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其中3个多音字“着zhuó”“转zhuàn”和“看”kān)及新词,认读7个字。
2.学习辨析“同音字”与“形近字”。
3.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
4.朗读课文。
5.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觉遵守法规。
二、教学重点
了解小女孩是怎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
三、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能够如此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就是一个文明的人”这句话的意思。
四、查阅资料
搜集有关新加坡的资料
五、教学具准备
课件
六、教学课时数
2课时
板书设计
环境小女孩表现
天气倾盆大雨任凭打湿衣衫
红灯亮等绿灯亮才过路口
路口无交通警察
无汽车驶过
行人不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其中3个多音字“着zhuó”“转zhuàn”和“看”kān)及新词,认读7个字。
2.学习辨析“同音字”与“形近字”。
3.读熟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什么是见闻?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师:作者到了新加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信学完课文,你一定能弄懂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11’)
(一)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二)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把字音读正确。
四、检查自学学习生字新词:(20’)
(一)读生字组本课词语。
(二)哪些字在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旅留遵
(三)对于哪些字你有好的记忆方法?
(四)多音字组词。
Zhuó(衣着)zhuǎn(转身)kān(看守)
着转看
zhe(看着)zhuàn(转动)kàn(看见)
(五)选字填空,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64页。
五、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语。
六、作业:1、抄生字词。2、读课文。
教学反思:生字的书写学生有一点难度,对于多音字的教学方法多样,学生能够基本掌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新加坡街头见闻,齐读课题
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体会新加坡城市交通管理得好。
(一)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后填空。
一天清晨,下起了倾盆大雨,当时街头没有______,也没有______________,可小女孩任凭大雨把衣衫打湿,也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肯定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女孩模范遵守交通法规,是个高度文明的'人;二是认为小女孩太傻了。
三.展开辩论“小女孩究竟是傻,还是一个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是文明的人?”从而深刻了解课文所讲明的意义。
1.正反双方,马上要展开辩论了,为了更好地说服对方,你们要从课文中找依据,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并把自己的理解做简单的批注。
2.同样意见的人自愿结组讨论。
3.辩论开始。在学生辩论时,教师适时点播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体会其表达的含义。
△一个穿着普通的小女孩,正站在路口斑马线的红灯前,一动也不动地等待着,此刻周围既没有交通警察,也没有汽车行驶。而她只打了一把很小的雨伞,任凭大雨把衣服打湿打透,直到红灯灭,绿灯这亮起来,才慢慢地沿着斑马线穿过路口。
(1)生可能抓住既没有……也没有……来说女孩傻,也可能抓住这句话说小女孩是个文明的人。
(2)在辩论中师:没有警察说明没人看管,没有车辆通过,说明没有危险,在没人看客又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仍等到绿灯亮才走,说明她就是一个高度自觉的人。
(3)指导朗读这句话。
4.小女孩仅仅是新加坡千百万个城市市民中的一个,你认为其他的人也会像她这样吗?请你读书找出根据。
5.生读书批注
6.交流。
理解下面两句话:
“既然红灯亮着,怎么可以跑过路口去呢?”
(1)这句话什么意思,把它变成句号说一说。
(2)课文中为什么用“?”呢?你觉得哪个标点好。(“?”加强了语气)
(3)指导朗读这句话。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让我们这样做。”
A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了什么?“这样做”“怎样做?”
B朗读这句话。
7.听了吴小姐的话,亲眼看了小女孩的一举一动又亲自体会到了新加坡城市的一切,你样这个城市,这里的人民呢?
新加坡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加坡的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朗读全文,再次体会这里的文明。
五.作业
(一)自读课本相关课文读。
(二)朗读课文,摘抄自己感受深的句子。
教学反思: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在学习中感受到,应该自觉的去做,这样才能是一个文明的人。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教学重难点: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出示四组词语,学生认读。读给同桌听,互相检查。
2、仔细观察每组带点的字,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3、交流观察后的发现,并说说形声字的`特点。
4、拓展练习:展示自己课外搜集的形声字卡片。
二、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2、分小组练习背诵。
3、说说这个儿歌知道了什么?
三、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3个生字,认识7个字。认识“单人旁”。能用“五颜六色”进行词语搭配,训练说句子。
2、过程与方法:在语境中学习生字,认识新偏旁,训练说句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通顺、正确、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美丽校园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3生字和7个认读字,能够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你们”这两个字对合体字及偏旁有初步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件:小彩笔图片
1、导入语
课件:图片(小彩笔)
师:这是什么,(小彩笔)。你用它画过什么?有个小朋友也喜欢小彩笔,还在书中写了一首小诗赞美它呢!一起来学习好吗?
