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教案

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教案

时间:2024-03-24 07:33:4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教案[共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教案[共10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教案1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2、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3、结合生活体验品味哲理,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建立快乐学习观。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表演读等方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2、学习恰当运用事例或道理证明自己的观点。

  (本文教学拟设一系列紧扣文本又贴近生活的话题,在对话中推动学生阅读、思考和探究。)

  【教学流程】

  一、解题导入

  提出疑问:

  1、你理解的“业”指的是什么?职业、工作。

  2、“敬业”是什么意思?专心致力于工作。

  3、“乐业”又是什么意思?快乐地工作。

  4、标题是否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否。

  二、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结合注解1了解梁启超。

  补充:(多媒体呈现)

  梁启超自号“饮冰”,取的是庄子内热饮冰之意,只是数十年的“饮冰”,也未能凉了他的热血。

  “饮冰”与《饮冰室合集》:“饮冰”,语出《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意思是现在我早晨接受命令而晚上饮冰,我难道内心很焦热吗?后人以“饮冰”形容惶恐焦灼意。

  三、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讨论:(多媒体显示问题)

  1、演讲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观点?

  明确:“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明确:作者首先论述有业之必要,因为“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接着再论述敬业之重要和乐业之重要;最后归结全文: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既有责任心又有趣味。

  四、深入研讨

  设计如下话题:(多媒体呈现话题)

  1、课文是如何论述有业之必要的?(可以先朗读3、4自然段,正音。)

  梁先生引用了孔子的话和百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有业”是做人之本。

  2、“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化用自古语“百事孝为先,万恶淫为首”,谈谈这样化用的好处。

  准确的化用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讲演者的态度,极有感染力。

  3、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业”的看法。

  示例:(多媒体呈现)

  (1)一个人有了职业,好处是很多的。做出了奉献,充实了生活,也能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踏踏实实的。一旦一个人没有了职业,他可能会去乞讨,就失去了人的尊严,更恶劣一点,他可能去干一些不利于国家、不利于人民的事情,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肯定没有快乐。这样就会影响到社会风气。所以,有也是必要的。(全面地谈到了有业既利于自己,也利于社会,并从反面说到了无“业”的危害。)

  (2)当一个人整天无所事事,他就会像一只离群的大雁,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在原地不停地徘徊,会感到无比的郁闷与孤寂,即使他想掩盖,也不能摆脱他的形只影单。所以,有业是必要的。(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描述出无业的悲哀,让我们明白有业之必要。)

  五、拓展延伸作业

  听了同学们的讨论,请写一段文字补充论证有业之必要。(讨论可能会一晃而过,要求学生写出来,有助于加深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教案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同学们,请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2、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三、精读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朗读第三、四段。课文第三、四段是论述"敬业"的重要,可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思考:

  (1)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

  (2)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明确:第三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第四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2、朗读第五、六段。这两段论述"乐业"的重要,作为第二部分的第二层。

  思考: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五、小结

  讲演词的第二部分内容理解的重点是阐述什么叫做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做才算是敬业。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随堂练习。

  教后反思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是教读课文的重点。在反复诵读中,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和口语特点。本课的难点是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教学过程中,既要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应尽量和学习生活体验相结合,在研讨探究中,大胆质疑,辩证地理解课文观点。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开拓思路。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教案3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2、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检查背诵

  "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一)学生朗读第七段。

  明确: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指出"责任心"和"趣味"跟"敬业"与"乐业"的关系最为密切:"责任心"就是"敬业"广趣味"就是"乐业"。他认为做事必须具备责任心和善于"从职业中领略出趣味。"一个人对待自己的职业,能够有责任心、有趣味发扬敬业与乐业的精神,专心致志做圆满,就是"人类合理的生活"。结束句"我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叹的语气,充满了对听讲的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强烈而真挚。

  (二)学生自读课文8—9段,并思考。

  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1、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2、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三、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

  [过渡]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灵诉求。

  四、课文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

  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五、布置作业

  领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体验,谈谈自己在学习中感受到的乐趣。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教后反思

  《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汇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课文主旨,了解作者的人生观,能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看法。

  2、整理和积累文中用以论证论点的大量经典格言警句,体会演讲通俗浅显的语言风格,培养自己的演讲能力。

  3、理清文章论证结构,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材料证明观点的,掌握讲道理、举例子两种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能够鼓足干劲工作并懂得什么是汗水和疲劳的人,才会理解欢乐的感情”,他告诉我们工作要有一种执着的敬业精神,要以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人类创造财富为快乐。今天我们就学习与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字有关的文章《敬业与乐业》(板书)。

  二、文题背景及解析

  文章题目点明了演讲的`论题。其中“业”并不是局限于狭义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因此“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限于正式的课主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八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以过去八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认真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理解字词)。

  2、理解课文层次:

  ⑴巩固复习议论文三要素、基本结构:

  板书: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⑵概括内容: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总体结构是“总──分──总”:开头总起全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先论述“有业”,再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最后总结全篇。

  第一部分(第1段):释题,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9):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3、课文内容研读: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⑴为什么作者先在文首交代论题的来源?有必要吗?

