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2-10-04 10:27:19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语文教案汇编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语文教案汇编5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一、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朗读、背诵

  教学时数:两教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

  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同学背诵:“两个黄鹤鸣翠柳,一行白簿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油东吴万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背诵:“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的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同学背诵:“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铜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二、进行比较,激发兴趣。

  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三、学生朗读全文,要求:

  1.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注意正音:

  巢Cháo巢应和hè酝酿yùnniàng晕yùn

  第一节迎接春天。(第一段)

  第2至7节描绘春天。(第二段)

  第8至10节歌颂春天。(第三段)

  四、讲读体会:

  1.第一段:迎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2)轻声读第1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第二段:绘春。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先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然后再分别作细致的描绘。

  (1)齐读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切”说明什么?没有一个例外。

  “然”,是词尾,表示状态,样子的意思。

  (2)朗读第2节。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

  山、水、太阳的脸。

  朗润:明朗,润泽。“朗润”是怎样一幅情景呢?出示月历上山景彩色照片;再叫学生看外语课发的《Lookandsay)里第140幅“hill”这幅画,那个山,就是润泽的样子。

  水涨Zhǎng

  “朗润”“涨”“红”,非常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

  背诵第2节。

  (3)第3节写小草,写得很细。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特别用得好?

  钻,写生命力。嫩,写质地。

  绿,写颜色。……满是的,写范围。

  软绵绵,写姿态。

  “钻”,用得非常好,写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着春天,革从泥土里钻出来,盼望春天。

  草好,人欢乐。

  朗读、背诵。

  (4)第4节写什么呢?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一派怎样的景象?

  树,花,蜜蜂,蝴蝶,野花。

  眨zhǎ

  赶趟儿:争先奔赴目的地的意思。

  写花的争春,花的色彩,花的甜味,结的果实。

  花下是怎样的情景呢?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哪个词?“闹”“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

  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没有明写风,但风寓在其中;没有明写太阳,但太阳寓在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动。

  细笔描绘了一幅繁花似锦,昆虫喧闹,春意盎然的美景,色彩鲜艳,层次分明。

  朗读背诵。

  (5)第5节写风,写鸟,写牧童的短篇。怎么写的呢?

  背诵僧人志南的诗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基扶我过桥东。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写风的“抚摸”,风的芬芳醒郁,鸟的呼朋引伴棗叫朋反,引伙伴,短笛的嘹亮。

  鸟的清脆的声音,轻风流水的声音,牧童短笛喷亮的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

  朗读。

  (6)雨中的景色描绘得同样十分动人,先写雨的形态,再写雨中景色。找两个词把雨的形态讲出来。

  “细”和“密”。二个比喻形象生动。

  接着写雨中屋、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怎么写的呢?

  朗读第6节,开展想象。

  “绿得发亮”“青得通你的眼”,把树木、小草经春雨淋浴后的鲜艳色彩描绘得十分逼真。“逼”什么意思呢?可以在全安石的《书湖明先生壁》诗中找一句话来形容。“两山排阈送青来”,两座山好像把门推开,把青送到眼前。灯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雨中景是静的,但静中又有动,笔笔紧扣春天。

  (7)第2到6节着重写景,第7节着重写人。寥寥几笔。天上地下,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写到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计”,计划。一年中要做的事,一年的计划,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

  工夫:时间。

  朗读第7节,体会:寥寥几笔,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无限好的美景。

  (8)小结:

  这一部分绘春是全文的重点。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幼绘静,语言非常生动。比如说,写草的生命力,用“钻”;写热烈的气氛,用“闹”:写小草的青,用“逼”。细致的描绘来源于什么?细致的观察。观察以后还要怎样呢?表达出来。要仔细读书,积累词语,描绘起来就会形象生动了。

  3.第三段:颂春。

  (1)朗读8、9、10节。

  (2)在给春以后,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用了什么手法呢?

  用比喻手法。三个比喻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写春的成长,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得十分动人。

  五、作业:

  1.诵读全文,仔细体会本文用词造句的妙处。体会那些像小河里的水流淌一样的词句是怎样从笔端流淌出来的。

  2.下周去长风公园春游,仔细观察春景,领略大好春光,写一篇《春天的歌》,也可自己命题。

  板书设计

  总写一切

  山、水、太阳的脸(远)

  草:钻、嫩、绿、满、软绵绵

  花:开满,红、粉.白、甜味儿(树上、花间、地上)

  绘春分写风:抚摸、酝酿

  雨:细、密

  人:赶趟儿

  颂春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

  教学后记

  教后:

