会按笔顺正确描摹“令、公”两个字。
2 复习韵母ao、ou、iu,会拼读带有这些韵母的音节zǎo、cāo、kǒu、gǒu、māo,能看图拼读音节短句。
3 能正确朗读儿歌,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重点和难点
1 能正确拼读带有韵母ao、ou、iu的音节,读准平舌音:做、早、操。
2 图拼读音节短句。
重点和难点
1 能正确拼读带有声母zh、ch、sh的音节,读准翘舌音。
2能初步区分平翘舌音的'拼读方法。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谈话,揭示课题。
1 师:同学们,我们天天上学以后就要做早操,你觉得做操有哪些好处呢?
2 揭示课题:29 做早操
3 出示音节zuò、zǎo、cāo,
(1)自由拼读:谁会拼?反馈。
(2)你有什么发现?(都是平舌音)
4 学习生字:做、操,交流记字的方法
除了做操,还可做什么?
你会做什么操?
5 齐读课题。
说明:
“zuò”不是本课新学的音节,而“做”是本课要求学习的生字,正好通过复习,巩固这个三拼音的音节,还可借助它学习生字“做”。由于谈话中已经引出了“早操”,所以“zǎo、cāo”也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拼读,发挥学生的潜力;再让学生在拼读中主动发现这三个音节都是平舌音,更有利于正音和巩固。
二 听录音,学习儿歌。
1 听课文录音,说说谁做早操?
(1) 引出:花鹿姐姐、小狗、小猫、小白兔、小公鸡,出示动物图片。
(2) 学习生字:公 说说在哪里看到过“公”?(公共厕所、公用电话、公共汽车等)
2 再听录音:他们是怎么做早操的?
(1) 学生交流。
(2) 学习生字:令
3 区别“公、令”的字形:这两个字很像,有什么不一样,你怎么记住它们?
公——八字头,撇折,点,共四笔;
令——人字头,点,横撇,点,共五笔。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工具独立识字,与人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2、采用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简单复述;
3、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借助工具独立识字,与人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2、采用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简单复述;
教学难点:
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矛和盾的集合。学生齐读。你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吗?矛和盾的集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推荐
2、质疑:读了课题之后,你还想问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的呢?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学生把刚才画出的生字新词读几遍。
3、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4、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
5、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阅读,解决读题时提出的问题
1、教师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的呢?结果怎样?
2、学生根据以上问题,自学课文,并一起交流。
四、记字写字
1、出示本课的生字,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住它们。
2、重点指导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集和架。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木”一定要写好,稳稳托住上半部。
五、拓展思考
请你用别的例子来说明 “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
六、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选用“…如…般…”或“…像…一样…”写一句比喻句。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及由这些生字所组成的词语,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注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思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在故事里有凶恶的老虎、狡猾的狐狸、可爱的小兔……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童话中的朋友,大家看看它是谁?你们认识它吗?今天丑小鸭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动听的故事,下边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故事吧。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动画视频
板书:丑小鸭
二、初读课文,借助插图,理解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词,初读课文,读通每句话。并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借助插图,再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效果,并予以评价。重点指导下列字的读音:
“伸、闷”的.韵母都是前鼻音。“钻”的声母是平舌音,“伸”是翘舌音。
(1)读准字音。
(2)理解词义。除了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找近义词、反义词来理解。
近义词:嘲笑——()伤心——()欺侮——()
美丽——()
反义词:丑——()讨厌——()仔细——()
瘦——()幸福——()耐心——()
4、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范读视频,让学生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自读全文,请学生说说你能读懂什么?没读懂的用“?”标出,先小组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再说给大家听,一起解决问题。
师:通过刚才大家所读的,所说的,看得出你们都能够掌握很多知识、大致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有一些问题,大家没读懂,提出来了,说明大家都有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细致地学习这篇课文。
三、讲读1~3自然段。
指名读1~3自然段。
1、思考:丑小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你从哪里读懂的?
2、找出丑小鸭,让学生看看丑小鸭和其他鸭子的不同之处。
3、从课文中画出描述丑小鸭样子的句子,了解大家叫它“丑小鸭”的原因。
4、轻声读1~3自然段,说说你还能读懂什么?这三段主要讲了什么?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地朗读第1~3自然段。
过渡语:丑小鸭的命运怎样?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思考:丑小鸭为什么会挨欺负呢?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它?
