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汇总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以读反义词,引导学生采用识记相反的词的方法来学汉字,激发学生认字兴趣。
2、准确认读26个汉语拼音字母,为用音序查字法打下基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了解大脑和双手的用处。
4、通过猜谜活动,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汉字特点,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能准确朗读好26个字母。
3、通过猜谜活动,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认读反义词,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通过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认识了不少汉字,今天我们又将要学习新的方法,马上进入我的发现小栏目,你可别忘了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噢!
二、讲授新课
1、认读反义词
a、学生自己认读汉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b、指明试读、同桌读、齐读。
c、说一说,你发现了这一组组的字都有什么特点?(反义词)
2、我会认
a、出示生字卡片。
矮暗瘦丑闲旧
b、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c、激趣识字。开展反义词认读比赛。
d、拓展运用。
(1)分别用这些字进行组词练习。
(2)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反义词。
3、我会读
a、自由读词语。
b、边读边想:这些词语有哪些地方相同?(每个词语里都有打这个字)
c、谁能把每个词语里的打换的字,说说打的意思。
d、采用多种形式,巩固认读。
4、展示台
a、激趣读题,了解题意。
b、各小组展示、交流教学书、美术书、音乐书上认识的字。
c、认字擂台赛。(各小组进行识字比赛)
d、评出优胜小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26个汉语拼音字母。
2、通过正确朗读儿歌,让学生了解大脑和双手的用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一些字和词。这节课,老师看看大家是不是还认识它们呢?(学生开火车认读)
三、讲授新课
1、读读背背。
a、出示26个字母,学生认读。
b、找一找,哪些字母大小写完全一样?
c、仔细看有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
d、剩下的是哪几对大小写字母差别大?
e、指导学生背诵字母表。学唱《字母歌》。
f、拓展练习,游戏巩固。
2、我会读。
a、学生自由读儿歌。
b、小组内同桌互读。
c、指名读。
读准:双手(shuangshou)思考(sikao)
事情(shiqing)创造(chuangzao)
d、小组比赛读。
e、读了这首儿歌,你知道了什么?
f、齐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猜谜游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合作能力、养成爱动脑筋的习惯。
2、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几则谜语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谜语,学生猜,并说出猜谜语的方法。
2、咱们这节课继续玩猜谜语的游戏,好吗?
二、猜谜语。
1、小组交流。
a、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谜语,请同学们一起猜一猜。
b、如果猜对了别人的谜语,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全班交流。
a、一起交流还没猜出的谜语。
b、组织学生评出猜谜高手。
3、总结
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在课后,大家可以自己编谜语。今后,我们还要举行类似的活动,希望大家能表现出色。
语文教案 篇2
一、复习旧知
1、知识点复习
①掌握小学常见句式类型和句型转换的方法。
②掌握句型转换小升初考点。
2、作业评讲
二、新课讲解
重难点:掌握仿写种类、考察点及其解题的思路。
考点:考察的是学生对语法、修辞、句式、想象及语言组织能力。
知识点一、仿句考查的知识点:
1、考查同学们对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同学们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与例句内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上有密切关联的句子。