2、出示课题:
课件:小彩笔
板书:小彩笔(加拼音)
3、齐读课题:4、小彩笔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师:现在请你打开书62页,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把它读准。
课件:出示要求(我会做,借助拼音正字音)
2、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在文中圈出来。
课件:我你们
师述:你能边读课文边把生字圈出来吗?比比谁做得又快又好!
3.看课件认读生字:我你们(带拼音)
(1)指名读生字;我wǒ 你nǐ 们men
(2)师述:们men是轻声,我们,你们表示人很多。(用手势体态讲解)
(3)学生认读我你们:伙伴拼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指名领读(3人)、个别读(2人)。
(4)组词:谁能用新生字来组个词?(你的知识真丰富)
4、课件学习认读字:用、画、色、美丽、绿色、五颜六色
师述:还有几个生字朋友呢,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1)自己小声的读一读
(2)指名带读:谁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呀?
(3)个别检查:谁能再给大家读读。(及时奖励)
5、考考你:去掉拼音朋友,还能读准字音吗?
课件:我们你们有用颜色画画五颜六色……
(1)指名读
(2)齐读
6、小声读课文巩固生字:
课件:把生字朋友放回文中读一读,伙伴互查,语句要读通顺。
师述:同学们读得都很好,我也想读一读,想听吗?
三、再读课文,在情境中识字
1.老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想一想小彩笔画的是哪儿?用什么画了什么?
(1)板书:学校
(2)提问:用什么画了什么?
课件演示:我用蓝色画天空,
我用红色画国旗,
我用黄色画高楼,
我用绿色画草地。
2.指导朗读:先自读,再同伴互练。
师述:这么多颜色,你喜欢哪个颜色?你能读给你的小伙伴听吗,让他感觉你喜欢它。先自读,再同桌互练。
3.课件:我用蓝色画天空,
我用红色画国旗,
我用黄色画高楼,
我用绿色画草地。
4.指名读:让别人听出来你用什么画得什么。
5.扩展:这个小朋友画得真好这么美的校园,我们看美术老师用它的彩笔给我们校园也画了很多漂亮的画。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课件:校园文化墙的画
提问:
你还想用什么颜色画些什么?自己想,然后,和伙伴说说,指名说。
课件:我用()画()
6.这么多的颜色都用上了,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颜色吗?
生活中还看到什么是五颜六色的?
7.指导用“五颜六色”说话。小组内说,指名说。
师述:你能用“五颜六色”说句话吗?五颜六色的彩笔把校园画得真美,你能读出美的'感觉吗?
课件指名读:五颜六色都用上,
我们的校园多美丽!
8.指导朗读:五颜六色都用上,我们的校园多美丽!
师述:重点字指导:都多
小彩笔帮我们画了这么漂亮的校园,你喜欢小彩笔吗?想对它说什么?
课件:齐读:小彩笔,我爱你。
9.做到通顺、正确、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师述:带着你的喜爱之情朗读课文吧。你能背下来吗?
10.背课文。
四、指导识字
师述:背得真好,相信你们写得也会很好。
1.书写“你”,认识单人旁
(1)板书单人旁,齐读、书空。你指的是人,跟人有关,所以用单人旁。
(2)分析字形、占格:课件,你有几笔,书空写一写。
师述:占格要注意什么呢?左右两部分有什么特点?(左窄右宽),注意左部分的撇低右部分的撇高。
(3)教师范写,学生巩固占格。
(4)学生描红1个,写一个。
(5)展示讲评生字:你
2.学习生字们
(1)课件“们门”比较字形、字音、字义。
(2)分析字形、占格:打开书63页,们有几笔,书空写一写。
(3)教师范写,学生巩固占格。
(4)学生描红1个,写一个。
(5)展示讲评生字:们
3.生描第一个红字,注意笔顺。
4.独立写一个字,不仅要注意笔顺,还要注意位置。
5.互评后修改。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都很出色,谁来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呀?
五、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用你的小彩笔完成这幅画!
