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案【热】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g、k、h,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画画、打鼓”2个词语,认识“画、打”2个生字。
4、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教学重点】声母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难点】g、k、h的发音辨析;带调三拼音节的正确拼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g、k、h,读准音。
2、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热情好客的小哥(gē)、小柯(kē)和小呵(hē)邀请你们去做客。一到家,他们就赶忙倒水让你们喝(hē)。等等,他们的名字可真怪!原来这是声母“g、k、h”的家啊。让我们一起去做客吧!(板书:5 g、k、h)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看图找韵母
1、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找找g、k、h三个声母。
2、学生看图,在小组中说一说图上的内容,并找出g、k、h三个声母。
3、交流观察的结果,代表展示。
生1:“鸽”是g的音,白鸽叼着的花环像g。
生2:“蝌”是k的音,蝌蚪与水草组合的形状像k。
生3:“喝”是h的音,长椅的侧面的形状像h。
三、借助课件,学习声母g、k、h。
(一)学习声母g。
1、学发音
教师示范发g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舌根抬起抵住软腭,挡住气流,然后突然打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借助“得”读准g的音;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一只鸽子g g g,9字加弯g g g。”
2、教学g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g能与a u相拼。
读一读:gā gá gǎ gà,gū gú gǔ gù看谁读的准,读得快。
3、教师范读:(多读几遍,让学生逐步地模仿着读,悟出读法)学生学读。
(二)学习声母k。
1、学发音。
教师示范发k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发音部位、方法跟ɡ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比较强。”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一群蝌蚪k k k。”
2、拼一拼,读一读。
拼读k与单韵母a e u组成的音节。
拼读ka ke ku及四声连读。
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三)学习声母“h”。
1、教师示范发h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舌根靠近软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摩擦而出。”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h的发音方法,“口渴喝水h h h。”
2、拼一拼,读一读。
拼读h与单韵母a e u组成的音节。
拼读ka ke ku及四声连读。
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设计意图:结合图片,认读字母的发音,拼读相应的音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书写声母g、k、h,认清形。
2、正确拼读g、k、h和韵母组成的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画画、打鼓”2个词语,认识“画、打”2个生字。
4、正确朗读儿歌《说话》。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1、卡片认读:g k h,读顺口溜,g和k,发音时有什么不同?
2、多媒体课件出示音节:ɡā、ɡù、gè、kā、kē、kū、hā、hē、hǔ,学生认读。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些音节都是由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两个字母组成的,被称为“两拼音节”。
3、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ɡ、k、h三个声母,以及它们和单韵母的拼读,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关于ɡ、k、h的“三拼音节”。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单韵母与本课教学相关的什么的读法,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二、对比音节,学习三拼音节
1、多媒体课件出示:青蛙“呱呱呱”叫的图片,请学生说出名称。
2、音节分析:“呱”的音节怎么写,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拼音有什么不同?
(guá是由声母g,介母u,和带调韵母á三个字母组成的。)
及时反馈:u原来我们称它为什么?在这里介于声母和单韵母之间,我们叫它什么?齐读:介母。
4、拼读音节。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
三拼音怎么拼呢?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猛推卡片)说明三个字母要快速拼读才能读好。讲解三拼音的要领:一是要快、二是连,要一口气连读成一个音节,中间不能中断。顺口溜: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得很顺当。
5、练习读“k、h”的三拼音节
(1)多媒体课件出示:夸奖的图片,请学生说出名称。
音节分析:“夸”的音节怎么拼读?(k—u—ɑ—kua)
读一读:kuā kuá kuǎ kuà
(2)多媒体课件出示:“花”的图片,请学生说出名称。
音节分析:“花”的音节怎么拼读?(h—u—ɑ—kua)
读一读:huā huá huǎ huà
三、多种方法,练习三拼音节
1、过渡:你们读得真准确,现在老师带你们去参加这些三拼音节朋友的聚会,聚会时,三拼音节朋友都戴上了声调符号的帽子,你还能叫出这些朋友的名字吗?
2、抽读卡片
(1)ɡuà kuā huā ɡuō kuò huǒ
指名认读,能直呼的就直呼,不能直呼的可以拼读。(每个音节请两三个同学读。)
如果学生不能读准确,要分析是声母读不准,还是韵母读不准,还是不会拼读,给予具体的指导。
(2)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过这个音节?
3、多媒体课件出示对比音节练习,学生读音节,比较每组音节的不同点。
ɡā——ɡuā kā——kuā hā——huā
ɡū——ɡuō hú——huó kù——kuò
四、指导书写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g、k、h在四线格中的.位置:“k h”都占中上格。“g”占中下格,师边示范边讲清字母书写的笔顺:
要注意两个新的笔画名称,“ ”叫竖左弯,“”叫左斜右斜。教师可边示范边讲清字母书写的笔顺和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
ɡ两笔写成,占中格和下格。书写时要注意“”的竖要写得直。 k两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书写时注意“”是一笔完成。
h两笔写成,占上格和中格。书写时要注意第一笔竖要占到上格,和n的字形区分开来。
设计意图:学会先观察,后仿写的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图片识字,练习说话
1、音节朋友不仅能和我们做游戏,还能帮我们识字。
(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插图)学生思考:谁正在做什么?(小熊猫在画画,小老虎在打鼓。)
2、教师出示带有音节的“画画”“打鼓”词卡,指名认读。
3、教师将音节去掉,学生同桌互读、小组开火车读生词。
4、教师出示“画”“打”字卡,4人一组,组长手拿字卡,其他3个成员抽读生字,比一比谁把字音读得最准确。
5、全班开火车读生字。
6、引导学生用“画画”“打鼓”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看图画,学生字,将枯燥无味的识字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体验生活”。
六、朗读儿歌,巩固音节
1、过渡:其实这些音节朋友还能帮助我们读儿歌《说话》,快来看。
说话
小溪流说话,哗啦哗啦。
小雨点说话,沙沙,沙沙。
小鸽子说话,咕咕,咕咕。
小鸭子说话,嘎嘎,嘎嘎。
小花猫说话,喵喵,喵喵。
小青蛙说话,呱呱,呱呱。
2、学生自由朗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音节可以请教同桌或老师。
3、教师指两名学生读儿歌,其他同学认真听。
4、集体纠正错误读音。
5、同桌对读儿歌,争取读准每个字音。
6、教师让4对同桌展示自学情况。
设计意图:利用儿歌巩固本课所学音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懂得学拼音的好处。
七、巩固朗读。
播放《g、k、h儿歌》朗读视频。
八、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5 g、k、h
gua kua hua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教师范读──讲述发音方法──指名读、跟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男女读。读后再让学生书写g的字形,先让学生再仔细观察图,看g字像什么再引导学生通过顺口溜来记g,然后仔细观察g由几笔写成,占哪几格。教师范写后,让学生书空,再练写,这样加深对声母g的认知,用同样的方法来教学k和h,教学完gkh的读、写后,我通过找朋友的游戏(进行两拼音节拼读)来进入巩固,在此又一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并努力为孩子们营设了一个轻松、愉快、有趣的教学氛围,使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兴趣盎然,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
在这节课中,虽然我让学生读的形式多样,但未能顾及后进生,并且有时学生读错,我为了赶时间而没有纠正学生的读音,也不够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这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一年级语文教案2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数出学过字的笔画数,井按笔画数填写。
2、复习巩固学过的字。逐渐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语言习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儿歌,知道看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课前准备
挂图、纸做大转盘、词语卡片、字卡、纸做花瓶及红花、学生准备彩色笔。
第一课时
一、我会填
1、出示“子、头、长、火”并把花瓶、红花贴在黑板上。(分别写上“三画、四画、五画”)。
a.集体认读。指学生说说:题目要我们干什么?
