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理解剧本的主题。
2.品味作品的语言。
3.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
教学重点:主题和语言。
教学难点:语言特色。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自赏法。
教学导入:
上学期,我们读过长篇乐府诗《孔雀东南飞》,造成刘兰芝爱情悲剧的原因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这是在古老的中国发生的。在欧洲,封建家长制和封建世仇,也曾葬送过不少互相爱慕的青年人的生命。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惨死的悲剧便是其中的一幕。
介绍作家作品:
1.作家作品
威廉·莎士比亚(1564一1616),英国著名戏剧家,他的戏剧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也是欧洲以至世界文学的高峰之一。从1590年起至1612年止的二十多年中,莎士比亚一共完成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共一百五十四首、戏剧三十七部。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汉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马克思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他出生于英国中部斯特拉福城一个富裕市民家庭,少年时代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古代语言和文学。后家道中落,前往伦敦谋生。莎士比亚青年时期在伦敦的剧院里打杂,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马匹,后来才当上一名雇佣演员。这些职务给了他接触各阶层人士的机会,增加了他的生活经验。后来,他参加编剧的工作,并且成为剧团的股东。他又结识了一些青年新贵族和大学生,扩大了他的生活经验,进一步接触到古代文化、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和人文主义思想。这些为他杰出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
2.简介《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
意大利维洛那城的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个家族有世仇,他们之间常常发生。
一天,凯普莱特家举行盛大的化装舞会,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在朋友怂恿下,戴上假面具去参加。舞会上,他与凯普莱特的女儿朱丽叶一见钟情。但经过化装的罗密欧还是被朱丽叶的堂兄提伯尔特认出,两人差点打了起来。舞会结束后,罗密欧偷偷跳进凯普莱特家的花园,想再看看朱丽叶。朱丽叶此时正好站在阳台上,喃喃自语,表达自己的爱恋之情。罗密欧十分激动,也向他倾吐衷肠。直到天亮,俩人才依依惜别。第二天,罗密欧把二人的感情告诉了修道院的劳伦斯长老。长老表示支持,并暗中主持婚礼,希望借此结束两家的宿怨。结婚的当天中午,罗密欧和朋友班伏里奥、茂丘西奥在大街上与提伯尔特相遇,发生冲突,茂丘西奥被刺死。罗密欧忍无可忍,也拔剑刺死了提伯尔特。这使两家的仇恨更加激化,罗密欧也因此遭放逐。罗密欧走后不久,凯普莱特就逼迫朱丽叶与帕里斯伯爵结婚。朱丽叶焦急万分,请求劳伦斯长老帮助。长老急中生智,一面让朱丽叶在婚前的夜晚服下他的假死药,一面派人送信给罗密欧,让他适时赶来带走朱丽叶。朱丽叶依计行事,可是送信的人却没有如期找到罗密欧。罗密欧听到朱丽叶的死讯,悲痛欲绝,匆匆回到维洛那城,来到朱丽叶的墓地。节选的.部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理清思路:
1.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课文
2.讨论思路
明确:课文节选部分是全剧的最后一场。前半部分(由帕里斯出场到朱丽叶死去):写朱丽叶殉情。后半部分:写劳伦斯长老叙述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的原因和经过,两个仇家合解。
概括主题:
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首先在于它的鲜明的反封建倾向。作家把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人文主义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写成悲剧,而且明确地把悲剧的根源归咎于陈旧的封建意识,从而把爱情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杜会矛盾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中世纪衰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指向现实的封建势力。
布置作业:
课后自由组织几个同学,扮演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徇情或者两个仇家和解这两段剧情。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汉字,了解导览图的相关知识。
2.能够在情境中感受词语的语言魅力,感受春天的美好。
3.进一步规范汉字的书写,写好“底、原、处、递”四个汉字。
4.熟读《我爱阅读》中的文章,做到正确、流利。
教学重点:
1.能够在情境中感受词语的语言魅力,感受春天的美好。
2.进一步规范汉字的书写,写好“底、原、处、递”四个汉字。
教学难点:
认识9个汉字,了解导览图的相关知识。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幅图。(出示导览图)
同学们平时喜欢逛公园吗?进入公园大门,要看导览图哦!不然容易迷路的。
学生自由畅谈。
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导览图吧。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湖心亭、厕所、管理处”。
领读词语。
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呢,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例如:
湖心亭:在公园游玩时见过,它是湖中心建的一所亭子,供游人乘凉、远眺。
厕所:为游客方便的。
2.出示“咨询处、宝塔、餐厅”。
领读词语。
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它们可以用来干什么?
例如:
餐厅:可以供游客吃饭。
3.出示“宝塔、餐厅”等全部词语。认读词语。开火车读。
学生自由表述。
4.公园里还有哪些景点或者设施是你知道的呢?学生自由表述。
5.出示要求会写的9个生字,讲解并让学生组词。
三、字词句运用
1.出示题目要求:补充合适的词语。
的天空的阳光
的田野的微风
的柳条的草坪
2.预设:
蔚蓝的天空暖暖的阳光
碧绿的田野和煦的微风
细长的柳条嫩绿的草坪
3.交流分享:
说说你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4.根据不同的提问,读读下面的句子。
出示句子:种子睡在松软(ruǎn)的泥土里。
5.你来问,我来答。
什么睡在松软的`泥土里?
