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12-08 21:54:0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小学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小学语文教案5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相结合。

  〖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巩固识记生字的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试背课文。

  3、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清新、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并且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读生字、朗读课文是重点,感受春天的美好是难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音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能告诉大家一年有哪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征,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春天的美好景象。(板书、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认生字

  1、请同学们小声的.读一读课文,用你自己熟悉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在拼音的帮助下多读几遍。

  (别忘记关心一下你的小伙伴)

  2、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教读,也可以自己示范读给大家听。

  3、学生开火车读一读,小组合作齐读,个人打擂台读。

  4、组词训练,可以由学生自己组词读一读,也可以教读别的同学。(出示课件也可以)

  三、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己读课文,把课文读流畅、通顺: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

  ⑵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并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扬)

  2、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⑴有疑问先自己解决。

  ⑵借助动作、表情帮助学生理解较难理解的词语。如:害羞、躲躲藏藏、遮遮掩掩。

  ⑶学生解决不了的再有老师帮助解决。

  3、精读感悟、合作学习:

  你跟随课文中的小朋友去寻找春天,你都找到了什么?把你的答案记下来。

  四、读文想象、回答问题

  我们看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听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闻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触到了春天的什么?

  五、朗读课文、巩固识字

  六、小结、布置作业

  春天的美好景象从课本上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大家更是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可春天的美好并不只是书本上的这些,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你们也去找一找,把它写下来或是画下来都可以。

  〖板书设计

  1、找春天

  看到小草、花朵、嫩芽

  听到琴声(小溪里的冰融化的声音)

  闻到春天的气味

  触到春风的抚摸

  〖教后记

  通过学习本课时,我发现学生认识生字的能力与上学期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更迅速的用自己熟悉的方法来记忆生字。并通过交流告诉别人,如:触字,学生理解为虫子头上的角,叫触角等等。在课文的朗读上也有很大的提高。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互动交流,增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等形式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地生活。

  训练重点:

  将自己的快乐心情表达清楚,培养表达、倾听和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训练难点:

  讲的时候,能把自己的快乐表达清楚,能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教学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

  ②书签奖品

  ③课前布置学生走进自然,回忆过去的生活,感受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为课上的交际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引入话题

  1.教师边叙述边播放美丽的秋景图:有人说秋天是一首美丽的'诗,有人说秋天是一幅五彩的画,有人说秋天是一曲动人的歌,孩子们,秋天在你的印象中又是怎样的呢?

  2.生自由说。

  3.师:你们说得真好!是的,秋天是个五彩斑斓的季节,它带给人美的享受,丰收的喜悦和无尽的快乐。在这美好的金秋季节,让我们一起来讲述秋天的快乐吧(板书交际话题:秋天的快乐)

  设计意图:教学伊始,凭借美丽的秋景图,勾起学生的美好回忆,交流印象中的秋天,把学生带入具体的交际情境。

  二、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师: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看着你们这高兴劲儿,我知道大家一定有许多快乐要一起来分享。此时,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快乐?

  2.指名说。

  3.师:秋姑娘也被大家感染了,她非常想与你们交朋友,与你们一起分享秋天的快乐,她决心从你们之中挑选四个“快乐天使”,并且会送上一份神秘的礼物,你们想成为快乐天使吗?秋姑娘说别急,别急,评选“快乐小天使”还有一个标准,看谁能与秋姑娘心有灵犀一点通,说说我们在讲述时应注意什么?(引出口语交际的要求)

  4.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口语交际的要求。

  设计意图:以 “秋姑娘”想要挑选“快乐天使”的形式,使学生进入情景,交流自己的快乐,教师再以“秋姑娘”挑选“快乐天使”的标准来引导学生明白讲述交流的要求,使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并就不明白的问题有礼貌的发问,为学生下一步互动交流作了铺垫。

  三、多向互动,分享快乐

  1.组内互动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班内交流:争当“快乐小天使”。小组推荐代表上台讲述。引导学生评议。

