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语文迷>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18 12:07:4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作文课,内容不是书中园地的习作题目,通过设计一个情境,获得一次体验,完成一次写话练习。

  这节课我设计了三大环节:

  一游戏亲自实践

  二动笔写写体验

  三作品简单展现

  设计理念:

  三年级是学生作文起步阶段,对于他们来说,写作可能还是个难题,缺乏的不是写作的热情,而是不知该怎么写,写什么。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活动式导入,选择了一个小游戏,想通过游戏,提供一个写作素材,激发孩子的写作灵感,学生不会感到厌烦,不会把写作当做成一种机械,枯燥乏味的`任务去完成,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孩子不害怕上作文课,期待下一次的作文课。

  这节课没有提出太多的写作要求,孩子不会望而生畏,只要能用通顺流利的话来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感就值得赞扬和肯定。

  课后名师点评:

  1在说一说游戏过程时,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说。

  2作品展现的同时要加入现场的点评。

  课后自我反思:

  学生有真实的感受,作品在上完课后检查,基本都很充实完整,经过评改,已经抄写在大作文本上。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2

  备课时,在反复深入研究教材后,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4、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在此目标的指引下,课上我出示了自主阅读提纲:A:认真读课文,思考:从陶行知和孩子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找一找,画一画B:仔细读文,陶行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儿知道的'?C:学习了这上课,你有哪些收获?请与同学一起来分享。我认真聆听着孩子们精彩的展示,与孩子们一同探究着、感悟着。学生们渐渐地喜欢上陶先生,我也在努力地学习着陶先生,在学生中倾听着、启发着……在谈学习收获时,学生或谈蜻蜓,或谈保护动物,或讲陶先生的人格,看来他们的收获还真不少。而我也从这节课中更好地理解了陶先生的话:小孩并不小!谁若说小孩小,他比小孩还要小。从陶先生的身上,我又一次明白了教育的真谛: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与诱导。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3

  《五星红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写的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外国旅游漂流中遇到危险时,宁愿忍受寒冷和饥饿,也不肯用国旗换面包,最后晕倒在地,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而赢得外国友人的尊重和友情的故事。课文篇幅较长,思想性也比较强,三年级学生对于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不好把握。

  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体验、感悟、表达等多种活动,认真阅读课文,我抓住究竟是“我”的哪些行为打动了老板?这一问题,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4到10自然段,找到一句最能打动老板的写“我”的动作的句子,。然后合作交流。课文中还有像这样的用动作和神态来表达我对五星红旗的热爱的句子,请同学们划一划,在分小组交流。通过合作学习,挑选一个句子进行重点研读,抓住“我”的动作、神态进行研究。一节课的两个的“点”,学生明白,只有热爱自己的祖国的人,才能赢得外国人的尊重,同时激发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这篇课文的教学存在着不足,这个不足让我很疑惑,学生竟然不知道国旗是什么,也许是我们教学的失误。针对这个问题,我打乱了自己原先的教学过程,重新设定临时的教学方法。我向同学们介绍国旗,讲有关国旗的故事,从国旗延伸到学生胸前的红领巾。学生通过对国旗的认识,再联系到所学的内容,更加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懂得了国旗比生命还重要,要维护国旗的尊严,维护祖国的尊严。虽然这节课的教学比我预定的时间多花了一节课,但收获是难以估量的。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4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十分重视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到审美的乐趣。《菩萨兵》一文中人物语言的描写真挚朴实,可结合背景知识,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潜心体会人物的情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悟,促进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索,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下,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题目为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理解菩萨兵,出示句子“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问,这句话是谁说的,文中的菩萨兵指的是谁?学生很快就能答出,根据这一点,继续提问,刚开始这些藏民见到军队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后来又这样来赞扬这支军队呢,进行四人小组合作,划出朱德司令说的三句话,体会总司令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说这句话的心情如何,从而体会出朱德总司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篇课文还有一个难点就是,种子,在这个词语教学时,借鉴了一下,同事的教学方法,联系后面的课文来理解,这颗种子种进了人民的心里,来帮助孩子们理解。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5