2、读读课文,说说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它为什么离开了家?当时的心情怎样?
3、品析词句,你读懂了哪些词语和句子?
4、丑小鸭被迫离开了家,你们有什么感想?
小结:丑小鸭很可怜,大家都很同情它,也想帮助它,说明你们都很富有爱心。
5、指导朗读,用同情、关心、无可奈何的语气读第4自然段。
过渡语:丑小鸭离开家以后,它又遇到了哪些事情?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第5自然段问:丑小鸭离开家以后遇到了什么困难?
2、体会词语。
3、用悲凉、同情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过渡语:丑小鸭在外面怎样过日子呢?
四、学习第6、7自然段。
1、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
(1)丑小鸭为什么“自个儿在水中钻来钻去”?
(2)这时它看见了谁?心里怎样想?
(3)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2、着重体会“惊奇”、“羡慕”。
举例:丑小鸭惊奇的是发现世界上竞有这么美丽的鸟;它羡慕的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天鹅那么漂亮,也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
3、伴随着天气的变化,丑小鸭找到自己的家了吗?它是怎样过冬的?丑小鸭遇到困难以后都是怎样做的?
体会“冻僵”、“幸亏”说明丑小鸭冬天无处藏身,处境悲惨,险些冻死。
4、有感情地读6、7自然段,要读出丑小鸭命运的悲惨。
五、学习第8自然段。(熟读)
1、天气暖了,丑小鸭出来散步,它突然发现了什么?
2、丑小鸭怎么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
28丑小鸭教案设计,
3、通过多读来理解内容,理清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弄懂句意。
4、训练朗读:从“忽然”开始,要用惊奇、欣喜的语气朗读,表达出丑小鸭为自己命运的改变,愿望能够实现而十分高兴的心情。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有关天气、环境描写的句子画下来,并说说随着天气、环境的变化,丑小鸭的命运如何变化。
七、总结、扩展。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结:世界上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要勇敢的面对挫折和困难,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八、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三课时
一、自学生字
让学生结合成小组,借助拼音,分析字形,自主学习生字,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巡视。
二、学习生字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生字动画,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闷:“门”字框。
夫:和“天”比较字形。
“鹅”、“鸡”都是“鸟”字旁;
“脑和脖”都是“月”字旁。
漂:与“飘”比较字形。
钻:与“沾”比较识记。
三、随堂练习。
1、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疼爱:关心,喜爱。
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孤独。
苦恼:痛苦、烦恼。
出走:被环境逼迫,不声张地离开家庭或住所。
讥笑:讥讽和嘲笑。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幸亏:多亏。
2、把下面的字换一部分组成本课的字,再组词语。
举例:恼(烦恼)烈()鸡()济()
脑(脑袋)飘()战()
四、布置作业。
1、认真写生字。
2、课后练习2。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发展朗读能力,促进语言积累。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教育学生保护鸟类,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爱护它们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红领巾”真好》。一起来读读课题。
上课前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一位小客人,想知道是谁吗?(课件出示小鸟)小朋友,你看,它在和你们大招呼呢,我们也和它打打招呼?
2、师:想不想和小鸟一起到美丽的大森林里去看一看?但是小鸟说了,小朋友必须通过它设的一道关才行,我们要不要闯关,有没有信心?(课件出示词语)
蓬松梳理鸟巢活跃捕捉崭新翠绿木牌叽叽喳喳蹦蹦跳跳扑棱棱
自己试试。来开小火车。齐读。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创设情境,请出“小鸟”这位好朋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和小鸟一起去森林看看,但必须闯过一道关”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学生最喜欢挑战,闯关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学习的热情高涨。学生怀着对去森林的期待之情和向往之情开始复习字词。字词复习本是一个枯燥的环节,通过这样一个情境的创设,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高很多。同时,用多种形式来让学生朗读,达到字词复习的目的。效果好、记得牢,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朗读感悟
1、师:大家的表现棒极了。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和小鸟走进美丽的大森林吧。大森林中的小鸟托我带给小朋友们一封信,来看看,信里写了什么?