2、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六、板书设计
4、小彩笔
dān rén páng 你们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抄写喜欢的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课前准备
1、歌曲《送别》录音。
2、电影《城南旧事》剪辑。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片断,配歌曲《送别》,了解小说《城南旧事》。
这是根据我国当代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事》拍摄的电影《城南旧事》的片断,这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呢?阅读课文后面的“资料袋”。
2、电影中的主题曲是《送别》,唱出的不仅仅是对离去的朋友的不舍,也唱出了对美好童年的深深依恋。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
3、读课题,闭上眼睛想一想,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二、自读感悟,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准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说说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哪些事情?朗读相应的部分。
冬天“我”看骆驼咀嚼(4自然段);
“我”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5—9自然段)
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10自然段);
问妈妈为什么夏天不见骆驼的影子(11—14自然段)。
3、再读课文,把你觉得最好玩,最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三、小组合作,学习字词
1、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小组内对照交流。
2、集体检查。
生字:
①读音:咀嚼读作:jǔ júe、“慢慢的嚼”的“嚼”读“jiáo”、
②书写:“卸”9画,第七笔是“提”,“傻”的右上部分不是“夕”。
词语:重临:重新到来。
四、作业
1、选择喜欢的一个或几个自然段背诵。
2、抄写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复习导入。
1、学生朗读课文。
2、指名说说课文内容。
二、深入阅读,品味童年
1、学习“学骆驼咀嚼”的片断
①反复读第4自然段,细细地品味,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简单地写出自己的体会感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课件出示: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②全班交流。(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抓住最后一句从作者学骆驼咀嚼,体会童真童趣、体会“我”的'傻样)
③总结学法:反复读、品味→画词句写感受→有感情朗读。
2、分小组合作学习后三个片断
①从后三个片断中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片断,用上述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
②同兴趣的同学自愿结合小组,互相交流、探讨。
③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猜测挂铃铛的原因
课件出示: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从“想象铃铛用处”片断中体会“我”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及童心的天真、幼稚和爸爸的认同)
看骆驼脱毛
课件出示: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从“想替骆驼剪毛”片断中体会作者叙述的真实,描写的逼真)
夏天见不到骆驼感到奇怪
课件出示: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从“追问骆驼去处”片断体会作者好奇心和对骆驼的喜爱,之中穿插对一些语句的感情朗读)
④分角色朗读
3、学习最后两段,体会怀念之情
①齐读课文最后两段
②你读懂了什么?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③引导学生理解“童年一去不还”和“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童年“一去不还”是因为“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来了”,说明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已长大,不再是童年了;“童年重临我的心头”,这个“童年”是指童年时那段有趣、难忘的生活,是因为当“我”又看到冬阳下的骆驼队时,触景生情,不禁想起儿时的那段难忘的生活)
④小结:这些童年生活的片断,像一朵朵洁白的浪花,翻滚向前汇成了一条记忆的长河,以至于多年以后仍然记忆犹新。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轻声吟诵课文,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感情。
2、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3、童年是美好的,光阴是宝贵的,这正是这篇课文要向我们诉说的。而你此时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许多有趣的经历呢?(鼓励学生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四、布置作业,回味童年
1、布置写作:学了这篇文章,你们一定和作者一样回忆起了小时候的某些事或人吧。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
3、推荐学生课外阅读小说《城南旧事》。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单韵母a、o、e,能够读准音,认清形,并且能正确书写。
2。认识声调符号,能正确读出a、o、e的四声。
3。认识汉语拼音四线格并学习使用。
教学重难点
O的读音是本课的难点,要求口型圆,保持不变,发出声音。拼音的书写在本课是一个起点,要在正确细致指导的前提下教会孩子如何书写工整、规范。
教学准备:课件、汉语拼音卡片、四线格黑板等。学生准备汉语拼音小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单韵母a、o、e,能够读准音,说出发音方法。
2、了解并能准确说出单韵母的特点。
3、认识汉语拼音四线格,并能准确书写a、o、e。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每天到学校读书识字学本领,那怎样学会读书识字呢?首先要学好汉语拼音。学好了汉语拼音就能认识很多的汉字,读很多的书,学很多的本领。所以今天第一课我们就开始学习汉语拼音。
二、指导看图,引出字母
1、出示图: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
* 瞧,这是谁?大公鸡什么时候会叫啊?怎么叫呢?(大公鸡,oo啼)
对,这是公鸡叫,oo啼。出示:o
2、你们认识这只小动物吗?队,这是一只大白鹅。大白鹅什么样子啊?
看,她张着嘴巴在ee叫呢!
出示:e
3、 看看插图中间是谁?小朋友跟着谁去哪里?