b.齐读:“我会填”。(板书)
2、学生填写后,交流填写方法。(鼓励学生善于想办法,增强其成就感)
二、看看读读
1、课件演示文中插图或出示挂图。(不出现文字)
2、观察图画,说说图意或编一个小故事。(学生自由发言)
3、读词。(根据学生发言,随机出现文字:白云、木船、小河、野花)
a.齐读。
b.自读:一只小狗一条小河一朵白云两只鸭子一条木船几朵野花
c.对口令。(甲说数量词,乙说事物名称)
4、小组讨论:把图中的事物连起来说一说,比比哪组说得好。
a.小组讨论。
b.汇报交流。
如: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白云,一条弯弯的小河上停着一条小木船,两只鸭子在水中快活地游来游去。草地上盛开着几朵野花,一只可爱的小狗在草地上欢蹦乱跳,高兴地汪汪直叫,多美的一幅画呀!
三、巩固练习:说一说
一()画一()水几()小鸡
一()阳光一()手几()房子
几()鱼几()星星
四、扩展练习
出示“读读背背”中的插图或看文中的插图,用上数量词表示图中的事物。
第二课时
一、读读画画
1、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指学生认读。
2、观察图,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出示相应颜色的“扌、足、艹”)
3、按要求涂上颜色,并分类认读。
4、游戏:给每个字编号,如图,共14个号,号码位置固定,转盘上的字随转盘转动,停止后,用编号所指的字组词,说句子或背儿歌、古涛。说明:
a.用纸条写好1—14个号,密封后分发到学生手中。
b.转盘停止后,根据编号按要求作答。
5、练习;找一找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a.四人小组合作找。
b.汇报、交流。
二、读读背背:东西南北
1、自读,指学生读,评议。
2、同桌互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指导学生认清方向。
a.早晨太阳从什么地方升起来?
b.说说图中小女孩面向什么地方去上学,推断出其余三个方向。
4、朗读、背诵。(配上动作)
三、扩展活动思考:下午的时候,面向太阳,方向该怎么说呢
一年级语文教案3
一、教材分析:
《蒲公英》(苏教版第五册)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蒲公英种子所作的不同选择的不同结果,告诫人们,在选择人选生道路的时候,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应该听从前辈的指导,脚踏实地地做人,这样才不至于浪费自己的一生。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小降落伞们随风飘荡;第二自然段写太阳公公对他们的亲切嘱咐,第三自然段写种子们的不同选择,第四自然段写种子们的不同结局。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是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重点:
1、会用“嘱咐”造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感悟出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咱们一起学习了蒲公英,还学习课文中的一些生字词,现在,我们一起读读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这些词你们还认识吗?指名读词。
2、看了这几个词,就会想到课文第一自然段中蒲公英的可爱样子。(花托 绒球 降落伞)
我们打开书,读一读书就知道了。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多可爱的小种子啊,这些小种子要去哪里?想不想做一做小种子,去旅行。
二、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导入:小种子飞起来了,你是其中的哪一颗呢?别急,太阳公公有话说,看看,他想和大家说什么?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
师:有些小朋友读了明白了,有些还没明白,再读一读,这次,可以轻轻地读,看着屏幕,或者看着书。
2、师:这回读明白了吧,谁先来说。你把太阳公公的话又重复说了一遍,谁能把他的话说得简单点。
师:长话短说,也是一个本事,谁能说得更简单。
3.谁知道沙漠是什么样。指名说,一起看看图。
师:沙漠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着金光,所以太阳公公说,沙漠是?
师:那太阳公公说湖泊是什么样子的?
师:什么时候的湖才是银花朵朵的。
师:一起看图。(阳光照耀下的湖面闪着银花)
师:太阳公公让小种子不要去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也不要去银花朵朵所的'地方,要去哪?
师:是不是所有的小种子都明白了太阳公公的话?
师:谁来当当太阳公公,对小种子说。我们来看看哪个词表示说?
师:看看这两个字有没有共同点。为什么?
师:还有什么特点,师范写。
3、谁来嘱咐一下。
这个不太像太阳公公,像太阳姐姐。想想,平时谁嘱咐过你。
师:听了爸爸妈妈的嘱咐,你觉得心里怎么样?
师:是啊,这凝聚着他们的关心,太阳公公就像我们的爸爸妈妈,所以他说话的语气应该是怎样的?现在,谁来做一回太阳公公,来嘱咐嘱咐。
4、语气亲切多了,字字句句都凝聚着太阳公公的关心,还有哪位太阳公公嘱咐得还要亲切。自己练一练。
学生上台学学太阳公公嘱咐嘱咐。
师:小种子们听明白了吗?谁来回答太阳公公。
师:还不够放心。
师:再大声点。
师:小种子们,我们一块来大声地回答。生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不过,有两颗小种可不是这样想的,他们是怎么想的呢,自己读读第三小节,呆会老师请小朋友来演一演。生自读。
2、要演好,先要读懂。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一颗小种子,自己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读到它的心里。生自读。
师:小种子心里在想什么呢,指名读。
师:为什么它认为那里一定有宝贝呢?小种子看到了金光闪闪的沙漠,它会想什么?
师:也许他看到了什么?
师:所以他说什么?谁来做做小种子?
师:怪不得小种子这么开心。另一颗种子呢?
学生自读。师:他读出来了吗?谁来给他提提建议。
师:你想到了什么欢乐。
师:它可能会想,它可以不停地跳跃,多开心啊。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可是这两颗小种子,有没有发财,有没有得到欢乐呢?读读课文的最后一节就知道了。生自读。
2、谁来读读。师:这两颗种子为什么会死的呢?
