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4-07-16 07:02:28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范文1

  《海底世界》

  一、导入课题。

  我们一进入教室,就置身于汪洋大海之中,谁能就这幅图画面(黑板上的海底世界图)说说。

  二、借助重点句,指导分段。

  1、听课文录音,思:海底世界怎样?划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

  2、幻灯出示: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特产丰富。

  3、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海底世界的?

  4、结合“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的方法尝试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划出这段中你认为最能反映海底世界景色特点的两个词。

  (2)创设情境。

  学生当潜水员。

  (3)在深海里发现什么?

  出示句子朗读:“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思:围绕哪一句话写?(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2)幻灯出示: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有的还好像在()。

  (3)这些句子中用上许多叠词,好好地读一读。

  (4)创设情境。

  听海底动物的声音(录音)

  (5)延伸说话(尽量用上叠词)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6)引读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

  师:海底静中有(声音)有(动)。

  (7)指导背诵(出示重点词)

  四、学习第二段。

  1、快速阅读4、5、6自然段,想想写什么?

  海底特产丰富。不但有(),有(),而且还有()。

  2、再读课文,准备说话。(抓住特点)

  海底特产丰富。不但有()的动物,有()的植物,而且还有()的矿藏。

  3、读好第4自然段。

  (1)扶:“海参靠肌肉收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

  师:写海参什么特点?人哪几个词看出来?这几个词,我们可以读得突出一点。

  (2)放:“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火车还快。”(学生自己练读)

  (3)练习读写“乌贼和章鱼”的句子。

  4、训练:

  (1)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练习:

  校园里的花朵真多,有(),有(),也有()。(花朵的色彩多种多样),有(),有(),还有()。最()的(),最()的()。

  五、总结课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范文2

  《一个马掌钉》

  第一课时

  一、认识马掌与马掌钉,导入新课

  1、出示马掌图片,认识马掌。

  2、简介给马儿休马掌的作用。

  3、出示马掌钉图片,认识马掌钉的用处。

  4、导入新课:相传,在很久以前,英格兰的理查三世与亨利伯爵准备决一死战,来争夺英格兰的王位,在战场上,理查三世因为一匹马而战败,丢了自己的国家,丢了王位,究其原因,却是因为少了一个马掌钉,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马掌钉。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段落

  1、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

  2、标出段落序号。

  3、分段开火车读课文,评议正音。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指名反馈,评议补充。

  6、出示提示,要求按提示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1)准备决一死战。

  (2)钉马掌,少钉子。

  (3)掉马掌,打败仗。

  (4)相传,一个马掌钉丢了一个国家。

  7、指名反馈分段,评议。

  三、学习“钉马掌”,感受马夫与铁匠的马虎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

  (2)理解“决一死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钉马掌的过程。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名说说:这个部分主要写什么?

  (3)谈谈:从中你觉得马夫与铁匠各是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理由。

  (4)教师适时点评,引导感受马夫与铁匠做事马虎,责任心不强。

  (5)学生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小结设疑

  1、因为马夫与铁匠做事马虎,急于完成任务,结果理查的战马上钉了三个马掌,挂了一个马掌,理查骑上这匹战马又是如何作战的,请大家课后继续读课文。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男女生分角色齐读课文1—12自然段。

  2、指名说说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3、导入:理查骑着挂着一个马掌的战马去决战,结果又如何呢?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了解掉马掌打败仗

  1、指名读课文第13—15自然段。

  2、思考:战斗打响了,理查是怎么表现的?当一个马掌掉了之后,情况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呢?

  3、指名逐题反馈,评议。教师适时引导体会。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几自然段,体会掉马掌给理查带来的悲痛与绝望。

  三、学习课文第四部分,读懂民谣,明理

  1、指名读民谣。齐读。

  2、引导体会民谣中用词的准确、精练:少、掉、倒、败、丢。

  3、讨论:因为一个马掌丢了一个国家,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4、学生畅所欲言。

  5、教师点评,引导学生透过现象、透过表面情况去看本质:因为马夫与铁匠的一个疏忽,少了一个马掌钉,挂了一个马掌才酿成理查的惨败,使他丢了自己的国家。

  四、总结全文,得到启示

  1、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说说:你学习这篇课文后得到什么启示?

