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11 09:55:29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8篇(实用)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8篇(实用)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简介:

  这次语文园地有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口语交际”和“习作”、“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宽带网”。

  “口语交际”是结合本组的课文学习及“宽带网”的内容进行的,而“习作”部分承接口语交际进行整理,写成习作。

  “我的发现”是让学生体会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词义是不同的。“日积月累”中设计了“读读背背”和“读读记记”,其中“读读背背”是启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读读忘记”意在让学生发现词语的特点并进行扩展练习。

  “宽带网”从“迷人的风景”和“富饶的物产”两方面向学生提供了资料,丰富了学生的资料积累。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组的口语交际而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并通过整理写出习作。

  2、了解了解不同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不同意义,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3、积累名诗、名句。

  4、积累成语,发现其中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1、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口语交际,从而整理、写作。

  2、学习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区别相同字的不同意义。

  3、通过观察发现词语特点,并积累相类似的词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

  2、感受祖国的迷人风景和物产的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建议:

  1、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口语交际和宽带网结合进行,课前可以先了解学生搜集到的各种资料情况进行分组,做好交际前的准备,同时还要注意小组合作中的分工,在此基础上进行习作,学生就会有话可说。

  2、交际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可以让学生自己带照片进行介绍,也可以收集自己喜欢的地方的图片进行介绍,或以导游的身份进行介绍。介绍自己想去的地方可以和同学合作进行。

  3、“我的发现”和“读读背背”、“读读记记”就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读中观察发现词语中的奥秘并进行词语积累和识字练习。

  4、课时建议:宽带网、口语交际、习作可以用四课时进行;其它部分为两课时。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看图认识本课的生词。

  2、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看图认识本课的生词。了解一些昆虫的名称,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新朋友,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二、看图学习生词

  (一)认识昆虫,学习名称

  1、(投影片出示各种昆虫图片)你认识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自己先准备一下。

  2、学生看图介绍自己熟悉的昆虫(名字、习性、作用)。

  3、卡片出示:螳螂、蚂蚁、蟋蟀、蝴蝶、天牛、蜻蜓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认读,读准昆虫的名字。

  (2)开火车认读生词,教师正音。

  (3)齐读词语。

  (4)这些可爱的小东西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昆虫。它们爱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我们一起去找一找他们的踪迹吧!

  (二)学习第一、二行词语

  1、(多媒体出示郊外图片)这里就是昆虫们的乐园,看,这里有什么?

  2、出示词语:田野、树木、花丛

  (1)指名拼读词语,学生齐读。

  (2)你能把这些风景说美吗?()的田野、()的树木、()的花丛

  (3)连起来说一说郊外的风景。

  3、瞧,一群小朋友来到郊外,他们在干什么呢?出示字卡:观察、采集、昆虫

  (1)指名拼读,理解词语意思。

  (2)学生自由练习认读,练习用词语说话。

  4、对了,星期天,生物小组的同学们要举办一次昆虫知识竞赛,他们决定采集一些昆虫的标本。你们知道什么叫标本吗?

  教师出示蝴蝶标本,这就是用蝴蝶做成的标本,蝴蝶的种类很多,各种各样,也非常漂亮。

  5、同学们来到大自然中采集标本多开心呀!我们来找一找图上有哪些昆虫?

  三、诵读韵文

  1、归类读韵文。

  2、背诵课文,边背边想象。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昆虫中哪些是益虫?哪些是害虫?

语文教案 篇3

  学习目的:

  理解龙女和柳毅的人物形象及其意义。

  理解本文想象丰富,用笔夸张,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写作风格。

  品味本文凝练生动、句式多变、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重点

  理解龙女这个人物形象。

  理解柳毅这个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理解本文想象丰富,用笔夸张,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写作风格。

  品味本文凝练生动、句式多变、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学习方法

  阅读、分析、评价、鉴赏

  学习过程

  一、文章导读

  本文节选自《古代短篇小说选注》。作者李朝威,唐朝陇西郡人(现甘肃陇西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本文的情节离奇曲折,但主线清楚,不枝不蔓。它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特点突出;语言也极为精练、生动,极富表现力。

