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小学语文教案集锦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 一 册:《d t n l 》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声母d t n l,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d t n 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学习读带调音节和拼音词。
教学重点
1.学会4个声母d t n l,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d t n 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学习带调拼读音节,练习直呼音节。
教学难点
1.掌握d t n l的音和形,尤其是n和l的读音要区别开来,通过文中的表音表形图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图文对照,强化记忆。
2.练习d t nl与a e i u ü拼音,指导学生练习直呼音节。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拼音卡片若干 3课时
生活中有哪些字是带这些声母的?你能用这几个声母拼出哪些音自主学习思考
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d t 两个声母,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d t 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一备预设 二备调整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声母:b p m f,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什么?(声母)声母一般都站在音节的最前面。
2.认读韵母卡片,这些字母我们称它们为什么?(单韵母)
3.复习带调音节
二、揭示新课内容
1.引导看情景图。
(1)出示幻灯片。
(2)讨论
①图上画了什么地方?
②图上有谁和谁?
③他们正在干什么?
④孙悟空的表情怎么样?
⑤哪吒心里会想些什么?
(3)小结图意。
哪吒和孙悟空战了几个回合后,哪吒敌不过孙悟空,败下阵来。哪吒心里想:他的本领特别大!悟空见哪吒逃跑了,乐得哈哈大笑。
2.引导语境歌。
(1)悟空本领特别大,天兵天将都不怕,打败哪吒三太子,乐得悟空笑哈哈。
(2)边学语境歌,边出示拼音卡片:d t n l
(3)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这4个声母。
三、教学声母d和t
(1)教学d的读音。
①出示座钟笔筒。
讨论:图上有什么和什么?
②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字母的样子,就有点像连到一起的座钟和笔筒。出示声母d。
③教师范读三遍。
④领读,齐读,指名读。
(2)教学d的书写。
①d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母有点像?
与b区别。指名说说不同的地方。
(b半圆在右下,d半圆在左下)
②谁能想个顺口溜记住d?
(座钟笔筒d d d 或反写6字d d d 或b字反写d d d )
③请小朋友看看书上d的写法。
谁来说说d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指导笔画。
④d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有头向上升,有尾向下拖,没头没尾中间坐” 的顺口溜)
⑤学生在书上描红。
2.教学声母t。
(1)教学t的读音。
①出示模特图,指名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②出示声母t。告诉学生:它和模特的“特”的读音有点像。
③教师范读t。
④指名说说读t时要注意什么?
⑤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2)教学t的字形和写法。
①指名观察图画,说说怎样借助图画记忆。
(t的竖像模特的身子,弯部像模特拖在地上的裙子,一横就像摸特的首饰) ②t和f比较。
③启发学生自编顺口溜。
④自学t的写法。
⑤检查自学情况:t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t有两笔,先写竖右弯,再写短横)
⑥我们在四线格中怎样写t?
⑦学生在书上描红。
四、教学 d t与a o e i u 相拼的音节
1.出示:da de di du
ta te ti tu
指名逐个拼读,直呼,教师注意纠正读错的.音。
2.学生自由试读,标出有困难的音节。
按顺序读,指名读。
五、课堂巩固
1.幻灯出示:
d—a→ t—a→
d—e→ t—e→
d—i→ t—i→
d—u→ t—u→
同桌之间互相拼读
2.<习字册>练写d t,老师再次提示正确的书写笔顺
六、板书设计
d t
da de di du
ta te ti tu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2个声母n l,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 n l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一备预设 二备调整
一、复习检查
1. 抽读字母卡,小组竞赛,比比哪组学生掌握得好。
2. 接读顺口溜:(说得好的奖小红旗。)
座钟笔筒d d d
时装模特t t t
二、教学声母n 和 l
1.教学声母n。
(1)教学声母n的读音。
①出示哪吒出关图。
图上画的是谁?在干什么?
②出示“n”。告诉学生:这个字母和哪吒的“哪”读音有些相像。 ③教师范读。(师边走边读,以便让所有学生都有个初步印象。) ④教师再次范读,学生体会。
⑤领读,齐读,指名读。
(2)教学n的字形及书写 。
①谁来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n?