例如: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希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目从句式上看是陈述句。在修辞上运用了比喻,同学们要注意比喻运用的得体,比喻的艺术贵在创新,要寻找新鲜、活泼的喻体,保持上下文的协调性。如:希望就是一颗永不陨落的恒星。希望就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2、考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什么样的人生最美好?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鲜花说,我开放的年龄多妩媚;月亮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燕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是问答式的仿写,在回答上运用拟人的修辞,要求天下们针对性进行回答,有一定的开放度,但是在解题时,要注意结合回答对象的特点。如:我纯洁的心灵多明亮;我奋斗的人生极美好;我燃烧的青春极辉煌。
3、是对同学们思想认识水平的检测,包括道德素质,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例如: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解析]这道题既是续写又是仿写,要求同学们对句子进行仔细分析品味,揣摩出句
中所阐明的意义。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如果……就……)及修辞(比喻、排比)外,尤其要注意句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奉献精神)。这就要借助自己的感悟,写出富有生活哲理、启迪人们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句子。
知识点二、解题思路:
从上面的考查点上,同学们可以了解到,仿例造句难度大,要答好这类题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1、审清题干,明确仿照内容。找出例句中的显形信息或者隐性信息。要真正做到明确显性要求,可采用分项列举的办法,把题干的要求进行分解,把每一小点写在草稿纸上,并标上序号;或者用铅笔轻轻地在题干上标上序号。我们可以分解出三个显性要求:①添上恰当的主语,②句意与下句密切关联,③句式基本一致。(检查答案时,我们要反躬自问:有主语吗?主语恰当吗?与下句的关系密切吗?句式一致了吗?)仿写的句子只有符合了这三个要求,才能算是正确的。隐性信息所隐含的内容要通过例子进行综合分析才可以得到。隐性要求也是复杂的。但是不管例句如何变化,我们大致可以从这样几方面来考虑它的隐性要求:看例句是单句还是复句,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是整句还是散句,是肯定句还是否定句,是长句还是短句;看单句内部短语的结构,看复句中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看语体色彩,看感情基调;看关键性词语等等。同学们要十分重视对隐性要求的分析。
2、找全其模仿点,确定陈述对象
(1)、句子形式:因为句子的类别不同,语气也就不同,表达效果也就随着有所不同。
这方面的研究内容除了“语气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之外,还应包括特殊语序、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连动句、兼语句、提示句、总结句等要一一加以分辨,防止“走形”。等。在复句的仿写中有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转折句等,也就是要侧重于整句。如是复句,仿句也应是复句,且假设、因果、递进、并列等复句关系也应一致;如是单句,仿句也应是单句,且主、谓、宾、定、状、补的位臵相一致。
(2)、修辞角度:这种题型往往要做到修辞一致,这就要求同学们对常用的八种修辞能正确理解,并能熟练运用。这八种修辞是比喻、比拟、排比、反问、对偶、借代、设问、夸张。如修辞使用不当,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同学们在初中阶段主要要掌握的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等形式。比喻句的要求是要有本体和喻体,要有相似点,讲究贴切、通俗、形象;而排比句的要求则是讲究结构相似、意思连贯、语气一致等。
(3)、色彩角度:这就要求同学们首先应该领会或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把握上下文的意脉,防止“形合而意离”的仿写。
[例句分析]:钱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钱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仿写这个句子,从形式上看,必须与例句相同,肯定否定的两个句式组成转折复句,几个复句又必须组成排比句;从语意上看,“能买到”的都是有形的、可感的、物质的东西,“不能买到”的都是无形的、抽象的、精神的东西,仿写的时候要注意分析这些隐含的信息。如:钱能买到药品,不能买到健康;钱能买到时装,不能买到美丽;钱能买到朋友,不能买到友谊。钱能买漂亮的眼镜,但买不来明亮的眼睛。钱能买高档的钢笔,但买不来敏捷的文思。钱能买来芬芳的玫瑰,但买不来真正的爱情。钱能买来名贵的篮球,但买不来精湛的球技。钱能买来精确的钟表,但买不来流逝的光阴。
知识点三、尝试仿写
同学们留意过仿写句子有哪些类型吗?现在我们知道,仿写类试题往往带有很大的综合性,有那些形式呢?