  二、检查重点词语

  逸:奔跑翔:止迨:等到黜:降低身份讫:完毕耗:音信、消息

  乖:违背脱:倘渝:改变龁:咬谒:拜见谛:仔细殚:尽

  淡:水边怛:悲伤、痛苦罹:遭受坼:裂开擘:裂庆:福彰:显著伪退:谦让宥:饶恕遑:闲暇忤:冒犯怃:惊愕

  三、归纳通假字

  景:影飨:享

  四、归纳古今异义

  其实:他真实情况饮食:饮酒吃饭

  五、总结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吾君,龙也。毅,大王之乡人也。

  ②介词结构后置——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乃访于洞庭

  ③宾语前置——洞庭君安在哉无情郎安在

  六、分析文章结构

  七、作业:分析艺术特色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槐乡孩子的欢快和勤劳。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课前准备:槐树、槐花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近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板书课题《槐乡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当我们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槐乡风情中,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整体感受。

  3、槐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读了课文你们一定会被槐乡那独特的风情所吸引。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较长的句子或者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分成小组组织朗读,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按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正音。

  2、槐乡的槐树(槐花)。出示槐树、槐花图片课件。尝试填空,并联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说理由。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并小结: 槐乡的槐花是美丽的。(八月,槐树打了话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 槐乡的槐米是宝贵的。(槐米,可以入药,还能做染料。) 槐乡的孩子是勤劳的。你从课文中哪些词句看出来? 尝试填空,并联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说理由。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并小结:

  槐乡的孩子是可爱的。(1)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

  (2)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3)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

  (4)槐乡的孩子是快乐的。 ……

  (四)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2、通过课文的朗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3、说说心里话: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畅所欲言。

  4、引导小结:快乐不只是来自于休闲、享受,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那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填空。 ( )的歌声 ( )的微笑

  ( )的劳动 ( )的槐米

  ( ) 的清香 ( )的鈎刀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在吟诵中体会民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热爱民歌,热爱民间文学。

  2、认识3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民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准备

  两首民歌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

  播放两首民歌

  二、学习歌词

  1、自由读歌词,听歌,然后说说两首民歌所表达的带给你的感觉

  2、吟诵体会

  3、歌唱体会

  三、拓展延伸

  再听两首同一时期的民歌。

  白娘子

  教学目标:

  1、对故事中的人物有强烈的爱憎:喜欢民间文学

  2、运用情事默读的方法学习课文,能回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3、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4、运用情事默读的方法学习课文,能回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二、速读理解

  1、自由读课文。

  2、巡顺序排列下列小标题

  被压塔下——仙草救夫——小青报仇——结为夫妻——水漫金山

  3、说说你最喜欢课文中的那个人物,为什么?

  三、积累内化

  学习生字词语

  四、实践

  把这个故事推荐给好朋友听。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并做到有情感。

  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

  3、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

  4、帮助学生认识“幔、倘、聘、绛、拈、卒、堕”;会写“巡、刃、倘、聘、拈、韩、卒、舵、雌”;理解“巡哨、利刃、天助我也、士卒、决雌雄、漫天彻地、觑、拈、鏖、倘”等词语。

  5、鼓励学生在课外多读一点《三国演义》的故事。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认识罗贯中笔下的曹操等人物形象和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

  2、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系,分清事物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从而唤起课外阅读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阅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让我们再次回到当年硝烟弥漫的`古战场,看看几位英雄人物是怎样斗智斗勇的。

  二、细读课文,认识故事人物。

  ㈠默读课文,想一想:在赤壁之战中,拥有精兵强将的曹操的神态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把这样的语句画下来。

  1、默读批注。

  2、交流

  (1)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2)操大喜,遂与众将来到水寨中大船上,观望黄盖船到。

  (3)操迎风大笑,自以为得志。

  (4)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

  (5)曹省悟,便问:“谁去止之?”

  (6)操叫苦连声。

  ⒊请同学们浏览这六句话,提出问题

  曹操从“大喜、大笑”到“省悟”再到“叫苦连声”,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⒋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认真默读、勾画,找找其中的原因。

  ㈡交流探讨,认识人物形象。

  1、学习交流“黄盖假降,曹操中计”这部分。

  ⑴出示

  程昱入告曹操曰:“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

  操笑曰:“冬至已过,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①指名朗读程昱、曹操二人的对话。重点朗读曹操的话,体会反问句的语气。

  ②从曹操的话语中,你体会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

  (曹操对程昱的提醒不屑一顾,连用两个反问句,可见这时已经曹操傲慢轻敌。)

  ③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二人的对话。

  ⑵出示书信内容

  “周瑜关防得紧,因此无计脱身。今有鄱阳湖新运到粮,周瑜差盖巡哨,已有方便。好歹杀江东名将,献首来降。只在今晚二更,船上插青龙牙旗者,即粮船也。”

  ①指名朗读信的内容。

  ②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这封信有何玄机?(学生思考)

  学生可能会说

  带士兵粮草投降,为船里装火药打埋伏;