  3.评选“快乐小天使”和“最佳倾听”奖。

  设计意图:学生组内充分互动交流,表述自己的快乐,互动中学会将事情讲述清楚,学会认真倾听;班内交流,将交流推向了高潮,使学生互动交流,乐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并感受到别人的快乐。

  四、谈话,拓展延伸

  同学们,今天你们分享了自己秋天的快乐,谢谢你们把快乐带给秋姑娘和我。最后也让我们把快乐带回家吧,与家人一起分享快乐,并写在中,让我们做快乐的发现者,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交流延伸到课外,运用课堂上学到的交际方法于实际生活中,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积淀,使训练得以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表达清楚

  认真倾听

  相互补充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读好几个重点句,为理解情感目标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朗读好几个重点句子。

  难点:了解叶子和果实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葫芦实物、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1、 出示实物,小朋友你们认识在这是什么东西吗?板书“葫芦”

  2、 “葫芦”的“芦”读轻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草字头,因为它是植物。)

  3、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知识爷爷为我们精心准备的文章“我要的是葫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导: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1、 生初读课文(自由读)

  2、 指名分节读。(正音)

  三、学习课文第一、四自然段

  1、 导:那位种葫芦的人非常想要葫芦,最后他的愿望有没有得到实现呢?

  2、 找出最有利的证据,用朗读告诉大家结果,(预设生马上就能找到第四自然段)多元朗读(一个个)

  3、 导:好可惜啊,是不是这葫芦打小开始就是长的不好长的不茁壮呢?

  4、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生读句子,师在黑板上画出葫芦小时侯可爱时的简笔画。

  (2)、是啊,这葫芦多可爱啊,你能通过自己的读告诉大家吗?

  自由练读

  指名读(注意脸部表情)

  小结:对呀,这葫芦长的这么可爱,叶子的功劳少不了,你知道叶子都有哪些功能呢?

  四、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导:种葫芦的人他多么希望葫芦长得快些啊,可是为什么他的希望会破灭呢。

  1、 自由读第2、3自然段,划出种葫芦的人说的话。

  2、 反馈,指名说这两个句子,并在小黑板上划出这两个句子。

  3、 自由读这两句话,想想哪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自己琢磨读懂的地方

  小组交流自己懂与不懂的地方。

  4、 反馈(两个句子按学生的回答顺序随机教学)

  (1)、他盯着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预设学生可能的反馈点: “盯着”眼里只有葫芦 “赛过大南瓜”为什么会这么想。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理解句子意思,他心里想?(注意拓宽学生思路)

  ◎指导朗读(自言自语):自由读,等下请读的最认真的小朋友来试。指名读,评(脸部表情)指名读小组练读齐读

  (2)、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子还要治?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怎么想的? 指导朗读,注意朗读的多元化。

  ◎邻居看到了是怎么劝他的啊。同桌两人跟角色朗读,全班分角色朗读。

  ◎你听了会怎么劝啊(要求跟书上的不一样),并完成板书。

  五、学习生字

  ◎1、自渎生字卡片,考考同桌

  2、游戏:师举葫芦,生举卡片 师指图片,生举卡片 师举卡片“盯”,生做动作。

  ◎1、小黑板出示四个可以利用前课迁移的生字“言、挂、哇、治”[这四个字较简单,可以根据前课多学的生字“信、哇、抬”迁移过来。所以就不做重点讲解。]

  2、师书写,生说说注意点

  3、 生书写。

  板书:

  反思:◎这节课上的非常的轻松,教师学生都学的很高兴。教师对教材的处理,重点的把握与难点的突破,在上课之前,教师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发现学生对“叶子和果实之间的关系”是个难点,了解了其他班级也是这样,于是在思考,应该怎样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如果直接问孩子懂了这个道理了没有,肯定与新课程的目标相违背,于是我认真地看了。其他人的一些先进的经验,我发现,通过朗读,让生体会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是个很好的途径,再通过人物心里想些什么来突破难点,以及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你会怎么劝种葫芦的人?)◎这堂课上有个亮点就是对生成的资源能合理正确的利用起来。在感悟种葫芦的人说的两句话时,学生分别提了两个问题,“他为什么想小葫芦赛过大南瓜啊?”我紧紧抓住这一点。让生说理由,从中体会出,他一心只想要葫芦,然后在学生的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自然也接水到渠成了。“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他到底在想什么啊?”让生充分的说,并进行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个体的感悟能力,让生读出自己的感觉来。而且非常注重学生的表情。◎第二、三自然段的教材处理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5个字。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屯兵、堡垒、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请你仔细看,认真听,你知道了什么?(播放长城视频)据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长城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词语

