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汇编8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辨真地看待事物。(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3.了解可闻所用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3.查字词典,理解意思。勿、尘埃、拂拭、饱和、依附、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走进教室,连续地咳嗽,手在空气中扇着,然后说;“屋里有土可太不舒服,我向大家一定和我一样都讨厌灰尘。那假如没有灰尘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朗读课文,读完说说没有灰尘行不行?
2.边读边画出生字词,读一读体会在课文的意思。
3.出示生字词指名带读。
勿尘埃拂拭饱和依附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
依照提示,自学讨论
1.指名读阅读提示。
2.先默读思考: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3.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灰尘的特点灰尘的作用使用的说明方法
细小削弱阳光列数字、做假设
易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使天空呈蔚蓝色做假设
具吸湿性调节气候、气象万千做假设
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昆较大的小组,及时表扬合作好的小组。
全班交流,点拨指导
小组汇报时,要通过读表现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生评读。
小结感悟,延伸拓展
1.指名读3.4.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们看成废物的东西都有其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要正确认识。
2.你还了解生活中那些被看成废物的东西,又怎样的价值?
3.交流课前查的资料:说说灰尘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0个,继续学习部首查字法查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积累词语12个。
3、能讲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的小故事。
4、明白不能一味追求金钱的道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喜欢看那些动画片?
2、你们看过《唐老鸭》的故事吗?
板书课题:唐老鸭新传
二:出读课文,学习生字
1、边听录音,边标上小节号。说说课文有几小节?
2、学习第一节
(1)唐老鸭为什么要卖鸭毛?用______划出有关句子
(2)出示句子,学习生字。
a.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买卖)
买卖
妈妈给我()了一只文具盒。
商店里()出了许多空调。
b.比较:衔假
(3).齐读有关句子。
(4)卖掉了鸭毛结果怎样?出示“这是沉下去”。
a.学习生字:而沉
b.说出“沉”的反义词?
3、唐老鸭为什么会这样的?你想对唐老鸭说些什么?(说话训练)
4、出示句子:你失去了珍贵的羽毛,也就没有了足够的浮力。
a.指名读
b.学习“珍贵”
c.齐读句子。
5、第4节。
学习生字:悔钱
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6、读课文。
三: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读词语。
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完成了预定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学,合作学,积极思考,共同提高。所有的教学活动能紧扣目标进行,所有的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彼此衔接,过渡自然。识字、阅读和学习语言做到了很好的结合,课堂教学有实效。总体来看,这堂课有几方面做得比较好:
1、“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识字方法,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好。其中3个生字出现在最后一节,我就把最后一小节放到一开始学掉,其余有5个生字出现在第一节,剩下还有两个生字,我重新组织了语言,把它们设计在一段文字里学完,这样可以突破生字多、难以接受这样一个难点,使识字的节奏、有效性都得到了体现。
2、在阅读中识字
识字和人见面一样,一回生两回熟。对小朋友来说,创造与生字见面对最好的机会就是在阅读中识字。比如说在学习课文的第一小节,我首先是让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让小朋友借助拼音来学一学生字,让他们同桌交流一下是怎么记住的.,然后把生字请出来,由小老师来带学,学到每一个生字的时候,我都会有侧重的提问或者进行训练,如:卖和买的区分运用,街的书写等,学完了生字放回课文,指导朗读,在这个过程中我始终注意把识字和课文内容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让小朋友不知不觉记住了生字。
语文教案 篇3
复习目标:
1、掌握阅读短文中体现的知识点,并能按题目要求正确答题。
2、能掌握读懂句子的基本方法,利用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以及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3、通过学生自主复习,归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阅读方法。
复习重点:
利用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以及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
复习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
复习准备
课件
复习流程
一、 激趣导入
1、复习引入: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想必大家掌握了不少阅读文章的好方法,老师现在要考考大家,读懂一篇文章要具备哪些要素呢?(出示:掌握词句意思、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情感、把握文章结构。)
这几部分都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突破其中的一项——句子的理解。(出示题目)
2、创设情境:今天老师收到了一封来自森林的求救信,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出示课件:创设闯关救小老虎的情境。)大家愿意帮帮虎妈妈吗?