  在文首进行说明,可避免听者把论题和古籍中的语句原意混淆,又显示了演讲的趣味性。同时提出论题来由,也便于揭示全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演讲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⑵讲演的目的是“敬业与乐业”,为什么梁启超在论证论点之前先说“有业”的问题?他是怎样介绍“有业”的必要的?

  “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前提基础,对“待业”的态度,决定能否“敬业”、“乐业”。

  先引用孔子的话,再用事例证明,然后用自己的话从反面论证了“有业”的必要。

  ⑶如何理解文中的“业”:

  对“业”的理解,不应局限于职业成人的工作,可以指学生的学习,课外活动等,可以指自己的兴趣爱好,学术研究,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四、归纳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

  1、结构条理清晰:

  课文开头提出论点,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论述“敬业”和“乐业”的必要性,末尾总结全篇,提出希望。

  2、论证方法的多样性:

  道理论证使演讲富有说服力。举例论证使演讲词具体生动,吸引听众。

  3、语言浅显通俗。

  五、课堂训练

  1、精读6、7段,思考下列问题:

  ⑴文段中引用了谁得名言?说说表达了什么意思?文中首句有何作用?

  引用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意思是专注于某一项工作就是敬业。名言有权威性。语言简洁而深刻,指导作用大,用在文中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⑵文中举了什么事例?说明什么问题?有什么作用?

  把当总统和拉黄包车这两项职业进行对比,指出职业无高下贵贱之分,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事例论据能充实议论内容,有力地证明观点。

  2、文中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对我们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点拨:本题考查我们读后的感悟,应结合文中主要观点,讨论我们应以何种态度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板书】

  中心论点: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要敬业

  敬业与乐业有业之必要

  要乐业

  结论:敬乐人类合理生活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领会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3、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教学难点】

  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

  【德育目标】

  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研讨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人各有志同学们即将初中毕业,老师很想知道大家以后想从事什么工作……

  到时,你拥有了一份属于你自己的职业,你是否会因为是做家政而自卑地抬不起头或者因为是个官员就趾高气扬?或者当你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时就轻易地选择“跳槽”?我们究竟该怎样去看待自己的职业,这里有一篇文章《敬业与乐业》或许会给我们极大的`启示

  二、作者简介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维新代表人物及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这篇文章是梁先生70多年前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噗该校学生所做的职前演讲

  三、整体感知

  1、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演讲者的口吻,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学难懂的句子

  2、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有业、敬业、乐业

  3、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四、合作探究

  1、梳理文章思路,想想作者是怎样把问题说清楚的

  一(1):引出中心论点,“敬业与乐业”

  二(2~5):论述中心论点前的铺垫,强调“有业”是敬业乐业的基础

  三(6、7):论述“要敬业”的原因以及怎样“敬业”

  四(8):论述“要乐业”以及怎样才能“乐业”

  五(9):总结全文,强调“责任心”和“趣味”的重要性

  2、思考演讲稿与一般议论文章的异同:

  相同点:

  ⑴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⑵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⑶论据分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⑷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不同点:

  ⑴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⑵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现在作为学生,学习便是你们的职业,能否反思一下自己在学业中的种种态度和现象,来进一步解读文中那些耐人寻味的语句?

  下节课交流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教案6

  【教学目标】

  1、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及中心论点。

  2、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

  3、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的论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目标1、3。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方法】

  阅读、揣摩、品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提问学生对待自己的学习态度入手。

  1、回顾作者:

  关于作者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2、了解写作背景:

  《敬业与乐业》写于1922年,是梁启超先生在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依次讲演中,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

  二、整体感知

  1、预习提示:

  ⑴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业”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⑵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敬业,就是要热爱自己的事业,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蔑视普通职业,尤其体力劳动。

  ⑶论证上的最大特点:

  ①引用经典、格言论证自己的观点。如儒家的《礼记》、《论语》、《老子》、《庄子》等。

  ②举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孔子、朱熹、曾国藩。

  明确:“合理的生活”指什麽?

  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作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发现了乐趣,而不是发牢骚。

  2、掌握字词:(小黑板)

  旁骛(wù)亵(xiè)渎(dú)断章取义(yì)

  言行相顾(gù)强聒(guō)不舍佝(gōu)偻(lóu)

  不二法门: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亵渎:轻慢,不敬。

  骈进:一同前进。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罗嗦。

  3、细读课文,思考:

  ⑴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⑵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⑶文章最后怎样总结的?