出示:a
4、 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谁能把你在图上看到的事物连起来说一说?
(指导说图:把图内容说完整,说通顺)
现在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把这幅图连起来说一说:
大公鸡oo啼,阿姨带我到村戏,大白鹅ee叫,连声问我:“早上好!”
5、 小朋友一边看图一边跟着老师来念一念。
6、 你们在跟读的时候,老师发现你们把今天要学的三个汉语拼音字母aoe的音发好了。相信小朋友们一定能学好。
三、学口诀,记字音
1、学习单韵母a
看图:这位是谁?我们怎么称呼她?
看看老师发a这个音时,嘴巴是怎样的?嘴巴动不动?声音怎么样?
学生自己练习发音。
你在发这个音的时候想到的是谁?怎样记住他的?
学口诀:嘴巴张大aaa
2、 学习单韵母o、e
看图:看到这两个字母先想到画面上的什么?
看看老师发o、e这两个音时,嘴巴是怎样的?嘴巴动不动?声音怎么样?
学生自己练习发音。
你在发这个音的时候想到的是谁?怎样记住他的?
学口诀: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eee。
我的十分钟:
1、(出示:a、o、e)反复认读,能正确区分,并读准三个字母。
2、拿出小镜子,自己读读这三个拼音,看看口型有什么变化?(从大到小)
同桌互相读一读,检查一下,你的小同桌的'口型对不对,是不是从大到小变化的
3、这三个拼音朋友读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特征?(看老师读,听声音)
* 口型保持不变,声音又响又长
3、 小结:像这样发音时口型不变,声音响而且长,我们都把他们叫做单韵母。
4、 游戏:看老师口形(不发音),你知道老师要发哪个音吗?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学习规范书写
1、教学四线格
出示:四线格 认识四根线、上格、中格、下格
2、 教学a的写法:
师范写:先写一个左半圆,左半圆要写得远而饱满,占满整个中格。再些小竖弯,注意是向右弯。
看看这个a像什么?怎样记住他?
学生跟着老师书空,打开书在书上描一个。
3、教学o的写法:
师范写:从左上起笔,一笔写成。
看看这个o像什么?怎样记住他?
学生跟着老师书空,打开书在书上描一个。
4、教学e的写法:
师范写:从里面起笔,一笔写成。
看看这个e像什么?怎样记住他?
学生跟着老师书空,打开书在书上描一个
5。学生在习字帖上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声调符号,能正确读出a、o、e的四声。
2、能准确并较为美观地书写a、o、e
3、完成《补充习题》《1、a、o、e》
一、复习a、o、e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个汉语拼音,还记得吗?(出示)
谁来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齐读)
说一说,你是怎么发出这个音的?(复习发音方法,回忆口诀)
2、读他们的时候,口型保持不变,声音又响又长,像这样的拼音叫什么?(单韵母)
二、学习四声
1、知道吗?这三个汉语拼音可爱漂亮了!他们每人都有四顶漂亮的小帽子!
出示:
我们把他的这四顶小帽子叫做四声,他们分别是: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学习四声儿歌:一声高高平又平,二声就像上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2、出示a的四声:āáǎà
每当a戴上它漂亮的小帽子时,她都会大声地唱起歌来。师范读
学生跟着读
给四声扩词 打乱顺序认读
3、你们想不想给oe也戴上这四顶漂亮的小帽子?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教四声的读法。
ōóǒò,ēéěè。自己读。 扩词说话
1、 出示:āáǎà,ōóǒò,ēéěè
学生跟着读,开火车读,小组内相互检查,指名打乱顺序读
我的十分钟:
三、游戏巩固
1、“听声辨音”老师读拼音,学生举出相应的卡片,看谁举得又快有准确
同桌互相玩游戏
2、 加大难度:老师读一个词,举出其中含有的读音,说说他是第几声。
例:阿姨 白鹅 喔喔啼 肚子饿
3、 最终挑战,仔细听老师读的词语,里面有没有今天我们认识的拼音朋友,有的话高高举起它。
例:火把 爸爸 外婆 山坡 恶心 额头
四、总结全课时: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汉语拼音中的三个单韵母,谁能把他们连起来读一读?
这三个韵母朋友手拉手,做游戏了,瞧,他们站在不同的汉字中,变成了一首好听的小儿歌,出示小儿歌。
* 哪个小朋友认字多的,能带着大家读一读吗?
