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四教案

时间:2024-07-13 07:01:57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园地四教案常用[4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园地四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园地四教案常用[4篇]

语文园地四教案1

  教学目标

  1、体会反语的好处,并学会运用。

  2、掌握多种识字方法。

  3、了解不同的词语代表的是哪类人,掌握冒号的用法。

  4、积累关于咏物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

  学会使用冒号,积累咏物的古诗。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出示课本语句,想想这种表达方式和我们平时所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师点拨:反语)如,“古怪”的本意是“怪异”,此处反话正说,称赞猫可爱。

  2、学生自由读“交流平台”,进一步体会什么是反语,使用反语有什么好处。

  反语: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手法。主要分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两种。

  3、通过感受反语的好处,尝试使用反语表达感情。

  如:老师摸摸我的头,说道:“你这个‘粗心鬼’啊,下次注意要把题目看清楚。”

  二、识字加油站

  1、指名读、分组读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如,杆――肝(肝脏)――秆(麦秆),把熟字“杆”的偏旁“木”换成“月”,就是“肝”,换成“禾”就是“秆”。)

  2、换偏旁的方法可以帮我们识记生字,你还知道哪些识记生字的方法?(加一加、减一减、字理识字法等)

  3、师展示:转盘记忆法。以“由”为例,可以转化为油、轴、届、宙。

  三、词句段运用

  (一)三字俗语

  1、学生自由读词语,想想这些词语说的是哪类人。

  千里马――有才干的人;老黄牛――老实肯干的人;百灵鸟――歌声清脆的人;

  领头羊――团体中起主导作用的人;小蜜蜂――勤快的人;纸老虎――外强中干的人;变色龙――见风使舵的人;铁公鸡――极其吝啬的人;应声虫――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的人;哈巴狗――唯命是从的人。

  2、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词语呢?试着说一说。

  替罪羊马大哈地头蛇孺子牛老狐狸笑面虎

  (二)冒号的用法

  1、想一想,在哪些地方会用到冒号?

  2、师总结:提示语在前、写信、介绍人物等情境中会用到冒号。

  3、读例句,说说例句中的冒号属于哪种类型。

  例: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让你给它抓痒。

  冒号: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围绕着“温柔可亲”进行具体说明。

  4、分组读课本中的另外两个例句,进一步体会冒号的用法。

  5、仿写。(见达标检测第4题)

  6、小练笔:仿照例句中冒号的用法,写一写剩下的两个句子。

  (三)体会感叹词的用法

  读一读,比一比,说说去掉加点字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1、从表示语气的“吧”“啊”“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舍先生对小猫责怪中包含着的喜爱之情;去掉了就只含有责怪的意味了。

  2、表示语气的“啊”,我们可以感受到老舍先生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3、表示语气的“啦”,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与敬佩之情。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要写的句段)请学生思考:怎样把这段字在本上写漂亮呢?(一笔一画、认真书写、字不要过大等)

  2、师总结:字距要比行距小;字的大小基本一致;两边留的空白大致相等。

  3、运用所学书写方法,将课本中的选段工整地摘抄到本子上。

  4、评选“小小书法家”。

  二、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同学们,古代诗人很喜欢为动物或植物写诗,赞美他们的高尚情操,你知道哪些赞美动物或植物的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罗隐的《蜂》。

  2、初读古诗,了解作者。

  (1)作者介绍。(课件出示)

  (2)指名读,齐读,分组读。

  3、小组讨论,理解古诗。

  (1)理解诗句: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极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

  (2)理解诗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呢?

  (3)分析主旨: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蜜蜂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后两句把它所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一声叹息。这首咏蜂诗运用象征、设问的手法反映了劳动者不能享受其劳动成果的社会现象。

  4、知识拓展:积累关于咏物的古诗。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四”重在培养学生掌握不同的赞美方法,从“交流平台”的利用反语表现出喜爱、赞美之情,到“日积月累”的咏物古诗,都在告诉学生怎样赞美自己喜欢的人或物,表达自己的感情,我特意在讲解“交流平台”的时候,让学生使用反语,让他们体会语文的博大精深,再用“日积月累”中的古诗告诉他们赞美的方法多种多样,要灵活运用。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多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点,使其学会综合运用所学。

语文园地四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陀、螺”等10个生字。能认读有关玩具名称的词语。能说出自己玩过的玩具。

  2、能把自己积累的描写心情的词语分类写下来。能仿照例句,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3、掌握三包围的字和全包围的字的书写规律。

  4、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

  5、自主阅读《手影戏》,能了解内容,感受手影戏的有趣。

  6、能根据提示看图发挥想象,借助词语按时间顺序把小动物们一天的经历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积累词语,会模仿例句写句子。能根据图片内容,发挥想象,完成写话。