  1.接初一下学期班级后,自选了这篇教材作为补充读物。第一次教学生写景的散文,着力于细,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

  2.学生十分喜爱,两节课教下来,学生已能背诵。

  3.兼带教“百花争艳”“繁花似锦”“芬芳黎郁”“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红杏枝头春意闹”等问句。

  4.比较“买、卖”“胀、涨”。

  5.有些地方过于细碎,要改进。

  又记:

  第二次教《春》时,吸取了前次教得细碎的教训,重点放在朗读训练上,内客只作了粗线条的分析,学生读得比较流畅,但在写作上反映的效果反不及前次。第一次抓住细笔细绘的特点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学生在习作上明显地进了一步,写景不是大而化之,笼笼统统,而是平时注意细致地观察,下笔具体得多,生动得多。要注意:纠正教学中缺点时,不能把长处也甩掉。(教案略)

  又记:

  第三次教《春》时,又作了较大的更动。一是加强了单元教学,把《春》《海滨仲夏夜》《香山红叶》和《济南的冬天》结合起来考虑,除抓住特点,比较异同外,引入课文也重新作了设计。设计是这样的:法国雕刻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也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种美的组合。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香、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展观出不同的美姿。现在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组描写四季景物特征的情文并茂的散文。通过反复诵读,咀嚼推敲,来领会它们精采的写法和表现的情境美。二是加强思维与语言的训练。先给学生做样子,就春草的描绘进行分析,明确写了些什么,从哪些角度描绘的,哪个词或哪些词川得特别精当,描绘时主要运用哪些方法。然后帮助同学自读课文,有条理的进行分析。学生把理解、口述、朗读结合起来,学习的效果比较好。(教案略)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小品说明文,学生学习时可以先结合现实生活、图片及文学作品等了解认识屏风,明确屏风作为一种历史传承而来的家具的作用──不仅仅是挡风、遮挡视线,更重要的是屏上有书有画,具有美感,充分认识屏风的实用和艺术装饰双重功能,特别是屏风的艺术装饰功能。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感受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的感情。

  2、体会本文生动、富有文采的语言。

  3、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走近屏风

  1、由学生搜集的屏风的图片、文字知识、见闻导入,引导学生进入屏风的世界。

  2、让学生配乐朗读课文,总结出课文的结构思路,从文中概括出屏风的功能作用。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

  课文结构思路:课文一开始结合自己的经历引出了屏风的特点,并指出设计屏风的关键之所在──在功能和美感上做文章,突出一个“巧”字。然后指出了室内、室外安置屏风的作用,并且不失时机地突出强调屏风的艺术装饰功能。接着联系现在屏风只注重实用功能而忽视了美感,实际是造成屏风发展的退步,作者提出了在屏风设计方面的看法。最后,作者希望借此引起建筑师、家具师甚至使用者和后人的注意,使屏风在今天得到更好的使用和发展。

  屏风的功能:作者主要从欣赏者的角度,介绍了屏风的实用功能和艺术装饰功能,作者更强调艺术装饰功能。

  (二)揣摩语言──感受诗意

  本文虽然是说明文,但不像一般说明文语言那样平实,让学生勾画出文中富有诗意和韵味的语言,特别是引用的古诗词,分析、揣摩作者对屏风的情感和看法。

  预想学生可能勾画揣摩的语句:

  (1)“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

  这里“诗意”一词,写出了屏风在作者眼中的美好感觉和印象,将读者引入美好的屏的氛围。

  (2)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茧”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佳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作者这里用童年夏夜在庭院纳凉,富有生活气息和美感。“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茧”是唐代诗人杜牧《秋夕》中的诗句──秋夜,银白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让我们感受到屏风的美,的确,其情景让作者感受到深宫孤单宫女的极度悲伤、愁苦,故而喜欢咏屏的诗句,喜欢古画中的屏,从感性上让我们体验到屏的艺术美感。

  (3)《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汤显祖《牡丹亭》“游园”里的唱词,“锦屏人”是指闺中女子,“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这句词指的是闺中女子太过于惋惜这大好青春时光。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望,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作者这里引用,为了突出屏风的艺术美感。

  (4)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大小由人了。

  联系后文可见,这里的“大小”应该指的不同的人对屏风的不同的使用。

  (5)屏是真够吸引人的,“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也够得一些闲滋味,未始不能起一点文化休憩的作用。

  “闲倚画屏”的意思是“闲着没事干,倚着画屏相思”;“抱膝看屏山”出自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写女主人公在小楼里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这里写出了看屏、处在屏中的生活有一种休闲恬淡之感。

