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选自六年制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所在第一单元以秋天为专题。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凝炼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山中深秋的美丽景色。诗人笔下的深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是一篇千古传诵的佳作。
【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语文教学要注意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朗诵诗歌和品味诗句为核心,利用多种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采用“双向互动,自主探索”的美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诗歌内容,掌握古诗阅读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古诗的能力,达到提高语文素质的目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
2、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熟读古诗,感知美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大家从小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诗吧!现在,请你们自由背诵你最喜欢的那一首。(学生纷纷自由背诵。)
师:同学们真棒!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一幅云雾缭绕山上,深秋的傍晚,在夕照下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的枫林图,并伴以婉约动听的古筝曲。
师:同学们,你们看见了什么?想到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尽情地说。)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熟读古诗,感知美: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走入这美丽的图画中吧!同学们,预习后你们获得了那些有关的资料和同学交流交流吧!(四人小组交流汇报查阅的有关资料。)
注意课内外结合,通过让同学们,了解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典故趣事、古诗范读等资料;自主感知古诗的画面美。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诗吗?(喜欢)我们怎么才能把它学好呢?(学生各抒己见。)
师:说得真好!那我们就先来朗读古诗吧!先自由地读,读好后再读给同桌小朋友听,要读准字音,读出重音、节奏。生自由地大声朗读、同桌互读纠正错误、同学们自告奋勇地朗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方式把古诗读正确。
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二、领悟意境,品读古诗,欣赏美
1、理解诗意,领悟意境:
师:小朋友真棒!一会儿就把这首古诗读通顺,读正确了!请小朋友们再轻轻读读这首古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你们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
(分小组学习讨论交流。)
师:刚才小朋友的学习热情很高,现在来把你们的学习体会与大家分享分享。
(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师随机出示多媒体等电教手段。)
师:我今天惊奇地发现,我们小朋友读书的水平已经超过了老师,读书的方法也越来越高明。
(表扬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读读、说说、想想、议议中自我品味语言,感悟诗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2、整体感知,体会诗情: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能自己读懂这首古诗。谁能用自己的话再描绘这深秋的山林?
(生看着画面说,师点拨。)
师:作者欣赏着美丽景色想到了什么呢?(引导生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品读古诗,欣赏美:
⑴“紧扣词句”。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此时此刻我相信大家与作者一样陶醉于火红的枫树林中。深秋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我们来夸一夸这首诗赞一赞美丽的深秋,好吗?四人小组的同学再朗读全诗,说说诗句中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四人小组朗读讨论,师巡视。)
生:我最喜欢“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他让我看到了火红的枫树林,比春天的花还要红。
品味词句是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也是有感情地朗读训练的前提,是古诗教学的关键。
⑵“想象漫游”:
师: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生:多美的景色啊!真希望能把他画下来。
这样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三、美读品味,感悟诗情,表达美
1、美读品味:
师:美丽的秋景,生动的诗句,同学们我们怎样美美地朗读呢?老师准备了一段乐曲,你们在优美的伴乐下尽情朗诵吧!(生找小伙伴有感情地背诵、师抽生朗读、背诵。)
2、感悟诗情,表达美:
师:小朋友,通过学习感受到深秋山林中的美丽,你们愿意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心中感受到的美吗?出示表达方式: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写一写。(生自由选择,小组合作,表达美。)
语文课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多种教学形式,转换课堂模式,让每个孩子都投入地学、生动地学,再尽情展示学后的成果。在这一环节中,尽力做到了开放思维、激发想象、发挥潜能。
四、训练迁移
师:学了这首古诗你们准备完成什么作业?
生:课外朗读杜牧的诗,抽时间与同学交流。
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过一把当老师的瘾,使孩子倍感新奇自豪,有利于切合不同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教学,最大限度发掘孩子的潜能,发展创新能力,使每个孩子都品尝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师:上节课我们到四季王国认识了那里的生字,这一次谁还想去啊!为什么?
