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请你不要告诉她》,请小朋友看老师写课题:“请”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不”上一横稍长;“要”中的“女”横稍长;“告、诉、她”这三个字是这一课的生字,小朋友看仔细点。我们一起读课题。读了课题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
生:“你”是谁?“她”是谁?
生:不要告诉她什么?为什么不要告诉她?(师据生所问在黑板上板书大小不等的问号)
师:小朋友们真肯动脑筋!这些问题教师相信你们通过读书一定能够解快的!请小朋友拿出课文,仔细读,读准字音。(生读,师巡视)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下面老师先检查一下字音。
(出示生字投影片。)谁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小朋友,这个“诉”字单独读时读第四声“s ”,和“告”连在一起读轻声,小朋友跟着老师读两遍。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快,读得都不错!请你们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了。(生自由读,师巡视)
师:课文小朋友们读通顺了吗?谁来读给大家听一下?(指名读)他有读错的地方吗?
生:有!
师:你读给他听一下!(学生读)(指读错的学生)请你再读一遍。
师:小朋友这篇课文分两部分,1-5行为第1部分,6-10行为第2部分。我们先学习1-5行,请小朋友再读这几行,读的时候想象一下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读)
师:谁说说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了田野。
生:我好像看到了小红花!
师:小红花是什么样子的?
生:小红花真红!
生:小红花上面还有好多露珠呢!
生:小红花上面那么多的`露珠,太阳一照,小露珠闪闪发光呢!
师: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把你们想象的画面画成了一幅画,(出示投影片)你们看美吗?那你们再读1-5行时,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试着读读看。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生自由读)
师;谁读给大家听一下?(指名读)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不太好!
师:你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师:读得真好!我们听出来,小红花颜色那么红,那么有光泽,也感觉到小朋友想快点摘下小红花的心情。小朋友们一齐读一遍。
师:小朋友读得越来越好了,课文用短短的几句话就把小红花赞美了。这么美的句子我们不能忘了,快把它背下来。请小朋友们先看着图背一背。(生试背)哪位小朋友背一背?(指名背)
师:小朋友背得不但熟练还很有感情,真不简单!请你们接着读6-10行,读得时候在想象一下小朋友送花的动作,你们还可以把动作做出来。
(生自由读,师巡视)
师:小朋友读得多认真啊!小朋友送花的动作想象出来了吗?教师这儿有束花,谁来表演送花?谁在他表演的时候读课文?
(一生表演,一生朗读)
师:他把“悄悄地”插花、“轻轻地”说话演出来了吗?谁再来表演?(一生表演)
师:刚才的小朋友演得真不错!能演好就一定能读好,这一次你们在读这几行一定会读得更好了! (学生自由读)
师:谁读给我们听听?读的时候还可以加上一些动作。(指名读)
师:你读得真不错,特别是“悄悄地”和“轻轻地”这两个词,读了以后,我们好象看到了小朋友“悄悄插花”和“轻轻说话”的情景。
师:多么可爱的孩子啊!他们摘下这么漂亮的小红花送给他们的老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读这几行,体会一下小朋友对教师的这一份热爱之情。(生齐读)
师:课文我们学完了,小朋友们把1-10行连起来,同桌比赛,看谁读得好!
(生自由比赛)
师:谁认为自己读得好,就自己站上讲台读。
(全班学生上台)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师:大家都上了讲台,大家的积极性真高。我们就来一次男女同学比赛读,好吗?男同学先读。(男同学读)再请女同学读。
师:大家读得真有感情。一开始小朋友问了老师几个问题,学了课文你们懂了吗?“你”指的是谁?
生:“你”指的是小红花。
师:“她”指的是谁?
生:“她”指的是“老师”。
师:为什么不要告诉她?这个问题是谁提的?你现在搞明白了吗?
