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5-18 12:18:56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经典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经典7篇)

语文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读读背背

  1、读对:,读准字音。

  2、读懂:问题

  哪些是写景物的词,哪些是写心理感受的词。

  描写景物的词,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什么景物。联系实际,如在哪篇课外读物或收看天气预报,看电视节目,看风景区介绍等理解词义和用法。

  3、学生讨论后读熟,读懂意思。

  4、背一背:个人背,小组互背(次序可变动,背对背全即可。)

  二、阅读:中华龙

  1、思考:

  为什么称这块雨花石为中华龙?

  你是怎么读懂的?

  2、自由读,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点拨、指导归纳。

  因为这块奇石上有龙的形象,而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称这块雨花石为中华龙。

  阅读方法:围绕文章题目,分析出内容要点,概括总结。

  三、巩固练习

  小组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龙的词语、故事、诗歌。

  四、作业

  默写读读背背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读读写例话口语交际,读懂要求交流的内容和注意的问题:

  ⑴ 自由读,用序号标出各项。

  ⑵ 指名回答。

  内容:观察到春天的景物;对春天的感受。

  注意:说出春天景物的特点;说出自己的发现──自己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总之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从别的文章中搬来的;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

  ⑶ 小组交流,人人发言,共同评议。

  ⑷ 全班交流评议。

  ⑸ 引导启发学生参考。(联系学过的'课文《燕子》)

  二、习作

  要求:通过口语交际,同学们交流了对春天的感受。大家对春天的景物又有了新的发现,新的体会。请把这些发现、体会写下来。要表达真情实感,注意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过程:

  口语交际为学生习作作了充分准备。学生感到好写,有内容可写。

  动笔前,提示学生注意下列三点:

  1、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2、要表达真情实感。

  3、注意把句子写通顺,不要写错别字。

  指导写作

  1、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

  2、体会景物的变化。

  3、通过直抒胸义及语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生作文,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讲评习作

  1、简要地说一说总体的情况。

  2、出示范文赏析,评论好的地方。

  3、将自己的作文和范文比较,找弱点修改。

  4、学生互阅、互评习作。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对地下森林的精彩描写,感受地下森林顽强的生命力。

  2.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顽强忍耐、坚守信念的意义。

  3. 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本文优美的语言可以作为朗读的好材料,在朗读中品味、理解、感悟。

  2.讨论点拨法。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语句,以及含蓄表达作者情感的内容,可让学生深入探讨,再理解掌握。

  一、导语设计

  去过黄龙洞吗?那是武陵源王牌景区的核心。深藏地下上亿年,八十年代初由于张家界对外开放而得以蛮声海内外。洞中有洞,楼上有楼,各种洞穴奇观玲琅满目、美不胜收。洞内的迷宫、天仙水、龙宫等,令人叹为观止,你看到这样的自然景象,你不能不被大自然的威力所折服。

  今天我们见识另一种神奇的自然景观──地下森林。在我国镜泊湖西北约50公里的张广才岭东南坡的深山中,就有一座火山原始森林。这节课,我们将随张抗抗女士去那里看看。

  二、作者简介

  张抗抗,女作家,浙江杭州人,1950年生。1969年中学毕业后到黑龙江国营农场劳动八年。1977年到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班学习一年,1979年调到黑龙江作协从事专业创作。作品《夏》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淡淡的晨雾》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8年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将其收入“世界名人录”。

  三、感知文本

  释题:老师一开始没注意题目,把它看成了“狂想”。你们觉得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如果改成“狂想”是否适合?让学生看完课文后再思考这个问题。

  ──看后讨论,断想即片断感想。狂想,是不着边际的想法吧。本文主要是围绕森林而展开的很多联想,用狂想更不适合吧。但是“狂想”,有一种更开放的境界,什么奇思妙想都可以!

  2.作者由地下森林而产生怎样的断想?文中哪些部分是描写地下森林的奇异景色,哪些部分是作者的断想?

  (1)理清文章的思路

  第一部分(1~2段):(描写森林部分)文章总起,点明地下森林奇特的特点,表达作者惊讶的感受。

  第二部分(3~20段):(断想部分)描写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突出其“艰辛”。

  第三部分(21~27段):(描写森林部分)亲眼所见蔚为壮观的地下森林的状貌,还揭示了作者悟出的深刻哲理。

  (2)理解相关的`问题

  A.文中有很多个问句,各有什么意味?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如“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你从哪里飞来?……熬过那漫长的岁月?”一方面改变陈述句带来的阅读的沉闷,提醒读者的阅读注意,另一方面也提示了地下森林的形成历史。

  其它问句也多有提示下文的作用。

  B.为什么行文结束才正式对地下森林作正面描写?