1、套用式仿写
考题要求:仿照例句的形式,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解析]:做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意,辨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直接套用。例句从内容上看,写出了秋天的三个特点;从句式上看,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因此本题的仿写重在仿句内容的选定,其句式只需直接套用例句。内容的选择可以是景,可以是人或物,关键要把握其特点。如: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风和日丽,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雨润万物。
2、续写式仿写
考题要求:仿照下面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例句: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果没有想像,。
[解析]:这道题既是续写又是仿写,要求学生对句子进行仔细分析品味,揣摩出句中所阐明的意义。除了要把握仿句的句式(如果……就……)及修辞(比喻、排比)外,尤其要注意句中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人们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句子。如:如果没有想像,思维就像鱼儿离开了海洋。
3、造句式仿写
考题要求:仿造下面的句子。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
例句:适应是什么?适应是泰山悬崖上迎风劲舞的青松,是寒冬腊月里傲雪盛开的腊梅,是点闪雷鸣中高傲飞翔的.海燕。
句:?,,。
[解析]:这道题一眼看来,似乎给了同学们很大的仿写空间,但仔细推敲,会发现,对该题要严格的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和修辞特点,这个例句是设问和比喻构成的。而且要求进行重新选择新的本题和喻体。题目中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式的要求;或提供语言材料,但所写内容自定。解题时,同学们要注意。如:友谊是什么?友谊是联系情感的纽带,是相互沟通的桥梁,是化解矛盾的良药,是团结奋进的火炬。
4、嵌入式仿写
如: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忠言逆耳。
[解析]:从题型上看,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的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或前或后要相同。如:是跌到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5、命题式仿写:
如:下列一个句子写到“虚伪”。直接表述,言简意赅,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一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美]爱迪生)。
[解析]:这类题目没有前后文,不需要考虑意义内容上的前后关联,只考虑句子本身的句式和意义关系。往往是设定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对应练习:请用一个话题,比如“时间”“金钱”“朋友”等等,依照下面的句子,写一段话。
知识点四、单就仿句来说,我们归纳了四步答题技巧,简称“四步曲”。
第一步,分析格式定方向。每一个仿写题抛出的例子都有一定的格式可以分析,这个分析出来的基本格式,就是我们仿写句子的大致方向。比如下面这道考题:
例1:以我国自然景观为例,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巍峨的喜马拉雅山,犹如一位昂首挺立的巨人,屹立于广阔天地之间,她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象征;……
熟悉这类考题的学生一看就知道,考题例句的基本格式是:“对象+比喻+描述+评价”,即先抛出明确的写作对象,再对这个对象使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然后根据需要选准角度进行描述,最后对对象作出切实而中肯的评价。四个句子简明生动,意义连贯,构成一个完整的表意整体。明确了这一点,考生答题就容易多了。
例2:在横线处填上两个恰当的分句,使它与所给的例句句式相同,但所举例句的内容必须是正面的。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又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
分析这个例句的基本格式就是“假如当初+谁+能(两个四字词)+何至于……(两个四字词语)+疑问语气”。这里强调两个“四字词语”,是因为在这样的语言组合中,使用相同格式的句子可以使结构整齐,语势连贯,达到极强的表情达意的效果。当然,如果因为表意的需要,确不能做到这一点,这里也无须刻意追求。
第二步,看清要求选题材。通过分析,把握了例句的基本格式之后,下一步就是看清题目要求,准确选取题材。
龙文教育四季花园校区电话:020-23373150第4页共6页
教师1对1中小学课外辅导网址:第三步,拓宽思路广猎取。把握住了仿写的基本格式,看清了题目的写作要求,第三步,就是拓宽思路,广泛搜寻适合仿写要求的对象和内容。
第四步,炼字炼词求精工。炼字炼词的功夫,不单是在作文中需要,仿句中也同样需要,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功夫在仿句中体现得更为直接,更为明显。与例句的和谐一致,结构匀齐;分句间的意义连贯,逻辑严密;用字用词的简明准确,不重复啰索,都表现为炼字炼词的功夫。炼字炼词不单是一个语法和组句的问题,还同时是一个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问题。学生只有在广泛阅读和积累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文字,才能仿写出成功的句子。
三、课堂练习
1、照下面的句式续写两句话。
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夜晚,哪会体会到风和日丽的可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一位同学致老师的赠言,请仿写一句赠言,献给你的亲友、师长或同窗。人生的岁月,是一串珍珠;漫长的生活是一组乐曲。亲爱的老师,愿你永远拥有其中最璀璨的珍珠,最精彩的乐章!
3、仿写。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体谅是友情中的清风一缕,微笑是交往中的礼物一份,。
4、仿照例句,仿写一组句子。
例句: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父爱是;
5、仿照例句,补写出一个比喻句。
例:诚信是人生路上的一张通行证。
声誉是。
6、按照例句发挥想象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绿色推开春天的门,雷雨推开夏天的门。
7、例: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你珍爱自己的生活环境吗?