生:四季王国的景色真美,我还想去。
生:到四季王国能学到很多知识,我也想去。
师:正好小鹿乖乖打来电话,它想与咱们同学同行,你们欢迎吗?(欢迎)好,就与小鹿打声招呼吧!
(点击课件)
小:小朋友你们好。
生:小鹿乖乖好。
小:能与你们一起去四季王国我可真高兴,马上就要进入四季王国了,您们想说什么?
生:要认真看。
生:这么不容易,一定要认真感受。
师:到了四季王国以后,一定要用心观察那里的每一处景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四季》。看,四季王国到了。
师:四季王国的景色美不美?原来它就在我们的书上,翻开书61页,仔细观察书上有几幅图?几句话?
生:书上一共有四幅图。每节有四句话。
师:这么美的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呢?
生:(各抒己见)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独特,都有自己的见解。那同学们最先喜欢哪个季节呢?
生:春天。
师:大家想不想学啊!让我们一起领略春天的美景。(出示春天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小鸟在天上飞,小草绿绿的,尖尖的,被大风爷爷吹得摇来摇去。
师:联系生活,说说春天还有那些变化?
生: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了,桃花、杏花都开了,还有香味呢!
师:真香!老师都闻到了。
生:小河的冰都融化了,小鱼在水里跳着圆圈舞,真开心!
师:春天真美,能不能把它美美的读一读。
(生读,师生评价)
师:这么美的课文,老师也想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师读,生不情不自禁的加动作读)
师:春天真可爱,背一背怎么样?
生:(背)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春天,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春天的?
生:我们看了春天的图片,再说一说春天还有哪些变化,接着读了读,最后又背了背。
师:现在就按照你们自己归纳的学习方法自学,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
生(自学、交流)
生:我喜欢冬天(师放图片)冬天,小雪人真顽皮,它戴着红色的帽子,用胡萝卜做鼻子,还有一个可爱的小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生:我想说说图片以外有那些变化?
冬天可以溜冰,还能打雪仗,白白的雪真漂亮。
生:还可以穿上厚厚的棉衣,在雪地上散步、玩耍。
生:我还能读一读。
(比赛读,加动作读)
生:我想背一背。(生背)
生:我喜欢秋天。(出示图片)秋天,秋高气爽,谷穗被重重的果实压弯了腰,好象在说:“我成熟了,我多棒。”
生:我还能说秋天还有哪些变化?(出示图片)秋天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
生:秋天果实成熟了,大苹果红红的,绿绿的。
生:树叶变黄了,像仙女一样飘落下来。
生:庄稼成熟了,一片金黄,农民伯伯开始收割了。
师:谷穗是什么?
生:谷穗是果实。
师:你们见过真的谷穗吗?今天老师让没见过谷穗的同学看看真的谷穗。(出示实物)
如果你是谷穗,想说什么?
生:我会说:“看我多肥呀,我沉甸甸的都弯腰了。“
生:我会说:“看我多神气,我又给人类做贡献了。“
生:我给大家读一读。
生:我能背一背。
生:我喜欢夏天(出示图片),夏天菏叶圆圆的,青蛙在捉害虫。知了好象在说:“夏天到了!夏天到了!”
生:我还知道夏天有哪些变化?夏天可以游泳,我带着游泳圈穿着游泳衣,可快乐了。
生:我可以在炎热的夏天吃雪糕,一次吃好几根呢!
生:我读一读行吗?(读)
生:我背一背。(有表情的背)
师: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喜爱的季节,现在我们……哎!小鹿乖乖到哪去了,找一找?
小:(课件)我在这儿呢!我到后花园去参加小动物们的表演会了,你们等着我呀。我马上就回来。
师:小鹿乖乖去参加表演会去了,我们怎么办呢?谁有好主意?
生:我们也开一个表演会吧!
师:大家同意吗?