  作者有意暂且不表,先写地下森林的黑暗、艰辛、险恶的经历,在极写这种经历之后再顺势展现地下森林的壮观景象,从而突出地下森林顽强的生命力,顽强忍耐、坚守信念最终获得的劫后余生,庆幸之至。这样写来更痛快淋漓,读者读来更觉新奇。

  四、品读课文

  1.学习本文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由地下森林想到了什么呢?朗读课文3~20段,按顺序说说作者想到的。

  ──想到在遥远的年代这里也许是一片芬芳的草地,也许是一个肥美的湖沼。

  想到了亿万年前这里火山爆发,然后这里就成了没有生命没有颜色的地方。

  想到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泥土,又捎来了种子。

  想到灰黑的火山石变绿,悬崖上、山岭间又是一片郁郁葱葱。

  想到幽暗的峡谷因为阳光的不公和无情,依旧死气沉寂。

  想到长风、清泉终于理解了峡谷,伸出援助的手。

  想到山顶的鱼鳞松、白桦、青杨、黄菠萝们仗义行侠,送来了成千上百粒的种子。

  想到了在经过了几万年的努力与考验后,峡谷里终于成了现在的情形:柞木苍郁,松树成林。

  想到了这峡谷及地下的森林不抱怨阳光,不艳羡赞美之声,而是历尽磨难百折不挠地存活。

  ……

  2.体会作者热烈的情感

  朗读《地下森林断想》,可以受到作者情感的巨大冲击力,作者是如何来表达她的景仰之情的呢?

  再次朗读课文,说说“我从……之中,读出了作者的……之情”。

  如我从“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这句话当中,读出了作者对具有顽强忍耐力意志力的森林的欣赏赞美之情。

  3.品味本文优美而规范的语言

  本文的语句非常优美,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典范。说说你最喜欢本文的哪些语句,它好在哪里,请你找出来,把你的感悟和大家共欣赏。

  如“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美的黄菠萝”,“墨绿的松、金色的唐棋、橘黄的杨、火红的枫”,准确形容词的应用,构成排比的句式,丰富描写的内容,读起来琅琅上口。再如“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等,如诗一般的语言,工整对偶,又有很深的意蕴。

  五、问题探讨

  1.“可是你,为什么长在这里?”“你从哪里来?你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使你沉入这黑暗的深渊,熬过那漫长的岁月?”

  作者为什么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地下森林?倾注了什么感情?

  ──用“你”来称呼地下森林,表达情感更加强烈,更充分表达对地下森林的敬仰和热爱,对读者更具有感染力。

  2.“它懂得阳光虽然嫌弃它,时间却是公正的,为此它宁可付出几万年的代价。”

  这句话如何理解?表现出地下森林怎样的性格?

  ──“几万年的代价”指的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生命陷于困顿以至窒息,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3.“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

  作者受到了怎样的“启迪”?找出一两个事例来印证。

  ──置之死而后生;只要忍耐和努力,终究会获成功;一颗优秀的种子,在任何贫瘠的土地里都能生长……至于让学生举一两事例,可以是自然界的,也可以是人类社会的。

  六、总结

  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作者展开丰富的想像,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地下森林形成的历史,满怀激情地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不屈的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

  七、作业

  1.摘抄并背诵文中你所欣赏的抒情语句。

  2.向伙伴们描述你所见到的一次奇特的景观及你的感受。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出示句子)先听一段录音!(播放录音)

  师:瞧,他读得多好呀!有小朋友已经跃跃欲试了,谁先来读读看?

  师:谁敢来跟他比试比试?注意读准字音!

  师:这里有几个生字,我们来认识它们,跟着老师读;

  龄 能 融 让 梨 弟 (领读)

  师:还有谁比他们读得还好?请举手!

  师:这么多的小朋友愿意读呀!这样,咱们男女生交叉读,女生读红颜色标注的部分,男生读蓝颜色标注的部分。女生先读,香九龄——(引读)

  师:我们一起把这段话快速地读出来!香九龄——(引读)

  师:放慢速度,再来读读看!香九龄——(引读)

  二、讲解故事。

  其实,这段话蕴藏着两个小故事呢!先来看第一个故事吧!