  "文包诗”课文的教学,不同于一般课文的教学,它需要借助短文研读古诗,领悟诗的丰富内涵;同时还需要“诗”“文”互照,寻找诗与文的内在联系,了解古诗的来龙去脉,感悟古诗的丰富内涵,以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并相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简言之:短文是情境,诗是浓缩。

  在第一课时的时候,我简单的梳理了一下课文,帮助孩子了解诗的意思。通过课堂巡视,我发现孩子们已经能初步地划出诗句的意思。书后提出要求,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怎样才能让孩子顺利地说出诗句的意思。首先要熟悉课文,在此基础之上再来练习讲故事。就把复述课文就当作讲故事,这样才能在思想上给孩子们降低了难度。我先让学生读,自己练着读,读完了之后读给你的同桌听。之后我范读,让孩子们边听边想,你听出了什么?学生都会说,非常恐怖,让学生也来读读,有感情地朗读,越恐怖越好,此时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几遍朗读过后,学生就对课文有了很深的印象,看着黑板进行讲故事,然后再让学生连起来说说,说说诗句的意思,所以就把说古诗的难度大大降低了。为了帮助孩子体会作者的写法,我还设计了小练笔,再出一则《塞下曲》出示意思,让学生,也模仿着课文来写一写!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6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故事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丢下锄头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2.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读为本,牢牢抓住朗读,扣住重点朗读,读好、读懂,加强感受与体验,力求通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2.在字词教学方面,它仍然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学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法,如个别读、小老师带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等方式,使他们掌握字词。在理解课文内容时,通过学生反复品读课文,找出描写“守株待兔”这一成语的内容,从而懂得“株”就是指“树桩”的意思。在引导学生领会寓意时,也是让学生从读中来感悟守株待兔背后的真正寓意。将课堂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充分的说,在说的同时,不忘记对写话的训练。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学生总喜欢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在教学中,不能枯燥无味的讲,要让学生动起来,在课堂上给学生带给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我让学生分小组来表演这个故事,一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二是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这则故事,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很出色,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是连树桩,他们也想出花样来展示,兔子的动作,特点也展示得十分棒,学生在欢乐中度过这堂课,也正因为他们的表演使这堂课显得生机勃勃,成为这一堂课的亮点。

  三、不足之处

  拔高要求,总喜欢要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评价时,老师应抓住最佳时机给学生予以点拨。大多数时候,教师成了一个洗耳恭听的观众,没有穷追猛打,乘胜追击。一味对孩子讲的东西表示认同,似乎是不管你讲什么,只要你能说就行。局面失控,变成了老师被学生牵着走了。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

  (1)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到事物谈起,说有没有妄想过不劳而获的成功,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2)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借助图片动画弄懂“丢下”、“全完了”,在简笔画中找出这样的情景。

  (3)指导朗读,启发想象。重点引导体会感叹号的语句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4)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课文;通过“拾兔”,懂种田人懒惰的原因。

  (5)总结学法,引导自学。检查效果,完成练习。

  (6)角色表演。假设情境,创造思维,练说:种田人认识错误后的情境。

  (7)归纳总结,提示寓意。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7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参加了20xx年浦东新区新教师培训。临近尾声,我接到了来自第二中心小学陆老师的来电。她说要对我的专业发展进行一次“诊断”,这让我非常欣喜,因为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的机会。

  先由陆老师为我上一堂示范课,再由我借班上课。我选了三年级下册的39《“我也会送你一辆新车”》。

  陆老师为我上了第二课时,她扎实的课堂训练和清晰的教学思路,让我非常敬佩。她以保罗两次想错了的句子作为主线,分别展开深入的学习。通过对词语的品评和对句子的理解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她还时时点拨我,上课时,一定要抓住重点,加强学生质疑环节,把课堂还给学生。此外,她还不忘告诉我,三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要抓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和复述等。这让我对这篇课文的脉络掌握得十分清晰。

  在我借班上了这堂课后,陆老师还不遗余力地适时点评了这堂课。她指出了几点:

  1、在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环节,我出示的是:

  一个(时间),保罗看见一个小男孩,保罗以为,但是。当保罗邀请他坐车兜风时,小男孩,保罗又错了。原来。三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学生在回答“保罗以为________”这个空时,说“保罗以为小男孩希望也有这样的新车。”而应该是“保罗以为小男孩希望也有这样的一个哥哥能送给他一辆新车。”在这个回答中,我未能指出学生的错误回答。