* 读小儿歌,认识其中简单的汉字。
五、练写字母,完成练习
1、复习四线格
出示:四线格 认识四根线、上格、中格、下格
2、复习aoe的写法:
在拼音本上每个练习2个(展示一本较好的)
评写:说说他写的好不好,好在哪里,还有哪里需要改进
3、完成《补充习题》相关练习(可以将一些重点题目放在课上完成)
板书设计:
a o e 单韵母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 学会细致地观察并生动地描写自然景物;
2、 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 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特点描述”的能力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重点切入法
学法指导:
精读、摘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郁郁葱葱的大树,嫩绿嫩绿的草地,鲜艳茂盛的花丛,如诗情如画意。大家看到这幅图想到的是哪个季节?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杜甫的《绝句》(放音乐,看投影,生背诗文);可记得贺知章的《咏柳》(接着听音乐、看投影,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投影出示课文题目及学习目标)。
二、作者介绍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宁死不受美国的救济粮。)
三、生词过关
四、感知课文:
1、 听范读,理清思路,感受语言。(读后说说文章的结构。(盼春1,绘春2-7,赞春8-10) )
2、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修辞手法——反复,比喻,拟人。感情喜悦迫切,语调柔和亲切。第1段——点题,总领全篇,引起下文。
3、 师生同赏绘春图
齐读2-7,说一说,作者描绘了哪些春天的画面?(春草图、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
齐读第2段: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一切”说明什么?(没有一个例外。)“然”,是词尾,表示状态,样子的意思。
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朗润”“涨”“红”,非常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
(一)春草图:自由第3段,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并说说这些词句描绘了春草的哪些特点?你能为这幅图取一个美丽动人的名字吗?
喜欢的词语 ①嫩嫩的、绿绿的、⑵偷偷地、钻⑶ 理由:⑴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②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喜欢的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理由: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春草欢乐图。
(二)春花图:作者是如何描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一派怎样的景象?
树,花,蜜蜂,蝴蝶,野花。写花的争春,花的色彩,花的甜味,结的果实。
花下是怎样的情景呢?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哪个词? “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
为什么野花会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没有明写风,但风寓在其中;没有明写太阳,但太阳寓在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动。
细笔描绘了一幅繁花似锦,昆虫喧闹,春意盎然的美景,色彩鲜艳,层次分明。
(三)春风图:第5节写风,写鸟,写牧童的短篇。怎么写的呢?
背诵僧人志南的诗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基扶我过桥东。沾衣不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写风的“抚摸”,风的芬芳醒郁,鸟的呼朋引伴,短笛的嘹亮。
鸟的清脆的声音,轻风流水的声音,牧童短笛喷亮的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首非常动听的春天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
(四)春雨图:雨中的景色描绘得同样十分动人,先写雨的形态,再写雨中景色。从文中找两个词把雨的形态讲出来。“细”和“密”。二个比喻形象生动。
接着写雨中屋、雨中树、雨中草、雨中人,怎么写的呢?(从侧面写出雨的滋润。)
“绿得发亮”“青得通你的眼”,把树木、小草经春雨淋浴后的鲜艳色彩描绘得十分逼真。“逼”什么意思呢?可以在王安石的《书湖明先生壁》诗中找一句话来形容。“两山排阈送青来”,两座山好像把门推开,把青送到眼前。灯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雨中景是静的,但静中又有动,笔笔紧扣春天。
(五)迎春图):第2到6节着重写景,第7节着重写人。寥寥几笔。天上地下,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写到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计”,计划。一年中要做的事,一年的计划,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
朗读第7节,体会:寥寥几笔,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无限好的美景。
4、小结:
这一部分绘春是全文的重点。细笔描绘,绘声绘色绘态,绘幼绘静,语言非常生动。比如说,写草的生命力,用“钻”;写热烈的气氛,用“闹”:写小草的青,用“逼”。细致的描绘来源于什么?细致的观察。观察以后还要怎样呢?表达出来。要仔细读书,积累词语,描绘起来就会形象生动了。
5、第三段:颂春。朗读8、9、10节。
(1)在描绘春以后,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用了什么手法呢?
用比喻手法。三个比喻有联系有区别,使春意越来越浓。先喻为娃娃,再喻为小姑娘,最后喻为健壮的青年,从不同角度写,写春的成长,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态、青春活力描绘得十分动人。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翠鸟》教案08-04
语文长征教案02-10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上册教案01-25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
语文备课教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