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11-21 12:12:40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集合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集合5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复习

  1、把jqx三张卡片发给学生,老师读,拿卡片的同学上讲台领读。

  2、jqx与u相拼时要注意什么?(去两点)

  二、看情境图,听语境歌,引出新课内容。

  1、引导看情境图,学生回答问题,老师总结图意。

  图上画了谁?它们在干什么?(刺猬老师在教四个小刺猬认读字母。四个小刺猬学得很认真,纷纷举手要求认读,它们要认读哪三个字母?)

  学生回答时,相机出示zicisi

  2、听语境歌。学生学会语境歌。

  四只小刺猬,一起学字母。老师领着念,学生跟着读。

  3、告诉学生:黑板上得3各歌字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得内容。

  二、教学声母zcs。

  1、字母z,音节zi

  (1)教学声母z的读音

  a出示表音表形图一

  图上画的是谁?她拿了个什么?(要求用一句话说出来)小女孩手里拿了一张数学字母2的卡片。

  B出示声母z,告诉学生:z的读音和写字的“字”、字母的“字”读音差不多。

  C教师范读,告诉学生读的方法:读z时,舌尖向前平伸,顶住上门齿背,憋住气流,然后舌尖稍微放松,让气流挤出。领读,学生体会练读,指名读。

  (2)字形及书写:

  说说z的样子,引导编顺口溜帮助记忆:(像数学中的“2”)“像个2字zzz”。看z有几部分组成,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然后在书上描红。

  (3)教学zi及其四声。

  Az有个特好的朋友叫i,出示音节zi

  B告诉学生:i在zi中不讲话,是哑巴,它和z组成的.音节zi,是整体认读音节,不要拼读,只要将z的音读得长一点就行了。

  C领读、齐读、指名读。

  D比较z和zi发音方法的异同。指读z和zi的卡片。教师发音,学生判别,拿卡片领读。

  E出示zi的四声,学生自由练读,引导用它的四声练习组词。

  物资姿势;紫色子女;写字自己

  2、字母c,音节ci

  (2)教学声母c的读音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并学习相关词语,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了解谚语的意思,读后有自己的想法。

  3.通过收集谚语,增长知识,认识更多的字,养成善于收集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

  2.能深刻理解5条谚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1.能深刻理解5条谚语所蕴含的道理。

  2.通过收集谚语,增长知识,认识更多的字,养成善于收集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上课伊始,教师播放童谣《拔萝卜》,和学生一起表演说唱,营造轻松和谐的语文学习氛围,为接下来的一系列语文学习做准备。

  2.师:小朋友以前听说过拔萝卜的故事吧!今天老师和大家又听了这首有趣的童谣,哪位小朋友知道歌谣中的老爷爷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拔出萝卜,后来又成功了呢?

  生:……

  (引导学生明白“人多力量大,要团结合作”的道理。)

  3.师:今天我们的学习也要依靠小朋友们的集体力量,团结一心才能顺利完成,加油吧!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再放资源,让学生跟着模仿朗读,自行纠正语音语调。

  3.师:小朋友喜欢电视上老师读的吗?你也来模仿一下吧,然后读给同桌听听吧!

  4.之后教师点名让小朋友读,同学集体帮忙正音。教师播放资源,和学生一起认读本课的生字词,并进行有重点的`教授。

  5.小朋友,这么多的精彩的谚语,你最喜欢那一则呢?为什么呢?

  三、朗读感悟,理解品味

  1.教师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对这些谚语的理解,之后逐一进行讲解。

  (1)教师为学生出示512抗震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谚语“人心齐,泰山移”的含义。

  (2)教师为学生出示柴多火烧得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谚语“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的含义。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教师请同学到前面来做实验:请一位女同学来折一根筷子,请班级最高最壮的男生来折一把筷子,看看结果。让学生从眼前的情景中明白道理: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教师给学生出示植树造林防止沙尘的画面,帮学生理解谚语“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的含义。

  (5)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帮助学生理解“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含义。

  3.教师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教师小结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5句谚语,老师希望大家都将这些谚语铭记于心,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教育自己。

  五、课外拓展

  老师从别处又收集了几则谚语,大家课下也一起来收集吧,然后我们开个谚语发布会,看看哪位小朋友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给我们讲一讲其中的道理。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众人划桨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教师引言导入。

  我们都听说过嫦娥奔月的故事,在这个神话故事中,月亮里有广寒宫,有桂树,有玉兔,还有漂亮的嫦娥仙子。那么,作为天体的月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呢?大家想知道吗?今天这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跟宇航员叔叔飞到月球上去看一看,好吗?(板书课题6飞向月球)

  2、交流阿姆斯特朗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广袤 嶙峋 联络 牙膏 呈现 土壤 浆糊 把食品捏成糊

  棕色 扶梯 百看不厌 心驰神往

  (2)指名逐行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联络:彼此交接,接上关系。

  耸立:高高地直立。

  宇航员:本课指乘宇宙飞船在太阳系内空间航行的人员。

  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百看不厌:长久地看,多次地看,不会产生厌烦情绪。

  失重:本课指宇宙飞船在高空摆脱了地心引力而失去重量。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相机指点。

  三、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按要求给课文分段。

  2、结合提示,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四、作业布置:

  1、继续熟读课文。

  2、收集有关月球的资料。

  五、阅读扩展,升华情感。

  1、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登上月球已不是神话,那么“月球一定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也一定会实现。想一想,如果人类居住在月球上,那将是怎样的一个家园?