  2、由于我是用一课时来上这篇课文,所以时间上略显仓促。第5小节中,小男孩对他弟弟说的话未重点指导朗读。

  3、最后,我给出了文章的关键词语,让学生复述课文,这对孩子来说有一定难度。陆老师建议把难度降低,分两个部分,创境复述。

  在这次的新教师培训中,我觉得真的是受益匪浅。在上课,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磨练自己。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8

  风筝是孩子们喜欢的事物,放风筝也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对课文中随风飘荡的各式风筝进行想象补白!再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孩子们美好的理想。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有描写“我”和小强的句子,我让学生想象水兵在海上巡逻时和飞行员驾驶飞机时在蓝天上翱翔的情景,读出骄傲和自豪。

  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教学我采用结合“风筝也带着我们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这句话和全文在脑海中浮现孩子们放风筝的`画面。体会空中的热闹,体会孩子们的心情,并思考怎样才能让我们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结合世界,结合课后第二题,说说自己想扎一个怎样的风筝?为什么?学生能说出理想和简单的理由,教学效果很好。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9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本”。课堂上充满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尊重有过错的学生,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并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教师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时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

  《翠鸟》是新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翠鸟羽毛艳丽、小巧玲珑的外形特点和它捉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当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第一段(讲翠鸟外形)时,有两个男生在下面讲起话来,接着一个在“叽叽”叫,另一个吹起了泡泡。我立即停止了讲课,生气地走到那两个同学的座位旁,正准备大声训斥时,所有同学都紧张起来,那两个同学的目光和我对视了两秒,迅速挺直腰,双手平放桌面坐得端端正正的,静静等着我的“处罚”。此时,我的心一下软了。课堂上便出现了下面的一幕:

  师:你们俩刚才在做什么?能告诉老师吗?

  学生早也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低下头,不敢作声。

  师:你是不是在模仿翠鸟的叫声呢?你是不是在模仿小鱼吹泡泡呢?这一部分讲翠鸟的叫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然后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着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而小鱼呢,悄悄地把头露出来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学生点点头,有些不好意思。

  师:原来你们已经学到前面去了。老师正准备让你们表演一下小鱼吹泡泡呢!你们能不能给大家示范一下?大家用掌声来鼓励!

  这两位同学高兴地站起来,一个学起了翠鸟叫,另一个开始吹泡泡。

  师:小鱼是怎样吹泡泡的?请大家都认真看课文第三自然段,再看这位同学表演,好吗?

  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看起了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这时,刚才那位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重表演了。

  师:请问他这次表演与第一次有何不同?

  生:动作轻了,是悄悄的。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表演?

  生:小鱼很机灵,生怕被翠鸟发现。

  师:这次你读书很用心,真会发现。希望我们每个同学读书时都像他们俩这样:眼到、心到。(示意这两位同学坐下。)

  师:如此机灵的小鱼,翠鸟却发现并把它捉到了。你们想知道翠鸟是怎样捉住鱼的吗?请继续阅读本段,可以抓住一些重点词语来体会。

  同学们又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不一会儿,有的同学在勾画翠鸟捉鱼的.动作的词,有的同学正手舞足蹈地表演呢!

  这个片断中,我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讲话”,采取的方法既不是简单的提醒、暗示或批评,也不是视而不见的“冷处理”,而是利用这个偶发现象,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二次、第三次设计,去推进课堂教学,并运用策略,使学生从讲话的自责到“模仿”的自信,既让全班学生、对翠鸟的活动特点有了更形象的认识,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课堂教学的艺术和艺术化的课堂教学,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捕捉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甚至一个意想不到的“黑点”,去急中生智、巧妙地调控学情,进行课堂教学再设计。试想,如果我当时急中不生“智”,而只生“气”,那这节课对于师生都将是痛苦的惩罚,所以,我感悟到:教学中遇到麻烦时,我们教师往往一急就只有生气,其实,教师可以在急中生“智”,想法如何化解,引导,变不利为有利,千万不要只是生“气”。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0

