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21 08:11:31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汇编[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汇编[7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知识与技能:

  1、会认“簸”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诗的意境、节奏、韵律美,养成课外积累名家名篇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的.意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一、复习旧知导入。

  1、同学们,你们学过有关刘禹锡的哪些诗呢?谁来给大家背诵一下?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他的另一首诗。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观察书上的插图,指名说图意,释题。

  2、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多读几遍。

  3、指名认读生字,注意正音。

  4、指名读古诗,读中正音。

  5、同桌互读。

  再读古诗,借助注释和图理解诗意。

  三、细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节奏、韵律美。

  1、指名读第一行。

  (1)说说“九曲”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2、指名读第二行。

  (1)说说“浪淘、簸”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3、指名读第三行。

  (1)说说“上、银河”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4、指名读第四行。

  (1)说说:“同”的意思。

  (2)解释这句诗意。

  (3)齐读这句。

  5、学生自读古诗,想想整首诗的意思。

  6、分组读、男女生读诗。

  7、说说这首诗反映了什么?从哪句体会到的?感情朗读。

  8、学生各自背诵古诗

  四、拓展。

  请学生回家后再查找刘禹锡的诗进行背诵。

  板书设计:

  浪淘沙。

  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情:直上、同到(豪情万丈)。

  作业设计:

  背诵并默写古诗、课外查找李禹锡的诗进行背诵。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要求

  1、学会z、c、s 3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z、c、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

  3、学会zi、ci、si 3个整体认读音节,会读它们的四声。

  4、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二、教材说明

  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z、c、s和三个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及它们的四声,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第一幅图是一个小女孩在黑板上写字,写的是字母z,“字”提示z、zi的音,小女孩写的字母“z”提示z的形。

  第二幅图用小刺猬的“刺”提示c、ci的音,小刺猬的形状提示c的形。第三幅图是一条正在吐丝的蚕,吐丝的“丝”提示s、si的音,蚕的形状和蚕吐出的丝的形状提示s的形。

  第二部分是声母z、c、s和单韵母a、e、u的拼音练习以及三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z、c、s的书写格式。

  第四部分是认读字词,配有一首儿歌和背景图,四道算式正等着小学生“过桥”。

  z、c、s的发音及zi、ci、si的整体认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配合学习z、c、s和zi、ci、si发音的录音带;字母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2、本课生字卡片。

  (二)字母教学

  学生发z、c、s的音有一定困难,可以利用图,借“字、刺、丝”来读准音。教师要讲清发音部位,强调舌尖一定要向前平伸,顶住上门齿背,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咬着舌尖发音。教师要做好示范,让学生反复练习,掌握发音要领。

  教学字母的形,要充分利用图,还可以用口诀记忆:“小2z,半圆c,半个8字就是s。”

  (三)整体认读音节教学

  整体认读音节前面已出现过。教学zi、ci、si的读音时,只需告诉学生,把字母z、c、s的音读长些、响亮些就是zi、ci、si的音。可以对比着发音:z—zi,c—ci,s—si,体会字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发音的相同和不同处。还要让学生知道,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可以直接用来给汉字注音,不能拼读,要整体认记。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练习要打乱顺序读、挑读,反复练习。结合四声练习,告诉学生i上标调时要去掉上面的`点。

  (四)拼音练习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拼音方法,自己练习拼读,然后指名拼读,同学评议,教师指点。重点练习zuo、cuo、suo三个音节。最后利用情境图,练习带调拼

  读音节。

  (五)书写指导

  z、c、s三个声母都是一笔写成。着重指导写s,它是从右上起笔,先向左半圆,再向右半圆,像阿拉伯数字8的半边,要写正,不能歪。

  (六)认读字词,读儿歌

  本课五个生字集中出现在儿歌里,教学时要利用这个语言环境帮助学生认字。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巩固音节,拼读sì、zu、cu,在老师指导下读通儿歌。

  2、学生画出生字读读,启发质疑。如:题目上怎么有标点符号?“了”的音节为什么不同?“一”的调号怎么不一样?