②自学书写方法。
③指名到黑板前写n,师生共同评议。
④学生在书上描红。
2.教学声母l。
(1)教学l的读音。
①出示小丑表演图。
图上画了什么?这位演员表演时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②出示声母l,告诉学生这个字母的读音和快乐的乐有点像。 ③教师范读l。
④范读,领读,“开火车”读。
⑤比较n和l的发音方法。
(2)教学l的字形和写法。
①启发学生说说l的记忆方法。
②要求学生自编顺口溜:一根小棒l l l;心情快乐l l l。 ③讨论:在四线格中,l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④学生在书上描红。
三、教学n l与单韵母a e i相拼的音
1.出示:na ne ni
la le li
2.学生自由拼读。指名逐个拼读 。
3.要求学生用支架法练习拼读。
4.自由练习拼读,指名按顺序拼读,打乱顺序拼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文中描写生动的词句,了解作者笔下的北京胡同;
2、学习作者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方式。
教学重点:
朗读、品味文中生动描写北京胡同的语句,从而了解北京的胡同。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描写家乡小巷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展示北京胡同的照片。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交流朗读感受
三、精读课文,深入分析
1、请学生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北京胡同的语段。
2、朗读直接描写北京胡同的两个语段
3、学生结合文中作者的描写谈自己对北京胡同的感受。
(学生自由言,教师将学生发言中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1、学生思考并讨论:课文的题目是“北京的胡同”,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家乡的小巷?
2、全班交流,并找出文中能够表现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
3、朗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作业:
1、仿照例句“如同在电脑上写字,少了些许麻烦,也少了见字如人的温情”的格式,写两句话。
2、为什么“快乐并不因为富贵而多一点”,而“胡同里的一切都故旧,却不因此而少了快乐和温情?”写一段话,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课文很美,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似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洒下一路爱心,让我们感受到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体会到奉献的幸福感。读课文,会让我们的心跟随清泉流淌,心中涌起像清泉那样无私奉献、帮助别人的渴望。
这篇课文优美、流畅,课文中出现了如:“火红的杜鹃花”“美丽的身影”“明亮的大镜子”“静静的山谷”“清脆的歌声”等语言形式,可以引导学生在积累这些词语的同时感悟到加上修饰部分可使描写的事物更具体、形象、生动。本课的插图也很美。这是一篇帮助低年级学生观察想象,感悟语言文字的好材料。
教学目标
1.借助语境,自主识记“哦”等8个生字,会写“瓦”等9个字。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灿烂”、“瓦罐”、“清脆”等词的意思。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层层朗读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主动积累课文中出现的优美词语,培养学生自主积累和运用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识记8个生字,会写9个字,在朗读想象中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难点:品析词句,感悟泉水的快乐和无私。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图片、多媒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二单元学情分析
教 学 预 设
教 学 调 整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见过泉水吗?谁能说说你是在哪里见到泉水的?你见到的泉水是怎样的?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将带大家一起进入泉水的世界。齐读——泉水。
2.书写:“泉”。泉水的“泉”字是我们要会写的一个生字,我们把它请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注意“泉”字关键一笔是什么?结构方面要注意什么?)老师范写,学生一起书空。
给“泉”找朋友。
3.泉水就是从岩石的裂缝或地下涌出地面的水。
二、听读课文
1.课文究竟写了泉水的什么?愿意一同来听一下课文录音吗?
2 学生根据听读的情况回答自己的收获。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生字和难读的词句,给课文标上小节序号。
2.反馈自读情况:
⑴ 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和词组,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一股清泉石缝瓦罐水塔杜鹃花 清脆
(借助插图认识杜鹃花,借助插图或实物认识瓦罐 。)
火红的杜鹃花美丽的身影清脆的歌声
(感受“_____的_____”的语言形式。)
⑵ 出示句子:
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哦”要在问答中,领会它所表达的语气,朗读好这句句子。)
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感受“很()很( )”和朗读好这句句子)
(朗读这两句话,比较体会两句句子中的“清”的不同意思。)
4.再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5.思考:泉水轻轻地流淌,伴随着我们读准、读通了课文,你能说说泉水都流过了哪些地方?遇见了谁呢?最后又到哪里?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师:让我们先一起去看看泉水姑娘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出示第一小节,谁能把这句话读正确?
2.泉水来了,你听。(有条件可播放水的声音)这声音让你想到了什么?