生:因为老师工作很辛苦,小朋友把花送给老师,还不想让老师知道是谁送的,小朋友很爱老师。
师:小朋友们不用老师教,自己学课文就弄懂了这几个问题,真不简单!今后我们学习时就要这样学会自己去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学习3个生字。
师:谁先来把这几个生字读一读。这几个生字,小朋友打算怎么记住它们呢?(学生说记法,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语文教案 篇2
课型: 古诗词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德育目标
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教学方法
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3课时
语文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毛毛虫的故事》是一篇富于想象,寓意深远的童话故事。教学中,我一方面以毛毛虫情感的变化为主线,穿插理解词语的方法。如理解“羡慕”一词,教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解词的方法。“大惊小怪”学生似懂非懂,让他们把自己想象成小瓢虫,入情入境地读,会读了,意思自然就懂了。另一方面阅读教学,我坚持“以读为本”,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利用多种形式并逐次提高要求,让每位学生借助自己的经历体验在诵读中感悟,从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感受毛毛虫内心情感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朗读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毛毛虫由自卑到自强到自信的心理变化。
2、教育学生身处逆境不要悲观失望,要勇敢面对自身的不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好!这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新朋友,看看他们是谁?(课件出示毛毛虫)师问:这是什么?生答:毛毛虫(板书:毛毛虫)。(课件出示蝴蝶)生齐声说蝴蝶(板书:蝴蝶)。(再出示课件:蝴蝶、毛毛虫在一张灯片上)聪明的小朋友一定会问,毛毛虫和蝴蝶有什么关系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毛虫的故事》吧。
二、初读感知
1、导语:小朋友们捧起书来,我们一起来自由读读这个故事。要求:不读通顺,没读过瘾,别停下来。喜欢的段落还可以多读几遍。开始吧!
2、学生自由读文。
3、反馈:小朋友们读书真认真。读了《毛毛虫的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毛毛虫非常羡慕会唱会跳会飞的小昆虫们。
生2:我知道了毛毛虫长得又丑又笨。
生3:我知道了小瓢虫们嘲笑毛毛虫,毛毛虫很伤心。
生4:我知道毛毛虫努力结茧,最后变成了蝴蝶。
……
三、细读品味
(一)学习一、二自然段
1、听录音朗读
师:小朋友们真棒!自己读书能知道得这么多!(掌声鼓励自己)可是,有一位阿姨听说我们班小朋友朗读非常棒,她要和我们班的小朋友比赛朗读呢!我们先听听阿姨的朗读吧(放录音朗读一、二自然段)。
2、学生自由练读
师:阿姨读得真好。小朋友们有信心和她比一比吗?(有)声音大点(有)!非常好!为了小朋友能比过阿姨,老师教你们一招:读书要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同乐(板书同喜、同悲、同乐,在黑板一角)。好,开始自由读一、二自然段吧。
3、指名读
4、评价,感悟
师:小朋友说说,times;times;同学读得好不好?你认为他什么地方读得好呢?
生1:我认为times;times;同学读得好。他读第一自然段让我感受到了毛毛虫周围生机勃勃的景象,也让我体会到了毛毛虫的羡慕之情。[
师:恩,不错。times;times;同学会读,你会听,更会评价。你知道“羡慕”(板书:羡慕)的意思吗?毛毛虫羡慕什么?你能读读这段吗?
师:谁接着评价?
生2:我觉得times;times;同学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也读得好。他读出了小瓢虫的大惊小怪。
师:你知道大惊小怪地叫是怎么叫的,你用读来告诉大家。(生读,师:太好了)
生3、我认为times;times;同学的这一句也读得好:“毛毛虫伤心极了,……还特别不合群。”他的朗读让我感到毛毛虫的伤心之情。
师:是的'。我和你有同样的感受。毛毛虫伤心(板书“伤心”)极了,原来自己又丑又笨。(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他听到了各种各样的议论。他听到了些什么议论呢?(学生展开想象后回答)
生1:快来看呀,这里有个丑八怪。
生2:嘻嘻,你看他笨头笨脑的,真好笑。
生3:他爬得多慢呀,他不会飞呢。
……
师:大伙儿的议论深深伤害了毛毛虫。(times;times;同学再读这句)
师:毛毛虫听到了议论,伤心极了,幸好瓢虫妈妈来解了围。(指名读瓢虫妈妈说的话)
师:瓢虫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世界万物各有所长。)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严厉的语气)(齐读瓢虫妈妈说的话)
(二)学习3—6自然段
1、导语:读得太好了!那位阿姨让我夸夸你们呢,让我们用掌声鼓励自己吧。可是,阿姨还想看看我们“读课文,回答问题”的能力呢!小朋友们有信心吗?
2、出示思考题(课件出示,要求:用“--”划出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⑴听了瓢虫妈妈的话后,毛毛虫是怎么想?怎么做?(板书:埋头苦干)
⑵与世隔绝的毛毛虫叹息着问自己什么?
⑶毛毛虫常常怎样安慰自己?
⑷毛毛虫咬破茧子,惊喜地发现自己成了什么?(适时板书:惊喜)
师:小朋友们读书之前,涂老师再教你们一招:团结就是力量!小朋友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一起商量解答。开始吧!