师:可是当初谁嘱咐过它们。
师:谁来读读太阳公公嘱咐的话?生读。
师:这金光闪闪只是沙漠的表面,这银花朵朵只是湖泊的表面,所以,他们看到了……?师:多么可怜的小种子啊,自己练读。
师:泥土中的蒲公英种子长得怎么样呢?生读。
3、什么叫竞相开放。他们在比什么?
师:在金灿灿的阳光下,蒲公英的种子争着开放,把大地装点得特别美丽。我们一起读读。
师:为什么它们长得特别好。
4、还记得太阳公公的话吗?谁来读一读,只有――
师:太阳公公的嘱咐是多么有道理啊,听了太阳公公的话,两颗小种子长得这么好。
五、拓展
当又一个秋天来临时,小蒲公英种子又要离开妈妈去旅行了,他们会怎么和妈妈告别呢?
六、指名复述课文
说说复述课文的要求,在指名说。
七、作业
像这样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故事还很多,请同学们看看《兔子采蘑菇》图再编成故事说一说。
板书设计:
蒲公英
落在沙漠 干x
落在湖泊 第二年春天 淹死
落在泥土 茁壮成长
一年级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石匠、雄伟、砌成、横跨、创举、冲击、冲毁、坚固、而且、图案、智慧”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重点词句及课文内容,了解有关赵州桥的知识。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领会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并积累语言。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课前查找的资料,对赵州桥的设计者及赵州桥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检查自学生字的情况。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
洨xiáo河,不要读作jiāo;
砌qì成,不要读作qiè;
缠绕chánrào,不要读成chánrǎo;
前爪zhǎo,不要读成zhuǎ;
吐水tǔ,不要读成tù;
“智、史”,读准翘舌音。
2.分析字形结构,注意书写规范。
“跨”是左右结构的,右下角是一个“亏”,不要写错
“创”是左右结构的,左边是“仓”不要写错。
“毁”左右结构,左上角是“臼”不要写成“白”;左下角是“工”。
“坚”上下结构,右上角是“又”。
“智”上下结构,下边是“日”,不是“目”。
3.独体字应查的部首:
“击”:应查“一”部。
“且”:应查“|”部。
4.区别多音写的用法,可采用组词的.方式,作巩固练习。
5.区别形近字,可采用组词方式作巩固练习。
跨()史()即()栏()
垮()使()既()拦()
抵()爪()
底()瓜()
三、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世界闻名:“闻名”是有名、著名的意思。在文中的意思是:赵州桥这一建筑在世界上很有名。
设计:指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选制定方法,图样等。
雄伟:雄壮而伟大。文中指赵州桥雄壮而伟大。
创举:指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文中的意思是赵州桥巧妙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从没有过的。
雕刻:一种工艺,在金属、象牙、石头等材料上刻凿各种图像。
才干:指办事能力较强。
遗产:借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或物质财富,本文指历史上留下的物质财富——赵州桥。
四、自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五、作业:
生字、词、读书
一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对照图画用自己地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懂得为什么说谜底是一幅画。
2、学会“画、远、近、无、声、惊”七个生字,认识土字旁,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3、认识两个偏旁“辶”“忄”。了解文中出现的反义词(远-近,有-无,来-去)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课件)
1、教师范读诗歌猜谜,出示挂图,并揭课题。
a、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听仔细了(范读课文)
b、学生动脑筋猜
c、出示挂图(课件):好极了,就是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画》(板书课题)。
2、仔细看这幅画,画上画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呢?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正音:色、近、惊
三、对照图画,再读课文
1、看看图画再读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说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师板书:山、水、花、鸟)
3、请小朋友在这几个字下画上小圆圈,说明这首古诗主要写这些景色,课文主要写的景色,我们要读重音。
四、讲读课文,理解诗意
(一)讲读第一、二行
1、看图说话:小朋友们,画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话说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
2、想一想:我们平时出去玩,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吗?水从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们在近处听,会听见什么声音啊?你能学一学吗?(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流水声)
3、小结:这幅画画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画得像真的一样,那么究竟是一幅图画,还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为什么?
4、扮演诗人,远看山,近听水。
a、指名扮演诗人,到教室后面看画中的山,问:现在你看这画中的山,有没有看到它的颜色?
b、这就叫“远看山有色”
c、教学生字“色”: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字型;说说色是什么意思?(颜色,课文指景色)
d、指名扮演诗人,到画前听听流水:问,你听到流水的'声音了吗?为什么?
e、小结:因为是画,所以说听听——(水无声)
f、教学远近:远近是一组反义词,说说怎样能记住这两个字;无声是什么意思;无的反义词是什么?
g、教学声:强调字形,声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h、指导朗读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二)讲读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许多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文里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
3、指名扮演诗人,走近画,做赶鸟的动作。问: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课文是怎样说的?
4、教学惊: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惊的?惊是什么意思?(吃惊、害怕)
5、指导朗读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五、朗读全文
六、资料
1、课件准备“资料城”模块,学生朗读。
2、学生阅读。
3、学生汇报。
七、说话训练,评价交流。
1、资源准备:课件中的说话训练材料。
2、学生思考交流。
3、学生表达,教师评价。(鼓励为主)
八、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画呢!
九、作业:
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7个生字;画:先中间,后两边;声:强调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头;远近:注意走字底。
一年级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11个要求认的生字,会写7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新部首“四点底”“口字框”。
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价值观
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乐观、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要求认的生字,会写7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新部首“四点底”“口字框”。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乐观、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诱导质疑
1、你和小伙伴们一起约好了去做一件事情、但小伙伴却失约了。那时,你有什么感受?(指名交流)
2、小熊和小鹿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次,它们约好了一起去种树,但小熊在家等啊等,却一直不见小鹿来。很明显,小鹿失约了。接下来的事情会是什么样的呢?学了这篇课文你就明白了。
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自学生字
1、首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课文。
3、再读课文,要读得流利、有感情。
4、检查生词认读,尤其是生字的.读音及书写、识记。
5、分组朗读,相机指导。
6、交流: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探究
1、你从那些地方看出小熊非常想去奶奶家?
2、小熊为什么不去奶奶家?
3、学生交流,板书
小熊
(想去奶奶家)
“答应过在家等他”
4、指导分角色朗读小熊和妈妈的对话。
5、在你的眼里,小熊有什么优点?
6、小熊等来小鹿了吗?指名学生谈谈自己遭遇伙伴不守信用后的感受。
7、小鹿是不守诺言的孩子吗?你从哪个地方看出来的?
板书
托爸爸捎信
8、想一想:如果你是小鹿,会怎样做?