  《花瓣飘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文,情节直白,情真意切。课文通过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敬重父母懂事的孩子。在教学中,我认为在感悟懂事和深化主题的环节,我处理的还算是成功的.。

  在第一课时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抓住“懂事”这个词,让学生再自读课文,找出认为小女孩懂事的地方。新课标倡导课堂应该还原给学生,不应该是传统的教师的告知代替学生的思想。此时,我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并配上音乐,为孩子营造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氛,果然,有的孩子认为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是非常关心妈妈的;也有的学生认为她没有摘整朵花,而只是摘了一片花瓣,可以看出小女孩懂得珍惜花草,非常善良,还有的学生认为小女孩的爸爸交待她要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感觉小女孩非常懂事;可见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真切地感受到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

  为了让学生将小女孩美好的品质牢牢记在脑海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作者被小姑娘的懂事深深感动了,于是第二天早晨——引读最后一段。我想在这两盆花中会藏有一张贺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张写一写。花瓣有时代表一份心、一片情,如果你手中有这样一片花瓣,你打算送给谁?你会对他(她)说些什么?通过这一情境,让学生也学一学小姑娘对周围关心过自己的人表一表心意,让我们的爱心也像这花瓣一样向周围的人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1

  《翠鸟》是一篇精读课文,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活动和居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体态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

  教学本课时,我从兴趣入手,先让学生反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只鸟为什么叫“翠鸟”?如此不仅让学生体会翠鸟外形的`美丽,喜欢翠鸟,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迫切希望对这种小动物有更多的了解。于是,我放手学生自学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体会翠鸟动作的敏捷。最后,小组讨论“翠鸟的捕鱼速度和它的外形有没有关系?”进一步理解翠鸟特点,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在合作中品尝到成功的体验。整节课轻松愉快,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2

  课堂永远是遗憾的艺术,今天,我上完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我不能失信》,感觉有满意之处,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下面反思如下:

  由于这片课文是略读课文,所以我在设计学案的时候尽可能放手,从解题开始,我先板书“失信”两个字,结合“信”字的五种解释,让学生判断哪种解释最合适,结果答案不一,看来学生对失信这个词不熟悉,为了让学生弄明白,我又一一把答案带入词中,学生最终明白,失信就是失去诚实。然后我板书“我不能”三个字,在“不能”下点点儿,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把题目读好了,也读出了文章的中心,虽然导入费了5分钟,但我觉得让学生学会一种理解词方法还是值得的。

  接着我要求学生自读导语部分,明确这一课的学习要求,由于本次上课学校要求一课同上,所以上一课没学,而导语的第一句是上节课的衔接,所以个别学生误认为是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因此没能很快找到要点,可见,我对三年级孩子的学情了解不够。如果我能直接指明看导语的.哪到哪儿就不会让学生误导。

  在读课文时,我让一排学生轮流读,当轮到任旭航小朋友时,他一慌张连简单的句子都读的结结巴巴,许多小朋友都争先恐后要举手给他纠正,看着他涨红的脸,我就对同学们说:“任旭航小朋友只是有点紧张,他再读一遍肯定能读好。”于是,我给他起头让他再读,果然,一个字没错,我就说:“我说吧,他只是紧张,看,这一遍没读错一个字。”看着他开心的坐下了,我心里也很开心,接下来读的孩子就不那么慌张了,虽然有的没读出标点,但我不怕麻烦,认真纠正他,我想,课堂上,教师就应该不放过学生出的小错,耐心引导,直至正确,从而让孩子明白,老师在乎她(他)。

  这节课,我感觉最遗憾的是拓展训练这一部分,我补充了这个故事的结尾:“就这样,宋庆龄一个人在家等小珍。11点了,小珍还没来,庆玲十分失望。中午,父母回来了,听宋庆龄说小珍没来,爸爸说:“哎!要知道她不来,就不等她了。”宋庆龄说:“不,没有来,我也要等,虽然没等到,但我心里很坦然。”可能结局太令学生感觉意外了,因为他们觉得小珍一定会来,因此,当我问,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一个人也没举手,后来叫了一名学生,他说它觉得庆龄很诚实,之后学生都这样说,现在想想,如果我能这样说:“同学们,庆龄真不该等小珍,她应该去伯父家,你们觉得庆龄的等值得么?”这样,学生就会有两种意见,在辩论中,加深对诚信的理解。