请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第1句话。
3.把“冲”换成“流”,比一比,读一读,感受泉水来到这个世界的迫切心情。
4.读了这一自然段有什么感受?
5.让我们美美地读读第一自然段,齐读第一自然段
六、写字指导:
过渡语:今天的这节课,咱们还要认真地写四个字: 结 塔 股 脆
1.让学生认读后,观察字形特点,师生共同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2. 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3. 范写,重点指导:
股:与“背”比较,发现“月”在书写时的差异。 塔:右下是合,中间的横短不能少。
脆:右下是横折钩,竖弯钩,不要写成巳。
4. 学生练习,把字写规范、美观。
5. 展示,交流评价。
6.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一题(书写:泉 瓦 结 塔 股)
(关注学生写字姿势,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完成课堂作业本的第3、4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听
1、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
2、他听得可认真了,会听的孩子是会学习的孩子!
3、××同学听得最认真,第一个举起了小手,请你回答!
4、你听得真认真,这可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呀!
5、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
说:
6、你讲得很有道理,如果你能把语速放慢一点,其它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
7、你的表达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懂!
8、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
9、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
10、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11、你表达得这么清晰流畅,真棒!
二、想:
12、我想××同学一定在思考,我们再给他一点时间,好吗?
13、开动你的小脑筋去想,一想说错了没关系,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同学!做:
14、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还能提醒同桌同学,真是了不起!
15、第×组的××同学可真棒!为自己这组争得一颗闪亮的星星呢!
16、你看,很多小朋友把心里那个胆小鬼打倒,举起手来了!
17、你们瞧,×××可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呢!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18、第四组的同学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亮亮的,我感受到了你们特别认真,注意力特别集中!
19、你坐得真端正!注意力真集中!
20、看××同学认真的样子,老师就知道她是勤奋好学的孩子!
21、你很像一个小老师,不仅管好了自己,而且把自己的小组也管理得很好!
22、不知是什么力量使你改变这么大,从上课爱吵爱闹到学会静静思考,学会暗暗努力,真为你高兴!
23、尊重(欣赏)别人,你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欣赏)!
24、要学会欣赏别人,对于“×××”同学的回答,我们该怎么表示?
25、你的进步使老师感到特别高兴!
26、你真行!(真棒、真懂事、真勇敢、真细心、真有耐心、真有毅力、真是好样的)
三、课堂过程评价激励语:
27、啊!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我的老师了!
28、连这些都知道,真不愧是班级小博士!
29、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
30、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31、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2、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33、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34、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35、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36、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37、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38、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39、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40、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41、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42、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43、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44、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45、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46、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47、××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48、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49、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50、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51、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52、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53、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54、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55、他的汇报完整、精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56、谁愿意来为大家做个示范?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
57、你真聪明,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今天的难题!
58、你真的很能理解人,而且能和同学合作得非常好!
59、科学家总不忘在研究后整理好材料,看,这一组就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60、你是一个很负责的材料员,每一次实验后都能把材料整理得整整齐齐!
61、你的表现很出色,老师特别欣赏你!
62、你这节课的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3、你今天进步真大!老师感到特别高兴!
64、真了不起,大家都为班级里有你这么棒的同学而感到骄傲!
65、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研究成果评价激励语:
66、你真像位小科学家,有这么多重大发现!
67、了不起的发现,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大家就更佩服你了!
68、你完成的好极了,如果能帮助你的同桌,那就更好啦!
69、你是一个很优秀的记录员,不仅把观察的内容都详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还写得
非常端正、清晰!
70、真是好样的,你的作品真的是非常出色!
71、哇,你的作品太好了!
72、你太厉害了!
73、为我们的成功鼓掌!
74、你瞧,通过努力,你成功了,祝贺你!
75、参与是走向成功的开始,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
76、你研究的课题很有价值,请继续研究!
77、这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而叫好!
四、后续研究评价激励语:
78、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研究吧!
79、你真有毅力,能坚持研究这么久!
80、研究碰到困难,别退缩,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81、大家齐心协力,再加把油,胜利一定会属于你们的!
82、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83、男子汉,再大的困难也不怕!
84、别泄气!还有机会等着你!
85、你敢于向困难挑战,我要向你学习!
86、你已经很努力了,别急,自信点!