  配乐,结合动画叙述黄香温席的故事。

  1、师:古时候,有一位叫黄香的小朋友。九岁时,母亲去世了,他与体弱的父亲相依为命。他知道父亲养育自己的艰辛,非常心疼父亲。夏天天热,每晚他都先把父亲的枕席扇凉,以便让父亲安睡。冬天天冷,每晚他都先上床,用体温把被褥捂热,以免父亲着凉。正因为黄香有此孝心,才使他长大后在做人、求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师:多懂事的孩子呀,咱们也要向他学习!《三字经》里是怎样写他的?打开书到第4页,找找看!

  相机出示句子:“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师:谁再来试试?

  师:女生学着她的样子一起读!香九龄——(引读)

  2、师:第二个故事讲的是谁呢?先来认识一下主人公吧!(出示孔融的图片)他叫孔融!大家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吧?谁来说说?

  师:听了刚才的故事,一定有聪明的小朋友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谁来说?

  师:对呀,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么长,可古人只用了十二个字就概括了,真神奇呀!(出示句子: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一起来读!

  师:小孔融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要把大梨让给哥哥们吃,他对兄弟是多么友爱!

  过渡:在刚才的句子中,我们知道了一个人必须要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首先要孝顺父母、恭敬兄长,其次才是学习各种常识。这就是《三字经》中所说的——(出示句子: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三、指导背诵。

  过渡:这么好的句子,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一定已经熟记在心了。现在,老师就要考考你们了,会的小朋友一起回答!先准备准备,自己读读!

  师:现在来看大屏幕!

  (1) 你能把它们补充完整吗?

  香九龄,_________。孝于亲,_________。

  融四岁,_________。弟于长,_________。

  首孝弟,_________。知某数,_________。

  (评:字字正确!)

  (2) 这样,你还会填吗?

  香九龄,_________。孝于亲,_________。

  融四岁,_________。弟于长,_________。

  首孝弟,_________。知某数,_________。

  (评:很有感情!)

  (3)(出示黄香的图片)《三字经》中是怎样写他的'?

  一起背!香九龄——(引读)

  (出示孔融的图片)你能背出和这幅图有关的句子吗?

  一起背!融四岁——(引读)

  首孝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师:小朋友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这几句背下来,真用心!我们一起来背!拍着小手,摇着脑袋。香九龄——(引读)

  四、课外延伸。

  学了刚才的句子,我们认识了两位可爱的小朋友黄香和孔融。他们都是孝顺父母、团结兄弟姐妹的好孩子。你们身边也一定有许多这样的小黄香、小孔融。利用下课时间,去收集他们的故事,下节课在班上讲给同学们听听!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字,14个要求会认的字,了解“初”字的演变过程,并能正确书写,认识“衣”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大致了解喜欢的花卉。

  3、在欣赏美,感受美的氛围中,了解有关花儿的知识,得到 良好的审美教育。

  二、教学重点

  采用各种方法识记要求会认,会写的字,了解相关花卉的多方面知识。

  三、教学难点

  了解有关花卉的知识,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花的资料,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贴近生活,激趣导入

  1、夏天已经悄悄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这是个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季节。花仙子用她勤劳的双手把我们的生活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现在老师就带着小朋友们到花的世界去看看。(课件演示各种美丽的.花的图画)

  (从鲜艳的花卉图入手,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激起了学生们继续探究的欲望。)

  2、看了这么多美丽的花之后,老师觉得小朋友们的笑脸比花还美,指着学生说我记住了这朵花叫( ),那朵( ),说出学生的名字,那么你们又记住了图片中哪些花的名字?指名回答

  3、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将各种花名的字卡帖在黑板上。(贴字卡的时要贴成花的图案,与本课的“花”的主题紧紧相扣。这一环节注意在学生回答记住的花名时,如果学生说错了,要相机给以引导:“你说的这种花是什么样子的?哦,那是……”同时,还要提示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别人说过的名字不要再重复。)

  二、初读感知,积累知识

  1、借字卡认读二类字

  这么多花的名字,你们都认识他们了吗?指着黑板上花名字卡,指名认读。

  2、同学们,把这些美丽的鲜花,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首《花名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板书课题:《花名歌》、课件出示全文