8、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清风,我将。
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9、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章。只有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家园。
10、没有泥石的聚积,就没有高山的巍峨。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积累《沁园春雪》中重点字词
2、抓住关键词语,领会诗歌宏阔的意境,感受毛泽东的博大精神和革命壮志。
课前学习:
1、查工具书,初步理解这首词的大意。
2、以“我所了解的'毛泽东”为题,收集资料,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课堂学习:
第一块:诵读欣赏,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明确要求,播放《沁园春雪》的朗诵看课文,听朗读
2谈听后的体会,把握这首词的感情基调。交流体会
3组织朗读。请2-3位同学进行朗读交流
4、组织评价学生评价
5初步理解大意,准备质疑。看页下注释,理解大意,记录疑问。
6组织交流、评价;
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总结。交流,互评
7组织朗读。全班齐读
第二块:小组合作探究,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我所了解的毛泽东”交流、补充
2问题情境:这首词问世之初,就备受推崇,人们盛赞这首词“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它的发表也使蒋介石集团惊恐万分,蒋介石立即唆使其御用文人进行反扑。学生听讲
3、小组合作探究:这首词为何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要求从词的内容、主题及其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究)
参与到各小组中进行指导。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4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5组织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学习其他小组的长处
6、对小组发言进行补充并板书。听讲、记笔记
第三块:语文活动:学唱歌曲《沁园春雪》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后反思
1播放歌曲《沁园春雪》听歌曲学唱
课后学习:
收集描写雪的诗词、散文,选择其中一篇与《沁园春雪》中的雪景比较、分析,写200字左右的心得。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认识11个二类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字。认识1个笔画“竖折折钩”和3个偏旁“反犬 、三撇、宝盖儿”。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影子、光源、物体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11个二类生字,会写“飞、马、鸟”三个字。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一、简笔画导入,理解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1、请同学们看黑板,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一边描述一边画画)这是一座古城,太阳升起来,阳光斜照下来(三撇),京城里高大的楼台(京)拉下了阴影。那么,看着这幅图,你能猜到一个字吗?
3、对了,就是影。请大家齐读,请同学们看看,这幅画中的事物分别是“影”的哪部分?大家跟老师说“三撇”。
4、当人、物体挡住一部分光线时,就会形成影子(板书)。你瞧,老师就找到了自己手的影子,你们也能找到吗?
5、同学们,你们觉得影子有趣吗?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影子》,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图文结合,捕捉重点,锻炼表达能力
1、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81页,请你借助音节试着练习读一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 学习第一节
请大家看大屏幕,这位小朋友在做什么?
太阳在小朋友的哪个方向,影子在小朋友的哪个方向?(太阳在小朋友前面,影子在小朋友后面。)
想一想,小朋友怎样走,影子会在他前面?(背着太阳走) 我们来看看是不是?
谁愿意读一读这一段课文。
这里的二类生字谁能读一读。
老师这里还有他们的卡片,你能认读吗?(前、后、常、跟、着、黑、狗)
(前后)请你拍拍前面同学的肩膀,向你后面的老师打个招呼吧!
(黑)一个用土堆成的烟囱,下面有火在烧着,烟囱里有点烟灰,所以黑就是烟熏的颜色,这个黑字是这样演变来的。
为什么说影子是小狗呢?(可爱)说影子是个“小花狗”行不行?为什么?(影子是黑的)哪位小朋友家喂过小狗,说说小狗是怎么跟着你玩的?(引导说出小狗经常跟着人,喜欢跑前跑后)
想想小狗跑前跑后,多么可爱呀,谁能再读读句子。
3、学习第二节。
请大家看大屏幕,和前面两幅图相比,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影子一会在左,一会又在右呢?
你们说得很好,看来影子在小朋友的哪里,关键在于太阳在小朋友的哪一面?
谁愿意读一读这一段课文。
这里的二类生字谁能读一读。
老师这里还有他们的卡片,你能认读吗?(它、朋、友)
三、借助字理,解析字形,培养识字能力
1、这个“它”的偏旁是宝盖儿,跟老师说一遍。这个宝盖儿,在古代表示山洞的意思,有时也表示房屋的意思。在古代表示蛇的意思,后来人们有发明了一个字表示蛇,而它现在用来表示动物。你们喜欢各种小动物吗?