种子睡在哪里?
种子睡在什么样的泥土里?
四、书写提示
1.出示汉字“底、原”,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汉字的特点。
左上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撇画要写得伸展。
2.出示汉字“处、递,引导学是观察这两个汉字的特点。
左下包围的字,书写时包围部分的捺画要写得伸展。
3.书写这四个汉字,提示书写姿势。坐姿和拿笔姿势都要规范。
五、日积月累
出示图片,并出示《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
1.学生自读,借助拼音读通诗文。
2.小组研讨,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3.你觉得小草有什么特点?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顽强的生命力。
4.分析背诵:理解诗的大意,看谁先会背这首诗。
学生背诵诗歌。
六、我爱阅读
1.图示笋芽儿的图片。
2.多种形式读通顺、读流利短文。
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轮读。小组合作读。慢速咬准字音。不断加快速度读。
3.讨论交流:你认识了哪些生字呢?比一比谁认识的多。
小组派代表展示。
4.读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想和的内容呢?
5.你有什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的体会和收获呢?
6.分角色朗读短文,看谁读得最好!
7.你的成长中遇到过哪些困难呢?你是怎样克服的?得到过谁的帮助和鼓励?请说一说自己的体验。
语文教案 篇3
课时目标
1.学习“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2.理解成语故事的内容,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一、提出学习任务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三项任务,一是“我的发现”,二是“日积月累”,三是“成语故事”。
二、教学“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句,边读边想这些句子具体写了什么?
2.讨论这些句子写得是否具体?为什么?
3.学生交流。
4.小结。
这些句子之所以写得这么具体,是因为作者经过了长期观察,而且观察得细致、认真。希望同学们也要养成这种严谨认真的好习惯。
三、教学“日积月累”
1.学生自渎各句。
2.组成小组讨论。
3.教师予以归纳。
这些句子按月份写出了各月里的`典型花卉。
4.自由读.
5.齐读。
6.背诵。
7.测试:教师说出各月里花的名称,让学生说出它生长的主要月份。
四、教学“成语故事”
1.自由读短文。
2.自由谈短文的内容。
3.谈谈《胸有成竹》的启发。
从《胸有成竹》的故事中得到一个启发:人们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有通盘的考虑和充分的把握,然后再去动手做。
4.讲一讲“胸有成竹”的故事。
五、小结
读了“日积月累”,学了“成语故事”,我们应该懂得什么?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什么是语文、高中语文课本的特点、学习高中语文的方法和要求
教学过程:
一、欢迎你们:
欢迎大家来到新洲一中阳逻校区。这儿将会成为未来三年大家生活和学习的地方,但愿这儿也能成为三年后的未来的日子里时时入梦乡的地方。老师们在送走一届届学生中渐渐感到岁月的流逝,是你们的到来让我又感受到希望和憧憬还在,是 你们的到来让我感觉到渐行渐远的青春与活力还在,是你们的到来让我感觉到身体里的'热血又在沸腾。所以,我真诚的欢迎你们,欢迎你们来到新洲一中阳逻校区。
二、自我介绍:
我,蔡小倩,将和大家一起开始我们的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高中三年,大家想跟老师一起学习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三、什么是语文
你们学了九年语文,能不能说说你们对语文的认识?
(自由发言,谈谈什么是语文)
我心中的语文
我们学语文课程所学习的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的精炼、优雅和丰盈,世所公认。我常常很庆幸,在我们的语言地图里因为有这样的一笔遗产人生就不会显得贫乏,寂寞的心情也不会担心找不到归宿。走在语文的小路上一处山水、一段笛音便能牵动心底的感叹;一朵花儿、一片雨丝就能勾起无穷的思绪。如果你的记忆里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那么本已远去的那些伤感岁月,本以流逝的那些灿烂面容,就可随时复活,随时在语言里与你相逢,谁又能说这些纸上的行旅,不是真实的延续与扩展呢?
正是借着语文这一通道,狭小的人可以进入广大的世界,短暂的生命可以留下永恒的声音。因此能否获得语言的恩惠,能否领悟语言的秘密,是在是关乎每个人生存质量的大事,不容忽视!