  (四)把握形式──探求蹊径

  通过揣摩语言,会发现本文与一般说明文在表现形式上有区别,让学生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揣摩本文的语言形式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本文与其他说明文比较,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

  本文是用散文笔法写成的比较轻松、随意的小品文,因此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于一般平实的说明文。本文的表达方式除说明外,还有叙述、议论和抒情。作者陈从周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古园林专家,对屏风很有研究,又有较深厚的文学底蕴,因此作者用浓郁的抒情笔调和诸多事例的旁引,揭示了屏的文化韵味,也是本文与其他说明文不同之处。

  (五)总结评价──回顾展望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学生回答,师生补充)

  2、教师激励:陈从周以自己的责任心用饱含浓郁抒情的笔调,揭示了屏的文化韵味,也启迪着我们要为屏风乃至其他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调换顺序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2、能自主根据形声字特点进行识字。积累运用词语。

  3、能自己读懂小故事。

  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

  5、自主学习,乐于展示。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口语交际、积累词语

  2、难点:进义词词义的区分,口语交际。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词语。

  奶牛 牛奶 图画 画图 蜜蜂 蜂蜜 牙刷 刷牙

  水池 池水 山上 上山

  2、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都相同,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第一大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因为颠倒了字的顺序,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第二大组的第一竖行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就变成了表示动作的词。

  4、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然后用多种方法朗读。

  二、日积月累

  (一)是“读读认认”;

  1、投影出示字词。

  2、组内交流说发现。(形声字;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识记新字。)

  3、游戏识字。

  *卡片认读生字提示

  “姓、警”的正确读法;

  *任意抽卡片认读

  *送信游戏

  *同桌互读,全读对的给同桌画颗星。

  4、自由练习读词语,扩词练习。

  (二)是“我会填”;(“我会填”是选择近义词填空的练习。)

  1、说说每组的两个词是什么关系。(近义词)

  2、结合生活分别用这两个词造句。

  3、说说差别。

  4、填空。

  (三)是“我会读”。

  “我会读”是阅读《鲁班造伞》这篇短文。

  1、学生默读明意,自主识字。

  2、朗读感悟:鲁班善于思考,动手创造。

  3、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想法。

  4、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或家长听。

语文教案 篇4

  课文说明

  这篇课文写宁宁和一个不认识的小男孩在路灯下做手影戏的事。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二、三自然段是写宁宁和一个不认识的小男孩展开生动的手影较量。第四自然段写宁宁想了一下,主动让步,那个小男孩也不好意思,不再较量了,他们就一起高兴地玩起来。课文贴近儿童生活,富有情趣,很有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字,认识一个新笔画,斜钩。

  2.自主积累词语。

  3.通过读课文,体会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时的愉快心情。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投影仪。

  3.彩色图。(宁宁、路灯、小男孩、小鸡、猫、狗、虎、两只鸽子)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扮演魔法师出场)今天,魔法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变魔术,小朋友们可要睁大眼睛仔细瞧哟!(利用投影仪,在屏幕上做出各种手影戏:小鸟、猫、狗、大老虎、鸽子……)

  2.揭题:老师刚才给小朋友们玩的游戏叫手影戏。(板书课题,认识“影、戏”两个字)有个小朋友,名字叫宁宁,他和一个不认识的小男孩在路灯下玩手影戏,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二)读一读,把课文读通。

  1.请小朋友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不添字、不漏字。

  2.检查识字情况。(出示生字、生词卡片)

  手影戏 宁宁 路灯 玩 他 我 对面

  出 现 原来 认识 男孩儿 也 冲鸽子

  鼓励学生自学:这些生字,哪些不用老师教,你们已经认识了?

  3.检查朗读情况。

  师:现在哪个同学有把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根据“正确、流利”的要求适时评价,注意鼓励)。

  (三)悟一悟,把课文读懂。

  1.请小朋友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后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在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板书有条理地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讨论:宁宁和那个男孩为什么后来都变出了鸽子?(可启发学生:宁宁想了一下,想了些什么?为什么会想到变出鸽子呢?鸽子代表什么?小男孩又是怎样想的?)