板书
请爸爸捎口信
9、小结
小鹿和小熊都是(守信用)的孩子。
板书
守信用
四、质疑讨论
五、反馈小结
1、说一说
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都爱踢足球。
都。
2、和同学谈谈自己的收获。
六、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七、指导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小熊和小鹿
小熊小鹿
(想去奶奶家)(生病住院)
“答应过在家等他”请爸爸捎口信
守信用
一年级语文教案7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一只海燕以为灯塔爷爷很孤单,通过谈话才知道灯塔爷爷有很多朋友。故事告诉我们:心里有朋友,独自一人时也不孤单;心里无友情,身处人群也孤独。你把别人当朋友,自己就有了许多朋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十个生字,并学会书写“爷”、“明”、“交”、“立”、“好”、“乐”、“明”这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灯塔爷爷说的话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认读、书写、组词,掌握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拼读、朗读,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文章内容,进而体会灯塔爷爷的话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灯塔爷爷无私奉献的精神。
2、启发学生要以诚待人,以真心待人。
重难点分析:
1、识字,写字。
2、体会灯塔爷爷无私奉献的精神。
3、激发学生以诚待人、以真心待人的情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引入新课。
(一)听歌曲《找朋友》,板书“朋友”一词,指导书写。
(二)出示灯塔图片介绍灯塔,教师导入课题:看!在苍茫的大海上,矗立着这样一种建筑,在黑暗中为来往的船只指引前进的方向,谁知道这是什么?补充板书:灯塔
二、看课题,学生质疑。
(一)齐读课题。
(二)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就课题质疑。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带着问题,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到书中寻找答案。
(一)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词。
(二)同桌合作读。
(三)自主读书,边读边思,画出所寻找到的答案。
(四)检查自读情况。
小海燕考考你:
课件出示生词:灯塔独立您好奇怪好哇汽笛谈心身旁
课件出示生字:塔独立您怪哇笛谈身
四、走进课文,找朋友。
(一)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灯塔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感受:你看后觉得灯塔爷爷怎么样?(孤单)
有一只小海燕和我们想的是一样的,同学们从书上找一找小海燕是怎么说的?那灯塔爷爷是怎么回答它的?
课件出示对话内容,分角色朗读。
2、围绕中心问题“灯塔爷爷孤单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灯塔爷爷都有哪些朋友,你是从书中哪些地方知道的?用笔在书上画出,和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灯塔爷爷的朋友。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我明白了,您把别人当做了朋友,您也就有了许多朋友。”
2、谈谈你读后懂得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走出课文,谈朋友。
(一)让学生介绍自己有哪些朋友,和朋友在一起做什么?
(二)课件再次出示海燕的话,听歌曲《朋友》,加深感悟:只要我们把别人当做朋友,他就会成为你的朋友,我们周围的`一切都能成为我们的朋友。
(三)谈一谈:
1、说说我的好朋友。
2、小鸟、花朵……都是我的好朋友。我要去和它们说说悄悄话。
二、海燕引领,学写生字。
(一)课件分类出示生字。
(二)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三)自悟书写要领。
(四)教师展示,范写生字。
(五)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并纠正写字姿势。
(六)展示学生作品。
(七)师生共评。
一年级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信”中所传递出的美好情感。
3.正确认读本课1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信中体会出那种美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早读时我们把13课〈信〉进行了认读,现在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的识字情况。(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巩固识字。)
谁会读就举手?
对个别学生不熟悉的字要让学生组词,不理解的词要追问学生是什么意思或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最后的字要抢答,看谁快?
二、理解课文。
大家对本课的`字掌握的非常好,下面请大家翻开书51页,姿势正确的把这篇课文自由朗读一遍。
指名读一下。
读完了课文老师有一个疑问,课文中说是谁写的信?
从哪可以看出来?(第一段)
“我”都想为谁写信?
学生自由回答。替小鸟给妈妈写信……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
替小鸟 妈妈 哪段是?让学生齐读。指导朗读。
“我”替花朵 蜜蜂
替云 云
替树 树
为什么“我”要写这些信呢?
(或提示引导“我”为什么要替小鸟给妈妈写信呢?)
这么多的信,你最喜欢哪一封呢?请你把自己喜欢的那封信再认真读一读,想象一下信中都说了写什么?一会儿老师请同学们详细说一说。
(或引导:假如让你替花朵给小蜜蜂写,你打算说些什么?)
学生通过想象、文中的字词和实际自由表达。
教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暗示信的作用。
信的作用可真大呀,怪不得“我”想写很多很多的信,下面就请 在音乐声中朗读一边。
三、延伸课文。
同学们,在这优美的音乐声中连老师也想信,你们想不想写信呢?
那请你先思考一下你想给谁写,在信中要说些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写的怎么样:写的真好,就像课文中的话;用自己的话写信也非常好。)
四、教学生字。
1.巩固认字。
2.分析字形,指导生字写字。
学生初步感知信中传递的美好感情。
一年级语文教案9
《古诗二首(池上/小池)》
教科书分析:
1、课文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代白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里的《小池》。《池上》叙述的是夏日一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一个可爱的顽童形象;《小池》则描绘夏日的一处由泉眼、流水、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小景,富有夏天生活情趣。诗歌语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诵读理解。
2、课文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诗句内容。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出形象,“浮萍一道开”表现得不够,而且没有“开”;《小池》则未能表现“树荫照水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而显得“小池”不小。需要改进并通过PPT显示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但一篇课文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从优化的角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文等。
学情分析:
1、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学生已经通过课文和语文园地,学习了10首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音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甚至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夏日美景。
3、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
4、能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夏日美景。
教学准备:
教师:“首”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首”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写字、“读一读,记一记”词语的PPT。
学生:每人一套“首”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在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前,我们一起复习以前学过的一些字词。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和有关的音节拼读。
1、 PPT出示有关字词:
zònɡ——zhōnɡ niú—lín quán——jiǎo
粽子中国牛羊邻居全是腿脚
两头尖无声采莲树叶
出示任务:正确拼读和认读红色的字以及它组成的词语。
2、反馈指导:指名拼读或认读读,相机指导。齐拼读或认读。
3、小结:同学们,三拼音拼读是难点,我们要多练习,边音“l”和鼻音“n”以及翘舌音和平舌音我们要注意区分和读准。“尖”“无”“采”“树”字宝宝是以前学习会认读的字,今天,我们学习完课文,它们就要求会正确书写了。
(二)激趣导入,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1、背诵已学习的古诗。
导语:同学们,我们学过一些古诗了,谁还记得其中的一首呢?能背诵给大家听听吗?