2、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两位动物朋友,你们想和它们见面吗?
学习“马”字
3、你们瞧,第一个动物朋友来了,它是谁呀?(马)大家看,它渐渐的变了,这个字谁认识?
4、“马”就是经过简化的马的形状,你怎么记住这个字?
5、老师是这样记的:好像乌字没戴帽,爱吃青草善赛跑,怎么样?
6、看老师写这个字,注意第二笔是竖折折钩。大家拿出本写一个。
7、关于马的词语可多了,我们来一组词语对对碰好吗?
马拉的车是──(马车)
身上带格的'马是──(斑马)
有一种蛰人特别疼的蜂是──(马蜂)
形容做事情大大咧咧、粗心大意的人是──(马大哈)
德国的一种货币是──(马克)
一种超长距离的公路赛跑项目是──(马拉松)
学习“鸟”字
8、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你们瞧,下一个动物朋友是谁呀?
9、请同学们齐读这个字。你都知道哪些鸟呢?
10、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字是怎么写的。鸟儿都有眼睛,这一点千万不能忘。大家在本上写一个。
学习“飞”字
11、我们知道鸟一般都能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大家看这个字就是飞,本义是鸟飞,引申为快的意思,也用于表示利用鸟的飞行原理制造的一些飞行工具。
12、你知道哪些关于飞的词语吗?
13、我们来看看飞的笔顺。“横折斜钩”千万不要写错。请大家写一写。
四、游戏巩固,感悟运用,增强记忆效果
这三个字你们都记住了吗?我们来做一组猜字游戏吧!老师请两名同学到前面,一名同学指字,一名同学背向黑板猜,其他同学可以作动作或者语言提示,但是不能说出这个字,明白吗?
五、课后小结,总结全文,达到课外延伸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生字,还初步了解了影子形成的原因,希望同学们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来到户外,和我们的影子进行地玩耍吧!
语文教案 篇5
一、素质教育目标
1.学习抓住特征进行分类说明的方法。
2.学习恰当使用词语,准确说明事物的有关知识。
3.了解人类征服沙漠的业绩,树立改造大自然的雄心。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分类说明、举例说明的方法以及恰当的使用词语准确说明说明事物。
解决办法:
(1)利用多媒体手法导入,并利用此法使学生理解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式以及人类防御沙漠、向沙漠进军的方法。
(2)比较阅读,体会恰当使用词语,准确说明事物的写法。
(3)借助于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4)开展演讲的形式,让学生树立改造大自然的决心。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观看录像,分组讨论,开展演讲比赛。
五、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放一段有关楼兰古国的录像),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片子是楼兰古国,它位于我国的西北部,昔日的它,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商贾聚集之地,经济繁荣之所,今天的它,已被黄沙覆盖,一片荒芜,人们只能凭着那干枯的树木,光秃秃的沙丘,去想像它昔日的繁华与丰美,是沙漠夺走了它的美丽,留给人们的只是遗憾,我们要拿起武器,与沙漠决战,还我家园。
(一)明确目标
1.学习识别和把握中心句。
2.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路。
3.学习抓住特征进行分类说明的方法。
(二)整体感知
本文是事理说明文,这篇文章根据大量事实和科学原理,对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怎样向沙漠进军,进军的前景如何等重大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把科学道理讲得有声有色。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说明文主要说明什么?
(2)说明文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3)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哪些?
(4)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5)说明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6)说明对象包括哪些?
六、参考资料
沙漠,一是对荒漠的通称;二是指沙质荒漠,即地表面为流沙覆盖、沙丘广泛分布的地区。
全世界沙漠面积达1535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1/10,撒哈拉沙漠为世界之最,面积为800万平方公里。我国沙漠表面109.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11%。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32.7万平方公里,为全国沙漠之最。
沙漠气候干燥,蒸发量大,降雨量少,年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沙漠地区温差大,年温差在30℃~50℃之间,绝对温差达50℃~60℃,日温差(夏秋午间)可达60℃~80℃。地表植物稀少、矮小。风力强,最大风力达10~12级。虽地表水少,但地下水资源丰富,全世界储量可达400万亿立方米。
语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3.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课教案:
1、自学本课的生字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4、课文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画出来,并说明原因,试着把你的感动读出来。
5、课文为什么以“桥”为题目?