87、只要认真细心,什么也难不倒你!
88、你的问题难住了老师,希望大家帮助老师,去查资料,共同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89、你很自信,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开始!
90、相信自己,研究就是错了再试的过程!
91、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
92、别放弃,再试几次!坚持下去准能行!
93、继续努力,相信自己,你会做得更好!
94、老师很佩服你的钻劲儿!
95、你很富有创造力,离科学的距离越来越近了。
96、努力争取,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97、试一试,相信自己,老师知道你能行!
98、今天你又有了新发现,真为你高兴!
99、你是敢于尝试的勇士,好极了!
100、阳光总在风雨后,没经历挫折的风雨,怎能看到成功的彩虹?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去年的树》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外童话”中的一篇童话故事。教材有如下特点:
1、拟人题童话,故事情节简单。本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
2、文章短小精悍,采用白描的手法。
二、学情分析
童话是学生接触较多的文学体裁,对童话的阅读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本课内容浅显,语言平实,学生理解应该不难。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应该引领他们进一步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并能通过朗读、想象等学习方法品词悟句,在教学艺术上,努力创设语言运用的情景,激发学生去想象,扩大学生语言运用的容量,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品味。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提高诵读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对话中感悟小鸟与大树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能够引申体会环保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小鸟与树离别时的对话及与树根、大门、小女孩四次对话的内容,感受当时的情景与人物的心情。
难点:领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特点。升华主题,提升环保意识。
五、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在教学中,以创设语言运用的情景为主线,激发学生去想象,扩大学生语言运用的容量,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品味。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心理。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从同学的朋友入手,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回忆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学习第五自然段,体会春回大地鸟儿找大树的心情。
学习第六自然段,体会鸟儿见不到大树失望焦急的心情。
(二)品读对话,体会情感(7-14自然段)
1、师: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在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你还记得吗?
生:树、鸟儿、门、树根、小女孩。
师:这五个会说话的人物,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呢?
师:五个人物,四次对话,构成了这个童话最重要的内容。
预设:通过暑假找同学玩儿的例子,引导学生体会鸟儿找大树的心情。
2、分角色朗读。
3、找一组同学展示。
(三)品读结尾,体悟永恒
师:这个故事的结尾有一个细节,很不起眼,是鸟儿唱歌前和唱歌后发生的。一个动作,一个字——看。
师:鸟儿在看什么?(昔日的朋友)两次看分别是为什么?
师:鸟儿飞走了,不会再回来了。它想起来了——
(出示开头)
希望鸟儿和树能够一直是一对快乐的好朋友。
预设:升华主题,人类砍掉了树木。去年的树今年消失了,只剩下鸟儿。如果树木都消失了,明年还能有鸟儿吗?人类应该怎么做?
(四)练笔(人选其一)
我想对小鸟说……
我想对大树说……
我想对作者说……
我想对伐木工人说……
七、板书设计
11去年的树
去年 —————————今年 诚信
信守诺言 实现诺言 友谊
一对朋友 大树消失了 环保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鸟儿信守诺言、珍惜友情的品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有记日记的习惯吗? (学生回答)
是呀,日记中记录着我们曾经的点点滴滴,有我们的欢声笑语,有我们的至深感言,总能让我们回味。
那你们相信鸟儿会写日记吗?
课件出示:
鸟儿的日记:
1、20xx年10月28日 晴
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
2、20xx年2月28日 阴
给好朋友大树唱歌并告别。 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鸟,不仅会写日记、会唱歌、会告别,还会做很多很多,不仅有丰富的灵魂,还有真挚的情感。这就是童话,童话世界是个生机万类的世界,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去多读、多欣赏。
你们想了解这只鸟儿和好朋友大树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吗? (想)
就让我们一起追随着作家的文字,走进《去年的树》。板书课题。
二、自主读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懂;
2、抽读──评议──正音。
3、感知内容:(学生畅谈)
你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
三、熟读全文,深入感知
请你再一次与课文亲密接触,通过此次的了解,你认为树和鸟儿之间究竟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1、感受幸福:(听鸟叫声)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鸟叫声吗?