  3、教师范读

  4、学生自读,定位生字(要求读准字音)。

  5、小组读,交流读会的诗句和字词。

  6、班内交流,相机板书。

  如:(1)用熟字加偏旁识记“吐”“牡”学习“牛”字旁

  并指出“牛”字做偏旁时,横要变提。

  (2)按照形声字的特点识记“茉莉”“菊”“芙”“姿”“态”“似”

  (3)用识记成语的方式,识记数字“七”“八”“百”

  如:七上八下,乱七八糟,一了百了,千姿百态

  (鉴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因此可让学生先自学生字,说说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记住这个字。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交流识字的方法,再推荐几个代表在全班交流经验,教师要充分给学生自主识字的空间。)

  7、运用字理识字学习“初”字

  课件演示“初”的字理演变图,使学生把字义同字形联系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的起始。“初”字是易错字,通过借助字理学习生字,注意引导学生仔细看图,用刀剪裁衣服,从而记住是“衣”字旁。

  8、指导书写,课件出示汉字“初”,观察“初”在虚宫格内的位置,结构,起始笔。书空,范写,生练写。(要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9、采用多种方法认读(课件出示词语)

  (可以采用开火车读卡片或同桌,小组内互相认读等方式,既强化了读音,又及时纠正容易读错的字。)

  三、升华感悟 发展语言。

  刚才我们学习了许多生字宝宝,看看把它们放回到诗歌中你是否还能认识?

  出示全文自由练读,指名读。

  2、通过读,你读懂了什么?你还知道它们的哪些知识?怎样来读?试着读一读,通过学生的介绍随机一边课件演示的图片,一边逐句出示诗歌。如:学生说到荷花,出示荷花图片及诗句,说到腊梅花,出示腊梅花的图及诗句。

  3、指导朗读

  如指导读“六月花花满池塘”一句时,教师可问:这是一番怎样的景象?整个池塘都是荷花,那我们该怎样读呢?(强调“满”字)

  (这一环节中,只要学生能根据自己查找的小资料,结合诗歌介绍每种花的特点,就可以到黑板前面摘下一张花名卡片。活动过程中结合黑板上残缺的花朵板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朵美丽的大花朵,被小朋友们摘去花瓣后,还好看吗?日常生活中,花儿是我们的好朋友,不能随便摘花。)

  4、在游戏中熟悉诗歌,多种形式的朗读既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使诗歌的背诵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游戏一:拍手读,配乐读

  游戏二:一组说月份,二组说花名,三组说样子。

  游戏三:报花名。教师示范:“什么花儿傲雪霜?”学生应答“正月梅花傲雪霜。”

  四、总结所学,课外延伸

  这节课大家学习的非常认真,不仅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还了解了这么多花。回家以后,可以讲给身边的小朋友们,大家会为你骄傲的。如果愿意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花画出来,同时给画配上一首小诗。

  (让学生自己动手来画自己喜欢的花,会极大的激发他们的兴趣,可以更好的感悟诗歌的意思。如能再配上一首小诗,就更能培养学生的灵性。)

  最后,全班拍手唱《花名歌》,在音乐旋律中结束本课,回味无穷。

  (总之,这首诗歌较长,在教学时要采用多种朗读识字的方法。也要从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诗歌的背诵,生字的学习水到渠成)。

  五、板书设计

  花名歌

  桂花 梅花

  水仙 芙蓉 迎春 石榴

  茉莉 荷花

  腊梅 菊花 桃花 牡丹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其中3个多音字“着zhuó”“转zhuàn”和“看”kān)及新词,认读7个字。

  2.学习辨析“同音字”与“形近字”。

  3.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

  4.朗读课文。

  5.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觉遵守法规。

  二、教学重点

  了解小女孩是怎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

  三、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能够如此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人,就是一个文明的人”这句话的意思。

  四、查阅资料

  搜集有关新加坡的资料

  五、教学具准备

  课件

  六、教学课时数

  2课时

  板书设计

  环境小女孩表现

  天气倾盆大雨任凭打湿衣衫

  红灯亮等绿灯亮才过路口

  路口无交通警察

  无汽车驶过

  行人不多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其中3个多音字“着zhuó”“转zhuàn”和“看”kān)及新词,认读7个字。

  2.学习辨析“同音字”与“形近字”。

  3.读熟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什么是见闻?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师:作者到了新加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信学完课文,你一定能弄懂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11’)

  (一)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二)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把字音读正确。

  四、检查自学学习生字新词:(20’)

  (一)读生字组本课词语。

  (二)哪些字在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旅留遵

  (三)对于哪些字你有好的记忆方法?