  2、积累有关诚信的古代名言,知道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你们都喜欢玩哪些玩具?有没有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指名交流自己喜欢的玩具)

  1、出示“陀螺”“毽子”“不倒翁”“玩具枪”“橡皮泥”“溜溜球”“遥控坦克”的图片,分别找同学来说,图片上画的是什么玩具。

  2、同桌相互交流,说说自己最喜欢玩哪种玩具,为什么。

  3、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你还会认吗?(去掉拼音认读生字词)

  4、你还玩过什么别的玩具?小组之内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讨论。

  5、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还玩过哪些好玩的玩具?指名说。

  6、齐读生词,每个词读三遍。

  二、字词句运用

  (一)词语积累

  1、创设情境,概括出情绪特点。

  情境一:你好不容易画好一幅画,你的一个同学故意在你的画上乱画了两笔,此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生气的)

  情境二:在课堂上你的画被老师表扬了,你的心情又如何?(高兴的)

  情境三:你满怀信心地把你的画拿去参加比赛,结果你的`画没有被选上,此时,你感觉怎么样?(难过的、伤心的)

  2、积累词语。

  教师:我们在表达情绪时,可以用很多不一样的词语来表达。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有哪些词可以用来形容生气。

  出示:愤怒、发怒、气恼、恼火、气呼呼、怒发冲冠(出示相对应图片,辅助理解)

  3、请你按照找形容生气的词的方法来找一找形容高兴和难过的词,小组之间相互讨论,看哪个小组找得又多又准。

  (示例:兴高采烈、兴奋、欢喜、快乐、喜滋滋、美滋滋、手舞足蹈、喜笑颜开等;欲哭无泪、痛心疾首、悲痛、哭泣、泪流满面、心如刀割等)

  4、教师领读示例中的词语,讲解难点词语。

  5、把你积累到的词语工整地写在课本的练习题上。

  (二)用加点词语说句子

  1、出示原句,齐读原句。标出词语: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2、教师:“一会儿”表示时间间隔比较短,动作连续发生。

  3、创设情境,学生练习说话。

  (1)妈妈回到家后。

  (2)孙悟空与二郎神对战。

  4、指名学生说句子,教师相机指导。(可参照达标检测第3题)

  三、书写提示

  1、看课本田字格中的生字,观察字形。

  2、梳理笔顺。学生书空、描红。

  3、指导:半包围的字,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大小要写得协调;全包围的字,书写时要把国字框写得方正,框内部分的大小要合适。笔顺规则:先里头,后封口。

  4、学生练习书写,注意写字姿势。

  5、围绕书写要点,评议学生写的字。

  6、结合学生书写情况,拓展练写已经学过的字。

四、写话

  教师:刚刚我们学会了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样的句式说话,我们再来看一个小故事。这是发生在小虫子、蚂蚁、蝴蝶和鸡蛋壳身上的故事,它们这一天有怎样有趣的经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1、出示课本插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图片上画了些什么?(图片上有谁,在做什么)分别请同学描述四幅图片。

  2、出示提示词:早上、过了一会儿、到了下午、天黑了

  哪位同学能用上这些词,把四幅图的内容连在一起说一说?

  教师引导:早上,小伙伴在做什么呢?过了一会儿,它们在做什么呢?到了下午,下雨了,它们在做什么呢?天黑了,要睡觉了,那么三个小伙伴在做什么呢?

  预设:早上,蝴蝶到草丛中玩,她看到小虫子和蚂蚁在鸡蛋壳上玩跷跷板。蝴蝶说:“我们一起去旅游吧。”

  过了一会儿,大家一起将鸡蛋壳做成了一个热气球。小虫子和蚂蚁坐在里面,和蝴蝶一起飞了起来。

  到了下午,天下起了大雨。小虫子、蚂蚁和蝴蝶把蛋壳当成了一间小房子,躲在里面,一点儿也没打湿。

  天黑了。他们又把蛋壳当成了一个摇篮,躺在里面,舒舒服服地睡着了。

  3、同桌之间相互讲讲这个故事,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4、请1~2名同学上台讲述自己的故事。

  5、拿出练习本,把你的故事写一写,不会写的字写拼音,注意开头空两格。

  6、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导入: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1、自由读句子,借助拼音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互读,合作理解句意。

  3、全班交流,课件展示句意。(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3条名言的共同点:都有“信”字,与诚信有关。)

  (1)轻诺必寡信。

  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轻:随便、轻易。寡:少。意思是:轻易许下诺言必然容易失信。

  (2)失信不立。

  立:立足。意思是:不讲信用,就难以立身立国。

  (3)小信成则大信立。

  意思是:在小事上讲信用,就能在大事上建立信用。

  4、学生自由吟诵。练习背诵。

  5、开展诚信故事会,学生上台讲述故事。

  6、教师总结诚信的重要性。

  二、我爱阅读

  1、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不添字、漏字。

  3、请小朋友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宁宁和男孩之间的一个什么故事。

  宁宁开始和一个不认识的男孩儿展开生动的手影较量,后来,宁宁想了一下,主动让步,那个小男孩也不好意思,不再较量了,他们就一起高兴地玩起来。

  4、引导学生讨论:宁宁和那个男孩为什么后来都变出了鸽子?(可启发学生:宁宁和男孩是怎样用手影戏进行较量的?宁宁想了一下,他想了些什么?为什么会想到变出鸽子呢?鸽子代表什么?小男孩又是怎样想的?)