二、 第一关:温故知新说方法(10分)
1. 现在就来秀一秀我们的本领吧。请说说自己掌握了哪些理解句子的方法。
2. 小组讨论,汇报(师相机出示方法)
3. 小结。
三、 第二关:精彩句子大回放(20分)
1、 出示课文句子,请分小组读。
2、 请说说这些句子的意思和理解的方法。
3、 同位互说,选题抢答,其他补充。
4、 小结
四、 第三关:实战训练大比拼(20、30、50)
1.出示阅读短文,让学生练习,小组讨论
2.选题回答,请说出你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
3、过渡:看来,前面几关都难不到同学们,现在要提高难度,有信心吗?4、请大家从短文里找出一句你认为是最重要或最难懂的'话并说出选句的理由?
4、讨论: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五、 第五关:七嘴八舌谈收获
这场比赛真是既紧张,又激烈,不知不觉就要接近尾声了。大家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呢?
六、 宣布结果、总结
同学们这次表现都很棒,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孔子说得好: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希望我们日后能把学到的阅读方法多加以练习,达到灵活运用,这样,我们的阅读能力才能提高得更快,在下次的挑战中一定会有更出色的表现。
板书:
抓关键词
读懂句子的方法 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
发挥想象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诗歌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
4、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目的1、2
教学难点:目的3、4及背诵、默写
教学方法:诵读法
所在班级情况 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29人,其中男同学15人,女同学3人。学生思想表现良好,在学习方面,大部分同学很认真,只有个别学生自制力较差,缺乏学习自觉性;班中学生基础良莠不齐,学生成绩参差不齐。要想提高本班复习效果,针对上述情况,必须夯实基础,以本为本,加强语文“双基”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加深理解、加深认识,力争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的高度,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力争使全班同学的语文成绩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中有吟诵边塞风光的(如王维的《使至塞上》),有叙述边关战事的(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有借以倾诉思乡之情的(如范仲淹的《渔家傲》,更有畅谈从军壮志抒发爱国之情的(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那么我们今天来看一看这两首诗歌又是从哪方面来反映战争的?
一、交流资料
乐府诗:乐府,原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规模较大。后来将其演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二、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1、诵读:可教师范读、学生诵读、自由散读、全班齐读
2、诗歌大意:
《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一位衣衫褴褛、鬓发全白、手拄拐杖的老人茫然地站在曾经是那么熟悉,而今却家破人亡的,绝望地望着东方……这首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三、讨论探究:
1、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所喜欢的诗句,及喜欢的理由。
2、诗歌是怎样揭示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板书)
3、你是怎样看待战争的?
四、学生小结
五、推荐阅读
王昌龄——从军行(一、二)
王翰——凉州词
六、作业 背诵默写
板书:
兵役的'残酷
无限的凄凉 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不尽的悲哀
第二课时
导入:
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始终有战争在相随,无论是哪一个朝代都有战争的刀痕,印在文学的诗词中,反映战争的作品便不可封盖地长成为一颗艺苑奇葩。其中无论是用剑和心抒写的豪情,还是用弓和刀叙述的征战,或是用白发和眼泪表达的思念……都像晶莹、细润的珍珠撒在诗海的托盘上,让人长吟,使人苦叹,让人流泪,使人感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出塞》。
一、交流资料
1、王昌龄(689—757):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人。安史之乱,避难江淮,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他是盛唐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有“诗家天子”之称。七绝与李白齐名,被视为“神品”。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闺怨》、《芙蓉楼送辛渐》等。
2、飞将:指汉代飞将军李广,李广曾任右北平太守,因其英勇善战,匈奴称其为“汉之飞将军”。
3、阴山:即阴山山脉,起自甘肃,延绵内蒙古,是古代中原地区北方的屏障。
4、互文: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彼此拼合,相互补充,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
二、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1、诵读:可教师范读、学生诵读、自由散读、全班齐读
2、诗歌大意:
《出塞》一诗描绘了边关无良将驻守,致使匈奴频繁入侵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
三、比较探究:
1、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所喜欢的诗句,及喜欢的理由。
2、这两首诗歌各是从什么角度出发来写战争的?(板书)
四、学生小结
五、作业
1、背诵默写
2、搜集关于反映战争的诗词
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出塞——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品味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学习重点)。
3.了解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4.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学习难点)。
教学方法:
读议展点练
一.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要求:记住作者。
(2)掌握下列字词。要求:读准、会写、会用。
争妍斗艳奇崛枯瘠陆离犀利玛瑙
忍俊不禁丰腴唾津潜溢罍盎然匀称
(3)搜集与石榴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对石榴的认识
二.赏析王安石《梅花》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工作。
诗歌《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描写对象)凌寒独自开。(特定环境)
遥知不是雪,(精神品质)为有暗香来。(精神品质)
注:凌寒:冒着严寒。遥:远远的。为: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三.自学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思考:文中说“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你认为石榴树可爱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2.思考:作者是怎样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来的?