  蜿蜒盘旋、崇山峻岭、屯兵、堡垒、瞭望、修筑、隔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

  (1)指名读。(学生评价)

  (2)小老师领读

  (3)对于这些字的写法,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4)带着刚才的提醒,再读这些词语。

  2、开火车读课文。(长城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议读感悟

  1、面对着这么高大坚固、雄伟壮丽的长城,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呢?请大家读1—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找到的词语或句子,在你找到的词语或句子旁边写上感受。

  3、交流汇报:

  (1)长:

  ①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长城?【长】有个年轻人徒步走了508天才走完全程)

  ②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比喻句把 比喻成 ;大家结合课本中的插图想一想,蜿蜒盘旋是什么意思? 这时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座 样的长城,把你对长城的印象读出来。长城真长啊,不愧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让我们带着骄傲和自豪齐读:[作者的感慨])

  过渡语:这是从远处看长城。那来到长城脚下,从近处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能使它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呢?

  (2)高大坚固:

  ①是用巨大的条石和方砖筑成的。(你看到了一座什么样的长城?)

  ②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你看到了一座什么样的长城?)

  ③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出示图片,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指导朗读)

  这真是一座高大坚固、设计巧妙的工程,让人们不得不赞叹:[作者的`感叹]

  过渡语:这时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城上,当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你会想到什么?

  (学生发言)

  这种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方法就叫“联想手法”。(写法指导)

  当作者(读)“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你能找出这句话中的动词吗?从站、踏、扶、想说明已经来到长城上,与第一、第二段中的远看长城,站在长城脚下相衔接,想起劳动人民又引出下文,这就是咱们以前学过的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请同学们再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劳动人民在修筑长城时会遇到哪些困难?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步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设计情景指导朗读)[在烈日炎炎下,在冰天雪地中,在饥肠辘辘中]

  他们太辛苦了,那种艰辛是我们无法想象的,长城与其说是由一块块砖头和条石砌成的,不如说是一个个古代劳动人民的血肉之躯筑成的,他们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换来这样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出示: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从“多少。。。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用多少。。。才。。。说句话吗?

  在没有汽车、火车的年代,这么雄伟的工程竟然只靠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来完成,这简直就是个奇迹,让人们不由自主地赞叹[作者的感叹]

  四、拓展延伸:

  1、看到这高大坚固、雄伟壮丽的长城,想到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甚至生命,你有什么要对长城或劳动人民说的吗?

  2、让我们带着骄傲、自豪大声的对全中国、对全世界喊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五、作业布置:

  长城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中国的象征,每年都能吸引很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这也致使导游公司急缺导游,大家想当小导游吗?这也正是我给大家布置的作业,大家结合课文中所了解的知识,再查找有关长城的资料或小故事写一篇导游词,把你心中气魄雄伟的长城,这个伟大的奇迹介绍给国内外的游客。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分析

  诗歌以“快乐”穿全诗。在“快乐”中反映祖国的美好,表达儿童的心情和远大的理想。

  【教学要求

  1.认识7个生字,会写7个字。

  2.能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3.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并有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投影、幻灯)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会写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快乐的节日》(或放录像)

  2.边听边想:六一节孩子们是怎样过的,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们过得这么愉快呢?我们来学习课文,从中找答案。