  5、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再读课文,进行教育。

  通过这篇阅读引导小朋友们要学会相互关爱、友好相处。

  6、组织学生玩手影戏,感受手影戏的有趣。(“小鸡、兔子、猫、狗、大老虎、鸽子”该用什么样的手势?)

  7、指名分角色戴上头饰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我着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广开言路,允许学生既可以就某一方面内容来谈,也可以把几方面内容综合起来谈。把说话落实到笔头上,做到会说、能写,扎实地落实说和写的教学目标。同时,用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华传统美德——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我采用多种多样的课堂形式,使学生感受课堂的趣味性,使语文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本节课需要注意的是,在练习写话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交换看,让学生学习别人写话的优点。教师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就学生写话中存在的共同问题给予指导,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

语文园地四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认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读句子,发现多音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优秀段篇。

  4.口语交际,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语文园地!语文园地的主人在向我们致意呢!我们来看看本期园地里有些什么?(出示语文园地四)

  二、我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识字。

  1.请大家翻开书,读一读“我的发现”这部分的汉字,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学生A:我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

  学生B:我发现月字旁的字和身体有关。

  学生C:我发现足字旁的字和脚有关。

  学生D:我发现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

  1.我们读一读这些字。

  2.指名读要求会认的.字:擦、抄、拾、摔、拔、拦、摸(老师出示生字卡片),练习扩词,说句子,还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来理解意思。

  3.教师小结:形声字分两半。形一半,声一半,形旁相同是同类,形旁不同意思变。从这些汉字,我们可以看出偏旁总是跟字的意思有些关系。你还能说出一些偏旁表义的汉字来吗?(蚊、蚂、蜻)(赶、起)(认、说、话)

  二、我会读

  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1)教师出示题板,学生观察这些句子,句子中有什么特别的吗?(有的字下面加了点)

  (2)教师范读,听一听,你发现了什么?(带点的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自由读,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4)指名读,齐读。

语文园地四教案4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学过的形近字,并力求书写美观、工整。

  2、学习积累“越……越……”的句式,让学生初步理解“越……越……”说明事物在发展、变化。

  3、朗读、背诵古诗,初步养成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学习比一比、写一写

  1、课始激趣(略)

  2、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字有哪些地方不同?你想说哪一组,就说哪一组。

  3、先在四人小组说,再全班同学交流说。

  4、写字。

  (1)大家说得很好,还能不能写好这些生字呢?请你们翻到课本第100页,认真写一写,注意写字的姿势。

  (2)请同学们选出自己满意的作业,让全班同学评一评哪些字写得美,美在哪儿?哪些字写得不够工整,问题在什么地方?

  (3)老师相机指导学生写好生字的关键笔画。

  如:手的最后一笔“?| ”,毛的最后一笔“?] ”都要写在竖中线上。

  (4)学生在田字格本上再书写一次进行巩固,力求写得美观、工整。

  二、我会读

  1、出示三句话:看谁读得最认真,能发现三句话中相同的地方。

  (1)学生自由读,同桌互相读。

  (2)指名学生读。

  2、课件注示:观看动画,理解“越……越……”这种句式是说明事物在发展、变化。

  3、扩展:出示电脑动画,引导学生用这种句式说话。

  (如:风筝飞上天的画面,小草天高的画现,刮风的画面)

三、读读背背

  1、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首古诗《悯农》,会读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读,出示画面,自己范读。

  2、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古诗读正确。

  3、师抽查学生读,其他学生评议,纠正字音。

  4、指导朗读:学生反复朗读,发挥想像,并加上个人的感悟配上动作朗读,体会表达诗意。

  5、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背诵。

  6、让学生展示自己,能不能把自己课外学到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大家听,比一比,哪位同学背得熟,背得有味道。

  7、评选出背古诗的小能手,奖励小星星。

  8、课件延伸:

  找一找还有哪些古诗或儿歌是写农民伯伯的,读一读、背一背,看谁记得最多。

【语文园地四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园地四教案11-21

语文园地的教案05-16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

语文园地教案12-14

语文园地教案07-01

[精华]语文园地四教案15篇05-08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园地六》教案12-18

语文园地六教案02-02

《语文园地七》教案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