(板书)
語 = 吾 + 言真实的生命感受
听说读写(养根)
文 = 文?饰文章 文学 文化
(语文名称的由来。从前叫国文,现在叫语文。依叶圣陶先生的解释:语,口语;文,书面语。语文是动态的,各个学段侧重点不同:小学:语,说话;文,识字;初中,语,词语,文,文章;高中,语,语言基础知识,文章、文学、文化)
四、高中语文课本的特点
学生自行比较初高中语文课本的不同。
必修 + 选修 模块 + 板块 + 积累与应用 + 写作实践
五、高中语文学习方法
学好语文我们更应该注意语文学习的方法。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勤于思考,课内课外结合,随时记忆,勤于诵读。语文学习是慢功,要长期磨炼,功夫不断,始克成功。
请学生填写,然后交流:
语文学习,贵在 记性 + 悟性 + 韧性
死(去)活(来)
长期坚持,养成八大习惯
一、熟读、背诵课文
二、自主学习,勤思考,爱质疑
三、做笔记,积累语言材料
四、独立自觉完成练笔
五、认认真真书写
六、勤查工具书
七、喜读优秀课外书
八、专注听人说话,说话文明得体
六、学习物质准备:
一:一本《唐诗三百首》;
二:两本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
三:三本本子(笔记本,课外练笔本,默写本);
七、布置预习作业。
1、熟读第一课。
2、课外练笔:写在9月1日
语文教案 篇5
一、说教材
《雪被子》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五年制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雪被子》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本册教材在编排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发展语言为主线,注重听说读写的协调发展。提倡让学生在课堂中多“动脑、动口、动笔”。而这一编排特点也恰好体现了大纲对。
本教材“使学生初步形成阅读能力”的要求。因而,让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教学,培养阅读能力是本册教材总的指导思想。本篇课文是一篇儿童散文,它是继一册《雪娃娃》之后的又一篇有关雪的课文,文章以优美的语言、音乐般的节奏和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在洁净美丽的白雪覆盖下的冬景,一个神奇犹如梦幻般的境界。课文共分三个自然段,包含着两个自然科学知识:“小雪花给麦苗盖上了雪白的被子”说明厚厚的积雪能保持地温,抵挡寒风和霜冻对庄稼的侵袭;“雪被子下面,麦苗们做了两个快乐的梦”,揭示了“瑞雪兆丰年”的自然规律。这篇课文可分三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掌握6个生字(麦、苗、盖、呼、淘、哨)教学1—2自然段。
第二课时:教学第3自然段,进行听说训练,掌握相应的生字新词。
第三课时:总结课文,朗读训练。
而本课时即第一课时的.教学,应以训练为主线,即让学生做到“三动”,以学生为主体,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本课时教学目标
(1)初谈课文,了解大意。
(2)学会“麦、苗、盖、呼、淘、哨”6个生字,理解“被子、满天、雪花、麦苗、暖呼呼”的意思。
(3)读通课文,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明白“雪被子”能保持地温这一科学道理。
(4)培养合理的想象力。
学会6个生字,新词;懂得雪被子能给麦苗保暖,使麦子长得好而丰收的道理。
2.教学难点
麦苗为什么觉得暖呼呼的?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教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是当今教学改革的主流,生字教学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即集中读拼音,分散教学字义,并运用部件分析法,熟字比较法教学生字字形。运用启发式提问、图文结合、句子比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方法,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掌握内容,积极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习能力,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雪被子》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2、学法
在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拼音知识,指导学生自学、锻炼其自学能力,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积极主动探求新知,掌握一定的字形记忆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才能举一反三,形成能力,“授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学习方法指导的重要性。
3、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所掌握的知识程度看,生字“淘”的正确书写要重点指导。新词“暖呼呼”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积雪能保持地温,二年级的小朋友不可能一下子明白,以借助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道理。
4.教具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三、说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思路:
谈话引题激趣——听录音初感课文——自学课文生字词——检查自学情况——学习课文l、2自然段——复习巩固
1.谈话引题激趣。
小朋友,冬天到了,你觉得大自然中什么景色最美?下雪的时候,你们常常干些什么?雪不但洁白、美丽,对庄稼还很有用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雪被子》。运用谈话法揭题,自然、简洁、有趣,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
2.听录音初感课文。
利用配乐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优美的语言,音乐般的节奏,从而产生学习课文的强烈愿望,同时,在—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自学课文生字词。
自学要求:(小黑板出示)
(1)初读课文,利用拼音学习新字;
(2)划出生字新词,想想它们的意思。
(3)看出字,说字形。
---------------------------
(4)想—想:课文写谁喜欢什么?
这—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让他们去独立动动脑,动动口,让学生在自己读、看、比较、思考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字词的音、形、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检查自学情况。
(1)看卡片读生字。
学生易读错的字shào(哨)mèng(梦)fēng(丰),
多音字jiē(结)多读几次。
(2)记字形。
比较法:“麦”与“表”相比较,“苗”与“猫”比较
动作演示法:盖
部件分析法:呼——口十乎,哨——口十肖
笔顺分析法:“淘”字右半边的笔顺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出示句式:课文主要讲(谁)喜欢(什么)?让学生说说课文大意。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能让我们教师有重点地查漏补缺,又让学生有充分动口的机会,既掌握了新知,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0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03-05
语文经典授课教案01-23
语文园地教案12-14
语文教案[精选]07-20
【经典】语文教案10-04
语文教案(经典)07-30
语文教案【经典】08-29
语文教案[经典]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