学生畅谈。
师:是啊,大树听到这么悦耳的歌声是一种幸福,同时鸟在树上唱歌,有忠实的欣赏者也是一种幸福。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对好朋友一起度过的幸福的日子。(读第一自然段)
2、感受分别: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小鸟要到远方去了。
(请你接着往下读)
请一学生读树与鸟儿的对话。
师:听他的朗读,你感受到这对好朋友在分别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出示:树( )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 )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⑴ 填词;
⑵ 读;
⑶ 请一生找一个朋友一起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⑷ 我听出来了,它说:“一定回来”,它愿意回来,在向好朋友保证。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⑸ 你也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读一读这种感觉;
⑹ 咱们男女生合作,把刚才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好吗?
(男女生合作读)
师:他是在向大树保证,能不能读得更坚定些。
(再读)
感受欣喜:啊,春天来了,小鸟从很远很远的地方出发了:
出示:风吹得眼睛睁不开了,但鸟儿 。
雨打得翅膀都很湿了,但鸟儿 。 学生发挥想象填──说──读。
师:鸟儿虽然千辛万苦,但心中充满着快乐,因为他要来寻找好朋友──树。
在他寻找的过程中,有许多次急切询问的话语,请你找一找,读一读。
(学生自己读3句话)
请学生说找到的句子──出示:
从这些话里,我们最能感受到小鸟的心情了,自己再读一读,体会小鸟的心情。假如你就是这只鸟儿,你会用怎样的心情寻找好朋友?
(学生自读)
请学生读第一句。
师:多么急切呀!
请学生读第二句。
师:语速更快了,说明此时的心情更着急了;离好朋友近了,越来越兴奋了。
再请一生读。
师:鸟飞越千山万水,千万里的追寻大树,那颗疲惫的心──
经历一个漫长寒冬的分别,鸟的那颗想念的心──
知道树被砍倒,切成条,做成火柴,那颗忧伤的心──
即使朋友化成火柴,也要找到他,那颗坚定的心──
近了,更近了,离朋友越来越近了,那颗急切的心──
这就是鸟奉献给树的心啊!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三句话吧!
(师生一起读)
出示灯火图,朋友,鸟从南方飞回来了,来看你了。
出示: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歌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学生朗读)
她有多少心里话想对好朋友说啊!
出示小练笔: 鸟儿盯着灯火看的时候,在心里默默地对他说:“ ”。
对着灯火看的时候,在想:“ ”。 这就是鸟和树的深情厚意,让我们把这动人的情景永远留在心底。
(再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师:同学们,你们听。
(一起听音乐)
你觉得这两首歌,哪一首会是小鸟唱给灯火的歌呢?你的理由是什么?
快乐,一起快乐地读最后的三个自然段。
深情,一起深情地读最后的三个自然段。
老师想请你们帮小鸟配歌词,觉得怎样的歌词适合这个乐曲呢?
(学生动笔填写歌词)
四、小结
小鸟历尽千辛万苦地寻找大树,面对已化为灯火的大树,他还是遵守诺言深情地唱起去年的歌,因为他们是(好朋友)。再次凝望这灯火,让心中的感动和收获在此定格,让闪烁着的灯火,温暖身边的你、我、他。
五、作业
你想对童话中的谁说些什么?把你的感受和想法写下来。
鸟儿明年还会来吗?20xx年的日记还会怎样接着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弄懂课文内容,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领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恐龙这种动物吗?喜欢它们吗?课前同学们已查阅了许多方面的资料。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我们都知道了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有谁回想到这种庞然大物会与灵活的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这节课就来解开这个谜团。
二、整体感知,反馈预习。
1、读全文(指读,想: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
2、查生字掌握情况(随文)
3、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三、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方法(1)先自己读。(2)再讨论。(3)汇报。
(1)第一种大约出现在……和狗一般大小……
(2)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家族……
(3)其中,一些……长得……像鸟类……
(4)它们学会了滑翔……飞向蓝天的鸟类。
2、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
(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如:(1)地上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年。(2)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3、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认识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手法。
重点难点:
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猜手诱趣
1、人人都有一双手,可它们绝对不会是相同的。老师这儿有四双手的具体描写,猜猜他们的主人是谁好不好?(出示相关的句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这四双手大家一下子就猜对了,有什么秘诀?(学生回忆活动过程,总结抓关键词句的阅读方法。)
3、小结: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使每双手各有特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一双手。想了解这双手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把预习时发现读不准的、读不好的生字说出来,提醒大家注意。