生:(高兴地说)同意。
师: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他们的喜爱之情,可以用歌舞、画画、诗歌、也可以把课前准备好的图片及照片拿出来与同学们展示。
(生分组准备)
生:第一个节目由我们小组的小画家来表演。(展示四季的图画并分别介绍)
师:第二个节目是什么?
生:我们小组来汇报。(分别出示在冬天照的照片,并介绍内容 )
师:第三个节目呢?
生:我们三个给大家表演歌舞《春天来了》(表演)
生:第四个节目由我们表演,我们为大家唱春天的歌《小燕子》(唱)
生:第五个节目我们为大家朗诵一首秋天的诗。(朗诵)
师:大家表演的真精彩!你们个个是小天才。四季王国真美。它给我们带来快乐。今天你们的收获一定不少吧!谁能谈谈?
生:(各谈体会)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小鹿乖乖有什么收获?
小:(课件)能和你们来四季王国,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下次我一定带你们去一个更好更美的地方,祝你们进步,再见!
师:小朋友再见!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
4、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教学要求
初步了解课文,认识13个生字。
重点难点
正确认识13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看录象,激情并揭题。
1、看录象。
2、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3、这就是每天早上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第一课《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出示课题)。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这一激动的场面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录音,思考:课文写了些什么?
2、反馈,集体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出示要认的生字。
旗 旦 京 广 仪 式 班 护 队 曲 令 卫
3、学生识记,齐读 分组读 男女比赛读
4、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国旗 元旦 北京 广场 庄严 隆重 仪式
四、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广 严 曲 旦 京 众 式
2、学生认读并组成词语。
3、分析字形,说识记方法。
4、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书写生字,学习课文。
教学要求
1、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思想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规范书写生字。
2、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到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听写词语。
2、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找出升旗仪式的时间,地点。
3、指名朗读。
(二)自学第二和第三自然段。
1、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升旗仪式是庄严隆重的呢?
(自由朗读)
3、 学生自由汇报结合指导朗读。
(三)精读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是怎样表现的呢?
2、指名回答。
3、知道朗读。
三、总结课文。
1、全班齐读全文。
2、我们学校的升旗仪式又是怎样的呢?你能说说吗?想想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升旗仪式?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画一面国旗。
板书设计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升旗手 升旗
军乐队 庄 奏国歌
国旗护卫队员 行持枪礼
军人和少先队员 严 行举手礼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根据上下文理解“信奉、固执、胆大妄为”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谷物品质的写法。
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图片和生平资料。
2、教师制作能够直观反映两 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课件及课文插图幻灯片。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这节课我们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17世纪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谁能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对伽利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萨斜塔,1590年,看戏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就在这里做了举世闻名的实验(板书课题:两 个铁球同时着地),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去感受这次意义重大的实验。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想课文讲了一伯什么事;着地、伽利略、信奉、亚里士多德、解释、更改、的确、比萨城、胆大妄为、固执、
2、默读课文,初步感知人物
默读全文,画出使你深受启发的句子,反复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3、小组内初步交流。
4、自主读书,诱导感悟
同学们,我们已经充分朗读了课文,并初步交流了自己的读书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再一次放声朗读课文,可自读,也可同桌互读。(学生自主读书)
5、把你认为自己读得最好得段落读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的新词。同桌互相检查。
2、结合重点语段,感知人物形象
(一)结合上节课的内容交流填空,并说明理由。
(二)伽利略是一个( )的科学家。
(三)集体主,引导结合重点语段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并指导有感情朗读。如:
伽利略是一个(善于思考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并说明理由:伽利略在念书时就提出都是难以解答的问题,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15岁时就对里士多德的话提出了质疑。亚里士多德在众的眼里是趔的化身,他的话不容置疑,可伽利略经过严密思考后却发现了疑点。所以说他关于思考。
