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8-24 08:08:21 教案 我要投稿

[优秀]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优秀]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感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能在阅读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认识本课11个生字。

  二、教学重点:

  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情感态度,并学习准确、有创意地表情达意。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引发思考。

  2、板书“贫困”。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再板书“人家”。现在大家有什么想法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作家莫小米的《贫困人家》看看这户人家有什么特别之处,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3、自主阅读,感悟交流。

  4、引导学生质疑、解疑。

  5、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老师对问题进行总结、梳理。

  6、老师组织学生讨论。

  7、如何理解穷日子不能过成苦日子。

  8、我的`同事为什么说:这一家生活虽然贫困,精神却并不潦倒。我深信他们不会贫困太久的!

  9、谈一谈感受。

  10、学写格言,升华认识。

  11、拓展延伸,陶冶情操。阅读〈〈最大的财富〉〉〈〈阅读中的〉〉

  12、小结:

  六、教学板书:

  贫困人家

  环境:走进人家,以为走错门

  贫困人家语言:穷日子不能过程苦日子只要精打细算,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谜底:电器是别人淘汰的等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整理查阅,搜索的信息,向同学们介绍。

  2.学唱《龙的传人》这首歌。

  3.初步学习开场白技巧。

  4.评价本单元学习收获。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龙”的成语,预言故事,搜集“龙”形象工艺品,欣赏“龙”字。

  2.查一查,问一问家乡有哪些带“龙”字的特产或地名。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畅所欲言

  1.说“龙”的成语。

  (1)各小组根据本小组成员搜集的有关成语进行综合。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搜集到的“龙”的成语。

  (3)摘抄积累。 龙马精神,龙潭虎穴,龙蟠虎踞,龙蛇混杂,龙吟虎啸 龙凤呈祥,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龙眉凤目,龙驹凤雏 龙拿虎跳,龙腾虎跃,龙章凤姿,龙肝凤髓,龙虎步

  2.说说有关“龙”字的预言故事。

  (1)小组长组织各小组成员说故事,推荐说的最好的同学上台展示。

  (2)各小组派代表讲故事,如:《叶公好龙》《画龙点睛》等。

  3.播放“龙”字课件。

  (1)说说你对这些字的认识。

  (2)引导学生欣赏八位著名书法家书写的不同字体的“龙”字,感受“龙”字的书法艺术魅力。

  二、初显身手

  1.展示搜集的有关龙的工艺品的实物,图片或有关文字资料。

  2.向同学介绍家乡有关带“龙”的产品或地名,说说它们的`有关故事或来历。

  3.说说自己在搜集,查阅资料中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4.学唱《龙的传人》。

  5.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老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具有了初步地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后要经常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6.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听写带有“龙”字的成语。

  二、金钥匙

  1.自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怎样进行开场白?

  2.说说开场白的内容,要求。开场白的内容是:开始要讲讲本次活动的意义,对大家的要求,然后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要特别注意开场白要简短,精练,有号召力,具有鼓动性。

  3.模拟开场白。 同学们,我们班要举行讲“龙”的故事比赛,请你想想怎样进行开场白。

  (1)自主思考。

  (2)小组交流,推荐说得最好的同学代表发言。

  (3)全班交流,进一步明确如何进行开场白。

  三、单元小节

  1.自我评价,可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通过本单元学习,有哪些收获?自己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怎样?学会了哪些新的学习方法?

  2.同学互相评价。

语文教案 篇3

  一、出示大屏幕,讲猴子捞月的故事。

  听完了故事谁来给故事起个名字?(捞月亮)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6课捞月亮。老师板书课题。请学生读课题。(指名读和齐读)

  二、初读课文,复习会认的字。

  1、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想不想也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要想把故事讲好,就必须要把课文读孰。对了,生字娃娃你们和他们交成好朋友了吗?老师来考考大家。

  教师出时生字图片,会读的同学举手读,其他同学大声齐读。教师边把要认得生字中要注意的地方讲给同学。

  2、开火车记生字。

  三、再读课文,指导朗读。

  1、大家都是记字小能手,相信你们一定会把课文读熟的。赶快来读读课文吧!边读边想课文给我们介绍了那几种猴子?课文文给我们介绍了四种猴子。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子、大猴子、老猴子、附近的猴子

  2、刚才大家大家读课文的时候,有的同学悄悄地告诉我他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你们想听吗?(找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哪些地方最有趣。)

  3、把你认为有趣的地方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4、找同学说说自己认为有趣的地方。不动脑筋跟着乱叫、利用特长倒挂着捞月亮。(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5、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叫起来;也跟着叫起来;跟着叫起来。从而揭示猴子们遇事不动脑筋,别人怎样说自己就跟着怎样说。

  四、读了课文,你想对可爱的猴子们说些什么?