  3、老师解疑。

  (1)题目是打比方说的,不是真的过桥。

  (2)“了”有两种读音,一种读le,这课生字读le,“对了、错了、过了桥”都读le,另一种读liǎo,拼音字母以后会学到,现在可先记住读liǎo,过不了的“了”。

  (3)“一”的声调会随着后一个字的声调而变化,(不必讲具体)朗读时要按所标的声调读。

  4、教认生字,注意读准三拼音“做、过”,区别“了—乐”的音形义。

  5、熟读儿歌。

  (七)扩展活动

  1、学生回家做声母z、c、s的卡片,并读给家里人听。

  2、读一读,比一比。

  z—zic—cis—si

  zi—zaci—cusi—se

  3、数一数,今天你在数学课上过了几座桥。

  (八)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3课时。

  四、参考资料

  z、c、s的发音方法发z时,舌尖向前平伸,顶住上门齿背,憋住气,然后舌尖稍微放松,形成窄缝,让气流自然从窄缝中挤出。发c时,发音动作和z基本相同,只是从窄缝中挤出的气流较强。发s时,舌尖向前平伸,和上门齿背接近,中间留一条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

  z、c、s的发音部位都是舌尖和上门齿背,发音时舌头是平的,叫平舌音,也叫舌尖音。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带有比喻特点的词语,积累词语;感悟、积累名言名句。

  2、能就如何进行有效的劝阻这一话题,展开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运用已掌握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感悟,提高阅读能力。

  4、能抓住人物特点,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

  【教学重、难点】

  积累词句;能抓住人物特点,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1、搜集带有如、若、似的词语,搜集名人名言。2、回忆自己家里的小纠纷。

  【教学时间】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积累词句,感悟道理

  1、(屏幕显示词语)自己读词语,要求读准确、读流利,不认识的字。

  2、看看词语中带点的字都表示什么意思。

  3、师小结:这些词语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同桌再读一读,交流交流词语中都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全班交流。

  5、如果能把这些词语放进你的作文里,你的作文定会更精彩。现在我们就来试一试吧!(屏幕显示例句)你能用哪个词语说一句话?

  6、想把它们记下来吗?各种形式朗读,指导背诵。

  7、赛一赛谁背得最多。

  8、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词语?(学生交流后,屏幕显示搜集的词语)学生读一读。

  9、其实这些词语的背后还有很多好听的故事呢(屏幕显示故事动画)。学生自己读《口若悬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口若悬河的意思。

  10、你还知道哪些成语的出处或者故事?

  11、好词语能使我们的文章生动具体,名言名句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指引我们怎样做人。请同学们自己读语海拾贝中的名句,想想你有些什么收获。

  12、各种形式朗读。

  13、想把它们记下来吗?指导背诵。

  14、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道德情操方面的名言?(屏幕显示搜集的名句)学生自己读一读,记一记。

  二、调动经验,交流沟通

  1、家是温暖的,但有时也会发生一些小插曲。(屏幕显示家庭发生纠纷的场面)

  2、每当家里发生类似的情况时,你有些什么想法?

  3、家和万事兴嘛,谁不想拥有温馨幸福的家呢?那请同学们回忆自己家庭的小纠纷,每一小组选最难解决的一两件事,在组内讲解清楚,还可以表演表演,商量商量解决的办法。

  4、抽一两个小组汇报讨论的情况。

  5、其他同学认真观察,认真倾听,可以补充,也可评价。

  6、老师根据情况,适当点拨提升。

  7、老师小结。

  三、抓住典型,学习写人

  1、谈话激趣,启发回忆:同学们,童年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有笑有泪。当你遇到难题的'时候,是谁帮你渡过难关?在足球比赛场上,是谁与你并肩作战?在被人误会的时候,是谁和你站在了一起?

  2、在这些人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他所做的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自己先说一说。

  3、抽学生说,其他同学认真听,议一议她(他)说的事例怎样修改会更精彩。

  4、自己构思习作,自拟草稿。

  5、自读自改。

  6、老师选取几篇习作,当面评改。

  7、小组互评互改。

  8、选优秀作文全班欣赏。

  四、自主阅读,表达感悟

  1、回忆已学过的阅读方法。

  2、自己读一读短文,想想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一听吗?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毛遂自荐的意思。

  5、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全班交流感受、体会、收获。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会写字,会认读5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奶奶契而不舍的精神。

  4、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5、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老奶奶契而不舍的精神。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到过金盏花吗?金盏花是一种一年或两年生的植物,开乳黄色或橘红色的花。它不仅花朵美,而且也是一种中药。这种既有观赏价值又具有药理功能的植物,大家想不想在家里栽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一位老奶奶栽种金盏花的课文。(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并进行交流。