  总之,今天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让我更深地了解到备课有时真的只是老师的“一厢情愿”,还有很多学生的学情是我们没有考虑到的,只有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学习课文,来备课,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3

  本文为人民作家巴金的一篇著名的写景散文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小火轮上所看到的香港夜景。作者在描写时抓住了景物的突 出特点描绘景物之美。 因此我的教学思路本着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希望能能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能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感受香港之夜的美和作者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考虑到学生仍处在低年段,没有把作者的写作手法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而是以“香港的夜美在哪里”这个大问题作为统领全文的问题,学生在读中画,画中品,品中感。体味了文章的语言美,及文中的景色美,身心受到了美得熏陶。加强了学生积累内化。但是没有过深地去挖掘文本写作特点,也不失为一个遗憾,比如说:“香港的夜很美,你不可不看。”这一句中的.双重否定句用法,没有刻意强调,而是让同学们在读中,和进一步的理解课文中,逐步体会。还有第六段中“作者的视觉与听觉混合起来了”,没有过深地去询问学生的理解,考虑到学生的语言表达可能达不到预设的效果。

  此外,文章指导朗读的段落也很多,这里教学设计以一种宽松的态度让学生自由体味,没有过多的形式来要求学生如何如何读,尊重了学生的感受的同时,部分学生的朗读训练可能还没有把手,不知如何表达。我想教师应把朗读指导和训练放在平时的每一节课当中,这样学生就能很快的通过自己的深情朗读迅速的进入和文本的对话当中。这样阅读理解,感悟体会可能也会更容易些了。

  总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堂再精彩的课,也不可能是完美的,个人得力量和水平是有限的,我在这里恳请各位参与本次活动的专家领导们,多给予指正和建议,让我这节课能更好。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4

  《海底世界》是一篇关于海洋的常识性课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文的特点,我创设了到海底一游的情境,在引入课题后,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海底世界去看一看,听一听。”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接下来的学习,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情境的创设最忌有头无尾,最后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我再以“让我们再来看看海底世界”观看录象,使情境的创设有始有终。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总是积极地参与,因此,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也很高。

  在教学中,我还努力在课堂中体现个性化的阅读。首先,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材料,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口味不同,阅读材料不可单一化,应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因此,在教学中提出“你觉得海底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你从哪儿读出来的?”这一句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根据自己最强烈的阅读感受来领悟海底的奇异与斑斓。这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我体验、自我创造,形成独到的见解,又提高阅读水平。其次,鼓励学生多讨论,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在阅读中,让学生与文本交流,进行思想碰撞,但只要是学生切实的阅读感受都可以,并牢牢抓住这种个人体验展开阅读教学,做到以人为本。再次,大量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基础,不仅要加强课外阅读量,同时鼓励学生读有关海洋知识的书籍,上网查资料,扩大知识面。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15

  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一个受伤的小女孩和一只受伤的信鸽(雪儿)之间的爱心故事。通过“我”对雪儿疗伤,并细心照料它,直到完全康复后,“我”满怀深情地将它送上蓝天,表现了“我”的真诚、善良。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

  一是出示图片,激情导入。课前我搜集了大量的鸽子图片和资料,利用多媒体从视觉上吸引学生注意力,鸽子美丽的外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详细了解鸽子有关知识的欲望。同学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开始对文本的学习。

  二是细读课文,朗读感悟。教学中通过师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培养学生语感,使其受到感情的熏陶,产生情感共鸣,感悟出“我”对雪儿的关切、怜爱之情,以及为它重返蓝天而快乐自豪的心情。

  三是总结全文,迁移拓展。这篇课文写了文中的“我”在与雪儿相识相伴的日子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学文后我进行启发提问:“你有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吗?你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把它写下来好吗?……”教学时我突出强调信鸽的特点,让学生不仅只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而且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掌握更多的知识,使学生学中用,用中学。