  孩子们,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想对可爱的猴子们说些什么?

  教育孩子们(遇事要动脑筋,才不会做出傻事)。贴纸条揭示道理。

  五、续编故事。

  听了大家的话,这些猴子们会怎样说,又会怎样做呢?

  小组讨论,说一说。

  六、布置作业。

  回家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 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 了解闽地的山水环境、人文氛围;体会程师孟处险境而自若的旷达胸襟。

  3. 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程师孟处险境而自若的旷达胸襟。

  2. 学习本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课型】

  扩展阅读

  【教学方法】

  自读、诵读、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介绍作者、背景。

  曾巩(1019~1083年),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生于仕宦之家。宋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授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司法参军。不久,入京任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初(1068年),任《英宗实录》检讨官,后出为越州(今浙江绍兴)通判,历任齐州(今山东济南市)、襄州(今湖北襄樊市)、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知州,皆有善政。

  熙宁十年(1077)春,曾巩授直龙图阁,移知福州,他的前任程师孟请他为道山亭作记,他就从山水环境、人文氛围和居民安乐入手,写了一篇记以展现了程师孟治郡的种种业绩,并表达了对程师孟“抗其思于埃壒之外”的敬佩之情。这篇记就是《道山亭记》。

  二、学生自读,整体感知,完成《金榜1号》练习。

  三、教学第1段。

  1、作者是如何写闽地山水的?

  首先,抓住闽地山水奇险的特征,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细加描摹。(1)先写山之险。作者把写山和写路结合起来写,以山路之狭长来衬托群山之连绵不断。写行人的.艰难行进,更加衬托山路的奇险。(2)再写水之险。作者先写水的千姿百态,然后勾勒了一个行船的惊险场景,最后用人不敢行舟来再一次强调水之险。其次,大量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2、福州的山水如此险,但是恶吗?这样写有何好处?

  作者写福州山水时,强调险而不恶,怪而不凶,景物给人的感觉是奇、险、美。山是静的,但作者以路衬山,把山写活了;水是静的,作者肆意点染,让水赋予了生命。可以说,作者不仅写出了山水的“形”,也写出了山水之“神”。

  3、这段主要写什么?(写闽之历史,水陆山水之奇险。)

  四、教学第2段。

  1、本段从哪些方面来写福州城?各方面的特点是怎样的?

  ①地理位置(位于闽中)。②地势(平而广)。③地域风貌(枕江面海)。④城市风貌(路多,舟船交通便利)。⑤城市建筑(居室巨丽,寺院特盛)。⑥整体形象(三山鼎立,山上寺庙众多而奇美)。

  2、本段又主要写什么?(写福州城的特点和百姓的安居乐业。)

  五、教学第3、4段。

  1、第3段主要写什么?

  写道山亭四周景色之美,交代了命名的缘由,赞扬了程公的知山乐水,建亭雅趣。半为写景,半为写人。

  2、 第4段主要写什么?

  称颂程师孟治闽的政绩--新其城、新其学,点破其余功在于建道山亭,介绍程公的官职、名字。整段全是写人。

  六、讨论:

  文章的中心是称赞程师孟的政绩,为什么要去描绘山水之险和介绍建筑之美?

  山水险要,建筑不易;此处民居美,宫殿盛更是难得;难得而有成;说明此处政通人和,官员治理有方。作者用迂回曲折的方式赞美了程公的政绩之高。

  七、探讨写作特点。

  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②构思严谨朴实,文风纡徐和缓。③大量运用比喻、夸张和排比。

  八、作业: 解决练习。

语文教案 篇5

  【内容简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写“我”派一只鸟儿去侦察鸟类,收到鸟儿的侦察报告,知道了许多鸟儿因生态环境受到污染,有的死亡,有的正受到威胁,连去侦察的鸟儿也没有飞回来,告诉人们要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保护动物。

  【设计理念】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实践,在自读自悟中明理悟情,获得启迪。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动物。

  2.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录音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设计流程】

  一、出示课题,据题质疑

  1.板书课题,齐读。

  2.启发质疑:同学们读完课题后,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多读几遍。(可借助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事?

  3.听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探究发现

  1.再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读了鸟儿的三份侦察报告,你知道了什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交流,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结合挂图理解。)

  2.读了本课以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了解到我们的生存环境所受到的污染,进而增强环保意识,爱护动物。

  3.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交流讨论。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总结全文

  五、课外延伸

  1.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看看是否被污染。

  2.开展“爱鸟、护鸟”活动。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风筝》教案 11-14

语文上册教案01-25

语文《识字》教案01-20

语文下册的教案01-10

语文长征教案02-10

语文树教案12-05

【经典】语文教案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