指名背诵;《春晓》在指名背诵后齐背诵。
追问:《春晓》这首古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的?(预设:写的是春天时候的景色。)
2、板题,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关于古诗的课文,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12古诗二首(“首”注音)
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读了课题目,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要求我们学习多少首古诗呢?(预设:学习两首古诗。)对了,从课题,我们了解到要学习两首古诗。那么,这两首古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或者景色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古诗读准确通顺了,就能够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出示任务: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情况。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
(3)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
(4)指名拼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二)读准课文学习。
1、导语: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都读准了,那么,将会它们放回到课文中,你能把它们都读准吗?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宝宝的读音。
2、反馈指导:
(1)指名分别朗读,提示其他学生集中精神注意听,在读错的会认读的字下面点上圆点。
(2)每一首朗读完毕,学生就读错的会认读的字评议和纠正,小结后自由读或齐读该首古诗。
(三)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继续读准课文学习。
1、导语:(小结读准课文活动情况后)请同学们再次轻声读读会认读的字,看看哪个字容易读错,提出来让大家注意。
出示任务:轻声读读会认读的字,看看哪个字容易读错,提出来让大家注意。
2、反馈指导:(注意归类指导,即一生指出一个后,就让学生找出相同类型的字,一齐正音。)
预设:三拼音的:泉、角;平舌音的:踪;翘舌音的:首、柔;边音的:流、露;后鼻韵母的:萍。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
3、读准课文练习。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2)学生自由练习。
(3)反馈指导。
①指名一人朗读一首评议一首的朗读。(一首指名两、三人)
②以会认的字音准和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为标准师生评议。
③评价完一首,齐朗读一首。
4、小结:朗读课文我们首先就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这才叫做把课文读准了。
(四)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1、导语:刚才我们读准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读准了课文,接下来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出示任务:轻声朗读课文,读完后给会认读的字找朋友,在它们的下面画上横线(提示:连在一起读的就是它们的好朋友)。(注:有些字在课文中是单音节词,这些单音节词不要硬找朋友,可留待口头组词找朋友。)
2、反馈指导:
(1)反馈订正画词情况,相机强调“连在一起读的才是好朋友”。
(2)PPT示课文词语,会认读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首、首、首,二首的首”。齐读,自由读。
3、“踪、迹、浮、泉、流、爱、柔、荷、露、角”口头组词。
(1)(贴出要求口头组词的会认读字的字卡<不注音>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2)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或齐读)一、两遍。
(3)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三、会认读的字认字初步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1、所出示的字脱音节;2、游戏要能让全体学生都参加。)。
四、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歌大意。
(一)尝试质疑。
1、导语:通过课文的词语和我们组的词语,我们了解了会认读的字的意思,但是由于古诗是古时候写的,有些词的`意思与现在的意思不太一样,同学们可能读不懂。有不懂的不要紧,把它找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好吗?
出示任务:轻声朗读课文,想一想有哪些词是不懂的、不理解的,在词的下面写个问号,待会儿提出来请同学老师帮忙解决。
2、反馈指导。
预设:池:池塘的意思。白莲:在诗句里指的是莲蓬。不解:不知道,不会的意思。惜:爱,爱惜的意思。晴柔:晴天里温柔的风光的意思。照水:映照在水面上的意思
(二)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池上》。
1、释题,简介诗人。
(1)导语:同学们,阅读要思考,有不懂的、不理解的,要提出来想办法弄清楚、弄明白。善于思考,学会提问,你的阅读能力就会一天比一天强。让我们打开课本67页,开始学习第一首古诗吧。请看老师板书诗歌的题目。(板题后齐读课题)
提问:通过刚才的质疑,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预设:题目是在池塘上的意思。)
导语:对了“池上”是在池塘上的意思。诗人在夏日的池塘上看到了什么,让他欣然写下这首诗歌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写这首诗的诗人——白居易。
(2)简介白居易(具体见《教师用书》)。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池上》的大意。
(1)导语:那么,诗人给我们带来的是一幅怎样的池塘上的画面呢?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PPT示《池上》插图)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观察PPT上的图画,想一想,你根据图画上画的内容可以找到哪个诗句?图文结合能猜出这个诗句是什么意思吗?然后用“我在图画上找到的诗句是……。我猜诗句的意思是:……”说一说。(PPT示说话句式)
个体读、看、说,同桌相互交流(师巡视指导和了解学习情况,为班级交流汇报做准备);班级交流汇报。
(2)反馈指导。(要求:边说边在PPT的图画上指出相对的地方;说话后,指导朗读相关的诗句,重点指导朗读诗歌的节奏。)
预设:
①诗句:第一、二行。猜的意思:一个小男孩偷偷采摘了莲蓬,撑着小艇回家去。(注: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回答、说话要求相同,不再注明。)
②诗句:第三、四行。猜的意思:他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踪迹,一道浮萍漾开的水路把他的踪迹告诉了别人了。
(3)感知小男孩形象。
①导语:我们通过图文结合,结合生活中了解到的,读懂了《池上》的大意。(复述诗歌大意后)原来诗人在夏日的池塘上看到的是这么一件事情。
出示任务:那么,你从诗人讲述的这件事情中,觉得这个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行诗句中感觉到的?用波浪线画出这行诗句。
②反馈指导。
预设:1、顽皮的孩子;诗句:偷采白莲回。2、可爱的孩子;不解藏踪迹。
(4)尝试背诵。
①导语:(小结小孩形象后)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把《池上》朗读了很多遍了,你能背诵下来吗?背诵也要讲究诗歌的节奏哦。
②个体试背;同桌互背;指名检查(PPT示图画)。
(5)小结:(复述诗歌的大意和小孩形象后)通过实践,我们知道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整首诗歌大意,是一个好方法。接着,我们也用这个方法学习《小池》好吗?
