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实用的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完成“比一比,组词”。
2、完成“抄一抄”。
3、完成“读一读,填一填”。
4、完成“用加点的词造句”。
5、“读一读”。
教学重难点:
1、完成“形近字组词”。
2、完成“抄写易错字”。
3、完成“积累成语”。
4、完成“造句”。
5、完成“节气歌、对联和成语”。
教学准备:
小黑板。
课型:
综合实践课。
教学方法:
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学生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元日》、《老北京的.春节》和《冰灯》三篇课文,了解了不同地域春节的盛况。今天,我们一起到“语文天地”去学习。
二、新课。
1、完成“形近字比较”。
⑴、出示四组字,学生认读。
⑵、学生自由组词,说说每组字的区别。
⑶、指名组词。
⑷、指名上台填写。
⑸、读一读。
2、完成“抄一抄”。
⑴、出示要抄的词语,学生读。
⑵、说一说哪些字易读错,哪些字易写错。
⑶、学生正确书写。
3、完成“读一读,填一填”。
⑴、学生自由读。
⑵、找一找填写规律。
⑶、试填最后一组。
4、完成“造句”。
⑴、出示例名,学生齐读。
⑵、找出加点的词语试说一句话。
⑶、把说的话写下来。
5、完成“读一读”。
⑴、出示“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⑵、说说二十四节气分别在什么时间。
⑶、分组读。
⑷、试背一背节气歌。
三、作业 布置:
完成“日积月累”活动。
四、板书设计 :
组词
抄词
日积月累 填词
造句
读句
五、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完成“开卷有益”。
2、完成“笔下生花”。
3、完成“金钥匙”。
教学重难点:
1、完成“自读课文”。
2、完成“习作”。
教学准备:
小黑板。
课型:
综合实践课。
教学方法:
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学生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语文天地”学习。
二、学习新课。
1、完成“开卷有益”。
(自读课文)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
⑵、指名说说,自己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⑶、齐读课文。
2、完成“金钥匙”。
⑴、出示(金钥匙“资料归类”)。
⑵、说说自己进行过哪些资料的整理归类。
3、完成“习作”。
⑴、读题。正确地选择题目。
⑵、学生围绕选定的题目小组交流。
⑶、指定学生说一说自己要写的内容。
⑷、学生动笔写。
⑸、分组评议。
⑹、自己修改。
三、作业 布置:
完成“语文天地”活动。
四、板书设计 :
12、过年
语文天地
开卷有益
金钥匙
习作:选一项,写一写。
五、教学后记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前面的环节了解这篇小说的大概内容及结构,同学们经过多遍的阅读,细心的同学肯定会发现,整篇文章围绕着什么推动文章的情节发展的。(板书故 事情节 )
二、分析探究
(一)菲利普夫妇对于 勒的态度变化
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菲利普夫 妇对于勒的不同称呼的词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对于勒的.不同称呼?
(二)追究根源,归纳主题思想
菲利普夫妇为什么会对于勒有这样的态度变化?只有菲利普夫妇是这样的人吗?从文中哪些描述可以看出来。你认为这篇小说要 揭示什么主题?
三、小结
四、布置 作业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身边也有像于勒这样的亲戚,你会怎样看待他?
教 学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盼
赞 富 希望
遇 根源:金钱至 上
躲 穷 恐怖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5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这一真实而惊心动魄的感人故事,学习英雄欧阳海舍身忘死的大无畏精神。
4、 学习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体会英雄欧阳海舍身忘死的大无畏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二、 学习提示,指导自学。
1、 认真读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2、 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学。提纲:
(1) 自学生字词,朗读课文,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
(2) 想一想,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概括的说一说。
(3) 这篇文章那里最让你感动?把它找出来,多读几遍,为什么令你感动?
三、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1、汇报自学情况。
(1) 每个人都把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受感动,互相补充。
(2) 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1、 讨论;课题为什么叫壮丽的青春?你认为还可以取什么题目?比较一下,哪个题目好?
二、 展示、汇报学习成果。
1、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用自己的话讲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朗读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读读自己为什么受感动。
引导学生谈:
(1) 当时的情况如何危急?
(2) 欧阳海是怎样挺身而出的?启发想象,体会欧阳海崇高的思想境界。
(3) 事情的结果怎样?
3、 为什么以壮丽的青春为题?
三、 感情朗读,体会境界。
1、 激情。
2、 指导学生怀着对这位英雄无限崇敬之情,充分的读,练习把课文朗读好。
四、 课后延伸,布置作业。
板书
8*壮丽的青春
峡谷险,驮马惊
箭步飞身,推离轨道 舍生忘死 无怨无悔 英勇献身,谱写颂歌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拮、寐”等6个生字,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拮据、梦寐以求”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父亲诚实、讲信用的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道德难题”之“难”。
教学准备:
学生:
1、自读课文2~3遍。
2、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3、想一想每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板:中彩
中彩是什么意思?假如有一天你中奖了,奖品是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你可能会有
什么样的表现?
