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乘法的估算》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乘法的估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乘法的估算》教学设计1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7题。
二、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口算比赛
20×4= 100×6= 300×7=
50×4= 4000×6= 700×8=
300×4= 600×6= 90×8=
200×7= 100×7= 3000×2=
(二) 新课
1、出示例题
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
(1) 学生自己读题
(2) 列算式
29×8≈
(3)29乘8大约得多少?
(4)挑生回答
师总结:因为29接近30,30乘8得240。所以29乘8大约得240,可以用约等号≈来表示。
29×8≈240(元)
答:带250元够买门票。
2、试一试
21×6 ≈ 48×5 ≈ 397×3≈ 510×7≈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
1、(1)估算39乘5时,因为39接近( ),可以将39看做( )进行估算,所以39乘5约等于( )。
(2)估算598乘3时,因为598接近( ),可以将598看做( )进行估算,所以598乘3约等于( )。
说一说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即可。
2、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27×4≈ 73×5≈ 61×7≈ 319×5≈
302×9≈ 396×4≈ 7×111≈ 6×219≈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3、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估算的例子。
(挑生举例)
(四)课堂小结
上这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我们应尽可能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
《乘法的估算》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7题。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用多媒体幻灯片逐一出示各种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图片内容是:
邮局邮票出售处,有的邮票一枚80分,有的邮票一枚60分。
百货商店鞋柜,一双旅游鞋78元,一双皮鞋164元。
电影院售票处,日场一张电影票15元,夜场一张电影票20元。
小袋鼠蹦跳一次约2米,小袋鼠蹦跳33次。
文具商店柜台,每盒图钉120个,每包日记本25本。
2.出示课本第70页例2主题图:三年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二、尝试解决
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
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近240,我们可以列成算式8×29≈240。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
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三、拓展引申
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即可。
四、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70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用上课开始时呈现的几个问题情境和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让学生估算结果,找出答案。
3.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估算的例子。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
2.上这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我们应尽可能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
【《乘法的估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乘法估算教学反思08-30
乘法的估算教学反思09-20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10-25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11-03
四年级《乘法估算》数学教学反思10-06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08-22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04-13
9乘法口诀教学设计09-12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2-31
乘法数学教学设计10-01