(三)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池上》。
1、释题,简介诗人。
(1)导语:好的。请看老师板书诗歌的题目。(板题后齐读课题)
提问:通过刚才的质疑,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预设:题目是小的池塘的意思。)
导语:对了“小池”是小的池塘的意思。诗人看到的是一个夏日小池塘的什么,让他欣然写下这首诗歌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写这首诗的诗人——杨万里。
(2)简介杨万里(具体见《教师用书》)。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池上》的大意。
(1)导语:那么,诗人给我们带来的是一幅怎样的池塘上的画面呢?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PPT示《池上》插图)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观察PPT上的图画,想一想,你根据图画上画的内容可以找到哪个诗句?图文结合能猜出这个诗句是什么意思吗?然后用“我在图画上找到的诗句是……。我猜诗句的意思是:……”说一说。(PPT示说话句式)
个体读、看、说,同桌相互交流(师巡视指导和了解学习情况,为班级交流汇报做准备);班级交流汇报。
(2)反馈指导。(要求:边说边在PPT的图画上指出相对的地方;说话后,指导朗读相关的诗句,重点指导朗读诗歌的节奏。)
预设:
①诗句:第一行。猜的意思:泉眼没有声音地好像爱惜它的泉水,流淌着一道细小的流水
②诗句:第二行。猜的意思: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③诗句:第三、四行,猜的意思:嫩绿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3)尝试背诵。
①导语:(复述诗歌的大意后)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美丽的夏日小池塘的景色啊!你们能把这首诗歌也背诵下了吗?同样也要讲究诗歌的节奏哦。
②个体试背;同桌互背;指名检查(PPT示图画)。
(四)小结:(两首诗歌的主题和学习方法,略)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1、所出示的字脱音节;2、游戏要能让全体学生都参加,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六、课后“读一读,记一记”学习。
1、导语:学习完课文,但是我们还要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是课后的“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学习。这些词语,我们在学习会认读的字的时候已经学习了,现在我们要把它们记下来。
2、看书,自由读一读,记一记。
3、同桌相互玩“我说你接”游戏,检查能否熟记。(一人说要求组成词语的字,另一人说出所组的词语,如:泉——泉水,清泉。)
4、师生一起玩“我说你接”游戏进行评价检测,要求能接上的同学站起说词语。(注意关注起立较慢的学生,让他单独再玩以检测。)
七、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学生在说记法中说到的形近字、音近字,组词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帮助区别字形细部,知记字形。)
(二)指导书写。
1、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上下结构:首、采、爱、尖、角;左中右结构:树;独体字:无。
2、指导“采”“爱”的书写。(学生提笔写字前,提示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以下相同,不再重复。)
(1)仔细观察,说说字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提示两个字“爪字头”的异同(“爱”的“爪”比“采”的稍扁,撇也稍平)。
(2)分别范写“采”“爱”,提示:提示“爪”的不同;“采”强调横的位置,以及撇捺要舒展;“爱”的“友”藏秃宝盖里,竖撇长、舒展,捺也要长和舒展。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首”“尖”“角”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首”“尖”“角”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首”“尖”“角”,提示:“首”长横稍斜,“自”里两横右不到边。“尖”上下几乎一样大,下稍大一点点;“大”的撇捺尽头几乎在同一平面,捺稍低一点点。“角”上“刀字头”的撇要出“用”一点点,横撇的撇要到“用”的竖位置;“用”两短横两边不能碰,竖在竖中线上。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4、指导“树”的书写。
(1)仔细观察,说说字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分别范写“树”,提示:两边等高,“又”小,在中间;“木”“又”捺变点;“又”横撇插到“木”点下,长点穿到“寸”点下。
(3)学生分别分组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5、指导“无”的书写。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无”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无”,分别提示各笔画起止。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八、会写字书写练习。
一年级语文教案10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出示热烈庆祝北京申奥成则(背景是欢庆时放的礼花)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吗?(多媒体变换字儿楷书、宋体、仿宋、隶书、魏碑,使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你看它的形体多美呀!这就是我们祖国的文字,是现今世界仅有的方块字,找们的祖先自从发明汉字以来,把古老的文明和实践经验都记录下来了,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你们愿意读一读吗?有的小朋友为难了,那书中的字我也不认识呀!怎么去读呀?别急,智慧老人会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
[多媒体播放声音:小朋友,你们刚刚结束幼儿园的生活,来到学校读书、学习。面对一个个不认识的字,你们不要着急,你看这些汉字,给它们戴上小帽子(多媒体加拼音并闪烁拼音),你们就认识它们了。这些小帽子就是汉语拼音,汉语拼音的用处可大了,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字、学习普通话、,还能帮助我们学习电脑打字呢!]
师:我们认识了汉语拼音,并知道了汉语拼音的用处,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汉语拼音第一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利用直观手段创设一个欢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利用多媒体播放智慧老人的话,引出汉语拼音并介绍汉
语拼音的用途,激发学生学好汉语拼音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课
多媒体出示情景图:书上小女孩、大公鸡和大白鹅的情景图。
(一)学习o
1.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什么季节?(夏季)从哪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树木长得那么绿,草地也是绿的,小河里的水哗哗地流着)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吗?
2.(画面出示:公鸡慢慢走出来,站在石头上打鸣)师:这是夏天的什么时候呢?(夏天的早晨)师:你从哪看出来的?
3.(引导学生探究公鸡打鸣声)大公鸡怎样打鸣呢?自己学一学。指名学一学。
师:公鸡发出的喔喔声短一点,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字母o的发音。
音:出示卡片,讲解并范读。(公鸡发出的喔喔声,再短一点就是o的读音)。学生齐读后指名读,并用o说句话。
形:这个o像什么?怎样记住它的形?
(四人一组讨论)
[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字母的发音、记住字母的形。]
写:①介绍四线格:为了写好汉语拼音,我们首先要认识一下由四条线组成的四线格。(师板书,边介绍各部分名称)
②讲解o的位置;(写在四线格的中格)
③讲笔顺并范写,生跟着书空;
④先描写再独立写。
过渡:(出示小女孩慢慢走出来的动画,并出示音符)小女孩听到大公鸡的叫声,马上起床,走出家门来到草地上,小女孩在干什么呢?
师:小女孩这么早起来练发音,她学习多么刻苦哇!(师指着小女孩发的a,说:这就是我们要学习拼音字母a)
(二)学习a
音:由小女孩的发音引出师讲解,小女孩发出的声音再响一些,就是a的发音。
①学生试着发音;
②师正音,范读;
③生自由读;
④指名读;
⑤用a说句话。
[目的在于巩固a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
形:①同学们认真观察小女孩,看她哪部分与a的形状有关系?(课件闪烁小女孩头与辫子的轮廊图)
②出示卡片,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记住a?(四人一组讨论,)。
写:①多媒体出示,观察它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②师讲解笔顺并范写,生书空;
③生指导后独立写。
过渡:小女孩悦耳的歌声引来了许多小动物(出示大白鹅在水中游戏的图)。问:这只动物是什么?
(三)学习e
音:①由鹅引出e的音,师讲解e的读音。
②生试读→师正音、范读→自由读→齐读→指读。
形:怎样记住e的'形,师点击闪烁水中的倒影。生回答后,师引导还能怎样记住e。
写:①观察e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②师讲笔顺并板演,生书空;
③生独立写;
[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变以往教师教学生字母的发音,为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字母的发音、记住字母的形。]
三、趣味游戏、巩固新知
1.我会读。看板书练读(巩固音)。
2.摘果子(巩固形)(课件出示一棵大树树上有大苹果,苹果上写有a 、o、e、b、m、d、n等字母,会认的点击鼠标,如果对了,水果就落地。)
3.猜一猜。(四人一组,一名同学做这几个字母的手势,另外的同学猜。还可以在同学的手心上写一写让同学闭上眼睛感受后再猜。)
[设计此项练习,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四、归纳总结,扩展练习
1.师: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
2.有兴趣的同学把书上的画用上今天所学的字母讲给你的好朋友听。
一年级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学会一个偏旁,学会一个笔画。
2、感悟古诗大意,了解梅花的特点,体会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3、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8个生字,正确书写2个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出示梅花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了解这种植物吗?它在什么时间开放?”