  1、学生自由读文,注意生字读音。

  2、汇报交流。

  A、借助卡片读准字音。

  B、教师范读。

  C、指导容易读错音的生字。

  D、指名学生认读。

  3、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生字:镇、试、撒、灿、烂。

  B、熟字组合记忆的字:灿、烂。

  C、形近字对比记忆:栽——裁

  4、巩固生字。

  5、词语释义,积累词语。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1、听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轻声跟读。

  3、男女生分读。

  四、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结构。

  1、学生火车接龙分自然段朗读,其他同学思考。

  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课文可以归并成几大部分?每一部分各讲了什么?

  2、教师相机指导。

  课文记述了一位老奶奶满怀希望,坚持不懈,培育纯白色金盏花的故事,赞扬了她契而不舍的精神。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一位老奶奶种花技术特别好,人们称她为“绿手指。”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讲老奶奶看到报上的消息,不顾儿女的反对,年复一年,精心培育,终于培育出白色金盏花。

  第三部分(第6——8自然段):讲老奶奶把培育出的白色金盏花寄给园艺所,并表示还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指名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1、会议课文结构,自由讨论。

  2、交流课

  文叙述顺序。

  三、精读课文,探究释疑。

  探究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课文。

  2、提出疑问: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各讲了什么?

  3、学生交流:共两句话。第一句写老奶奶住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小镇上。第二句写人们称老奶奶为“绿手指”。

  4、指导学习。

  A、“因为她种花技术特别好,所以人们称她‘绿手指’。”

  “绿手指”为什么加上引号?(比喻用辛勤劳动美化环境的园丁。)

  B、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可被成为“绿手指”?

  C、指导练习说句:“因为……所以……”

  探究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

  2、思考:老奶奶为什么想到种纯白色金盏花?老奶奶是怎样种出纯白金盏花的?

  3、指导释疑:

  A、老奶奶为什么想到种纯白色金盏花?(老奶奶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谁能种出纯白色金盏花,就能得到园艺所的高额奖金。)

  B、她的想法为什么会遭到儿女的反对?(老奶奶不懂遗传学,年纪又大,而且要种白色金盏花是专家都不可能完成的事。)

  C、老奶奶是怎样种出纯白金盏花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D、鼓励学生用自己一的话说说老奶奶种花的经过。

  E、老奶奶培育出白金盏花用了多长时间?齐读相关句子。

  教师相机指导:20年,的确太长了!老奶奶用了20年的时间才培育出白金花的种子,你有何体会呢?

  4、再读课文,感悟老奶奶的精神。

  自学第三部分:

  1、自由朗读课文。

  2、读后思考:20年后,老奶奶为什么把花种寄给园艺所?

  3、合作讨论、交流。

  4、教师指导理解:我只想问一问,你们还要黑色的金盏花吗?我也能种出来……

  老奶奶把种子寄给园艺所,是想表明自己不仅能种出纯白金盏花,还能种出黑色金盏花,并不是想要那高额奖金。从中可以感受到老人矢志不移,孜孜以求的良好品质。

  四、朗读比赛,加深感悟。

  五、课后实践:种一盆花或一种蔬菜,观察、记录它的生长过程,体会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

  板书: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师简介:王文霞,女,出生于1977年2月,现任教于南岸区黄桷垭小学,小学高级教师20××年获得南岸区阅读教学竞赛一等奖

  教学特色是:立足语文学科自身特点,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质疑问难,善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终身受益

  教研特长:善于在日常教学中总结得失,不断提高

  一、教材分析: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也当之无愧

  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为: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的丰富意象和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难点是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所以学习本文首先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要注意停顿恰当其次,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教学时主要采取以下步骤:

  (一)、学生尝试读文,根据读文情况教师可示范读文,指导学生恰当停顿,读好两个表示感叹的语气词哉、兮,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二)、课文读通顺后,请学生根据注释、插图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教师加以点拨,使学生能贯通上下文

  (三)、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读中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交流对知音的感受和体会安排学生聆听《高山流水》,欣赏浑厚、流畅的旋律,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四)、作业中拓展交流古今中外关于交友的名言佳句,体会人们对友情的珍视

  (五)、注重自读自悟读得充分,读得入情,读出文章的.韵味

  (注:教材分析主要来源于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教师教学用书》根据实际情况有改动)