6、课文在表达上很有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7、写自己的读文感受。
展示课教案:
一、小组交流预习情况。
二、学习
1、生字
小组派代表队选择容易读错的几个字词板书。
如“揪”(jiū),“瞪”(dèng)。
2、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比一比,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汇报交流谈体会。
(1)生读找到的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师用课件或小黑板集中出示。
(2)谈感受。
①几句话都不同程度地写出洪水凶猛,正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②从前后几句描写的情况看,水位在不断上升,灾情在不断加剧,形势越来越紧张、严峻。(相机指导朗读这几句话,读出形势的紧张突变。)
③这些句子多采用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像受惊的野马”“在路面上跳舞”“洪水狞笑”“放肆”等词句让我们非常真切形象地感受到洪水的肆无忌惮,洪水就是魔鬼猛兽,突出了情况危急,渲染了紧张气氛。(师相机板书:情势危急)
④这些句子,语言都非常简洁,精练,如,“像泼。像倒。”
(3)观察想象体验
师播放洪灾的录像资料(或指导学生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洪水如猛兽般正以强大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村庄,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舍,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逼近。可劳动一天的人们还在熟睡中。一声惊呼,大家突然一脚踩进水里,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是什么感受?你能想象出男女老少命在旦夕时惊慌失措的样子吗?(引导学生想像体验情势危急)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大段,读出自己的感受。(危急、恐怖、恐惧、担心)
5、体会英雄言行
(1)是的,求生是人的本能。当一百多号人跌跌撞撞地向那唯一可以逃生的木桥拥去时,有一位老汉早已站在了木桥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作出的人生抉择。
请同学们自由读,想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板书:老汉)
(2)交流汇报:
A、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老汉沉着冷静,嘴上不说话,心里正思考着应对突然来临的灾害的办法。“像一座山”,说明他临危不惧,形象地表现了老汉是村民的主心骨,对稳定村民情绪所起的作用。
B、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说话简短有力,以严格的先人后己的党纪控制了局面,组织大家有序地撤离。
(让学生写出评价老汉是怎样的人的词语,可能是:临危不惧、临危不乱、坚定果断、先人后己……)
(3)指导有表情朗读老汉说的两句话(要读得干脆、有力,节奏快,采用个别读、分角色读、评读等方式)
6、思辩“矛盾”之举
(1)是的.,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有着崇高的人格魅力(板书:崇高的人格魅力),他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洪水无情,但人间有爱。当情况越来越危急,洪水已漫到人们的腰际时,又发生了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
(3)读议结合,交流汇报,提升认识。
A谈体会。要求边谈体会,边用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例如:
生:从“冲、揪、骂”这几个动词可以看出老汉对小伙子很凶。
师:你能不能把老汉很凶的态度读出来?
生表情朗读第15自然段,学生展开评议,并在议读、感情朗读中理解、感悟。
B学生发现矛盾与疑惑:
①老汉从刚开始恶狠狠的“揪”到最后危难关头又“吼”又“推”,这是矛盾一,为什么?
②急于求生的小伙子到最后危难关头又“推”老汉先走,这是矛盾二,为什么?