  二、自由读课文

  1.读诗,画出生字。

  2.略了解诗意。

  第一节写我们在郊游时看到的景物。

  第二节写我们在郊游时听到的声音。

  第三节写我们为未来的理想而快乐。

  第四节写我们用唱歌跳舞来庆祝快乐的节日。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1)说说自己是怎样识记这些字的。

  (2)老师指导归纳识字方法。

  分解部件识字:贺(加+贝)、艳(丰+色)、康(广+隶)、祝(礻+兄)、健(亻+建)。

  形近字比较识字:巾—中、贺—货。

  积累词语识字:健康、祝贺、鲜艳。

  (3)不易读准的字:祝、裳(翘舌音)康、裳(后鼻音)

  (4)自由读,开火车读。

  (5)读带生字的句子(测读)。

  2.出示会写的字生字卡片。

  红领巾勇敢感谢鲜艳祝员啦

  (1)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字。

  (2)读准字音,认真观察。

  (3)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

  “敢”的第一笔是“┐”。

  “祝”的.部首是“礻”。

  “谢”是左中右结构,中间“身”撇不超出竖。

  “勇”上“甬”下“力”

  (4)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四、正确、流利地读诗歌(要求读正确)

  五、作业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懂诗歌,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读懂诗歌,感受自己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教程: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2.出示诗歌朗读。

  二、学习诗歌

  1.自由读诗,讲讲不理解的词语。

  鲜艳:指花的颜色多而且美。

  衣裳:衣服。

  祝贺:庆祝。

  2.学习第一节。(看图,或课件)

  (1)在快乐的节日里,我们来到了哪里?(花园、草地)

  (2)第一句“小鸟”、“带路”、“风”、“抚摩”、“花园”、“草地”把我们带入什么样的情境中。(欢乐、幸福)

  (3)看到了什么?(花儿开放、草狼绿油油、小鸟、鲜艳的红领巾、美丽的衣裳)

  (4)从“鲜艳”、“美丽”、“像朵朵花儿开放”说明我们生活得怎样?(幸福、美好)

  (5)我们的心情怎么样?(激动、快乐)

  (6)请大家一起带着激动、快乐的心情来读一读第一节诗。

  小结:这一节抒发了少年儿童欢度自己节日时愉快心情,说明他们生活非常幸福。

  3.学习第二节。

  (1)自由读第二节后,用第一节诗这一节诗。

  (2)我们在这儿听到了什么?(白杨树哗哗响,小鸟歌唱)

  (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4)带着这种心情自由练习读诗。

  4.学习第三节。

  自由读后想。

  (1)我们为什么要感谢亲爱的祖国?

  (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的怀抱里。没有社会主义祖国就没有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

  (2)党和祖国这么关怀我们,我们该怎么做?

  a.“等身上的羽毛长得丰满“是说练好了建设祖国的本领。

  b.“天空“指祖国需要的地方。

  c.“飞翔”指为祖国贡献力量。

  (3)小结:说明“我们”幸福成长的原因,表达了“我们”感激之情和崇高理想。

  朗读时,要感悟出“红领巾”的幸福与感激之情。

  5.学习第四节。

  (1)自由读诗第三节,说说怎样读好这一节诗。

  (2)“时光”指什么?(“六一”儿童节)

  (3)想想:“唱啊”想唱什么歌?“跳啊”想跳什么舞?

  (注意“跳啊,跳啊,跳啊”朗读时应是欢快、跳跃的节奏,“唱啊,唱啊,唱啊”应声调激昂)

  (4)试着读一读。

  小结:“我们”欢度节日的欢乐心情。

  三、有感情地读全诗

  四、总结全文

  1.读全首诗。

  2.诗歌为什么以“快乐的节日”为题目?

  (诗歌以“快乐”贯穿全诗,在“快乐”中反映祖国的美好,表达儿童的心情和远大的理想。)

  3.“六一”儿童节,你们怎样过的?

  五、背诵诗歌

  六、作业

  背诵诗歌。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6-09

小学语文经典教案10-25

小学语文的教案11-29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01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2-07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7-24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合集】01-05

小学语文诗教案12-08

小学语文《秋天》教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