2、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具体描写这双手的句子用线划下来。
3、你划了哪些关于这双手的具体描写?和大家交流一下。
三、品读感悟,层层深入
1、形象感知,联系生活,从外观的角度了解这双手。
(1)(出示学生划出的具体描写)把这些具体描写多读几遍,想一想这是一双怎样的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如抓关键词句、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角色转换、比较等大胆的谈出自己对这双手的初步感受。)
(2)比手感知――大。
出示句子: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①方法指导:抓住具体数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②展示按照这个尺寸塑的一只手,先组织学生比一比,然后老师也来比。
(在形象直观的比手过程中使学生对张迎善手大的特点有直接、真切的感受。)板书:大
③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3)生活感悟――硬、粗。
出示句子: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板书:硬、粗。
①方法指导:这里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把掌面比作,把手指比作。
②生活中你见过鼓皮和干蘑吧,是怎样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了?(联系已有经验进一步体会出手的硬和粗。)
③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④出示老茧:指读。什么是老茧?见过谁长老茧?张迎善的手不仅磨出了老茧,而且布满每个角落。(学生通过对关键词老茧的理解,并拿生活中见到的长老茧的人的手和张迎善布满老茧的手比较,更深层的体会到底坚硬和粗糙到什么程度。)
⑤结合此时的体会再来读。
(4)小结:对这双手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面对这样一双与众不同的手,你想说点什么?
(5)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个同学讲,其他成员要注意倾听,然后一起讨论,总结出一个大家认为最准确,最全面的答案。
(6)组织交流,及时评价。
2、引入计算,关注数字,从价值的角度佩服这双手。
(1)计算启情。
(2)圈数促情
课文中还有哪些数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它圈出来,大声地说一说。
①咱们学校占地13亩,这33垧有38个学校那么大,44.5垧,就相当于50个学校这么大。
②把张迎善生产的1300立方米的木材,放在咱们的教学楼里,要盖400层。
(3)过渡:看呀,就是这双手,和土壤的几十万次接触,创造了如此这般的财富。静下心来再想想,难道这双手所付出的,所创造的就仅仅是这些吗?
(4)看看这些数字,再想想这双手,孩子们你又想说些什么?
(怎么想的就怎么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并请他们来板书。)
(5)拓展丰情。林业局负责人说: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什么是金库?绿色的金库指什么?为什么说森林就是绿色的金库?
小结:这大森林啊,的的确确是绿色的金库,而这金库的创造者就有张迎善,就有张迎善的这双手。让我们再来重温这双手的具体描写好吗?有感情的读一读。
3、借助课件,引发想象,从情感的角度赞美手,赞美人。
(1)课件燃情。(出示树木渐渐连成林场、又连成一山山森林的课件,在音乐的渲染下教师语言描述)大家看,就是这双神奇的手,栽下了一株株树木;就是这双神奇的手,育成了一片片林场;就是这双神奇的手,连起了一山山的森林。
(2)联想升情。作者说: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孩子们看着这双手你看到了什么?
(此时透过这双手学生看到的已经不仅仅是一双手了,可能是一车车的木材,可能是一弯弯的清泉,可能是一群群的小动物,也可能是张迎善以及和张迎善一样的劳动者美好的心灵,幸福的笑脸)
小结:张迎善,一个平凡的林业工人,用这双普通却又不普通的手,创造了不凡的事迹。
四、作业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风寒清洁工人的手,传递知识老师的手,勤劳能干爸爸的手,温暖细腻妈妈的手,还有你们,稚嫩灵巧的手等等,课后请你仔细观察,试着把它写一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了解诗歌的大意,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感悟诗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的高尚情怀,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老师考你们几个课外知识怎么样?1、岁寒三友是哪三友?2、你能背出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吗?(指生背)
2、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欣赏王冕的千古佳作《墨梅》。
3、揭题,读课题。
二、读诗
1、打开课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检查读。
2、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出来,不仅要读,还要吟唱,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
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诗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己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
A、①结合注释能理解的重点词有:
淡墨、痕、清气、乾坤
②交流每句诗的意思。师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④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B、师引导: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读懂了这么多,没有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吗?