  教完本课,感觉以下几方面教学效果较为满意。

  1、研读教材深透。品读“爸爸说雪儿是一只信鸽……”这段时,我抓住爸爸说的“不怕任何艰难险阻”“飞越千山万水”“忠实传递信息”“蓝天信使”等关键词,引导学生体会在广阔的天地里搏击风浪的信鸽那勇敢、机智、坚毅的品质。通过仔细研读,学生竟悟出了爸爸话语的内涵,有的同学说:“爸爸赞扬信鸽,实际上也是在鼓励自己的女儿要像信鸽一样,不怕任何困难,争取战胜困难”;也有同学说:“小女孩也会忘记脚伤疼痛,漫步在明媚的春光里,望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多么鲜活的语言!同学们发现了别人读不到的东西,产生了对信鸽的敬佩之情。悟出小作者从受伤的白鸽重新飞上蓝天得到启示、鼓舞。

  2、朗读体会到位。这篇文章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真情,学生朗读得非常有感情,不仅深刻体验到“我”的喜悦心情,而且从中觉悟到善待生命的感觉竟是如此美妙!从而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提升自己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通过引读“爸爸、妈妈每天要去上班,家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冬天过去了,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句中“只剩下”“多么向往”用得贴切传情, 仅重读这些词语,学生就悟出了小作者的孤独、期待之情。“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我和学生一起津津有味地朗读,读出了人鸟情深,读出小作者与雪儿形影不离、十分亲密的伙伴关系,把小作者心中的忧伤“读”得荡然无存。

  为点燃起学生情感的火花,我出示“展翅飞翔的雪儿”图,同时出示文中内容:“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翅膀,被春风高高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我启发提问学生:“看到雪儿痊愈了,你是什么心情,你能以这样的心情朗读这段话吗? ”

  ---学生的情感被充分激发,很自然地表达出了文中的感情。接下来我要求学生可以边读边配上动作。学生连声叫好,模仿雪儿飞翔的样子,边读边演,很是投入。

  3、惊诧于学生的解词能力。以前我没有重点单独训练学生的解词能力,只是联系上下文简单说一说字词表面意思,没想到这次同学们不用查书,竟然把词解得那样贴切。如“敷药”,同学们说就是往伤口上轻轻抹药、擦药的意思,不让伤口发炎。还做抹药的动作,而且用上“轻轻”体现出对病人的关爱之情。再如,“信使”,学生说,是以前奉命令传达消息担任特殊任务、使命的人,就是现在送信的邮递员。

  ---说得多好!竟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把词语概括得生动、准确。

  4、结合文本,拓展有效。 读“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这句,我让学生体会雪儿不但能飞,而且飞得矫健有力、姿态优美。有的学生提出问题:雪儿真的在画弧线吗?于是我让学生想象鸽子飞翔时有哪些优美姿态。有的同学说它会一个俯冲,掠过河面,又飞上蓝天;它会穿过云层,向太阳飞去;它会在蓝天上空来回盘旋……

  ---我趁机总结说出:这么多的花样,真是一道又一道美丽的弧线!巧妙地突破了难点。

  读到“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时,我提出问题:小作者和雪儿相依相伴了这么久,现在要分别了,你听懂它在叫什么吗?小作者此时又会说些什么呢?有的同学说,“雪儿望望我,好像在向我祝福,祝我早日康复! ”“谢谢你精心照顾我,我会回来看你的。”还有的同学说“小作者会说,雪儿,你飞吧,蓝天才是你施展本领的地方。”“雪儿,你会飞得更高!再见!”

  ---这些适时的拓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美好的想象空间里遨游。也把课堂气氛推上了又一个高潮。

  这堂课师生互动,通过学习本文同学们不仅体会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还学会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从小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反复地诵读中,体会到人应该关爱动物,关爱生命,与动物和睦相处,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本课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比如,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挥想象、联想能力探索与课文内容有关联的知识点;如何引导学生有兴趣地主动学习,让学生敢说、乐说。这都是今后教学中需要着重努力的方向。另外我班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普通话水平不高,在想象说话这一环节有语言表达不清楚的现象。在今后教学中,我会针对学生的不足,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教学反思03-30

三年级语文下册《翠鸟》教学反思08-23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07-29

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反思04-30

三年级语文下册《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03-30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3-29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匆匆》03-30

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教学反思10-29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