能自己读读吗,注意读出小问号的语气。(指名——齐读)小朋友,请你打开书本,轻轻地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学生自由朗读)
【设计意图】沿着情境用小鸟的一封信引出“林中谁最快乐?”、“林中谁最活跃?”、“林中谁来得最早?”三个问句,指导学生朗读这三个问句,读出问句的语气。同时抓住3个问句,作为提纲挈领,将课文的3个小节串联起来。
教学第一小节
1、教学“叽叽喳喳”
师:刚才是谁问的第一个问题?请你再问问。谁来回答他?(指名)(板书:快乐,小鸟)
我觉得他读得小鸟的叫声读得很好听,小鸟是怎样叫的?叽叽喳喳(课件出示:叽喳)你觉得森林里会有哪些小鸟?它们叽叽喳喳的会唱些什么?
谁能像小鸟一样来叫一叫呢?(指名)
【设计意图】抓住“叽叽喳喳”让学生展开想象:小鸟会唱些什么呢?富有童趣,学生感受小鸟的快乐活泼,再让学生朗读“叽叽喳喳”这个词语,通过朗读将小鸟的快乐表现出来。
2、教学“蓬松的羽毛”
师:小朋友读得真好。快乐的`小鸟一会儿在唧唧喳喳地歌唱,蹦蹦跳跳,一会儿在——梳理着蓬松的羽毛。
师:小鸟的羽毛松松的,软软的,我们可以送它一个词,叫——(课件出示)“蓬松”。一起来读这个词语?(齐读)
除了蓬松的羽毛,你还能说蓬松的什么?
3、真是一群快乐的小鸟啊,请你快乐的读读这段话。(指名)
【设计意图】“蓬松”,理解起来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或许要让学生讲蓬松是什么意思,学生会哑口无言。这里先告诉学生“软软的、松松的,”再让学生举例还能说蓬松的什么?让学生联系生活,结合具体的事物理解词语,加强了语文生活化。
4、快乐的小鸟还会做些什么呢?
(课件)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会儿( ),一会儿( )。
5、朗读指导
师:这么活泼的小鸟你们喜欢吗?让我们像小鸟一样快乐的朗读这一段,好吗?(齐读)
【设计意图】用“一会儿……一会儿……”进行说话训练,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小鸟的快乐。将朗读和感悟相结合,读出快乐,感受快乐。
教学第二小节
1、过渡:师:嗯,老师听出来了,你们这群可爱的小鸟非常的快乐,那清晨林中最活跃的又是谁呢?(板书:活跃)
2、教学“扑棱棱”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它们是活跃的小鸟啊?“扑棱棱”,也是小鸟的叫声吗?那是指什么声音?(学生思考举手)(出示课件动画:小鸟扑棱棱飞来飞去)
师:清晨,一缕阳光射进了树林,新的一天来了,小树醒来了,小花也绽开了笑脸,小鸟们也从梦中醒来了,要外出了,小鸟们,准备好,扑棱棱,飞起来吧!(课件配乐)(生起立象小鸟那样扑棱棱飞来飞去)
【设计意图】教学第二段,从“扑棱棱”一词的理解入手,用一个情境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树林中的小鸟,让学生“飞起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激发学生的童心童趣。通过展开想象表演,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激发了情感。
3、师:多活跃的小鸟啊!机灵的小鸟们,告诉老师,你们扑棱棱飞来飞去,在干什么呀?我来采访一下小鸟们。小鸟,小鸟,你要飞到哪里去啊?你在干什么呀?
师:小鸟们,你们飞了很久,捉了很久的害虫,一定觉得累了,让我们坐下休息一下吧。原来,你们扑棱棱飞来飞去,是在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你们真是森林小卫士啊,那你知道一只小鸟能吃掉多少害虫呢?
听了这一连串的数字,我们小朋友,你想说什么?
4、朗读指导
师:让我们带着对小鸟的喜爱和感激之情再来朗读这一段,好吗?(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此段)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自然而然地引出“小鸟捕捉害虫,保护翠绿的树苗”。用一连串的数字让学生对小鸟捕捉害虫了解得更加清楚,更为后面第三小节“爱护小鸟”的教学打好基础。学生对这些数字肯定是非常陌生的,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最后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通过“读”把情感表达出来。
5、读了这2段话,你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鸟啊?
教学第三小节
1、过渡:是啊,林中最快乐的是小鸟,最活跃的也是小鸟,那林中来的最早的是谁呢?(板书:最早红领巾)
2、红领巾,孩子们,摸摸你们胸前的红领巾,想一想,为什么这里的“红领巾”加上了引号呢?这里的“红领巾”指的是少先队员。自己读读第三小节,红领巾一大早来干什么呀?