可能提出的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画墨梅,而不画鲜艳的梅花?
②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
③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
师小结:这些问题提得好,可见同学们读诗时动了脑筋,有大疑必有大进,这就是会读书。当然,同学们不用着急,通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四、品诗
1、品淡墨
①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拍了好多幅梅花的照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几幅盛开的梅花照片)
照片中的梅花什么样子?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描述一下吗?
②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生说: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
③师点课件,出示《墨梅图》。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仔细观察一下,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生说:素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
④指导朗读:你们说的老师深有同感。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读。
指点:淡墨痕淡雅的,要读得轻一点。
2、品清气
过渡:同学们,这梅花如此浅淡,貌不惊人,从没引起过别人的注意,从没受到过别人的夸赞,但它却在洗砚池边不畏严寒地怒放着,呈现出勃勃生机。
①老师这儿有一个问题不懂,墨梅这样做心里是怎样想的?揣摩一下,谁来帮一帮老师?
指生说。
现在明白不要人夸好颜色了吗?指生说。
②正如诗中所说(课件出示诗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谢谢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老师读懂了墨梅。
师引读:
这真是一株清香、迷人的梅花啊!女生读
这真是一株洒脱、淡定的梅花啊!男生读
这更是一株自信、不俗的梅花!齐声读
3、品读
过渡:(对照板书)这梅花是痕迹一般的淡墨色,但却素洁高雅,而又清香怡人。可这是一幅画呀,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谁已经明白你们提出的问题了?生回答。
①请同学们把这首诗完整地读一读,让墨梅的形象走进你的心中吧。生自读。
②把书扣在桌上,闭上眼睛,让你的思维跨越时空,让你的想像飞起来,飞到元代王冕
家的小院子里(老师的语气要饱含深情,有一种静谧之感)。
(配乐)
师引读:
淡墨色的梅花开了,多么淡雅,多么高洁啊!指一生读。
淡淡的清香弥漫在小院子里,充满了天地间,也飘到了我们的教室里,让我们静心闻一闻吧。指一生读。
五、品诗人
过渡:看得出同学们都陶醉于这梅香中了。回忆一下前面学过的《竹石》、《石灰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墨梅》与这两首诗对照一下,有什么相同之处?(板书:借物喻人,借物言志)
1、师:能提到借物喻人,借物言志,老师相信你们对这首诗的思想内涵已有所感悟了。如果能再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你们的感悟会更深!王冕把自己的情感倾注笔端,挥毫泼墨,晕染出一幅幅惊世之作。至此,墨梅与作者之间的联系你读懂了吗?(借梅自喻,借物言志,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2、师小结:对呀!王冕曾说: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作者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
3、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始提到的问题:
指名提出问题的同学:你明白作者为什么画墨梅了吗?生回答。
师评:你们真正读懂了《墨梅》,读懂了王冕,老师很高兴。
4、升华读:同学们,看着这幅墨梅图,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墨梅、对王冕说吗?
指生说,该生接着读出自己的情感。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千般喜欢、万般敬佩化成一首诗,表达出对墨梅对王冕的由衷赞美吧!
齐诵《墨梅》!
六、作业:搜集有关岁寒三友的诗句。
七、板书设计:
5 墨梅
墨梅借物喻人王冕
淡墨借物言志不与世俗
清气 同流合污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正确书写十一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
3、 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4、 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的练习,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
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的练习。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冰心的资料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都玩过吹泡泡的游戏,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吹泡泡时欢乐的情境吧。(看视频)吹泡泡时你们感觉怎么样?
同学们,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奶奶也自己做过泡泡水,而且她吹得肥皂泡可不一般,那小小的、不起眼儿的肥皂泡,经过她的手,她的眼,以及她的心,吹出了童年的情趣,也吹出了冰心奶奶的梦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么吹肥皂泡的吗?(出示课件,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第5课《肥皂泡》齐读课题
二、新授
1、教师:请你打开语文书快速的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跟着学生说的答案,顺势利导,他说的这部分内容在第几段呢?谁把这句话再读一读?真细心,把做泡泡水的奥妙都给大家找出来了。咱们都做过泡泡水,你能一边做动一边读这句话吗?自己试试
3、 泡泡水做好了,那怎么吹呢?谁能从课文中找到方法吗?