  3、明理:做事要有责任心,不能马虎,敷衍了事,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范文3

  教学目标:

  1、学习5个会写的生字;熟读成诵并将古诗背诵下来,理解诗句表达的含义。让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在学习中得到提高。

  2、通过朗读加深感悟,在课堂内讨论交流使诗义不讲

  自通。

  3、春意盎然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对

  别样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大意,学习诗中出现的5个生字。

  教具准备: 课件 音乐磁带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

  1、朗读古诗。2、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展示一组春天的`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是春天的图景,有春天筑巢的小燕子,各种春天开放的鲜花争奇斗艳_)

  这春天是那么美丽多姿,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送春》

  二.朗读古诗

  1.听老师配乐范读古诗。(记住生字的读音)

  2.教师领读古诗。

  3.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求朗读熟练准确,并在读的过程中找出问题。

  4.齐读古诗。

  5.指名读诗。

  三.理解诗意:

  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诗的含义。

  2.组内合作汇报,说说自己读懂了哪句诗。

  大意:

  三月的春天,各种美丽的春花竟相开放。一朵凋谢了,更多的花却开放了。在那小小的屋檐下,每天都有勤劳的小燕子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窝。杜鹃更是每夜不停地啼叫,不相信自己唤不回春风的到来。

  4、在理解诗义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四.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把古诗的意思讲给家长听。

  第二节

  教学内容:

  1.复习古诗。 2.学习生字。 3.做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

  1. 齐背古诗

  2. 指名背诵

  二.学习生字

  尤 独体字 词语:尤其 尤其是 尤为

  犹 左右结构 左形右声词语:犹如 犹疑 犹豫 犹豫不决

  帝 上下结构 词语:帝国主义 帝王

  啼 左右结构 左形右声词语:啼笑皆非 啼叫 啼鸣

  唤 左右结构 左形右声词语:呼唤 叫唤 召唤

  三.练习:

  尤( )帝( )唤( )

  犹( )啼( )换( )

  四.作业设计:

  书写生字。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范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积累诗歌中的优美词语。

  2、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唱)在你的眼中,春天在哪里呢?(学生回答,春天在……)

  是啊,春天就像一个美丽、幸福的小姑娘,快乐地走遍了祖国的每一个地方,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她的脚步到祖国各地领略春的美景,你们高兴吗?(高兴)

  二、品读诗文

  1、 请同学们打开书,让我们带着幸福、快乐的心情一起来读诗歌的第一节。(学生齐读)

  2、 春天这个幸福的小姑娘都去哪了呢?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诗歌的2—6节。

  学生自由读文。

  指名汇报(田野、河流、草原、山冈、村庄)

  师问:你是如何发现的`?

  学生讲述各诗节构段方式。

  3、 是啊,春姑娘带我们走过田野,走过河流,走过草原,走过山冈,走过村庄,在那些地方她都看到了什么呢?我们先跟随她到田野上去看一看。

  指名读第二节,一边读一边想,春姑娘的到来,祖国的田野有什么变化?(百花开放,农民开始播种,有的农作物都开始出芽了)

  你觉得春天的田野被作者描绘的美吗?都哪美?(学生讲解相关的诗句,并适当渗透拟人的修辞方法)

  谁愿意来读?

  4、 春天来了,河流又有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诗歌的第三节,并画出能够表现河流变化的动词,讲一讲这一节的内容。

  谁来试着说一说?(学生抓住歌唱、汇合、滚、流、冲讲述河流的变化)

  从作者丰富的想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啊,河流也充满生机,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你是否聆听到河流的歌唱了呢?让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品一品它那高兴的心情。

  5、 春姑娘走过田野,走过河流,还来到了哪里?(草原、山冈、村庄)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诗歌的第4、5、6节,把你最喜欢的一节多读几遍,谈一谈春姑娘的到来给那里带来的变化。

  学生自由读,学习小组展开研讨。

  全班汇报,抓住一节谈具体,并鼓励学生想象画面,多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读。

  6、 跟随着春姑娘,我们走过了这么多的地方,你最想说些什么?(春天真美啊!……)

  作者也想说:多么美丽啊!祖国的春天,多么欢畅!

  诗歌的最后一节是对全诗的总结,你们觉得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读出“欢畅”)

  全班齐读。

  三、欣赏意境

  1、 春天是每年都要来到的,世界上的国家都有春天,为什么这首诗的题目是“祖国的春天”呢?(作者喜爱春天,更爱自己的祖国)

  2、 是啊,我们要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融入到诗歌中,才能真正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老师为你们的朗读配上优美的音乐,希望你的朗读能带给大家美的享受。

  全班齐读第1、7节,指名读2—6节。

  四、拓展练笔

  1、 春姑娘还会给祖国的哪些地方带来变化?(街道、小院……)

  2、 你也试着像作者那样,用诗歌的形式写一写?

  3、 学生读自己的作品。

  4、 师小结:祖国的春天是美好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微风细雨,蓝天阳光,让我们感受到了春的生机,更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01-18

《小学语文》教案06-09

优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01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三年级语文《掌声》教案05-27

小学三年级语文《点金术》教案10-13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02-21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05-27

小学三年级教案反思语文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