  以上提纲挈领性的给学生了提示的问题后板书即可,不必详细。

  三、探究赏析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理解不同的职业我们应该怎样对待?)

  四、拓展延伸

  1、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梁启超所提出的“敬业”精神?

  2、作为学生,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敬业乐业”的理解

  五、小结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为自己的使命而努力,无论我们将来干什么职业,我们都要做到“敬业”,并努力达到“乐业”,这样才能活出自身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

  六、布置作业

  相应的资料练习。

  七、板书设计

  以字词为主,随及板书。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积累“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词语。

  ⑵积累记诵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⑶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

  2、能力目标:

  ⑴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⑵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⑶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3、德育目标:

  感受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2、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

  【教学难点】

  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

  【教学方洁】

  1、诵读法:

  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口语和演讲特色。

  2、研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研讨,深层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同时对文中的观点大胆质疑问谁,辨证理解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摄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诵读,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研讨“敬业与乐业”精神的深层内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神奇教练米卢“态度决定一切”的论断,启迪的不仅是奋进中的中国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发的是人们对生活态度、处事原则的深层思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观照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

  (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1、多媒体显示“戊戌变法”和梁启超图片资料: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回国后又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梁启超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2、演讲的基本知识:

  提示: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

  ⑴认清对象,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

  ⑵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⑶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⑷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疏解字词,并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观点、看法的语句。

  投影:

  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断,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人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骛: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亵渎:轻慢,不敬。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辞,过分罗嗦。不舍,不停。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2、文中表现作者观点、看法的语句有:

  ⑴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⑵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⑶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⑷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⑸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⑹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⑺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人。

  ⑻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在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⑼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⑽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⑾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⑿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

  ⒀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⒁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⒂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

  3、对文中作者的观点,你体会最深的是哪一点?请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谈谈你的理解。

  4、学生再读全文,思考:

  ⑴演讲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接下来,文中围绕主旨谈了哪几个问题?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联系?

  ⑵演讲最后,作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趣味”。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那么,你认为“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⑴梁启超引用《礼记》和《老子》中的格言,“断章取义”归结出“敬业乐业”的主旨去,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强调了“有业”是做人之本。“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⑵ “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5、学生合作研讨:

  ⑴作者所论述的“敬业与乐业”中的“业”仅局限于狭义的职业吗”

  ⑵文中说,“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联系现实生活说说你的理解。

  ⑶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请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谈谈这种说法的意义。

  学生研讨探究,教师相机点拨:

  ⑴文中“业”的含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⑵作者“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正如“人不是为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

  ⑶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课文论述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6、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文,体会演讲词文体特色。

  四、布置作业

  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而拿破仑有句名言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对这两种人生观,你如何看待,倾向于哪一种?请从事例和道理两方面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证据。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教案8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积累警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引入新课

  由本人梁姓引入作者梁启超。学生读页下注。

  二、一读文章,读通文意

  要求: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章主要谈了几个方面的问题?

  三、二读文章,读出精彩

  1、文章中哪些语句最能打动你的心灵,或者给你的启发最大?

  2、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名言警句,你最喜欢哪些?给大家5分钟,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背诵最多的句子。

  四、三读文章,联系生活

  1、我的邻居经常对他的小孩说这样的话:“你不好好读书,将来扫大街去!”请同学们运用文章中作者的'语言来批判这种观点。穿插杜鲁门当选总统时,记者采访其母亲时说的一些话。

  2、现在有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经常泡网吧,打游戏。梁启超在文章中说,“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并且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理由。请你也参照这种写法,说说学习是有趣味的,劝诫这些同学。动笔写一写。

  五、四读文章,读出自己

  谈谈读了这文章,自己有何收获。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理清文章思路,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⑵把握本文论证结构的方式。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敬业与乐业。

  教学重点

  理解敬业与乐业,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和乐业。

  教学难点

  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

  一、检查生字生词

  旁骛wù

  亵渎xièdú

  强聒不舍qiǎngguō

  佝偻gōulóu承蜩tiáo

  二、学生依资料简述作者情况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三、你知道哪些有关“敬业”、“乐业”的名言警句或历史故事

  四、学生朗读课文回答

  1、作者先后谈论了哪些问题?

  2、这几个问题之间的关系。

  明确:

  1、“敬业与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业有什么可敬的呢?

  3、为什么该敬?

  4、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5、怎样做才是乐业?

  (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6、作者是怎样论述这些观点的?