  (四)多音字组词。

  Zhuó(衣着)zhuǎn(转身)kān(看守)

  着转看

  zhe(看着)zhuàn(转动)kàn(看见)

  (五)选字填空,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64页。

  五、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语。

  六、作业:1、抄生字词。2、读课文。

  教学反思:生字的书写学生有一点难度,对于多音字的教学方法多样,学生能够基本掌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新加坡街头见闻,齐读课题

  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体会新加坡城市交通管理得好。

  (一)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后填空。

  一天清晨,下起了倾盆大雨,当时街头没有______,也没有______________,可小女孩任凭大雨把衣衫打湿,也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肯定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女孩模范遵守交通法规,是个高度文明的人;二是认为小女孩太傻了。

  三.展开辩论“小女孩究竟是傻,还是一个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是文明的`人?”从而深刻了解课文所讲明的意义。

  1.正反双方,马上要展开辩论了,为了更好地说服对方,你们要从课文中找依据,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并把自己的理解做简单的批注。

  2.同样意见的人自愿结组讨论。

  3.辩论开始。在学生辩论时,教师适时点播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体会其表达的含义。

  △一个穿着普通的小女孩,正站在路口斑马线的红灯前,一动也不动地等待着,此刻周围既没有交通警察,也没有汽车行驶。而她只打了一把很小的雨伞,任凭大雨把衣服打湿打透,直到红灯灭,绿灯这亮起来,才慢慢地沿着斑马线穿过路口。

  (1)生可能抓住既没有……也没有……来说女孩傻,也可能抓住这句话说小女孩是个文明的人。

  (2)在辩论中师:没有警察说明没人看管,没有车辆通过,说明没有危险,在没人看客又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仍等到绿灯亮才走,说明她就是一个高度自觉的人。

  (3)指导朗读这句话。

  4.小女孩仅仅是新加坡千百万个城市市民中的一个,你认为其他的人也会像她这样吗?请你读书找出根据。

  5.生读书批注

  6.交流。

  理解下面两句话:

  “既然红灯亮着,怎么可以跑过路口去呢?”

  (1)这句话什么意思,把它变成句号说一说。

  (2)课文中为什么用“?”呢?你觉得哪个标点好。(“?”加强了语气)

  (3)指导朗读这句话。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让我们这样做。”

  A你从这句话体会到了什么?“这样做”“怎样做?”

  B朗读这句话。

  7.听了吴小姐的话,亲眼看了小女孩的一举一动又亲自体会到了新加坡城市的一切,你样这个城市,这里的人民呢?

  新加坡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加坡的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朗读全文,再次体会这里的文明。

  五.作业

  (一)自读课本相关课文读。

  (二)朗读课文,摘抄自己感受深的句子。

  教学反思: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在学习中感受到,应该自觉的去做,这样才能是一个文明的人。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 通过学习故事唤起学生对相同经历的回忆,使学生懂得应该爱护鸟类并理解亲情的伟大。

  2、 可结合课文练习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 继续学习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故事唤起学生对相同经历的回忆,使学生懂得应该爱护鸟类并理解亲情的伟大。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

  学习了《翠鸟》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对小鸟产生了更加深厚的喜爱之情,如果你发现树上有一只可爱的小鸟,它的妈妈正好出去觅食了,你会怎样做呢?

  揭示《一只小鸟》

  二、 感知课文

  1、 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 小鸟、老鸟、小朋友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 学习字词

  1、 同桌合作,读通课文。主要把生字和生僻字读准。

  2、 抽学生分别读课文8个自然段,并说说每段主要写了什么?

  (注意抓住要点:谁或什么在哪儿或什么时间干什么)

  3、 认读生字词,读准:

  zhī mǎn mì qīng dàn diē yǎng

  树枝丰满觅食倾听掸子跌了下来仰望

  cháo ling xián xì zhōu jiū

  鸟巢翎毛衔着缝隙啁啾

  多音字:弹dàn(子弹)tán弹琴

  4、 注意字形:觅字的爪字头的写法

  仰字没有一撇

  5、 学生记住字形,当场听写。

  6、 给生字组词。

  四、 练习巩固:

  抄写生字词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读课题,导入 新课

  二、 你认为这是一直怎样的小鸟?为什么?