  二.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

  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本课时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

  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高山流水》录音

  学生准备:充分预习,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初步把握节奏结合课下注释、课后资料袋,想一想是否读懂了这个故事,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揭题导入:

  给出词语高山流水,师生共同读词引入课文

  板书课题伯牙绝弦,生读指导生读准弦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指导读懂文言句子的方法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谈话设计,从词语快速过渡到学文中来,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同时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易于教学的展开]

  2.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解题:课题伯牙绝弦,怎么理解?围绕课题,学生质疑?(如伯牙为什么而绝弦?为谁而绝弦?)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记号,多读几遍学生提出疑难,师生共同活动指读,合作读,齐读,教师范读达到能顺畅地读课文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环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读的空间,力求通过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教师以富有激情的富有韵味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语言文字的情景之中,点燃了学生热爱阅读文言文的热情]

  3、联系注释,读懂文意

  最喜欢读哪一句,为什么?师生共同交流,理解句意

  (1)引导学生发现:善,一字多义

  (2)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你就是善听的子期,当伯牙弹琴志在高山时,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山?当伯牙弹琴,志在流水时,你有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指导朗读

  (3)欣赏音乐,拓展语言:

  引入语言拓展训练:俞伯牙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止表现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伯牙的琴声也许还会表现很多景象,钟子期会如何赞叹?听音乐,用ABCC的形式说出画面深入理解无论伯牙志在,志在,志在,子期都一定能得之而赞之,这真是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板书:所念必得之)

  此时的伯牙心情如何?带着理解读出知音欢聚的融洽和欢乐

  (4)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目的是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感悟人物之间互相理解的深厚感情,同时通过进行拓展练习,自然而然理解了伯牙与钟子期是人生知己]

  4、深入体会,品味文情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伯牙曾经有过这样的疑惑,默读背景故事回顾重点句子,体会知音难得(相识满天下,知音有几人?到底有没有知音?谁是伯牙的知音?当他志在高山时,钟子期会赞曰,当他志在流水时,钟子期会赞曰,正是闻弦歌而知雅意,钟子期听的是琴声,懂的是志向,是胸怀,他们不是一般的朋友,是知音)

  可惜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子期因病而亡,伯牙痛失知音拓展延伸: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师生感情朗读《短歌》: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伯牙此时什么心情?(带着自己的理解读)

  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有谁听?伯牙此时还有什么心情?(带着自己的理解读)

  齐读最后一句,理解伯牙为什么而绝弦以及知音离散的痛苦和悲愤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补充资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

  5、升华文心,熟读成诵

  短短的77个字,却带着我们领略了人生的喜悦和悲凉,无论是琴艺高超的伯牙,还是聪慧敏感的钟子期,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文言的魅力用简练的文字塑造丰富的形象,抒发真挚的情感,让我们的心灵永驻芳华千百年来,伯牙子期,高山流水,成为真挚友情的代名词后人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曲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让我们伴着这一曲动听的《高山流水》,背背这篇课文

  [设计意图:结合古文特点的渗透,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字的魅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把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最后熟读成诵,达到

  其词若出吾之口,其情若生吾之心的境界]

  6、布置作业:

  想一想,反思伯牙子期的故事,你赞同伯牙的选择吗?

  写一写,你想对伯牙说点什么?

  做一做,搜集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

  宣布下课

  板书:

  伯牙绝弦

  伯牙所念

  (知音)

  钟子期

  必得之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23个。

  3、完成“语文天地”中“学习显身手”。

  4、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学生们,十二月份结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新岁月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

  2、板书课题。

  3、从课题里。你联想到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5个,(开火车读)

  爆 屠 苏 换 符

  ⑸出示生词,同桌读。

  爆竹 屠杀 苏醒 交换 符号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哪句诗的意思?

  ⑶指定学生说诗意。

  ⑷全班齐读全诗。

  ⑸分组接背诗句。

  ⑹指定学生背诵。

  ⑺小组比赛,哪组背得好。

  ⑻同桌互相背。

  三、作业布置: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四、读懂课文内容

  (一)提问:“群鸟”指的是哪些鸟?向谁学艺?学什么?

  1.“群鸟”指的是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

  2.群鸟向凤凰学艺。

  3.群鸟向凤凰学习搭窝的本领。

  (二)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许多鸟都向凤凰学过搭窝,可是有的仍旧不会搭,有的搭的窝很粗糙。(哪些鸟仍旧不会搭,哪些鸟搭的窝很粗糙?为什么?)