教师小结:它与“兰、竹、菊”并称为“花中力君子”。而且,古代的诗人特别喜欢写与它有关的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描写梅花的诗。
二、初读古诗。
1、老师范读古诗,学生听清字音。
2、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3、用符号画出本课要求认识和会写的字。
三、学习生字。
1、学习要求认识的生字。
A、“数”“枝”是翘舌音,“枝”是整体认读音节,“墙”是三音节,“暗”是零声母音节,要指导学生注意。
B、引导学生理解“数枝”、“凌寒”“遥知”“暗香”在诗中的意思。
2、学习会写的生字。
(1)用部件组合法学习“花”字。
(2)学会“弯钩”这个新笔画,再学习“犭”这个偏旁。
(3)用部件组合法学“独”字。
3、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虚宫里的位置。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习。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所学生字。
二、指导背诵。
1、教师指导新古诗。
2、师生共同理解古诗的.意思。
3、学生朗读背诵古诗。
三、指导完成活动与练习。
1、读一读。
(1)指导学生读词语。
(2)使学生感悟到用“花”“独”可以组成不同的词语。
2、下面的字都能组成哪些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1)引导学生拼读这些字。
(2)用这些字组词。
(3)发现这些字都与树木有关。
(4)再写出一些带“木”的字。
3、读一读,背一背
(1)拼读未学过的字。
(2)老师领读。
(3)学生熟读,背诵小儿歌。
一年级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认识11个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诗歌内容,体会春雨之美。
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内容,体会春雨之美。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认识11个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欣赏歌曲《小雨沙沙》
你们听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出示“雨”字课件)了解雨字的演变过程记忆“雨”字
雨是一种自然现象,古人是怎么造出来的呢?(出示:演示过程)这是甲骨文时代的”雨“字,这表示云,从云中落下的水滴就是雨。这是篆书的“雨”字,是不是和我们现在的“雨”字很像了。知道了雨字的演变过程记起字来就容易多了,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
[点评:通过汉字演变记忆生字字形,提高识字能力。]
2、课件出示书上插图,板书课题
春雨沙沙地下着,细细的、密密的雨丝,轻轻的洒在房檐上,积成了滴滴水珠。金波爷爷给它起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雨铃铛”。
3、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1)看老师写课题
仔细观察“铃铛”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都有“钅”)
(2)出示铃铛:你们看这就是“铃铛”,它是什么做的?(铜做的)它们都属于金属类,所以“铃铛”这两个字用—(钅)
[点评:根据汉字偏旁的特点,了解汉字的字义。]
(3)谁想读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解决读音。
打开书57页,快来读读这首小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想办法闯过生字小难关。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教师巡视,了解生字认读情况。
(3)指名读全文,要求读正确。
3、集体认读生字词
(1)课件出示带词语的雨滴词语:沙沙响、房檐、一串串、铃铛、盖新房、招呼、
A、自由读。
B、小老师带读。
(2)、利用认读卡片认读生字
a、自己读卡片上的生字。
B、听老师读生字,学生找生字卡片。
[点评:此环节使识字教学落到实处。]
4、读全文
⑴自由读全文
⑵指名读
三、赏读课文,感悟理解
1、赏读第一、二句,理解:“房檐”、“串串”。
(1)、自由读一二句,想想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这首小诗一共有四句话,请你们自己小声地读读前两句,想想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读第一二句,说说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下雨声音,看到雨滴都滴落在房檐上了,像一串串的小铃铛)
(板书:沙沙响)
指导朗读:“沙沙响”这雨像牛毛像细丝,怎么读?
②看到了什么?
(房檐上有许多水珠)
(出示词卡:房檐)读读这个词。你们看看书上这幅图,指指,找找哪是房檐?
实物投影书上插图:伸出房子屋顶以外的地方就是房檐。
③演示“串”
(演示“串”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这个“串”字
[点评:从“会意字”“串”的演变,让孩子结合生活识字来记忆字形。]
出示“串”字范写
(出示:一串,一串串)读读,有什么不一样?
想不想看看挂在房檐上的小水珠到底什么样?
④指导朗读
2、赏读第三句
(1)指名读。
这雨铃铛落在地上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读读
(2)理解省略号用意
(4)感受串串雨铃铛发出的声音
现在,你们当雨铃铛,我们每一个同学就是这一串雨铃铛。这一组就是4串雨铃铛,你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呢?
咱们就以组为单位,每个同学都来感受一下雨铃铛发出的声音吧。
[点评:体会雨铃铛发出的美妙声音,感受声音的延续。]
3、赏读第四句,
(出示:燕子)看,谁来了?快和她打个招呼吧!
我发现你们在招呼小燕子的时候都举起了小手,在呼喊着小燕子,所以招呼的“招”是——扌,“呼”是口子旁。
当你们看到飞来的小燕子,你们会和她说些什么呢?想一想,嗨,小燕子......
(1)出示第四句话。咱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4、拓展练习说话:春雨在招呼---------,快快--------------。
这雨铃铛指的就是春雨,除了招呼小燕子,它还会招呼谁,快快干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点评: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练习说话。]
小结:经过雨水的滋润,小草才会钻出水面,花儿张开了小脸,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生机勃勃。
这么美的小诗,我特别想把他背下来,谁愿意和老师一起背?
(3)“丁零当啷”是雨铃铛发出的声音,像招呼小燕子盖新房。
你还听到过什么样的雨声,像什么?
[点评:让他们用自己的心灵体验课文的文学美,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
四、指导书写
1、这节课我们还要学写几个字,先读读,在选择其中一个字组个词,说一句话
2、指导书写
用什么方法记字形
⑴范写
⑵第一遍把字写正确
⑶第二遍看清位置写端正。
⑷写完2遍后,拿出作业纸和书上字对照一下,那儿写得好,那还有欠缺就改改。第三编就要写得漂亮。
小结:这节课我们我们一起和金波爷爷赏雨,看到了大自然中的春雨是那么得可爱。
作业
1、把这首好听得诗歌背诵给家人。
2、用彩笔画出自己心中的春雨美景。
板书设计:
雨铃铛
沙沙响
丁零当啷
一年级语文教案13
[设计理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教学要以朗读为主,在读中成诵,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共、同”等八个生字,会写“土、云、大、禾”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在学习中体会到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
[重点难点]
重点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是体会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及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设计流程]
一、看图谈话,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有什么。
2、指导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边看边想:白云和蓝天,禾苗和土地,小鸟和树林,鱼儿和大海之间有什么联系?我们和地球有什么联系?
二、揭示课题
三、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拼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读,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3、检查认读带生字的词语。
(1)愿当小老师的学生带领大家认读自己会读的生字词。
(2)开火车读生字词。
(3)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再评出读得好和有进步的同学。
自由朗读,读后想想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向大家请教。
3、小组互相交流,讨论你要请教的问题。
4、再现插图,想想:
(1)蓝天是谁的家?土地是谁的家?