四.精读:品味语言体会思想
1.思考:文章第二部分怎样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课文描写石榴特征,语言生动形象、准确凝练,你最喜欢哪些语句?说一下自己的.理由。
2.思考:写物是为了言志,作者托什么物言什么志?(选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一句话,读一读,议一议。)
五.质疑
(1.小组交流:质疑解疑2.全班交流:解决组内存在的问题)
思考:作者说石榴花是“夏天的心脏”为什么?(解决本文的难点问题)。
六.仿写: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第1~3自然段。
过渡语:丑小鸭的命运怎样?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丑小鸭为什么会挨欺负呢?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它?
2.读读课文,说说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它为什么离开了家?当时的心情怎样?
3.品析词句,你读懂了哪些词语和句子?
4.丑小鸭被迫离开了家,你们有什么感想?
小结:丑小鸭很可怜,大家都很同情它,也想帮助它,说明你们都很富有爱心。
5.指导朗读,用同情、关心、无可奈何的语气读第4自然段。
过渡语:丑小鸭离开家以后,它又遇到了哪些事情?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第5自然段问:丑小鸭离开家以后遇到了什么困难?
2.体会词语。
3.用悲凉、同情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过渡语:丑小鸭在外面怎样过日子呢?
四、学习第6、7自然段。
1.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丑小鸭为什么“自个儿在水中钻来钻去”?
这时它看见了谁?心里怎样想?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着重体会“晾奇”、“羡慕”。丑小鸭惊奇的是发现世界上竞有这么美丽的鸟;它羡慕的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天鹅那么漂亮,也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
2.伴随着天气的变化,丑小鸭找到自己的家了吗?它是怎样过冬的?丑小鸭遇到困难以后都是怎样做的?
体会“冻僵”、“幸亏”说明丑小鸭冬天无处藏身,处境悲惨,险些冻死。
3.有感情地读6、7自然段,要读出丑小鸭命运的悲惨。
五、学习第8自然段。(熟读)
1.天气暖了,丑小鸭出来散步,它突然发现了什么?
2.丑小鸭怎么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
3.通过多读来理解内容,理清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弄懂句意。
4.训练朗读:从“忽然”开始,要用惊奇、欣喜的语气朗读,表达出丑
小鸭为自己命运的改变,愿望能够实现而十分高兴的心情。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有关天气、环境描写的句子画下来,并说
说随着天气、环境的变化,它的命运如何变化。
七、总结、扩展。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结:世界上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要勇敢的面对挫折和困难,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八、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
26丑小鸭
又大又丑
毛灰灰的丑难受出走漂亮的天鹅
嘴巴大大的
身子瘦瘦的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理清故事脉络,理解幸福含义。
2、过程与方法:朗读句子,感悟就就句子的丰富涵义,写出自己的理解。
3、情感目标:发现身边的幸福,感受到自己给与别人或者别人给与的幸福,懂得幸福无所不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充分理解与感悟三个牧童十年后对于幸福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示题、解题
1、 示题:10、幸福是什么
2、解题:谁来给“幸福”找一找近义词?
随机板示:愉快 开心 高兴-----
3、你生活中遇到过开心或者愉快的事情吗?请你说给大家听一听。
引:是啊,多么幸福的事啊!可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里的三个小朋友却不知道幸福是什么。
二、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提出要求:
(1)准确朗读课文一遍,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2)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谁?怎么样?)
2、检查
(1)生字读音情况:
彼此 铁锹 树杈 诧异 麦子 义务 兴奋 砌成
(2)说说主要内容:三个牧童寻找幸福,十年后,他们找到了幸福。
3、找到幸福是什么了吗? 画出他们找到幸福的相关句子。
初步理解感悟幸福:
出示三句话:
我给病人治病。
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而感到幸福。
我,走了很多地方,做过很多事。
我在火车上、轮船上工作过,当过消防队员,做过花匠,还做过许多别的工作。我勤勤恳恳工作,我的工作对别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所以我是幸福的。
我耕地。
地上长出麦子。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
随机理解句子。
再找:
理解:他们感到自己只做了一件这么小的事,却给别人带来这么大的好处。
这么小的事 是什么事情?
这么大的好处是什么好处?