  4.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再读书,进行教育。

  宁宁开始和一个不认识的男孩儿展开生动的手影较量,后来,宁宁想了一下,主动让步,那个小男孩也不好意思,不再较量了,他们就一起高兴地玩起来。小朋友们也要学会宽容。

  (四)赛一赛,把课文读好。

  1.小朋友们,你们真了不起,靠自己读懂了这个故事。那么现在,你们打算怎么来读好这篇课文呢?2.赛读:先让学生练读,再赛读。

  学生练习时,要想想宁宁和小男孩当时的心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一练,也可以同桌互相读一读。在赛读过程中,注意运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如:“ 谁愿意向他挑战?”“老师也想试一试。”同时,引导学生读好一些关键词句,如:“突然,小鸡对面跳出一只猫,向小鸡扑来。”,“宁宁手一变,墙上跑出一条狗,向猫冲过去”。“两只鸽子在一块儿玩起来”。

  (五)读读我的词语库,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词语。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2.分组比赛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全文。

  (二)演一演,把课文演活。

  1.小朋友们读得太棒了!这么好听的故事,你们想不想把它演一演呀?

  2.组织学生玩手影戏。

  (1)先让学生当“导演”。

  问:我们可以怎样来表演呢?你有什么建议?哪位小朋友做做“导演”?

  如:宁宁开始玩时的表情;小男孩来了以后,宁宁的神态,小男孩的神态;后来宁宁的表情又是怎样?小男孩呢?

  “小鸡、猫、狗、大老虎、鸽子”该用的手势。

  (2)自由练习。

  (3)指名分角色戴上头饰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三)写字。

  1.认读:我、找、也、多、书、包、雨。(指名读、齐读)

  2.认识新笔画。

  xié gōu

  (1)出示投影

  (2)范读,指名认读,集体认读。

  (3)写法,向下一路斜笔,再向上钩出。

  (4)让学生说说与卧钩的区别。

  3.找出有“”的字:我、找。

  4.分析字形,指导书写。(强调笔顺及读写姿势,注意把握字的上下比例,把字写匀称)

  (1)如:我出示音节wǒ,示范边写边说笔画名称,学生书空、组词、说话。

  (2)想想自己能记住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的,上台汇报。

  (3)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

  (四)作业安排。

  1.在田字格中,书写7个生字,并组词语。

  2.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学会6个生字和3个偏旁,会认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读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3、认识课文中的动物,了解它们尾巴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学会疑问句的读法;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拼音。

  出示拼音卡片,多种形式认读。

  Chang san song shu shui zui xiang bian que ba duan wan

  二、导入新课。

  1、 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伙伴,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课件显示动物图)

  一个个出示,学生说出动物名称,认识动物。(公鸡 兔子 鸭子 孔雀 猴子 松鼠)

  2、(课件添加树木花草等。)有一天,这些动物们来到了一块草地上,它们决定进行一场比赛,比什么呢?比尾巴(板书)齐读课题。

  3、看题质疑:你从题目想知道些什么呢?

  这些动物怎么比,结果怎样,今天老师就让大家来当一次评委。 评委不是好当的,下面先看看你们够不够资格,会认多少字。

  三、初读课文。(评资格)

  1、 自由读课文,了解动物们怎么比?

  要求:读准字音,句子读正确。

  2、检查生字。出示生字卡,多种形式认读。

  3、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一读。

  4、师评议资格优秀者。

  四、再读课文。(评水平)

  1、 指名读前3句,思考:这一轮比什么?怎么比?

  2、 显示比尾巴情况。

  3、 生看图回答,评议。(要求谈自己的看法,并讲明理由。)

  4、 指导读问句。(注意语气上扬)

  5、 比较自己的结果和课文中的结果有什么不同。(显示46句)再齐读。

  6、 分男女进行问答游戏,巩固内容。

  7、 评议高水平者。

  五、探究自学。(评能力)

  1、 自学第二轮比赛部分。(按第一部分方法自学。)

  2、 检评自学情况。

  3、 分组读课文。

  4、 评议出能力强者。

  (课间观看动物园片断,休息一分钟。)

  六、开智练习。(评知识面)

  1、 这些动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 想想这些动物尾巴为什么不一样?你知道有什么作用吗?

  (适当展示动物活动图。如猴子树枝翻滚,兔子草丛跳跃,松鼠林间玩耍

  3、评议小知识库。

  七、游戏巩固。(评实践操作)

  1、 自我诵读课文,然后问答游戏。(同桌间男女对分组赛。)

  2、 贴尾巴比赛。(课件显示没尾巴的动物和不同尾巴。)

  要求:贴准位置和方向,贴后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贴。

  3、评比小巧手。

  八、课堂总结。

  1、 老师总结学习情况。

  2、 共同评比本节课的优秀评委。

【【实用】语文教案汇编5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语文教案汇编6篇08-04

实用的语文教案汇编8篇07-01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汇编9篇08-14

实用的语文教案模板汇编8篇08-04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汇编7篇05-29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9篇09-26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五篇09-26

【实用】语文教案范文汇编5篇09-11

实用的语文教案范文汇编7篇08-21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六篇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