  7、材料和观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小结:所选材料都是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例如:论证“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劳作”时,引用孔子与百丈禅师的话;论证“要敬业”时,引用朱熹对敬业的解释,引用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

  8、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一是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9、细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的论述:

  ⑴勾画出最能引发你感受的语句加以揣摩。

  ⑵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10、以“敬业”或“乐业”为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鲜明,论据有力,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教师点拨: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的完成,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

  11、学生当堂背诵第六段。浏览课文,回答。

  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引用的名人名言和所举的例子。(书上圈划)

  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学生活动。

  五、布置作业

  1、摘录并积累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2、完成课后练习二。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提出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为什么要敬业?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乐业列举反面现象,进行批驳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为什么要乐业

  总结全文敬业和乐业也就是责任心和乐趣。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教案10

  〖教学要点〗

  研读,继续探究课文深层内涵。体会口语和演讲特点,积累语言材料。

  〖教学步骤〗

  一、研读,深法理解课文内涵

  1、听读课文录音,思考:

  ⑴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参照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⑵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问第一等人。”依照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请举出身边这样的“天地间第一等人”,与同学交流。

  学生合作、交流、教师简要提示:

  ⑴ “有业之必要”的理由,如:

  ①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不需要依赖他人,仰人鼻息,受人牵制;

  ②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

  ③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

  ④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锻炼;

  ⑤事业上的小小成功,都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人带来精神满足;

  ⑥有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等。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且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抛弃。

  ⑵留意身边生活,发现凡人琐事的意义。在交流中陶冶性情,增强学习精神。

  2、组织辩论赛:

  教师依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形,组织辩论双方,由班级学习委员担任本场辩论主席,教师作适当点证。辩题:想当元帅的士兵是好士兵安于职守的士兵是好士兵。

  小结:课文中,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们,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进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从现实的个人生活幸福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儒家),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佛家)。

  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出挑战。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职业分工的确有“尊卑”之别,任劳任怨地‘敬业”未必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与获得尊重。这时候,还要让职业卑贱者“敬业乐业”,不仅不太可能,而且有维护既有等级秩序之嫌。拿破仑的话也有问题:在一支部队里,元帅只能有一个,士却需要千千万,如果每一个士兵都不安心做士兵,都怀揣着元帅梦,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也大为可疑。毕竟,社会所提供的“元帅”职位是少之又少的,如果大多数“士兵”想当“元帅”又当不了士兵,人生岂不尽是一场失败?

  可见,两种说法适用的语境有所不同,反映的人生观也有区别。如果说,梁启超教导人们要忠于本职、不可好高骛远,体现了隐忍而自敛的中国人生哲学,那么,拿破仑鼓励士兵要争当元帅,则是典型的西方个人本位的进取型、外向型人生观。

  二、赏析积累;体会演讲特色

  1、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是课文在论证卜的最大特点。请学生学习运用:

  投影:

  敬业乐群。

  ──《礼记》

  安其居,乐其业。

  ──《老子》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论语》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论语》

  主一无适便是敬。

  ──《论语》

  虽大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tiáo)翼之知。

  ──《庄子》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孟子达生》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礼记中庸》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2、学生诵读全文,体会口语和演讲特色。

  教师提示:

  课文口语和演讲特色体现在:

  ⑴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⑵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⑶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阅读、辩论,我们对课文有了深层的理解,对人生与事业多了一些思考。希望同学们以文中所说的“敬业乐业”的精神去提升我们的学习。去实践生命的价值。

  四、布置作业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的织网爬去,墙壁太湿太滑,蜘蛛爬到一定高度就掉了下来。可是,蜘蛛又接着往上爬……屡爬屡掉,屡掉屡爬。

  第一个人看见了,长叹一声,自言自语:“我这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萎靡。第二个人看见了,若有所思地说:“这只蜘蛛真笨,怎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过去呢?我以后可不能像蜘蛛这么笨。”于是,他慢慢变得聪明起来。第三个人看见,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创业失败、欲寻短见的他变得积极起来,很快东山再起,重创伟业。

  在人生道路上,有许多事情就像上述材料中的那三个人对待蜘蛛这一举动的看法一样,其实,成功并不遥远,失败也不可怕,关键是看你对细微之事的感悟心态。请以“心态与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

  4、题目自拟。

  5、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这个话题实际上已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需要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事实上,由于心态不同,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迥异,这样的例子有许多。如对待“风“的看法,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对待“希望’的看法,悲观行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因而,对待事物感悟的心态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事业的能否成功:在与作时,最好能联系生活实际,选取恰当的角度,尽量避免空泛的议论。

  【板书设计】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有业”(前提):引孔子和百丈禅师

  敬业“敬业”含义: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主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乐业“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

  “乐业”:列四个理由

  【活动与探究】

  1、梁启超作为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曾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请课外搜集有关这次历史运动的史料,并作出客观的评价。

  2、学习了课文《敬业与乐业》,你有哪些心得体会?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敬业与乐业》第二课时教案02-21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11-04

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04-06

一课时语文教案07-08

敬业与乐业读后感05-10

《敬业与乐业》读后感05-01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2-16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1-30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