谁能看着大屏幕说一说。(课件,填空)
先自己试着说一说(再指名说)
你能用读的方式,把吹泡泡时要注意的地方(方法)强调出来吗?
教师小结:这些词用的多好啊,使我们一下子就掌握了吹泡泡的方法,
4、若是用扇子在下面轻轻扇送,有时它能飞得很高很高。冰心奶奶多细心呀,把吹泡泡的游戏给我们介绍得这么清楚,他是分哪几部写的呢,你能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圈出来吗?课文中只有然后…再…你知道先干什么吗?
下面老师请3个同学按着顺序把这段读一读 (3人读)
谁能用上“先…然后…最后”把吹泡泡这个游戏完整地说清楚。(2人)
5、泡泡水我们会做了,泡泡我们也会吹了,小管子的那一头会吹出些什么样的泡泡呢?请大家认真读读第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2、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说说你的感受。
3、小组交流
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
(1)[吹起来的肥皂泡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出示课件,提问:我们看到的画面,会想象到刚才句子中的那两个词语?(五色的浮光、轻清透明”)
轻清透明是什么意思?这里有三个意思,你觉得选那个更合适?
五色的浮光:阳光照耀下,肥皂泡表面呈现出的五色光。
轻清透明:轻,轻重,表示肥皂泡的重量很轻很轻。清,清澈,肥皂泡壁很干净,没有杂质,透明
(肥皂泡是美丽的,读的`时候带着喜欢、高兴、骄傲的感情)
有语气的练习读
(2)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
看课件理解“玲珑娇软“的意思。提问:画面上有大泡泡和小泡泡,你觉得玲珑娇软可以形容那些泡泡?
师:玲珑娇软用来形容这些娇小、可爱的小泡泡,你能读出这种可爱的语气吗?自己试一试。
(肥皂泡是可爱的,读的时候要读出它的可爱)
(3)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弱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凌乱。
学生读句子,谈感受,谁能做出“扯”的动作?谁能边做动作边读?
提问:看到这种情况,大家都怎么样啊?(这时大家悬着心仰着头,屏着呼吸,)
提问:你觉得这句话写出了大家怎样的心情?
颤巍巍表明脆弱;扯:学生做动作,体会动态美。
(肥皂泡是变化的,读得时候要读出紧张、担心的心情)
有语气的练习读
这么美的肥皂泡,可是最终还是破裂了,真让我们感到遗憾。谁把第四段的最后一句话读一读?
冰心奶奶把许多优美的词句都赋予了肥皂泡身上,老师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读的更好。
配乐朗读全段
教师:美丽的肥皂泡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你们想不想让在座的各位老师看一看,你们自己吹起的肥皂泡呢?
学生:想
咱们地方有限,每组只能派一个代表吹,其他同学观察这些泡泡什么样,用书中的词或句子说一说。好,有泡泡水的同学赶快给大家吹起美丽的泡泡吧。
学生活动20秒,教师说:我们…… (出示大屏幕)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球,是我们自己小心地吹起的。…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我希望我的泡泡( )
怎么样或者飞到哪里呀?
出示句子
这美丽的肥皂泡,轻轻地飞起,“希望肥皂泡永远不破裂”
“希望肥皂泡飞到福建去看望奶奶”
“希望肥皂泡给白血病儿童带去祝福与希望”
冰心奶奶希望肥皂泡飞到哪里,请你看课文的最后一段,把有关的句子读一读。有语气的练习读
在这里为什么用省略号呢?学生答
问:你能补充省略号后面的内容吗?
我们和冰心奶奶一样都吹出了这么美的肥皂泡,它们带着我们的愿望飞向远方,目送着他们,我们心里充满了什么?
学生读最后一句话。
我们心里充满了快乐和骄傲,那你就带着这种感觉把最后一段再读一读吧。
三、小结
大家看,在我们眼中普普通通的吹肥皂泡游戏,经过我们的手做,嘴吹,眼看,还有用心去体味,吹出了我们美妙的情趣,吹出了我们美妙的幻想。让我们伴着音乐,把这篇课文再读一读吧。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11-29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10-25
《小学语文》教案06-09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0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鲸》教案12-27
小学教案语文03-18
小学语文西湖教案03-10
小学语文bpmf教案03-13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