  信中说杀江东名将,其实杀的是曹操派来诈降的将领蔡和;

  信中说周瑜看防得紧,无计脱身,只在今晚二更。这样曹操不但不会起疑心,而且这样为在离曹营二里点火创造了条件,天黑不易被发现。

  ③从这封书信可以看出周瑜是怎样的一个人?(深谋远虑)

  ④集体朗读书信的内容。

  过渡语:接到信的曹操此时已是满心欢喜,迎风大笑。课文中除了直接描写曹操十分高兴,还有一处描写可以表现曹操此时心情十分高兴,同学们迅速找一找。

  2、学习“亲迎黄盖,曹操兴奋不已”。

  请同学朗读“操在中军遥望隔江,看看月上,照耀江水,如万道金蛇,翻波戏浪。”

  ①读了这句话,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曹操的心情如何?

  ②小结:看来,环境的描写可以反映此时人物的心情。曹操抬头仰望明月高悬,俯首江中翻波戏浪,迎风大笑。当听到军士报告黄盖粮船驶来,操笑曰:“黄盖来降,此天助我也!”这时,曹操心中想什么?心情如何?(兴奋不已)。

  3、学习“火烧曹营,曹操省悟已迟”。

  导语:但是,曹操马上醒悟了,为什么?

  ⑴集体朗读程昱的话。

  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程昱的认识。

  ——仔细观察,细心谨慎。

  导语:可惜曹操省悟已迟,黄盖在距曹寨二里水面点火,江面一片火海。

  ⑵出示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障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①自由朗读这段文字,边读边想象画面。

  ②同桌之间交流。

  ③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④出示插图,观察图画,并结合这段话中的具体词语,说一说想象到的情景。

  A着火的时间短还是长?(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

  B火光亮到什么程度?(一派通红)

  C烟浓到什么程度?(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谁,那里是岸。)

  D曹军的士兵此时是什么样的?(曹军士兵哭喊声一片,个个丢盔弃甲,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E用一段通顺的话说一说。

  ——火光照得满天通红,浓烟封住了江面,分不出哪里是谁,那里是岸。曹军士兵哭喊声一片,个个丢盔弃甲,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⑤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3)曹操见大势已去,是叫苦连声,此时,你想对曹操说什么?

  4、集体朗读第五自然段,说一说

  ⑴“火攻”计策的成功实施主要有哪些关键的步骤?

  ⑵从“火攻”计策的制定与实施,你对周瑜和黄盖有怎样的印象?

  三、总结全文

  “赤壁之战”的结果验证了“火攻”计策制定的正确、实施安排的周密。而计策的制定又源于战前东吴周瑜、黄盖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正确分析,能够知已知彼、扬长避短,特别是把握了曹操的弱点(他仗着兵多将强,骄傲轻敌),利用了曹操的错误(他用铁索连船潜伏着的危机就是:一旦起火,就会火烧连营)。

  在“赤壁之战”的火影刀光之中,我们认识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因骄而败的曹操,有勇有谋的黄盖,谋略深远的周瑜。

  四、集体朗读诗句,回味赤壁之战

  魏吴争斗决雌雄,

  赤壁楼船一扫空。

  烈火初张照云海,

  周郎曾此破曹公。

  五、作业布置。

  1、诗句采集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

  2、片段采集

  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障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3、学完课文,你一定会被火烧赤壁的战争场面吸引。请同学们课后把《三国演义》找来读一读,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员、青”等10个生字,认识“委、补、室、宁、愣、切、集、掌”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理解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王宁为什么自己做选自己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我选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2、同学们,你们知道王宁是怎样当上劳动委员的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我选我》。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用小黑板出生字词,多种形式进行认读。

  3。 同桌利用生字卡片进行互相读互相正音。

  4 开展“一字之师”游戏。自己选择一个字,上台领读、组词,并说说记忆的方法。

  5。 齐读生字词。

  6、学生练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7。分段展示,读后点评。

  三、写字

  1。 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读。

  2、观察字形结构,说说写字时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指导重点笔画,如“青”下半部分的第一笔是“丨”等。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接读课文。

  二。细读感悟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第①句话: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

  问:“大家在想什么?带着你的想法读一读”

  出示第②句话:突然,王宁站起来说:“我选我”。

  想一想王宁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能把这种语气读出来吗?

  3。王宁要选自己做什么?他为什么要自己选自己呢?我们来学习第3自然段。

  (二)。学习三自然段

  1。自由读。

  2。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3。表演“愣住了”。

  (当王宁说:“我选我”时,为什么大家都愣住了?)