树林是谁的家?大海是谁的家?
(2)它们爱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5、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应该怎样爱护“我们共同的.家”?
四、练习背诵,积累词语
1、听课文录音,跟随课文录音朗读课文。
2、同桌互相背诵,看谁背得好。(不丢字、不添字、背诵流利.)
3、会背诵了,就把课后题中的小鸟涂上颜色。
五、练习,拓展思维
1、小黑板出示课后练习第二题,让学生读读,想想,再填空。
2、小组交流,检查订正。
3、你还知道有什么是谁的家?(如:天空是星星的家,大地是庄稼的家……)
六、指导书写
指导写“云”字时,要告诉学生:“云”字的第三笔是撇折,这是新学习的笔画。
七、扩词,积累运用
土:泥土土地沙土土壤
大:大方大人大小大家
云:白云乌云云雾云海
(2)认读“词语花篮”里的词。
(3)你从这课里还学会了哪些新词?填在花篮里。
(4)选择你喜欢的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
一年级语文教案14
教学目的:
1.观察图画,了解画面的意思,明确交际的内容。
2.观察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说一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观察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说一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交际
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河里看不见。 小朋友,你们猜猜这是什么?(雨)
2.我们管春天的雨叫什么?(春雨)
3.你们喜欢春雨吗?想不想把你看到的春雨说一说?
4.学生各抒己见。
(1)春雨中树叶很绿,花儿很鲜艳。
(2)春雨非常细、密。
(3)春雨过后空气非常清新。
(4)鸟儿们非常高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5.评出说得最好的,并说说好在哪里。
二、 创设情境,深化交际
1.多媒体展示《春雨沙沙》的画面。
2.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鸟儿们在争论什么问题?猜猜看,它们为什么这么说呢?
(1)它们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可能在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呢?”燕子说春雨是绿色,因为它看到远处的.青山是绿色的。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因为它看到油菜花是黄澄澄的。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因为它看到满树的桃花是红色的。而小白鸽认为它们说的都不对。
(2)它们可能是说:“春雨为什么这样细?”(提倡多种意见)
(3)小组讨论:鸟儿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3. 你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
(1)组内交流。
(2)角色表演:选择各组观点不同的学生代表模拟表演鸟儿们的一场“争论。”
(3)组织个性化评论:谁说的最流畅?谁说的最有感情?谁的表达最有说服力?
三、 多种形式,训练表达
1.多媒体课件展示春雨后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1)春雨过后,大自然有些什么变化?请大家说一说。
(2)这样的景象你们喜欢吗?请小朋友在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2.桥设句型,引导学生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说清楚。
春天是__________________色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雨过后,_________________变得________________了。
我喜欢春天的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型,练习把自己所见说清楚。
(2) 个别汇报,集体补充。
3.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彩笔画春天。
4.介绍各组的春景图。
(1)先组内互相介绍。
(2)推选最佳的在全班进行介绍。
(3)评议,鼓励。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与家里人讨论讨论:春天是什么颜色?
一年级语文教案15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我们应努力改变传统的拼音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式,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创设情景、编顺口溜、做游戏、合作拼读等形式,让孩子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努力创造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氛围,使枯燥、单调的拼音课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在各种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拼音,享受拼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a、o、e,能读准字母音,认清字母形。
2.认识声调符号,能正确地读出带调的a、o、e。
教学准备:
字母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儿歌激趣
引入:小朋友,从今天起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非常奇妙的地方,那就是拼音王国。拼音王国中有很多拼音宝宝,认识它们,你就能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
出示儿歌:学习拼音用处大,识字读书要靠它,帮我学好普通话,看谁学得顶呱呱!
二、看图说话,学习单韵母a
1.读准音。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话:拼音宝宝最喜欢捉迷藏了,它们就藏在这幅图画中。谁能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都有谁?在干什么?
在学生的说话中引出单韵母a,板书a。
(2)示范发a的音,边读边讲清怎样发音。
(3)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
(4)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读准a?可以利用插图,借助“啊”读准a的.音,并学编口诀:大声唱歌aaa,张大嘴巴aaa。
2.识记形。
(1)再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小女孩,借助女孩头部形状,记忆a的形。
(2)联系生活,角色体验:请两个学生来扮演医生给病人看喉咙。学生反复练习a的音,记忆a的形。
三、结合情境图,学习单韵母o和e
1.读准音。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小女孩动听的歌声,引来了哪些小动物?引出单韵母o和e,并板书。
(2)示范发音,学生反复模仿,体会o发音时嘴唇要圆润,e发音时嘴唇要扁,口形都不能动。
(3)板书后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o和e?
2.识记形。
(1)学生观察图画,找出与o和e的形状相关联的地方。
(2)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想象:o像什么?e像什么?
3.学生练读字母。
四、学习声调,练读四声
1.游戏引出小汽车行驶路线图。
2.教师边讲解边书写a、o、e的四声调号:“平地开车要平稳,上坡时要加油,下坡又上坡,下坡省劲跑起来真快。”
3.请学生动脑筋想一想:你发现开小汽车的方法和韵母的四声调号有哪些地方很像?
4.配合手势,反复练读四声。顺序读,变序读。
5.二、三声对比读:áǎ、óǒ、éě。
6.联系生活,教师引导用带调的a、o、e组词、说句子。(见教学资源5)
7.总结读音规律,读儿歌巩固四声。(见教学资源3)
五、学手指操,巩固练习
1.学生学做字母手指操,进一步记住a、o、e的形。(见教学资源6)
2.建议学生回家后,把3个单韵母及四声读给家人听,和家人一起做做手指操游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a、o、e的读音、字母形及声调。
2.认识四线格,学习书写a、o、e。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巩固新知
1.复习3个单韵母,学生边读边做字母手指操。
2.学生结合小车行驶路线图,边用手比画调号边读a、o、e四声。重点巩固、区分第二声和第三声。
3.做找朋友的游戏,区别第二声和第四声。
二、认识四线格,指导书写a、o、e
1.认识四线格。
2.学生观察a、o、e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教师边讲笔顺边范写。
三、巩固书写姿势,练习书写
1.教师边讲边示范:写字时,首先要坐端正。凳子离开桌子一定距离,身子坐正,眼睛看前方,两手放在桌子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两脚要放平。
2.引导学生边说书写姿势儿歌,边调整书写姿势。
3.学生在课本上按笔顺描红字母。
四、巩固练习,学读课文
1.用拼音卡片复习3个单韵母读音及带调韵母读音。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模仿读,再指名读。
【一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10-22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03-20
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五》教案08-09
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案10-20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08-14
一年级语文《画》教案12-07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05-23
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案01-06
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案10-19
一年级语文教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