那时,他们感到幸福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快乐、激动、兴奋)
三、深入理解幸福:
1、幸福其实很简单:挖一口小井
学医,治好病人
当消防队员扑救获救人 当花匠种花美化环境
当农民耕地种麦子,养活许多人
他们都是为了别人,同时也为了自己。
2、你们现在明白了幸福是什么吗?
写一写“幸福是————”
3、朗读
四:小结:
出示: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幸福 是什么
我—— 开心 愉快 他人 学医治病
快乐 舒服 勤劳工作 靠劳动 有益
耕地种麦 靠尽义务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认识14个生字,其中会写“第、灵、神、引、”4个字。
2、朗读课文,理解结尾段的意思。
3、体会小刚和爸爸美好的心灵。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绳子的音、形、义,理解结尾段的意思。
难点:“父子俩进森林打猎,却什么也没带走”的原因。
教学准备:
幻灯、生字卡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
激发兴趣,学会思考。
培养自学能力
检查自学情况,读准字音
一、直接板书课题:
从森林里带走什么
1、指名读,齐读
2、看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思考:小刚和爸爸带走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
要求;(幻灯)
1、注意读书的姿势;
2、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不漏字,不数读,不唱读,不跳读。
3、画记生字新词,并在生字表上注音。
四、检查读书情况
1、出示生字(幻灯)
dì líng shén liǎ yǐn liè zhān
第 灵 神 俩 引 猎 沾
xuē bì kào dūn bèi shǎ hǖ
靴 臂 靠 蹲 被 傻 乎
(1)谁会读,指名带读;
(2)去掉拼音读、开火车读;
2、指导朗读课文2、看书读课文
(1)指导读句;
A 、他们在高高低低的山路上走着,泥水沾湿了靴子,荆棘刺破了手臂。
B、小刚和爸爸被这傻乎乎的小哥俩吸引了,也被百灵鸟的歌声迷住了。
C、他不时好奇地张望着、倾听着。
D、没有遇到山鸡,也没有碰到狼,连野兔也没见到一只。
(2)谁来读自然段,指名读,评议(你觉得什么地方读得好)
(3)小组自由读课文;
3、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提出不懂的词
4、齐读全文。
五、作业
回家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
体会内心,突破难点
一、复习
读一读:
第一、百灵鸟、入神、小俩、吸引、打猎、沾湿、靴子、手臂、肩靠肩、蹲着、被、傻乎乎
二、理解课文
1、小刚跟爸爸到森林里去干什么?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他们很好奇?
理解“第一次”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2、小刚和爸爸在森林里看到了什么?(重点)
幻灯,指导读。
百灵鸟站在数枝上,翘着尾巴唱着。
百灵鸟站在数枝上,翘着尾巴快乐地唱着。
想象百灵鸟快乐的样子和动听的'歌声;
想象小松鼠是怎样听得入神的。
3、小刚和爸爸从森林里带走了什么?
4、小刚和爸爸喜欢小动物吗?
5、小刚和爸爸这么喜欢小动物为什么不把它们打下来带走呢?
6、想象:小刚和爸爸当时会想什么?他们会说什么?
7、如果你在森林里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怎样做呢?
三、跟录音朗读全文
四、作业
背诵课文
总板书:
歌声
从森林里带走 美好的心
喜悦
第三课时
巩固旧知
激发学生的兴趣
交给学生方法
巩固
一、读课文
liè zhān xuē bì kào dūn bèi shǎ hǖ
猎 沾 靴 臂 靠 蹲 被 傻 乎
二、学生字
1、出示生字
dì líng shén liǎ yǐn
第 灵 神 俩 引
2、归类学生字
左右结构:神俩引
上下结构:第灵
3、你早就认识哪个字?你会写吗?请你教小朋友写。
(重点)笔顺:
灵------雪字头
4、理解字意:组词
第 第一 等第 第二名
灵 灵敏、机灵、水灵灵、百灵鸟
神 神仙、神州、神通、神童
俩 夫妇俩、俩馒头、他俩(后面不能用量词)
引 吸引、引入、引开、引导
5、书写:
(1)你有要提醒小朋友的地方吗?
第字一共有11画
(2)注意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写字的规律:上紧下松、左紧右松
(4)学生描红
三、作业
1、把今天所学的字听写一遍。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上册教案01-25
语文园地教案12-14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教案(经典)07-30
语文教案[精选]07-20
语文《狼》教案 03-18
语文《赶海》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