  1.猫头鹰仍旧不会搭窝,没有窝住。因为猫头鹰最不虚心,刚听凤凰讲个开头,就认为没有什么好学的就飞走了。(读有关课文。)

  2.老鹰、乌鸦、麻雀搭的`窝很粗糙,因为他们学到一点儿就走了,以为自己会了。

  老鹰听刚说要在树上搭窝,就想,原来就是找个树杈,就飞走了。所以老鹰的窝只是几根树枝搭成的。(读有关课文。)

  乌鸦听说要把叼来的树枝,一层一层地垒起来,以为自己会搭窝了,就飞走了。所以乌鸦的窝是用许多树枝垒成的。

  麻雀虽然把窝搭在房檐下,却不舒服,因麻雀只听凤凰说应该把窝搭在房檐底下,不怕风,不怕雨。他想和我想的一样就飞走了。他并不知道应该怎样搭窝。(读有关课文。)

  (三)只有小燕子搭的窝,不仅漂亮,而且又结实,又暖和。(小燕子搭的窝为什么这么好?)

  小燕子认真地听完凤凰讲怎样搭窝,学到了本领。

  小燕子很虚心,从头至尾都认真听凤凰讲怎样搭窝,听完还向凤凰表示感谢,他真学会了怎样搭窝。(读有关课文。)

  (四)谁能给这些鸟的学习态度,按从差到好排排队,并说出排队的理由。

  猫头鹰最不虚心,刚听了个开头,就认为没有什么好学的,就飞走了。他没学到本领,不会搭窝。

  老鹰、乌鸦、麻雀都是学到一点儿就走了,以为自己会了,他们搭的窝都很粗糙。

  小燕子学习态度认真,搭的窝最漂亮、结实又暖和。

  五、按课文内容填表

  六、教师先指导填一行,再让学生独立做,然后订正

  七、小结·提问:这篇童话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这篇童话讲的是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向凤凰学习搭窝的本领,结果有的仍旧不会搭,有的搭的窝很粗糙,唯独小燕子搭的最好。

  八、作业:练习朗读课文

  板书(同上表)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提问:小燕子学习用泥垒窝一共有几道工序,按顺序说说各是什么

  先在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再回答问题,并用带点的词说话。

  “你要先叼泥,用唾沫把泥拌匀了,再一层一层地垒起来,然后叼些毛和草铺在窝里。”

  1.叼、拌;2.垒;3.铺。

  用“先……再……然后……”造句。

  三、学习了这篇童话,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一)不虚心就学不到本领。

  (二)不认真学习,就学不好本领。

  (三)要耐心地学完,才能学到本领。

  (四)只有虚心、认真、耐心地学习,才能把本领学到手。

  四、指导朗读

  朗读课文要注意读出各种鸟的不同语气。

  (一)凤凰:自始至终都在认真地教,它的话要读得亲切而耐心。

  教师示范:“学本领要有耐心;没有耐心,什么也学不成。”

  学生每人自己练习,只读凤凰说的话,然后指名朗读。

  (二)提问:读猫头鹰的话,应是什么语气?

  猫头鹰不虚心,认为凤凰“不见得有什么真本领”。应读出骄傲的语气。(读猫头鹰的话。)

  (三)提问:读老鹰、乌鸦、麻雀的话,应是什么语气?

  1.老鹰、乌鸦、麻雀只听了一部分就以为学会了,也表现很不虚心,应读出洋洋得意的语气。

  2.课文中三、四、五小段写凤凰的话时,为什么后面都用了省略号?

  这里表示凤凰的话还未说完,这些鸟就不耐心地打断凤凰的话,朗读时这些鸟的话,要和凤凰的话紧紧接上。

  练习这三段朗读时,只读对话,不必读提示语。对话的连接要紧凑。

  3.分角色朗读练习。

  (1)一人读凤凰的话,三个小组分别读一种鸟的话,注意语气和对话的衔接。

  (2)指名4人练习朗读。

  (四)学生戴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条件的可排练成课本剧)。

  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星夜》教案06-16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11-21

小学语文教案11-04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2-16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10-17

小学语文《荷花》的教案09-07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09-02

小学语文松鼠教案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