  4。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

  林老师说:“王宁,你为什么选自己?”

  林老师亲切地说:“王宁,你为什么选自己?”

  5。练习用“亲切”说话。

  6。理解王宁的话。

  ①一边读一边用“———”画出王宁说的话。

  ②读一读,想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③齐读,你认为王宁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你能做到吗?

  ④读出有信心、坚定的语气。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齐读最后一句话

  从“一片掌声”中你体会到什么?

  (四)总结

  三。再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如果班里改选干部,你会不会选自己?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同学讨论讨论。(课后可安排一次真的班队选举)

  板

  书

  设

  计

  6 我选我

  热爱劳动

  王宁 大方自信

  关心集体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练习用独体字组成合体字,进一步理解独体字与合体字间的联系,提高对字的综合辨析能力。

  2、通过读、记、画、说的方法积累四字词语和名言警句,使学生养成积累的良好习惯。

  3、通过阅读知识短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喜爱之情。

  4、通过听力训练活动,让学生听句子,找错误,培养他们专心倾听的好习惯。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的良好习惯。提高对字的综合辨析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练习用独体字组成合体字,并注意书写的间架结构和笔画变化。

  教学难点:

  练习用独体字组成合体字,并注意书写的间架结构和笔画变化。

  教学准备

  反映名言内容的漫画和课件,关于海洋命名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同学们,又到我们一起走进“语文七色光”的时间了,相信这一次你们一定会从那里获得更多新的知识,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进行各项语文实践活动。

  1、练。

  (1)组合体字。

  ①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②学生思考并独立完成。

  ③检查完成情况。学生汇报朗读组成的合体字。

  ④说说独体字与合体字的关系,在书写时应注意一些什么。

  ⑤小组内交流。

  ⑥教师小结。书写中,“粉”中“米”第6笔的“捺”变成了“点”,“好、妨、奴”的“女”字第3笔是“提”不是“横”,而且不出头,“板”的木字旁第4笔由“捺”变“点”,“对”的“又”字“捺”变为“点”。

  ⑦指名学生上黑板书写,比一比谁写得好。

  (2)填数字、组词语。

  ①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填空。

  ②开火车接读成语。

  ③通过“听一听、猜一猜”活动,说说对成语的理解。(课件演示或教师情景描述)如:花园里开着各种颜色的花,可用什么成语来描述?(五颜六色)蝴蝶和蜜蜂从各个方向赶来。(四面八方) ④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读记记。 ⑤你们还知道哪些和数字有关的词语?

  2、日积月累。

  (1)同学们,你们知道了许多

  名人名言,今天,可爱的小松鼠又给我们带来了名人名言,大家想知道吗?打开书,赶快来看看吧!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读、齐读。

  (4)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名言的意思。

  (5)(课件演示)契诃夫名言漫画图;艾青名言。

  (6)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记。

  (7)谁能说一说你搜集的有关真伪方面的名人名言?

  (8)小结:同学们说得真不错,希望你们记住自己喜爱的名人名言,给它们配上画,并编成故事,告诉老师和同学,好吗?

  3、知识窗。

  (1)(课件演示)“海”的画面,师:同学们见过大海吗?你都知道哪些海?

  (2)打开书,看看书中提到了什么海?

  (3)学生自由读短文。

  (4)指名学生读短文。

  (5)小组内交流。通过读短文,你知道了什么?红海为什么是红色的?

  (6)学生汇报。

  (7)课件出示“红海”“黄海”“黑海”画面。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指名学生说说相关知识。

  4、听力训练。

  (1)导言:顽皮的小猴今天要带给同学们一首歌,可是,因为小猴在学唱歌的时候很不专心,他把歌词弄错了,大家来听一听,看看他错在哪儿?告诉他,好吗?

  (2)教师用较慢的语速范读《颠倒歌》。

  (3)学生边听边思考、记忆。

  (4)教师用较快的语速再范读一遍。

  (5)谁能说说其中的错误?请学生进行回答。

  (6)分角色扮演不专心的小猴,试着背一背《颠倒歌》。

  (7)大家评一评。

  (8)请表现好的同学介绍经验。

  (9)小结。同学们,同勇于发言一样,专心倾听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和好的习惯,你们可不要像这只不专心的小猴一样闹笑话呀!

  附:颠倒歌咬牛奶,喝面包。夹着火车上皮包。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拿起狗来打砖头,又怕砖头咬我手。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备课教案01-25

语文穷人教案11-23

语文树教案12-05

语文园地的教案09-04

语文教案07-26

语文教案07-26

语文教案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