2、可是有一个人中奖了却没有这样的喜悦,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
课——板书课题。
【课件出示】自由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整体把握,学习生字词。
1、检查生字词。
(1)【课件出示】 奔驰 馈赠 迷惑不解
捎信 拮据 梦寐以求
(2)指名领读。
(3)指导读好多音字“据”。
A多音字组词。
B指导读好带多音字的句子。
【课件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
C“拮据”是什么意思?
D你从句子中的哪个地方读懂的“拮据”的意思?
小结: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词语的意思就读懂了。
E齐读带“拮据”的句子。
(4)指导理解“梦寐以求”的意思。
A指名读。
B指名读“寐”字在字典里的意思:睡觉。
C“梦寐以求”是什么意思?(做梦都想要就叫“梦寐以求”。)“梦寐以求”仅仅是指晚上做梦想要吗?还在什么时候想?
小结:查字典理解了关键字的意思,词语的意思就很容易理解了。
D指导朗读:朝思暮想,日思夜想,愿望多么强烈呀!谁来读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板书:得 留 道德难题 还(父亲得到了一辆汽车,但这辆汽车是为库伯买的彩票中的.,于是父亲面临着一个难题:是把车留给自己还是把车还给库伯。最后父亲选择了把车还给库伯。)
(3)小结:叙事性的文章通常都会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得车是故事的起因,父亲遇到了一个难题是故事的经过,还车是故事的结果,把起因、经过、结果巧妙地串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5)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6)同桌两个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探究“道德难题”之难,学习表达之方法。
1、把车留给自己还是还给库伯曾经令父亲为难。课文是怎么写父亲的为难的呢?默读课文的3—8自然段,找出写父亲曾经因为这个事为难的句子画上波浪线,想一想哪些词句写出了父亲的为难?
2.反馈。
(1)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课件出示】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A哪些词句写出了父亲的为难?(神情严肃)
B神情严肃是什么样子的?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朗读走进当时那个场景,你仿佛看到父亲带着什么样的表情开着车从人群中缓缓驶过?师范读。
按常理,父亲好不容易中奖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汽车,他应该会是怎样的表情?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C指导朗读:他本应该兴高采烈,可是他却闷闷不乐;他本应该激动不已,可是他却眉头紧皱;他本应该兴奋,可是他却一声不吭。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呀?
是啊!父亲此时正是觉得留也不好,还又不舍啊。谁来读读这段话呀?读出父亲那种复杂的心情。练读 指名读 齐读
D小结:作者抓住了“神情严肃”这一个神态,就写出了父亲的左右为难。
(2)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课件出示】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A哪个词写出了父亲的为难?(“赶”)为什么?
B你觉得父亲是怎样“赶”他下来的,谁来表演一下?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毫不留情地 极不耐烦地 心烦意燥地。。。 )
C指导朗读:随机让学生把形容的词语带到句子里面读。
小结:作者抓住“赶”这一个动作,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了父亲的左右为难。
(3)母亲让我仔细辨认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课件出示】母亲让我仔细辨认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A这段话从哪里可以看出父亲的为难?
B父亲为什么要用橡皮去擦那个K字?
也就是说,父亲用橡皮去擦那个K字,是想要把那辆车留给自己,对不对?你觉得他有理由把车留给自己吗?(要从课文中找理由)。
C那么多的理由可以让父亲留下那辆车,父亲可不可以因为这些理由把那辆车留给自己?为什么?
是呀!这辆车,还又不想,留又不行。此时的父亲,一定左右为难。想象一下,父亲在擦这个K字的时候,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动作?
D【课件出示】小练笔:学着作者的样子描写一下父亲的表情、动作来写一写父亲擦去K字时的情景。
E反馈
a学生反馈。
b【课件出示】父亲满脸通红,额上冒着一层细细的汗珠。他呆呆地凝视着那张彩票,颤抖地拿起桌上的橡皮轻轻地擦着那个代表汽车是库伯的的K字。可是,他始终不能擦去05102右上角的那个K字。
c评一评,他哪个地方写得好。
d加上一些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词语,就更加让人体会到了父亲当时的左右为难。齐读再现
四、领悟“诚信”之美,理解重点句子。
1、 当道德的天平出现时,父亲曾经左右为难。但是最后,父亲选择了什么?
板书:天平
2、你们有没有想过,父亲虽然失去了一辆梦寐以求的车,他得到了什么?
板:诚信
3.、这正如母亲所说,我们一起读:
【课件出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A你们觉得,财富包括哪些东西?老师从字典中查来关于财富的解释。齐读
【课件出示】财富:有价值的东西。有自然财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B此处,“财富”指的是——精神财富。很多时候,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更可贵。
4、所以,作者说,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齐读
【课件出示】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五、总结下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困扰着父亲的道德难题,学习了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来表达情感的方法。文中还写了“我”的情感变化,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把车还给库伯后全家人又会有什么表现呢?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到底还隐含着什么样的意义呢?咱们下一节课再探讨。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园地教案12-14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识字》教案01-20
语文《翠鸟》教案08-04
语文备课教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