3、汇报:“红领巾”一大早就来到树林里干什么?(放鸟巢)他们为什么要来倒树林里放鸟巢呢?它们还送来了什么?(崭新的木牌)
4、木牌上写着?(板书:请爱护小鸟)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指名)
可是现实生活中,却有人在做着伤害小鸟的事,课件出示人类杀害小鸟的图片。
看到了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你一定很同情那些小鸟,憎恨捕杀小鸟的人,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所以我们这些红领巾应该大声地说——请爱护小鸟(指名——男女生读——齐读)
师:听到了同学们的呼声,难怪小鸟要夸——?红领巾真好哪只小鸟来夸一夸。(指名)
要读出小鸟的可爱,红领巾爱鸟护鸟态度的坚定。
【设计意图】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积累,说一说鸟类捕捉害虫的资料,再出示许多人类捕杀小鸟以其鸟类生存现状的图片,并让学生交流看后的感受。用图片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理解为什么“红领巾”要写“请爱护小鸟!”,与文本产生共鸣。让学生多形式的朗读,在读中感悟,在情感体验中,领会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效地实现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学生爱鸟护鸟意识。
5、听到小鸟和小朋友的赞扬,你的心情怎样?
师:是啊,鸟类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和他们的生命是惜惜相关的,我们只有爱护他们,保护他们,人类才会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一起来夸夸这些红领巾吧。(齐读)
三、拓展延伸
1、指导背诵:师:孩子们,你们读的真好。如果配上音乐,那就更好听了。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欢迎我吗?(课件播放音乐:师生合作读,老师读问题,学生读其他)
让我们再一次用美妙的声音来夸夸红领巾好吗?全体起立。(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多形式背诵活动,先合作读,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评价他人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再学生齐背,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配合音乐朗诵,将文中优美的文字与抒情的音乐相结合,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美与韵味,受到美的熏陶。
2、请坐。学习了课文,你知道了小鸟有哪些本领?所以我们要?
小鸟会( ),会( ),还会( ),我们要( )。
3、师:小鸟是森林卫士,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所以我们要爱护小鸟,还有哪些动物也是我们的朋友,需要我们的保护呢?
( )会( ),我们要保护它。
4、我们保护了可爱的小鸟,为小鸟做了许多的事,小鸟会夸——“红领巾”真好!
我们保护了动物朋友们和它们的家,动物朋友们也会兴高采烈地夸——“红领巾”真好!
如果我们给地球洗洗脸,穿上漂亮的衣服,大自然妈妈也一定会微笑地夸——“红领巾”真好!
【设计意图】首先对教材进行总结,鸟类会……所以我们要保护鸟类。但仅仅保护鸟类是不够的。因此,最后对教材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和延伸。用“……会……,我们要保护它。”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动物也需要我们的保护。不仅仅将目光停留在对鸟类的保护上,而是再上升到对其他动物的保护,对整个自然界的保护。引发学生深层的思考,升华了课文的中心,也完成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
课后小朋友可以找找小鸟捕捉害虫的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26、红领巾真好
快乐 小鸟
活泼 请爱护小鸟
最早 红领巾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自学字词,理解本课“天才”、“干涸”、“祈祷”等词意思。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读懂“爱心”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
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感悟一个人,哪怕是天才要走向成功必须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和赏识,而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和赏识,自己也要懂得知恩图报,懂得去帮助别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天才”:你认为哪些人能称之为“天才”,为什么?
2、小结引入新课:是啊,你们所说的艺术家,运动员,甚至自己身边的同学都在某方面有着过人的才能。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讲的就是一位天才小时候的故事。
3、出示课题,组织学生齐读。(课件出示)
二、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初读课文。(课件出示) 初读课文小建议
(1)轻声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课题中的“天才”指的是谁? 他在哪方面有过人的才能?
2、交流
(1)分小节读课文。
(2)正音:干涸 祈祷 完毕 准确 别墅 圣诞节(课件出示)
(3)理解词语: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先组织学生查字典了解“涸”的意思,最后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用近义词组成的.词语。)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4)交流:课题中的“天才”指的是谁?他在哪方面有过人的才能?