3、小组合作学习(先合作读3—6自然段,在划出句子)
4、交流
师:我刚才仔细观察,发现小朋友们合作得非常愉快。那么让我们来交流学习情况吧。(对着思考题逐题汇报即可)
5、引读(师生合作读文)
师:那位阿姨让我告诉你们,你们又取得了成功!老师恭喜你们!为了表示庆贺,我们师生合作来读读课文吧。要求:同学们听清楚我的问题,你们以读来回答。
师:听了瓢虫妈妈的话,毛毛虫怎么想的?——(生接读:瓢虫妈妈说得真好……)
师:毛毛虫要用自己的力量战胜困难,于是——(生读:他开始埋头苦干……)
师:可是,毛毛虫还是有些担心,他时常叹息——(生读:以后又会怎么样?)
师:尽管困难重重,毛毛虫还是不断地为自己打气,他常说——(生读:一切都会变的……)
师:多么了不起的毛毛虫呀,他不怕困难,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样,没过多久,当毛毛虫从梦中醒来时,他咬破茧子爬了出来,惊奇地发现——(生读:自己已经不再是以前……花纹。)
6、练习读最后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师:小朋友们看,毛毛虫经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蝴蝶。他此时的心情怎样呢?(板书:高兴)毛毛虫要展翅飞翔了呢!我们为他欢呼:“毛毛虫成功了!”(再来一次)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练习读最后一段,读出毛毛虫的无比高兴、惊喜之情。(有时间可先让学生自由练读,再指名读)
四、结文感悟
1、交流:读了《毛毛虫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学生随意说,讲到意思即可)
2、小结:悲观伤心的毛毛虫听了瓢虫妈妈的话后,知道世界万物,各有所长,于是努力结茧(板书:努力结茧),变成了蝴蝶。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嘲笑不要,要自尊自强。
板书设计:
13毛毛虫的故事
毛毛虫 蝴蝶
羡慕 埋头苦干 惊喜
伤心 努力结茧 高兴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者在设计与教学《毛毛虫的故事》时,能较好的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分别采用了范读、指名读、引读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受、读中成长,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或感悟“好奇心”、“议论”、“探索”、“珍藏”、“胸有成竹”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表达独特的感受。
4、培养同学的好奇心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达尔文的言行中去感悟他的好奇心、自信心和探究问题的精神。
教学准备
1、师生一起查阅有关达尔文的资料或阅读有关的故事。
2、教师准备生字卡片或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出示达尔文画像)师:小朋友们,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他们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请看他是谁?(达尔文。)
板书:达尔文。
师:请一位小朋友上台大声读画像下的文字,我们一起了解他。
师板书课题:达尔文浇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3、标出段落序号。
4、讲讲课文的大概意思。
三、学习生字词语,练习说话
1、课文中的生字认读情况和同桌的小伙伴相互检查。
2、各种形式认读(或在游戏中认读)。
出示生字词,带拼音读。
(1)试读—抽读—开火车读。
(2)读词语“改变”、“失败”、“探索”、“世界”,并选其中的一个练习说话。
(3)读成语“七嘴八舌”、“胸有成竹”。
(4)在课文中给下面的生字找朋友。
完()肯()败()
玩()便()报()
(5)选其中的词语练习说话。
3、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字认读。
(2)观察怎样记住这些字。
(3)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
(4)老师特别示范:世、报、玩、便。
(5)同学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四、熟读课文,理解感悟
方法一:
1、读第一段,考虑: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
(喜欢动植物,喜爱大自然,有爱心,有好奇心。)
2、理解“好奇心”。
3、 自主读2~3段,考虑:达尔文对什么发生了好奇心?他是怎么做的?
方法二:
1、 朗读小伙伴七嘴八舌议论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提示:句子带着小问号表达好奇。)
2、 引导用“七嘴八舌”说话。
方法三:
1、朗读写达尔文的动作、神情、语言的句子。
试读—同桌相互练习读—考虑感悟。(从达尔文的动作、神情中你知道了什么?从说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从做法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达尔文好奇—观察—考虑—自信自身能改变花的颜色—实践探索很快乐。)
2、分组练习读(感悟达尔文的自信)。
3、练习用“胸有成竹”说话。
4、想象补充达尔文的话“瞧我的,我给它浇上红水,就会开红花;浇上蓝水,就会开蓝花……”
方法四:
1、读最后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哪些地方不明白?
2、理解“珍藏”、“探索”。
3、一起探究解决大家不明白的问题。
五、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达尔文浇花》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2、 小组交流自身知道的达尔文的其他故事或成绩。
3、谈谈自身对周围的什么有好奇心,能提出什么问题。
六、带着生成性问题,走向课外,走向生活
1、请小朋友们带着提出的问题去探索。
2、带着好奇心,再去发现更多的问题。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28
语文的教案01-1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语文园地》教案01-07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古诗教案11-23
语文下册的教案07-02
语文《识字》教案09-19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