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初二下册《雷电颂》语文教案优秀

初二下册《雷电颂》语文教案优秀

时间:2024-06-22 06:57:4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二下册《雷电颂》语文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下册《雷电颂》语文教案优秀,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下册《雷电颂》语文教案优秀

初二下册《雷电颂》语文教案优秀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一—剧本主要靠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2、了解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能力目标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1,指导学生诵读,体味文章气势,感受情感律动。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孕的深意。

  情感目标理解并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

  1、听一读一赏一读:让学生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体悟、理解。

  2、课堂讨论: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形成朗读、思维、说话多维交流。

  3、多媒体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各种器官的感受,理解课文,走进人物。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预习

  提供参考书籍及相关网站,让学生走进戏剧,走进郭沫若,走进屈原。

  二、导入新课

  学生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交流有关感受。

  教师播放《橘颂》的背景画面(电影《屈原》插曲),学生感受草木飒飒的悲凉气氛,倾听屈原在波涛汹涌的沅水岸边的仰天长问,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

  三、整体感知

  多媒体课件展现情境及课文录音,学生欣赏体验,品味文章语言,体悟文章气势,并谈整体感受。

  四、研习课文

  1、学生诵读,以读带品,体会文章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2、小组交流、讨论品读感受。

  3、学生就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谈有所感的句段,并读出其中所包孕的情感。

  五、欣赏品味

  全体学生配乐朗读课文,从局部理解回到整体感知。理解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六、小结

  通过听一读一赏一读,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体味文章气势,感受情感律动,理解屈原,走近屈原。

  七、课后语文实践活动

  课代表组织安排《雷电颂》片段朗诵会,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委,评出一、二、三等奖。

初二下册《雷电颂》语文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了解写作背景,为理解文章主旨服务。

  (3)理解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同学大声朗读课文,想象自身就是颂雷电、斥苍天的屈原,入情入境地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

  (2)在朗读中思索体味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抒发感情上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培养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怀。

  重点、难点

  1.指导诵读,通过读感受人物的思想和品味本文富有强烈感情的语言。

  课时布置1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提示:

  1.记住生字,积累词语。

  2.根据课后“参考资料”了解戏剧基本剧情。

  3.搜集屈原的有关资料。

  一、结合背景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史上,是谁的智慧谛造了伟大的浪漫主义,开启了多元的中华文化,抚育了一代代文学巨子,是谁的忠烈发源了滚滚的汩罗水,摧动了帆帆龙舟,流淌着后世人永恒的纪念;假如说两千年前的屈原是因为没遇上名君,不忍看自身的同胞生灵涂炭,而选择了壮烈的纵身一跃,那两千年后,他假如看到悲剧重演,看到外族的铁蹄踏碎了我们的半壁河山,看到炎黄子孙却在国难当头发动政变,把枪口对准那些誓死保国的同胞,他心中该涌起怎样的万丈狂澜?今天我们就走近屈原,去聆听他的心声。

  二、朗读感悟品析课文

  (一)听读录音,找动身现

  1.播放《雷电颂》朗读录音。请同学们注意听每一个句子的语气、语调、语速。

  2.同学们说一说听后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激情澎湃、气势雄浑)(感情充分、高亢激昂)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请大家看看本文的表示形式有什么特别之处?(通篇都是人物的内心独白)

  (二)自由朗读了解内容

  1.(承上)好,那我们此时就是屈原,这些文字就是我们的内心独白,我们结合刚才听读的录音,先浏览课文,来揣测一下该怎么处置语调和轻重音才最合适,二分钟后,我们来大声诵读一遍课文(自由朗读)。

  2.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知道了屈原的内心都想了哪些事物?(风、雷、电、洞庭洞、长江、东海、土偶木梗、东君……)

  3.作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是什么样的?根据作者的态度,这些事物可分为两类,作者想借这两类事物来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表示手法呢?

  (三)重点精读,掌握情感

  1.选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大家,说出你读这段时能揣测出屈原当时怎样的内心世界?饱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自由赏析,言之成理,有自身的感受即可)

  2.本文的作者是屈原吗?(不是,是郭沫若)郭沫若要借屈原之口来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借古讽今,抨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了人民的愤恨。)

  (四)综合归纳,品析语言

  1.《雷电颂》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多种修辞手法相结合,品析修辞的作用)

  三、小结全文,写百字读后感

  阅读拓展资料《醉》,给同学做一个欣赏。

【初二下册《雷电颂》语文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雷电颂教学设计03-30

语文《黄河颂》 教案09-04

《黄河颂》的语文教案06-03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初二语文教案04-01

初二语文教案06-29

初二语文教案(精选)06-21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02-11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09-16

五年级下册语文《景阳冈》教案优秀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