冲揪 骂 凶
(师相机板书:老汉 小伙子)
吼用力推
7、学习第四大段,解开难解之迷。
(1)老汉和小伙子的言谈举止是多么充满矛盾,令人费解!请同学们读最后4个自然段,老师相信你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
(2)生默读,谈感想。师相机点拨。
(文章在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个结局太出人意料了,太让人震惊了。老汉太伟大了……)
8、反复咏叹,感受亲情
(1)当你明白老汉和小伙子原来是父子关系时,再回过头来看看父子在木桥前的情景,你们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2)引诵第三大段。
同学们,让我们把“儿子”这个充满血缘、充满亲情的字眼带到文章中去,再一起来深情地朗诵第三段,我们就更能理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了。(教师引读:“老汉是村支书,他一心想挽救群众的性命,他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自己的儿子,骂道──”后边为学生接读,把几个“小伙子”都换读成“儿子”。)
(3)想象:老汉似乎要对儿子喊什么?(板书:喊)
(4)此时的老汉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认为,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回答,并有选择地请生上台板书关键词,如“父爱如山”等)
师小结:是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忠于职守,他是无愧的;做为一个父亲,他和天下父母一样舐犊情深。在生死关头,老汉做出的重大抉择,表现出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他的身上充满着崇高的人格魅力,闪耀着灿烂的人性光辉。
三、练习写话,颂人间真情
1、英雄远离了我们,他们的亲人更是肝肠寸断、长跪不起。同学们,洪水无情人有情。面对此情此景,你最想说的是什么?请拿起手中的笔,用饱含深情的笔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对英雄的哀思,对英雄家人的宽慰吧!
2、生写话,师巡视,选择有代表性的进行交流。
四、总结全文,探究“桥”的含义
课文中留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汉的形象,为什么却用“桥”为题?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字,认识竖勾和提两个笔画和草头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听录音第3课《小小竹排画中游》MP3.mp3,在这里河中小鱼儿成群,河岸上树木茂密,禾苗绿油油,小燕子在空中鸣叫着,风景这般美,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欣赏风景图片
走进大自然 播放江南风景图片3小小竹排画中游.ppt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边看图,一边听音乐。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课题,生齐读。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先圈起来,想想怎样才能认识它?(提示: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问老师或同学。)师巡视检查。
2、小组内齐读,个别读,当小老师教读,评选出参赛选手。
3、参赛选手读,其他学生评议、正音。
4、认读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卡,学生自由读生字词。并用自己的方式识记12个生字及带生字的词语。
(2)、同桌互读并交流记字词的方法。
(3)、全班交流。
(4)、认识3个偏旁,找找带有该偏旁的字。(课文中学过的、自己知道的)。
三、自读自悟,悟中感知
通过朗读文本知道江南美如画,谁能说一说?
(1)结合看图,理解“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是江南水乡的交通工具。
(2)看图理解树木密的“密”指一棵挨着一棵,而且树木特别密又特别绿.
(3)指出图中的`禾苗。
引导学生理解“江南鱼米乡”。课文哪个地方讲到鱼儿?(鱼儿游)哪个地方告诉我们这儿稻米多,稻米香?(禾苗绿油油)
播放《小小竹排画中游》儿歌小竹排.mp3
展示交流 1、指图上竹排的右岸,问:河岸上还有什么?什么是禾苗?(禾苗)稻子、麦子、玉米、谷子等等粮食作物的刚长出来的幼苗都叫禾苗(板书:禾苗)。
2、(“绿油油”讲禾苗
很绿,长得好) 读第2句。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 出示有关植物图片
点拨升华 江南一带小鱼多,河里有许多鱼虾,那里还种了许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把江南一带叫做“鱼米乡”。因为江南鱼米乡很美,就像一幅画。所以说小小竹排就像在画中游。
交流:小小竹排顺水流,如果你坐在上面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物?看到这些美景,你会说些什么?
临淄有许多美丽的风景,搜集有关图片或画片,选一处最美的风景,向家人介绍。临淄风光.ppt
四、学习写字
1、比一比:口-日-中
2、认识笔画横折和横折钩并书写。
3、课件出示写在田字格中的字,引导观察要写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师范写。
4、读一读: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
5、描红、书写。
让学生把字词卡片贴到图中相应的位置,这样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借助课文插图巩固字音,理解字义
五、扩展延伸
1、出示“绿油油”齐读,请学生自由说说“绿油油的什么”。
2、照样子说说“abb的什么”,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3、请学生展示搜集的有关旅游资料和照片,进行介绍,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
板书设计
小小竹排画中游
江南景如画
鸟儿唱 鱼儿游 树木密 禾苗绿
鱼米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
语文荷花教案09-02
语文长征教案02-10
语文试讲教案03-19
语文《风筝》教案 11-14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园地教案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