  (课件10,引导写作)①自由说一说。②写一写。③指名读。

  【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放飞想像,想像不久的将来,月球成为人类另一个家园的美好情景,从而激发他们对月球的兴趣,树立探索宇宙的`远大理想。】

  2、总结:同学们,无穷无尽的宇宙里藏着数不清的奥秘,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将来去研究它们、开发它们,让更多的天体、更多的资源为人类造福。

  六、拓展作业:(课件9)

  1、积累本课的好词佳句。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办一份以“月球”为主题的手抄报。

  附板书设计:

  开始登月:1969年7月19日

  飞向月球 飞往月球:有趣、艰辛 实现了夙愿

  着陆月球:激动、自豪

  揭秘月球:真实面目、资源丰富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交待了什么?

  (爬天都峰的时间、地点、人物)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画出有关语句,轻声读一读。

  2.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4.学生练读,评读。

  5.小结。

  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了登上这么高、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

  三、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读这部分内容,画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2.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3.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4.学生分组讨论。

  5.全班交流、小结。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6.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对话。

  四、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的?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我( )向峰顶爬去。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 )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3.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

  (1)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我”?居然”在这里说明什么?

  (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老爷爷有那种勇于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2)小妹妹为什么说“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

  (3)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这“勇气”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六、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互相学习。)

  2.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取得进步。)

  七、总结:

  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时,会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足勇气,战胜困难。同学们,你们有勇气和信心吗?

  八、板书设计:

  爬天都峰

  “我”

  一起爬 奋力 手脚并用 终于

  老爷爷

  作业设计:

  一、读读、写写下面的词。

  笔陡 石级 铁链 似乎 发颤 奋力 攀登

  终于 纪念 辫子 勇气 决心 意思 取得

  二、判断带点字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似乎(sìshì) 暑假(jiàjiǎ)

  发颤(fā fà) 应该(yīngyìng)

  三、选字填空。

  纪 记 年()()住 日() ()念

  作 做 工() 留() ()()业

  相 像 ()声 ()片 好() 照()

  四、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我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2.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 望:啊,峰顶这么 ,在 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 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挂下来的,真叫人 !

  1.这一段写天都峰的 。

  2.用“||”把这段话分两层。

  3.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 ,暗示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2个笔画:横、竖。了解笔顺规则:先横后竖。

  2.自主积累词语。

  3.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4.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观察课文插图,引导小朋友与老师对话。适时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老师领读。(分三句读)。

  注意读准字音,尤其是'二、三、四、十'这四个字音,si sān为平舌音,er为卷舌音,shi为翘舌音。学生发音不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多读几遍。

  (三)学生朗读课文。(保证朗读的时间,朗读方式要多)

  (四)随文识字。

  1.读准字音。先读课文,再看生字表,把课文中及板书中的生字找出来。

  采用多种形式,如卡片,开火车,小老师,猜字游戏,多媒体'字宝宝'等调动小朋友学习兴趣,反复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2.了解字义。

  让学生知道'一'是一个数字,是一本书的'一',一张桌子的'一'。然后再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还可以用'一'说什么。例:一个铅笔盒,一把尺子,一块橡皮等,在学习'一'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学习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表示数目的'字。

  3.分别汉字与阿拉伯数字。

  告诉小朋友,这些字虽然表示数量,但是它们是汉字,与数学课上学的阿拉伯数字在写法上不同。

  (五)朗读课文,熟读成诵,巩固识字。

  (六)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认读生字卡片。

  (二)随文识字。

  记住字形(会写字)。

  明确目标:会写'一、二、三、十'这四个字。

  学习笔画:'一'口念'写一字,横'。

  观察:'二、三、十'有几笔,都有哪几笔。

  书空写'二''三'。

  学习笔画'丨'(shu)从上到下,竖要直。

  写'十'字,知道先横后竖,书空写'十'字。

  说说自己怎么记这些字。

  (三)指导写字。

  本课是写汉字第一课,要指导学生会照田字格里的示范字正确地书写。

  1.先指导学生认识田字格。

  2.指导学生观察每个字的每一笔,应占格的位置。

  3.注意在示范中讲清书写笔顺,掌握先横后竖,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一'写在横中线上,两边要有空。

  '二'是两横组成,从上往下,先写上面一横,第一横短,第二横长。

  '三'是三横组成,三横之间距离相等,第一横长,第二横短,第三横最长。

  '十'由两笔组成,先写横,再写竖。

  4.由于学生第一次书写,教师要重视巡视指导,有基础的教师,告诉学生学习顿笔。从关心学生身体健康的角度,特别注意教给学生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学生写字在课内完成,教师及时反馈。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17

小学语文教案11-04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21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9-08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09-13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9-13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0-12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