  1、 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学生讨论

  2、 交流反馈:

  一只幼小的小鸟:它的羽毛还未丰满,不能远飞,每天只能在巢里啁啾。

  一只快乐的有父母保护的`小鸟:和两只老鸟说着话儿,她们都觉得非常快乐。

  一只可爱的小鸟:它的脑袋里忽然充满了新意,抖刷抖刷翎毛,飞到树枝上,放出那赞美自然的歌声来。

  3、 练习朗读读出小鸟的可爱和快乐,读出画面的和谐美。

  三、 鸟妈妈、鸟爸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读课文3-6自然段,讨论以上问题。

  2、抓住重点句理解: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四、 孩子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里看出来的?

  体会孩子们喜爱小鸟但又伤害了小鸟的行为。

  读课文7、8自然段,想象:小鸟消失后,孩子们的心情怎样/他们会怎么想?

  (使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喜爱。)

  过了十年,一切有了什么变化?

  五、 回读课文,升华情感

  有感情地读课文,说说自己读完课文后的感想。

  六、 想象练说

  那只小鸟后来怎样了?同桌互相练说,然后抽学生上台说。

  板书设计 : 一只

  快乐 可爱唱歌

  跌下来流血

  歌声永远消失

  教学后记:

  以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为线索指导全文的教学。学生能回答出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鸟这是一只可怜的小鸟这是一只幸福的小鸟,抓住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你为什么这样认为的?让学生去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学生很快就能把握住文章的重点内容。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17个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三头马驹在学习赛跑是件上的不同态度,在朗读中体会成功的秘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要想取得成功要毫不松懈、坚持到底、不能骄傲。

  重难点:

  1、在朗读中取得成功的秘诀

  2、认识17个字、会写8个字。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25课——成功的路(板书课题)

  看到这样的课题,你想说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2、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3、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提示: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学会今天的生字?

  4、小组内交流:向同学介绍你的认字方法,对一些难记的字小组合作讨论。

  5、游戏检测:摘苹果

  (摘下知识树上的苹果,读出背面的生字,并组词,即获苹果奖励)

  6、开火车。读字和词语

  (1)读准以下生字读音

  冠、坚、锻、炼、严、奔(前鼻音)

  输、持、插、超 (翘舌音)

  冠、坚、锻、炼、跨 (三拼音)

  (2)开火车读词语

  成功、强壮、坚持、锻炼、夸奖、毫不松懈、马驹、冠军、害羞、严寒酷暑、插上、奔跑、超过、金牌

  7、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测读

  (1)只有红马驹毫不松懈,不管刮风下雨,不管严寒酷暑,每天坚持锻炼。

  (2)在运动会上,红马驹像插上翅膀一样,奋力奔跑,像闪电,像疾风,重于多的了冠,超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对手终于夺得了冠军。

  8、指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9、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出示要求写的8个生字。

  2、给生字组词。

  3、学生识记生字

  4、教师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的书写冠、害、夸

  5、教师范写生字,学生观察。

  6、学生练习书写,师巡视指导。

  7、讲评学生的书写。

  四、作业

  1、书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王晓昕

  1、听些词语

  成功、坚持、夸奖、冠军、害怕、严寒、奔跑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测读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三匹马驹的'愿望是什么?

  (3)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冠军。

  (4)齐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读后说一说各自段落的主要内容

  (2)学生读文

  (3)请一生说一说绵羊是怎样说的,怎样读它的语气。白马驹听后怎样想?怎样做?

  (4)你体会到百马驹的想法后,你会怎样开导他?

  (5)齐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第三、四自然段让我们看看其他年马的表现吧!清女声读第三自然段。

  (1)黑马是怎样表现的?它听到黄牛的夸奖后怎样想?怎样做?

  (2)你对黑马据说什么?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想想第四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2、红马驹它又是怎样练习赛跑的?

  3、红马驹每天坚持锻炼的结果如何?

  4、它为什么会成功呢?它和黑马驹、白马驹不同在什么地方?

  5、齐读第四自然段。

  6、尝试背诵第四自然段。

  三、总结拓展。

  四、作业。

  五、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上册教案01-25

语文长征教案02-10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翠鸟》教案08-04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

语文《识字》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