(5)出示“贝利”的简介,读一读。(课件出示)
5、小结过渡: 刚才,大家都读了球王贝利的简介,我们惊叹于他在踢足球方面的过人才能,都被他为巴西足球立下的汗马功劳所折服。
三、研读课文
1、贝利获得了成功,他的成功之路怎么铺成的呢?让我们来读读文中的这句话(课件出示) 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
(1)指名读。
(2)齐读。
2、句中的“爱心”指什么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从贝利和足球之间,贝利和教练之间找一找。
3、交流体会。
(1)贝利和足球之间:(热爱踢球) 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捡来的椰子壳。他在巷子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力了。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的随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
(2)贝利和教练之间: 教练对贝利(关爱): 有一天,当他在一个干涸的水塘里猛踢一只猪膀胱时,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他发现这男孩踢得很是那么回事,就主动提出送给他一只足球。
贝利对教练(感恩): 小男孩跟妈妈祷告完毕,向妈妈要了一只铲子跑了出去。他来到一处别墅前的花园里,开始挖坑。 小男孩抬起满是汗珠的脸蛋,说:“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你,我愿给你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
4、组织学生再读课文最后一节,谈谈理解。(课件出示最后一节)
5、总结: 没有素不相识的足球教练的关爱,贝利连足球都买不起,更别说成为足球运动员了,当然也不可能显露他的足球才华;贝利用自己的爱心去回报教练,因此他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最终获得了“球王”之称。
四、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句子,联系句子意思,给带点词找近义词。 一个原来不为世人所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 ( ) ( )
3、想想说说:为什么课文直到最后才揭示这个小男孩的名字——贝利?(调动读者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进一步体现文章中心。)
五、拓展作业
1、照样子组词: “干涸”是一个由近义词构成的词语,你能照样子再说几个吗? (艰难、恶劣、美丽) ( ) ( ) ( )
2、制作感恩卡: 一个人只知道被人爱,不知道爱别人,他绝不可能幸福,更不可能成材。请同学们静心写下自己对辛辛苦苦哺育我们的父母或不厌其烦教育我们的老师,或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同学、朋友的深深谢意。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学会“箩、杭”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
4.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
3.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华侨老人,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了这位老人对祖国的无尽思念。现状正值中秋前后,还有一种花也装点起我们的生活,它就是——桂花
2.提起“桂花”你会想到些什么?(链接生活与积累的古诗词)
3.生活在江浙的琦君每见桂花飘香,就会想起那一场场“桂花雨”板书课题
4.读题质疑
二、品析开头结尾
1.接读课文,思考:在作者美好的记忆中的桂花雨是什么样的?课文哪句话点了题。
2.交流:(1)文中描写桂花落的语句。 课件
(2)结尾的句子。课件 师点拨:文末点题是写作常用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完整,要学会运用。
(3)结尾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那么开头一二节呢?
A.采用对比的方法,突出对桂花的喜爱。旧知牵引——《桂林山水》课件
B.读了这段语句,你能用合适的AA式叠词补充这段文字吗?课件词语手册P36
点拨:叠词往往能更生动地表情达意,富有童趣,习作中有意识地加以运用。
3.那么,文中是什么使我“又”想起了故乡同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课件出示母亲的话
三、品悟重点句,辐射全文
1.“这里”指哪里?课文哪些句子在描写杭州的桂花香?哪些句子在描写家乡的桂花香?
2.读这两段语言,你觉得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吗?
3.为什么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哪些方面比不上)
(1)第三节:关注桂花、馈赠桂花的快乐。(类比我们自己育出来的豆苗和买来的没什么两样,但感情不同)
(2)第四节:桂花给邻居带来的香甜。
(3)第五节:收获桂花的快乐——板书:摇花乐 桂花雨 指导感情朗读。
(4)第六节:吃着这些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香甜四季,香甜了人们的生活。桂花成了母亲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融进了母亲的情感,仅仅是母亲的吗?
4.再读课件“于是,我又想起……”你还读懂了什么?(又一次)
作者仅仅为了写摇花乐、桂花雨?板书:思乡情。
四、阅读延伸,品读同题材文章。
同步中的《故乡路》
板书: 桂花雨
摇花乐——桂花雨
思乡情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11-29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10-25
《小学语文》教案06-09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0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合集】01-05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08-03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01-08
小学语文汉字教案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