教师引导:那就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简单的方式说明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可以与同学们讨论,也可以请都是帮忙。(算式法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会拖往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该比10磅的慢;10+1>10两个铁球拴在一起,就有11个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快。图示法等)
B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出伽利略思维的严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来突出伽利略的.质疑是经过严密的逻辑思考,不是妄下结论。
伽利略是一个(执著追求真理)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在当时,众都信奉亚里士多德,并把他的话汪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伽利略却大胆质疑,说明他不迷信权威,只追求真理(师引导理解“信奉”)
伽利略为了追求真理,反复做了多次实验来证实,并且要面对无数人的讥笑与嘲讽,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
B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伽利略是一个(勇敢)的科学家。
A学生汇报:面对众的怀疑、嘲笑与讥讽,伽利略没有退缩,仍然坚持公开试验,他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追求真理的路上表现得十分勇敢。
B教师补充阅读资料《布鲁诺》,使学生了解到伽利略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样做,是有着生命危险的,这更体现了他献身科学的精神。
三、升华情感,体会写法
1、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比萨斜塔上做了这个著名的试验。(出增示图投影,教师范读第六自然段)
2、请同学们把最后一句话抄写下来,并反复地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我们应该尊敬知识渊博的人,但不要迷信他)
(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出错的地方)
(盲目迷信和崇拜任何人都 是愚蠢的行为)
3、伽利略做这个实验的意义不公仅在于证明亚里士多德是错的,更重要的是使从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那就是不迷信权威,执著地追求真理。请同学们再镒默读课文,看课文是通过怎样4 描写恰我们感受到伽利略的精神的。(学生默读勾画)
4、交流。如对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等的描写。
怎样说,怎样做。以《伽利略走下斜塔后》为题写一段话,注意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联系实际想象课文所描写的雨前、雨中、雨后景象,体会大自然景物的美。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摘抄形象生动的语句。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课文所描写的雨前、雨中、雨后景象。
教学难点 体会雨水流进人们的心窝里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审题入手,激发兴趣
(一)板书课题,齐读题目。
(二)据题质疑,激发兴趣。
学生可能提出:
1、此文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时的一场雨?
2、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的?主要说的是什么?
3、下雨时自然景物有哪些变化?
(三)教师导入 :
同学们都见过下雨,但雨在不同的季节是不一样的,雨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本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色?一起学文来解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学生自己小声阅读全文,边读边想象下雨时的样子,雨后的景象有什么变化。在小组中把自己的感受讲给同学听。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找三位同学分别按段读书。其他同学思考:这场雨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季节下的?下雨前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这场雨是夏季的暴雨。如果学生答不出,引导学生读读第1自然段中的第二句,雨前的特点是:天暗、风狂、闷热。要是在春季和秋季绝不会如此。)
2、学生提出问题。
我仿佛看到雨水流进地里,流进果园里,流进人们的心窝里
(1)提问:这句话是什么句?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
(这句是作者的想象和推断,因为人们一直盼下雨,久旱逢雨,人们打心里高兴,这场雨给农作物带来了好处,给人们带来了喜悦,作者由大田里的玉米联想到整个庄稼地,果园和人们快乐的心窝。说明作者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2)用赞叹、舒畅轻缓的语气练习读第3自然段。
3、齐读最后一段。思考:雨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抓了哪些景物?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视觉和嗅觉并用,从天上的太阳,观察到地上的树木,突出太阳的亮,树叶的绿和泥土的清香,更加烘托出了这场雨的及时和适度,抒发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四、总结全文,朗读体会
(一)总结:
(这篇课文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按照雨前、雨中和雨后的顺序运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表现出了夏季降雨那特有的美,抒发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之情,本文继续练习了抓住句与句之间联系的方法进行学文。)
(二)找出全文中你最喜爱的语句读读
(三)朗读全文,体会情感。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6-09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10-25
小学语文的教案11-29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0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17
小学语文《牧童》教案11-20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0-12
小学语文教案11-04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